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是中国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以长城为主线开发的"长城系列景区"已成为国内长城旅游线上的著名景观。那么作为明代长城东端起点的山海关长城景区有什么独特的吸引力,其自身的发展存在哪些问题,本文即从山海关长城旅游的资源优势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浅显的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论西北地区诸长城的分布及其历史军事地理(上篇)史念海我国长城的建筑,起源甚早。春秋之世即已有之①”其后至于战国,就更为繁多。齐、楚、韩三国自各有其长城,魏有东西两长城。燕赵两国又有其南北两长城。秦国所筑更多。前后就有三条。就是七雄之外的中山国,也难得...  相似文献   

3.
梁建宏 《丝绸之路》2010,(11):36-41
<正>甘肃:露天的长城博物馆长城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和精神象征,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奇迹之一,工程浩大,绵延万里,其修建时间之长、分布地域之广,为世界所仅有。1987年,长城因其独特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甘肃是长城大省,长城建筑形式多样,保存较好,出土文物丰富,为研究长城及西北地区历史、地  相似文献   

4.
春秋楚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长城。楚长城并不是一道帽形长城,而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400年间根据不同防御对象建筑的三道长城。楚长城是依山而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军事战略防御工程,其建筑方式是石垛或土筑,主墙体为单护城栏型长城,建筑原始、粗糙、古朴、实用。  相似文献   

5.
王子今 《文博》2005,(5):89-90
长城,是历时久远、规模宏大的历史文化遗存。长城研究,不仅对于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民族史的回顾有直接关系,对于工程组织史、建筑技术史的总结,也有重要的意义。现在许多学者指出,长城的修筑和实用,也与交通运输有密切的关系,因而长城研究对于全面的交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历史上东西对立的局面和南北对立的局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上篇东西的对立和防守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一些统一王朝时期之间,还夹杂着若干分裂的局面。这些局面的形成当然是有各种不同的具体原因。分裂时期各个政权的统治者彼此经常发生冲突。他们既要防御外来的攻击,还要设法攻击他们的敌人,这就要引起若干次战争。战争,当然是一宗复杂的事情。战争的或胜或负是有许多因素和  相似文献   

7.
长城作为我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建筑,中国历史上共有大小十九个封建王朝为了各种防范目的,先后修建了不同走向以及不同长度的长城。中国国内的长城的研究自明末至今已经有长达三百多年历史,在此时期中出现了三次研究高潮,分别落在明末清初、民国初期和改革开放之后这三个历史阶段。本文将着重对明末以来三百多年的长城研究情况进行回顾并总结,进而对未来的长城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对哈德良长城及其多样化景观的管理始于十九世纪,并为应对一系列重大威胁而快速加强。悠久的研究历史为哈德良长城的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哈德良长城保护、修缮和重建方法不断进步的历程,以及对长城遗迹记录工作形成的世界遗产地管理规划,是一项首创于哈德良长城的制度,它确保了哈德良长城考古遗迹的日常维护工作能够与游客管理相结合,即在保证游客知情的同时,将他们的行为对长城的影响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9.
长城的别名     
两千多年来,中国各朝各代在修筑长城和记载长城时,所使用的名称多有不同——长城这是长城最通用的称谓。长城是一种很长的墙体防御建筑,或形式和墙体相近、防御性质和墙体一样的防御建筑。  相似文献   

10.
秦汉长城的建筑与汉民族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长城的建筑与汉民族的形成陈江万里长城,犹如一条长龙,它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河北山海关,东西相距一万余里。这项伟大的古代建筑工程,是历经我国几个王朝的修筑而告竣的,由于其工程之艰巨,历史之悠久,举世罕见,故被誉为世界的一大奇迹。而对长城的研究,也就...  相似文献   

11.
在上下两千年的漫长历史岁月,长城有如一条土石身躯的巨龙在中华大地腾起,纵横十万余里, 在地球上留下了蔚为壮观的人工建筑遗存。长城是心中永远雄踞的丰碑,国人大都以亲临长城为毕生的骄傲。然而,在湘西,你也可以看到这样的长城,跨崇山、越峻岭,蜿蜒起伏,奔腾飞舞,她就是长达 382公里的“南方长城”。她见证了明清时期“苗不出境、汉不入峒”汉苗隔离、“生苗”“熟苗”亲人分家的这段悲怆历史。  相似文献   

