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缅甸佛教为上座部佛教(俗乘小乘教),缅甸人视佛塔为佛的化身,而造塔是今生最大的功德.缅甸全国各地遍布佛塔,其中规模最大、最令人惊叹的莫过于浩如烟云、气势恢宏的蒲甘佛塔群,它是缅甸最著名的佛教圣地,缅人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被史学界公认为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之一”.  相似文献   

2.
楚鹏 《旅游》2012,(4):40-45
春天,据说是去缅甸的最好时节。初进4月,天气渐渐凉爽起来,缅甸也进入了雨季。想象着无数佛塔安静伫立潇潇细雨中,微风拂面,必定是欣喜又感动。缅甸,我终于决定又来看你了。  相似文献   

3.
楚鹏 《旅游纵览》2012,(8):73-75
<正>蒲甘:多少烟云佛塔中蒲甘是缅甸最早统一的王朝——蒲甘王朝的京都,意为"胜利者的都城"。虔诚的国王以小乘佛教为国教,在富饶的依洛瓦底江边,不断地建造佛塔及寺庙。蒲甘王朝的建塔规模之宏伟,堪称缅甸建塔历史上的顶峰,建塔艺术几乎集缅甸建筑艺术之大成,使蒲甘城成为当时缅  相似文献   

4.
佛塔在藏区随处可以见到。它作为佛教信徒的崇拜物与寺庙并存,但也有离开寺庙独立存在的佛塔。在整个藏区佛塔建筑起源于何时,虽不见权威定论,但可以推测出它是佛教传入西藏的产物,那么距今应该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在古印度,塔是一种纪念性的建筑或者作为贵族阶层死后躯体装藏之地。佛塔建筑随着佛教在西藏的传播进入西藏并得以弘扬。佛塔在西藏既作为崇拜的对象露天而建,由信徒绕塔转经;又作为灵塔,在高僧大德圆寂后装藏真身法体或遗骨作为供奉对象摆在室内让人朝拜。在藏传佛教的历史上,佛塔同佛寺、佛像、佛经一样举足轻重。佛塔建筑的发展轨迹和不同时期发展特点在藏传佛教前弘期(公元七世纪中叶至十世纪初)和后弘期两个不同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5.
缅甸 阳光游     
《旅游纵览》2011,(5):15-17
<正>因长时期受到佛教文化的熏陶,缅甸民族性情极为温训谦善,这里是温暖的南方和神秘的缅甸,即便一人成行也值得去一次。缅甸人向来喜好用金箔装饰佛像及宝塔,故又名"黄金王国"。它有佛国金碧辉煌的闪烁,亘古的伊洛瓦底江流域艰难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2017年2月、5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缅甸文化和宗教事务部考古与国家博物馆司、缅甸蒲甘考古管理处组成中缅联合考古工作队,先后两次对蒲甘他冰瑜寺进行考古调勘,为进一步了解他冰瑜寺的历史原貌、平面布局以及修复提供可靠依据。我们根据前期调查结果,在他冰瑜主塔周边布设探沟,初步了解了他冰瑜寺的原始布局和分布范围。同时考古队还调查了蒲甘古城文物分布情况,对蒲甘古城区域内文物古迹的总体分布及目前的保存概况进行梳理。此次工作为他冰瑜寺修缮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今后蒲甘地区的遗产保护和考古工作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7.
牛牛 《风景名胜》2008,(6):122-125
老式的丰田轿车行驶在姐告到曼德勒的山区道路上,这就是著名的"滇缅公路"。曾经灌注了20多万中国劳工的血与汗,绵延云贵高原1100多公里的陆路交通线,几乎是被二战主流历史学家遗忘。"怎么样,缅甸和你想像的一样吗?"导游小姐向我们介绍到,"缅甸等于‘免电’,大家要做好摸黑夜行的心理准备!"早有听说,缅甸的城市晚上停电是常事,就算是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也不例外。然而,这丝毫不影响我们整车人出游的心情。从地图上看,缅甸宛若一只蝴蝶,以曼德勒(瓦城)为界分为上、下缅甸,源于中国境内的伊洛瓦底江贯穿缅甸全境,沿江土地被大量的开垦,种植水稻,所以成为缅甸人的母亲河。缅甸是著名的"佛教之国",男子到了一定时期几乎都必须削发为僧,短期出家。从曼德勒,到蒲甘,再到妙马,到仰光,此次行途,令我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佛光如阳光"。  相似文献   

8.
陈声 《世界遗产》2011,(4):20-27
从曼谷乘火车向北约一个多小时,就来到阿瑜陀耶火车站。这是一个没有围栏的小站,各色背包游客显然是旅客当中的主要部分。当地华人称阿瑜陀耶城为大城府,城市位于巴塞河、华富里河和湄南河汇合之地的一个小岛上。游客出火车站进入市区,需要租个三轮车经过公路大桥,也可以租辆自行车乘摆渡船过去。现在的大城府是一个充满乡村气息、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