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楼兰人为生存而流浪,他们曾为大自然生存环境所迫而流浪,也为逃避战争走上不归的流浪之旅;他们一次次失去生存的环境,甚至永远地失去了故乡。他们是带着故乡到处漂泊的流浪人,而他们的后代只记得流浪,关于楼兰怕早已忘了罢?  相似文献   

2.
<正>在新疆尉犁县的一处民族风情园内,怎么也没想到会与奥尔德克相遇,茂密的林中,首先见到的是一通无字碑,碑后的大理石基座上安放着他的半身雕像,老人带着一顶船形翘边帽,眼睛有神,像在眺望远方,雕像身后是一座桔黄色穹窿顶的墓园,半掩在沙丘和落叶中。奥尔德克是谁?搜寻零星的记忆,只知道他是尉犁县的一位维吾尔族老人,100多年前以当地向导的身份参与了几次西域探险考古活动,于是,他的名字就与楼兰古城、小河墓地,与外国探险家斯文.赫定等名词联系起来,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而又边缘的特殊人物,尤其  相似文献   

3.
一段凄美婉约的旅人故事,一份旷古绝世的大漠传奇…… 都知道新疆曾经有一个古楼兰 后来竟深陷沙漠,死亡了,消失了。 对于这个楼兰,我没什么要说的因为即使它的废墟,我到现在也还没有拜谒过。我的楼兰是一个散落在戈壁深处的西部小镇,天远地远得同月亮一般。探险月球是人类的一大壮举。而勘探队走进小镇全是仰仗骆驼的牵引。18天后,骆驼渴死了,人不得不去找水。找水过程中的人,喝了骆驼的血,又喝自己的血,最后不得不用小便拯救自己。水,找到了,人们没有再从这里走出去就留了下来,因为这里的水甜,喝了还想喝。一杯一杯地喝…  相似文献   

4.
事前我绝对不会想到,今生能有机缘从新疆的马兰出发,夜过罗布泊,也就是说穿过“死亡之海”,抵达被风沙吞没的楼兰古城,经历一次生命的探险,也可称为灵魂的远征,我们真正获得一次从繁华走向荒寂的心理体验。 夏末秋初时节,解放军总装备部的“神剑杯”诗歌征文颁奖会在我国的核试验基地——新疆马兰举行。马兰,群楼耸立棣树婆娑,天高云淡瓜果飘香,真难想象通过40年的艰苦奋斗,官兵们竟在这里开辟出一片美丽的绿洲。列队严整的将军们和官兵们迎接我们,鲜花和美酒、歌声和笑声把我们紧紧地相拥相融。诗会结束后,我们便去参观楼兰古城。这可是艰险的旅程,基地首长早已派人做过勘测,并且  相似文献   

5.
<正>在新疆尉犁县的一处民族风情园内,怎么也没想到会与奥尔德克相遇,茂密的林中,首先见到的是一通无字碑,碑后的大理石基座上安放着他的半身雕像,老人带着一顶船形翘边帽,眼睛有神,像在眺望远方,雕像身后是一座桔黄色穹窿顶的墓园,半掩在沙丘和落叶中。奥尔德克是谁?搜寻零星的记忆,只知道他是尉犁县的一位维吾尔族老人,100多年前以当地向导的身份参与了几次西域探险考古活动,于是,他的名字就与楼兰古城、小河墓地,与外国探险家斯文.赫定等名词联系起来,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而又边缘的特殊人物,尤其  相似文献   

6.
复活     
哑巴开口。枯木发芽。向来是用来形容很难或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但再难的事。生活中有时还是会发生的。每当盼望见到而又绝难一见的事发生。人们常形象地把它称作“复活”。而这种“复活”一旦发生。往往让人惊喜,使人感奋。带给人许多教益。西部的塔里木盆地就发生了许多这样的事情,能让人产生这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7.
若说索诺兰沙漠是一片荒原,那它怎么会有这样浓密的植被,让你几乎无法极目远眺、更不要说毫发无伤地穿越而行?若说这里的生命被烈日摧残,折损殆尽,那干河床的沙地又怎么会零零乱乱地爬满了足迹:领西端、黑尾鹿、蓬尾浣熊,还有多到能喂饱每平方公里地界里近百条守株待兔的响尾蛇的啮齿动物?  相似文献   

8.
位于新疆若羌县罗布泊西岸的楼兰古城是汉代通西域的必经之路,在东西文化交流史上曾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后来被沙漠湮没。由于文献史料上对古城的方位没有明确的记载,千百年来,这里无法为人们熟知,素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  相似文献   

9.
1900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Sven Hedin)在我国新疆罗布泊地区考察时,他的一名随从、罗布人于得克因为迷途偶然发现了一座古城,这就是被流沙掩埋了一千五百年的楼兰遗址。翌年,斯文赫定又带人来到这里,挖掘了许多木简、残纸和其他珍贵文物。后来,英国人斯坦因(Aurel Stein)、日本人橘瑞超等也先后来到古城废址,发掘了  相似文献   

10.
仅佛生来跟着梦走,在梦境中走过一个个生命驿站。我要去楼兰,因为我要圆一个潜在心里多年的梦,趁生死未卜的命运还攥在自己的手中,也为今后的梦里不要留下叹息和遗憾楼兰,梦你在风中等待我两千年……去楼兰告别北京,好像在和生命告别一样。阳光灿烂,飞机冲入蓝染缸般的天空,机翼下浩瀚的云海飘荡,带走了我的忧伤。在新疆乌木齐市,我租了两辆越野吉普车,一辆载重大卡车。纵横1000多公里无人区,水和汽油是最重要的。卡车上排列着水桶、油桶、米、面.蔬菜、食用油和两只活羊,锅碗瓢盆帐篷被褥全带齐了。此外,又装上三麻袋的…  相似文献   