12.
长城,本来是阻隔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推进的一道实体墙,但随着历史发展,长城内外不同的文明在共同存在的过程中相互冲突、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融合,长城也从隔离带变成了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桥梁和纽带。经过岁月沉淀,长城文化由长城的本体建筑的物质文化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文化,也成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2018年《碰撞·融合—长城文化展》在山西博物院开展。这次展览是国内几大博物馆首次合作的有关长城文化的特展,对研究长城内外农耕文明、游牧文明、长城文化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序言长城是北方的游牧民同定居农耕民汉人之间对立抗争之地。同时,这种对立抗争又正是驱动中国历史的一种原动力。超越长城连东夷地域也纳入版图的,是设置上谷等五郡的燕的活动。这一活动成为包括中国东北地区的诸种族经常登上中国历史舞台的契机。当时正处在燕昭王之时,即一般认为的战国后期。本文以中原系文物直接输入该地区之始,即本地区登上永恒历史舞台的燕设五郡为界,将此之前界定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西北部秦汉长城调查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建筑工程之一,它以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历史悠久而著称于世界。 "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已经形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不管封建王朝如何更迭,也不管哪个民族的统治阶级掌握政权,中国始终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存在于世界。我国历史上的长城,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之内,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的各族统治阶级所建筑的军事防御工程。  相似文献   

15.
<正>烽燧,又称烽堠、烽火、烽表、烽铺、烽堡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军事警备通讯设施。其最早的历史可追溯至西周,在《墨子》中的《城备门》、《号令》、《杂守》等篇中已明确提到"烽火"、"烽表"、"积薪"、"举烽"诸事。司马迁《史记》中也有对周幽王骊山"烽火戏诸侯"的生动描绘。实际上烽燧制度的真正形成在于汉代,一直沿用至明清。我们现在所说的烽燧多是指烽燧中的建筑物,这种建筑的出现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即与长城密切结合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16.
翔子 《世界》2012,(7):174-177
京郊长城沿线散布着许多驻军形成的古城,随着旅游经济的开发,这些历史上的要塞重新焕发出活力,古朴的建筑、简约的布局吸引着众多游人的向往。在汽车市场上也有类似的常青树,外表变化不大却能持续热销,也许这就是国人欣赏的传承之美。  相似文献   

17.
许海军 《丝绸之路》2012,(16):45-46
峡口古城地理位置险要,边防历史悠久。本文通过对峡口古城地理环境、建筑结构及保存现状的实地调查,结合当地人文历史资料,考证了峡口古城及其周边汉、明长城在整个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并对峡口古城在各历史时期的军事和通商作用,以及丰富的人文景观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8.
在金朝的发展时期,为了防御敌人的进攻,修筑长城是主要的军事防御工程,可以有效的防御敌方的进攻。长城界壕防御工程、军事聚落防御工程和信息传递工程共同构成了长城防御系统。其中的界壕防御工程主要是由长城壕堑、壕墙以及墙体上的马面和女墙等部分组成,虽然是万里长城的一部分,但是在建筑形式上却大不相同。金界壕始建于辽代契丹人,后由女真族增筑和扩展,今天的"金代长城"亦是女真族增筑的万里长城,这道古长城均为土筑。金界壕在金朝发挥了重要的军事防御功能,对于研究金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文章通过对现有的资料对于壕的使用情况,界壕的形成和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为研究金朝的历史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甘肃山丹境内明长城遗存及勘察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建成 《丝绸之路》2009,(12):30-33
我国的万里长城历史悠久,举世瞩目。修建长城一直是中国古代自战国时期至明代的历代王朝为保护疆域完整、抗击和防御外敌所实施的一项重大军事战略防御工程。而甘肃省山丹县境内的明长城作为目前我国最为完整的长城遗存之一,堪称是黄土夯筑类长城的一座大型“露天历史博物馆”,对研究明代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及建筑艺术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这一段长城在水、风、雨、日光、地震以及过往车辆引起的震动等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损坏严重,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加以修复保护和管理整治,后果将不堪设想。本文参照有关历史文献及长城勘察技术资料,试就长城的修建过程、战略防御功能及其文化、科学价值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20.
长城在中国历史上作为战争防御工事以雄伟、坚强、不屈的身影屹立在世界东方,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产生于战争,战争使互相防御设施应运而生。在秦、汉、明代,中国归一统,当时各王朝为了防御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侵扰,就大规模地修筑起长城与烽燧。中国历史上先后有十几个朝代都不同程度地修筑过长城和烽燧。据统计,长城与烽燧分布的省区遗存已有万余里,烽燧数万座。地处祖国前哨的河西东端及其东边紧连的宁夏中卫,自古就是一条重要军事要塞,境内遗存不少长城烽燧。[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