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州民俗》2007,(5):2-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意识到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普遍的意愿和共同关心的事项”,因此于2003年10月17日在法国巴黎第32届教科文组织会议上正式通过了一份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接着,我国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3月发出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感情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李红 《神州民俗》2008,(1):21-2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中明确指出,要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今年6月份,国家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将在今年内修改出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在实践中探索如何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实践的发展呼唤理论的指引。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的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显现出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征。《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办法》实施以来,全省民族地区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各有关部门应通过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其在行政管理、信息智能及人才方面的优势,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沙志辉  陈潘 《黑龙江史志》2013,(17):303-304
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施行,这是中国第一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本文在尽可能全面回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现状及不足的基础上,去探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中的困境以及由此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初,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为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研究保护提供了新的维度和契机。保护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文化遗产的范围扩展为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的非物  相似文献   

6.
叶凌燕 《神州》2014,(9):276-276
随着中华文化新时期研究进程的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受到了文化领域的高度关注,而由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开展较晚,文化遗产的内容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了损坏,因此开展针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方案,并在当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档案式保护的具体措施,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世界遗产》2011,(2):15-15
2011年6月11日是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后的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主题为依法保护,重在传承.文化遗产日期间,文化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文化遗产日新闻发布会6月2日,文化部举行2011年文化遗产日新闻发布会.文化部办公厅、非物质文化遗...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并签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之前,中国还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但是短短十年时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术语。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形势的不断发展,文化多样性面临严峻挑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要求各缔约国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其领土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保护.这些措施包括拟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保护、...  相似文献   

10.
康丽 《民俗研究》2020,(1):13-18,156
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出台与推行,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关注。这种关注不仅表现在《公约》缔约国数量的增加与各国相关实践的深入,也展现在《公约》及其相关国际文书中所强调的多边对话、相互尊重、以社区为中心等一系列由理念构成的工作原则在各缔约国保护实践中的逐步内化。只是在内化过程中,上述国际理念与缔约国复杂的文化事实磋磨出各种"水土不服"的现象。检省这些现象所展露的困境与经验,探讨其背后的新文化保守主义的行动哲学,有助于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模式寻求更多的可能性,让上述理念不至变为囿束,转而成为推动中国乡村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国外资讯     
《中国文化遗产》2012,(6):99-102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在巴黎举行12月3日至7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七届会议在巴黎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世代相承的实践与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政府官员共计800余人参加了会议。在会议上,博茨瓦纳、印度尼西亚、吉尔吉斯斯坦及乌干达的4个项目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7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福建木偶戏的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关于如何建立有效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法律机制,建构相应的规则体系和理念基石,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实务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本文在对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成果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日本、韩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以及我国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实践,从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性质,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入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当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保护客体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等方面进行归纳与总结,进而提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采用或借鉴知识产权保护模式进行保护的前提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入现行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在现有法律框架基础上确立社区或族群作为知识产权主体的权利,以及采取"适度原则",在现行知识产权框架内创设一种"传统资源权"等观点。  相似文献   

13.
雒庆娇 《丝绸之路》2013,(16):45-48
甘肃省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变迁和民族融合中,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而又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甘肃华夏文明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现象严重,因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徐涟 《神州民俗》2007,(3):24-25
今年2月12日文化部举行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会议上,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透露,2007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在9个方面重点推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神州民俗》2007,(5):4-4
2007年2月1日,中山市人民政府发出《关于批准并公布中山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通知》(中府[2007]19号),批准中山咸水歌、鹤歌、白口莲山歌、醉龙舞、鹤舞、麒麟舞、黄圃飘色、崖口飘色、小榄菊花会等九个项目为中山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上了新的台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神州民俗》2009,(6):66-66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的精神,文化部(文非遗发[2009]24号文)将于2009年9月开展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工作。  相似文献   

17.
王晓亮 《区域治理》2022,(5):225-228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一部重要行政法律,法律文本共7章46条.其颁布实施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保证,为有关职能部门依法行政提供了管理依据,推动了云南省非遗保护法治化进程,营造了非遗保护的良好法治环境.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语言表达不规范、权利主体和内容阐述...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模式应该重视和突出对文化精神的保护和传承,要从静态的档案式保护走向活态的档案式保护,即强调档案"承载"和"传播"人文精神的功能,通过"活态档案"实现文化精神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从静态走向动态,主要包括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多媒体数据库、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档案三部分工作,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精神渗透整个档案式保护过程。  相似文献   

19.
《神州民俗》2007,(7):F0002-F0002
第二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即将来临之际,6月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表彰大会上,本刊名誉顾问乌丙安教授获得“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这是国家首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标志着党和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意味着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已经进入政府和社会关注的视野。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遗产》2008,(3):111-111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于6月16日~19日在教科文总部举行第二次会议。此次大会对过去两年间的4次会议中政府间委员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所做的工作成果进行审核。此次大会对指导这次大会执行的操作草案,即《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选择标准和选拔程序及指导原则及其反映大会原则和目标的各种项目和活动进行了审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