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年埋藏于水下的文化遗产,在适应周围的化学、物理及生态环境后可达到一种平衡的保存状态。通过概述水下埋藏环境对文物产生的影响,并对国外文物保护工作者在沉船、水下文物点、古代聚落遗址等类型水下文化遗产原址保护的成果进行研究,为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3,(2):F0003-F0003
2012年6月13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正式批复国家文物局,同意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加挂"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牌子,负责组织、实施全国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发掘、研究和保护等工作。12月25日,在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的主持下,文化部蔡武部长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刘曙光颁授"国家文物局  相似文献   

3.
《丝绸之路》2010,(8):36-36
<正>我国全部海域大规模水下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近日将全面铺开,这是2010年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从2007年底开始,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中最重要的内容。目前,全国范围内田野考古的普查项目已接近尾声,水下遗产成为2010年的普查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遗产》2009,(2):112-112
在各缔约国关于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的第一次会议上.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博物馆及文物部门举办的一场名为”水下的文化秘密”的摄影图片展于3月26日~4月24日在法国巴黎展出。这次展览展示了水下人类生存的美丽痕迹.揭示了发生在过去的美妙故事。  相似文献   

5.
评述《水下文化遗产行动手册》的编译出版,对中国开展水下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工作的借鉴、参考、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和增强文化自觉的时代背景下,2022年新修订的《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为我国水下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更为完善全面的法律保障,也带来新的机遇。水下文物作为特殊的海洋资源,如何与其他海洋资源、地方经济和谐发展;又如何充分发挥其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增强文化自信是新时代海洋强国战略下我国水下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时代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于2015年确立水下文化遗产“最佳实践名录”制度并自2017年开始实施,该制度以水下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为遴选原则,以水下文化遗产与其他海洋资源、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遴选目标。13例“最佳实践”案例,对我国水下文物保护工作有借鉴意义。为推进我国水下文物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应尽快建立从本体保护到综合治理理念,逐步加强水下文物法治体系的建设,推进文化强国和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4,(1):F0003-F0003
2014年2月24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4年年会在北京举行。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关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兼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刘曙光、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所长余兴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白云翔等出席会议。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国家海洋局、国家博物馆、国家海洋博物馆、交通部广州救捞局等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天津、河北、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等省区市的代表约50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8.
《世界遗产》2014,(10):120-121
2014年9月4日,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全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外交部、科学技术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海洋局和海军等“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代表,沿海和部分内水水域的各有关省(区、市)文物部门、相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代表,以及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国家文物局直属单位代表、国家文物局有关司室的负责同志等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受到关注的时间较晚,虽然近年发展速度较快,但距离形成一种更为理想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体制和机制的要求还相差很大。本文初步对我国水下文化遗产的法律建设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介绍了联合国《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试图由水下文化遗产的国际合作的视角,探讨如何利用国际规则促进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经过我国三十余年的水下考古工作,一批重要的海洋水下文物被调查发现、发掘保护,但相对于陆地不可移动文物,海洋水下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在文物保护规划指导下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模式尚未形成。本文根据我国海洋水下文物资源的特点,阐释其在历史文化、海洋发展、主权宣示等方面的核心价值;针对海洋水下文物资源保护工作状况,分析海洋水下文物法律体系、管理制度、空间管控等方面的问题;遵循问题导向,结合新时代文物保护和社会发展需求,提出制定适宜的海洋水下文物保护利用的思路、原则以及规划方法,并以甘泉岛遗址保护规划为例加以说明,为海洋水下文物资源保护利用规划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历时3年的"丹东一号"沉舰(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已于今年10月结束,共发现(提取)文物计200余件,多为船体构件、船员生活用品及武器配件。"丹东一号"水下考古队领队周春水29日在北京介绍了项目成果,其中为减缓海水对铁质舰体的侵蚀,牺牲阳极的保护方法在中国目前水下考古工作中是一个创新,为水下铁质文物的长期保护提供了新的借鉴方法。"丹东一号"沉舰(致远舰)遗址地处辽宁省丹东市东港西南约50 km的海域,距离最近的大鹿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国家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张威也是"南海一号"水下考古队的队长。从1987年以来,整整20年,张威所做的事几乎都与"南海一号"密切相关。因为这艘800多年前的南宋古沉船,张威成了中国版"寻宝故事"的权威叙述者——他足够坦率,专业背景扎实,亲历水下勘察过程。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在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中国航段开展的水下考古:在福建平潭发现了装载五代越窑青瓷的沉船遗址;在福建连江、莆田、龙海、平潭、漳浦等海域发现宋、元、明、清各时期的沉船遗址;对广东"南海Ⅰ号"和海南西沙群岛"华光礁Ⅰ号"等宋代沉船遗址、广东"南澳Ⅰ号"明代沉船遗址以及平潭"碗礁一号"清代沉船遗址等进行了水下考古发掘。这些水下考古工作都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学术成果,对海上丝绸之路及其相关问题研究都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海洋中水下石质文物表面污染物主要为钙质沉积、海洋生物残骸和色斑污染。开展文物水下原址清洗保护有利于对这些重要水下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展示。空化射流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下清洗技术,实验证明,使用空化射流清洗设备可以在控制文物本体轻微受损甚至无损的前提下有效清除石质文物表面各类污染物。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前提下,设定设备输出压力为8兆帕、保持3厘米的靶距、使用直径1.2毫米半球形喷嘴进行垂直喷射,是最为高效的清洗方式。  相似文献   

15.
<正>渔山列岛隶属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这里既是我国的领海线基点之一,也是古代的重要海上航路所经。近年来,随着国家重点水下考古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小白礁Ⅰ号"清代沉船水下考古调查、发掘、保护、研究、宣传、展示等工作的陆续开展和不断推进,渔山列岛得以再度为业界和公众熟知。本文拟结合岛礁地理、海洋资源、文献史料与考古发现,从渔业捕捞、航路开辟、海岛聚落、倭  相似文献   

16.
水下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以人类水下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同时,水下考古学又是一门边缘学科,需要诸多相关学科的技术支持,如海洋勘探技术、潜水工程技术等等。我国的水下考古工作起步较晚,  相似文献   

17.
正12月2-3日,第二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分论坛——"跨海和声"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福建莆田湄洲岛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海上丝绸之路保护与申遗城市联盟、福建省文物局、莆田市人民政府等共同发起,旨在交流探讨海丝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做法,畅叙有行,共谋发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总工程师曹兵武、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林守钦、莆田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范建忠以及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海上丝之路城市代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水下考古自1986年筹备开展以来,开展了“南海Ⅰ号”、西沙群岛、崖门内海沉船遗址以及其它一些小型水下考古遗址的勘探和发掘工作,建立了中国水下考古科研与培训基地,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水下考古工作者。广东省水下考古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对推动全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水下考古与水下考古探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下考古与水下考古探测技术张寅生水下考古是考古学派生出的一门分支,也是田野考古往水域的延伸。占世界百分七十的水域下面是一片尚未开垦的处女地,蕴藏着许多古代人类生活的遗址、遗迹和遗物。据考证,自古以来仅沉睡海底的沉船即多达一百万艘。法国潜海考古先驱者费...  相似文献   

20.
范f-然 《南方文物》2013,(2):173-180
我国拥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3万多公里的海岸线和岛屿岸线及丰富的内陆水域,这其中蕴涵着种类多样、数量巨大的水下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海洋发展战略在世界各国得到了普遍重视,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国际形势的发展,也加速调整我国的海洋战略。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在做好陆地规划的同时,要增强海洋意识,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