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永乐款漆器     
明代是中国古代漆工艺发展史上的高峰期,而永乐漆器又是明代漆器中的佼佼者,工艺水平达到了较高的成就。本文对永乐款漆器产生的条件、取得的成就、款识、漆包、品种、图案特点等进行了分析和较全面的评述。  相似文献   

2.
周冠宇 《神州》2013,(13):234-234
一、漆器概览(一)中国漆器概览中国漆器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的部落时期就开始了对漆的认识和研究,可以说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习和制造漆器的国家。从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出土的漆器文物中可以看出,此阶段已是我国漆器工艺由成熟发展到繁荣昌盛的重要时期。秦代之漆器工艺在战国和汉代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此后漆器发展至汉代,在制作风格一致的总趋势下,在  相似文献   

3.
庋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明代漆器是国内收藏之最。作者利用在故宫文物库房工作的有利条件,用十几年的时间,将故宫及世界各地博物馆、私人收藏的明代官造漆器的款识,特别是对伪款的类型进行排比与研究,去伪存真,试图解决明代官造漆器中真假款并存的问题,为深入研究明代漆器的专家学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由满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清朝漆器的生产和应用较明朝有了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乾隆年间,漆器的生产达到历史最高峰,取得了辉煌成就。沈阳故宫博物院珍藏了大量清代漆器,多为宫廷用器,其中有许多器物具有明显的藏传佛教风格。本文从清代宫廷藏传佛教入手,简要介绍清代宫廷漆器的特征与分期,以沈阳故宫院藏佛教风格漆器为依托,见证西藏与内地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5.
漆器,在人类物质文化史上是一枝奇葩。我国的漆器,有悠久的历史、优秀的传统和独特的风格,因而闻名中外。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漆工艺史上,战国是一个重要时期。战国列国中,以楚国的漆工艺比较发达,漆器出土最多,保存也最好。总结楚漆器的光辉成就,剖析楚漆工艺发达的原因,有助于  相似文献   

6.
漆器的制作是我国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是研究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其保护修复的研究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介绍了我国漆器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现状,并针对漆器受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对漆器保护修复措施相关方面进行了研究,以便让我国古代漆器的修复保护方向更加明确和具体。  相似文献   

7.
方晨 《东南文化》2000,(8):99-100
扬州漆器名闻天下。历次考古发掘中大量丰富多彩的汉代漆器的出土,见证了扬州制漆业悠久的历史。至清代中叶,扬州已成为全国漆器制作中心和清宫廷漆制御用品的一大生产基地,名匠辈出。扬州市博物馆所藏卢栋款识朱漆案头小几,在至今已为数甚少的、有着名家款识的漆器藏品中为比较完整的一件,尤显珍贵。  相似文献   

8.
漆器和漆器保护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我国古代漆器的制作过程,装饰技法。由于我国漆工艺历史悠久,近半个世纪以来出土了大量不同时代、不同地区造型精美,图案各异,色彩炫丽的漆器,同时明清传世精品和国务礼品也都需要进行保护,因此,文章重点介绍了漆器保护的常用方法和漆器长期保存对环境的要求,并强调预防性保护是进行漆器长期保护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朱学文 《华夏考古》2013,(1):113-125
结合考古资料与相关文献,通过对秦生漆资源分布及利用、漆器手工业生产与管理、制作工艺及艺术风格等问题的研究,初步梳理了秦漆器发展的历史脉络,彰显了秦漆器艺术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战国秦汉漆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漆器的发祥地,不但漆器发明最早,而且漆器使用的时间也最长。漆器与其他器物一样,有它的发生、发展和衰落阶段。迄今我国虽然仍有漆器的生产与制造,然而,它的真正发展和大量使用却在战  相似文献   

11.
梁雄德 《收藏家》2012,(4):65-66
三国两晋南北朝,内地的战乱并没有对甘肃及西域广大地区产生不利影响,相反这时的甘肃河西走廊相对比较稳定。“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到逐渐形成三国鼎峙和西晋的统一;从‘十六国’的纷乱,到北魏统一北方和隋朝的统一全国,都说明了走向统一仍然是这一时期历史的主导方面。”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故宫博物院藏明清名家篆刻中有问题的印作进行了单体研究与考证,纠正了以往鉴定工作中的错误,为进一步科学、系统地研究明清篆刻艺术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清篆刻作品中,有四件来自邓以蛰先生的捐献,它们分别被认定为清代篆刻家邓石如、顾振烈的印作。本文通过对这四件篆刻作品多方面的考察、研究,否定了这个结论,并重新考证出四印的作者,澄清了以往的误识,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郑珉中 《收藏家》2008,(12):73-78
一.“猿啸青萝”琴1.从管平湖先生得“猿啸青萝”琴开始50年代初期,北京的古琴名家管平湖先生由中央音乐学院古琴副教授调任民族音乐研究所古琴组副研究员,专门从事发掘古琴曲的打谱工作,经昔日的琴学弟子程子容君介绍,得与其长亲山东诸城派的古琴大家夏溥斋先生相识,夏先生年事已高,平湖先生执弟子礼待之,  相似文献   

15.
16.
明清铜镜在继承宋金民间铸镜传统的同时,其纹饰及铭文更多地反映了当时普通人士的心态,融入了市井文化内容,形成独特的时代风格。乾隆时期,清宫内府铸制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宫廷用铜镜,其工艺精湛,纹饰别具一格,是铜镜艺术的一枝奇葩。本文通过对明清铜镜造型、纹饰、款识与铭文、特殊工艺镜、仿古镜以及清宫内府造镜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勾划出其时代特征,并对形成这一特征的社会根源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最近在陕西发现的李自成政权官印中,"汲县之契"为最早铸印,"鲁山县信"为最晚铸印,此二印俱与河南有关,可全面代表李自成政权颁铸官印的自名特点、尺寸规制、款识流变等。这两方原属河南的李自成政权官印遗落在陕西,与李自成由北京退回陕西后,局势的迅疾糜烂密不可分,折射了李自成起义由盛而衰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8.
“翰林”、“盈”字款白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传世及出土文物进行梳理及查阅古文献资料,对“翰林”、“盈”字款白瓷的年代、产地及涵义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翰林”、“盈”字与唐代宫廷设置的翰林院及大盈库(百宝大盈库)有关,署这两种款识的白瓷是唐代邢窑专门为宫廷烧造的贡品,其年代当在开元以后,唐朝灭亡后不复烧造。其烧造地点在今河北省内丘县城关一带。“翰林”、“盈”字款白瓷是研究唐代邢窑生产性质及唐代社会政治、经济的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9.
"宣铜"一词在明清文献中多有记载,其涵义至少有两种以上。作者通过科学的无损检测,同时结合对清宫旧藏实物的分析,基本可以推定古籍和档案中多次出现的"宣铜"的质地应该是黄铜。"宣铜"器的样式多种多样,清朝器物可以分为炉、彝器和杂式三大类,其下又可以分成若干式。清朝"宣铜"器款识丰富,工艺风格独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