11.
《世界》2009,(2):42-91
又是一个懒洋洋的冬季。不甘蛰伏的北半球行者们,照例又会在地图上圈出“澳大利亚”的名字。或许有人已经说不清这是自己的第几次澳大利亚之旅,但那南半球的暖阳,一如既往地充满吸引力——这片以壮丽自然之美闻名的土地,就像一株阳光下的植物,不断地长出新叶子,散发更生动的活力。这一回,就去巴斯海峡两岸的维多利亚和塔斯马尼亚吧。一个古典浪漫而又活泼繁华,一个宁静秀美而又野味十足。睁大你的眼睛,在街巷里,在山林间,来一次最激动人心的发现之旅。  相似文献   

12.
楼兰考察记     
楼兰考察记梁越站立在这亚洲腹地纯净的天空下,一种心情伴着远古的驼铃声悠然而来。风暴,沙漠,枯死的胡杨树根,干涸的季节河,赭红色的戈壁与铅灰色的光秃秃的山峦所构成的世界无边无际地包围着我们。作为一个将心灵的创造力贯注到中亚这片土地的学者,当你不远千里万...  相似文献   

13.
守护大楼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从斯文赫定、斯坦因开始,楼兰地区一直被作为探险的圣地长久地引人注目。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日愈严峻的文物保护形势、以孔雀河古墓沟墓地、营盘遗址、小河基地等为标志的一系列正规发掘开始昭示,全世界关注丝绸之路、关注楼兰的考古学家们等待多年的了解楼兰远古文明的愿望,以科学发掘而非盲目探险的方式正在接近实现。但沙漠考古不同于探险的刺激好玩,背负着沉重责任的考古人、在那里承受着不为人知的枯燥寂寞的日日夜夜,艰难地守护着大楼兰。  相似文献   

14.
上海三次工人武装暴动是在国共两党共同参与下合作完成的,前两次是由于准备不足而失败,最后一次虽然成功了,却又惨遭国民党的镇压。在这三次暴动过程中,国共两党矛盾重重,冲突不断,可以清楚地看出在"四一二"政变之前国共两党合作的真实情况,一方面是共产党的竭力挽救,一方面是国民党的极端不满,在这种脆弱的合作中两党的破裂注定是无法挽回的。  相似文献   

15.
楼兰新发现的东汉佉卢文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佉卢文是我国新疆最早的民族古文字之一。这种文字约在公元前五世纪创建于印度河流域的犍陀罗,后来流行中亚广大地区。佉卢文表达的语言是中古印度雅利安语的西北方言,现已定名为犍陀罗语。本世纪初叶,佉卢文经卷、文书、碑铭、题记和钱币在塔里木盆地的和田、库车、尼雅、米兰、楼兰,河西走廊的敦煌和河南洛阳等地不断被发现。这种文字最初何时传入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个不解之谜。1980年4月,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楼兰考古队在楼兰的发现为解释这一问题提供了较为详实的证据。1986年,我去新疆考察时,承蒙参加楼兰发掘的侯灿同志惠示新发现  相似文献   

16.
楼兰古国猜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元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为了寻找罗布泊不远万里来到孔雀河畔。突然,一座寸草不生、满目疮痍的古城呈现在他面前。欣喜若狂的斯文·赫定发现,这座古城留有颓废的城墙,残存的街道、住宅的废墟和寺庙的残垣,遍地都是散落的古钱币、碎陶片以及依稀可辨的汉文木简和文书等物。这就是传说中的古城──楼兰。 斯文·赫定的发现震惊了世界。一场"楼兰热"几乎席卷了半个地球。德国、俄国、英国、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的地理学家、考古学家纷至沓来。他们将大量珍贵文物搜掠而去进行研究,但没有找到古城消亡的原因。 楼兰坐落于塔克…  相似文献   

17.
楼兰城郊古墓群发掘简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0年3月至4月,在楼兰古城进行考古调查时,考古工作队的小分队在古城东北直线距离约4.8公里处,发现古幕群一处。我们称此处为平台墓地,编号为MA,发掘墓葬7座。在平台墓地东北约2公里,距古城约6.9公里处,又找到了1914年斯坦因挖掘命名为LC的墓地,我们称为孤台墓地,编号为MB,发掘墓葬2座。现将这两处墓地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初访黑水国     
在甘肃张掖城西15公里处,有一片沉寂的沙漠。沙漠中有一座颓圯的城堡,传说是张掖的故城,又说是张骞出使西域的驿站,说的最多的是北方游牧部落大月氏的国都,其地因处在黑水河畔,故称为黑水国。  相似文献   

19.
斯东 《中华遗产》2012,(2):66-79
泡菜豆腐、味噌豆腐、娘惹豆腐、豆腐沙拉、豆腐汉堡……当最中国的豆腐远遁他乡,与异乡的文化碰撞而后渐渐本土化,就会变得让我们既熟悉又陌生。不断征服异域先民或当世者饮食习惯的豆腐,一次次成功地植入了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开始于千年前而延续至今的豆腐之路。实际也是一次东方文化的环球之旅。  相似文献   

20.
苏华 《神州》2012,(13):59-61
正如老家一文友评价老万,老万很少参与争论,只是默默地寻觅文学与时代、与受众最适当的情缘通道、表述途径,一写而再写,在不断穿越后抵达,在出走之后回归,一次次留下背影,又一次次华丽转身。有关老万的新书,著名评论家苏华为此作文,观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