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是国际妇女史研究的拓荒者之一,她对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群体的强调、在妇女史研究中对女性与男性双重历史的关注,成为其他妇女史学家进一步发展社会性别理论的基础。本文以戴维斯的妇女史思想为出发点,以她的三本著作《近代早期法国的社会与文化》、《档案中的虚构》和《边缘妇女》为依据,从三个方面:男权制下的妇女形象、身处社会底层的妇女形象、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妇女形象来论述其有关妇女史与社会性别史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大学历史系的邓小南教授、美国密西根大学妇女学系和历史系的王政教授、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的游鉴明博士共同主编的论文集《中国妇女史读本》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4月出版。尽管编者开宗明义地指出,此书编写的动因是针对目前大陆高校开展中国妇女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研究成果分散、专题读物匮乏"(《中国妇女史读本》,"写在前面的话",所引书下同,从略)之现状,但其宗旨则在于"重新解读或诠释妇女问题"(导言Ⅰ),其深切目的在于"试图提供中国妇女史新的研究方向"(导言Ⅰ),收编的19篇力作皆是"值得读者捧读再三"(导言Ⅰ)之研究典范。该书展现了海内外学者研究中国妇女史所使用的具有启发意义的观念、视角、概念的长处,无论是在  相似文献   

3.
由方建新、徐吉军所著《中国妇女通史·宋代卷》(杭州出版社,2011年7月)是中国妇女史尤其宋代妇女史研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了20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学术界对古典妇女史的研究状况,描述了其兴起与发展的过程与特点,指出西方古典妇女史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的发展过程,在研究的对象、途径、范围、方法和分析范畴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研究知名妇女到关注包括普通妇女在内的全体女性;从使女性在古典史学中显现出来,到把社会性别作为妇女史研究的基本分析范畴,进而超越社会性别,强调女性的多重主体身份,注重差异、多样性和流动性。与此同时,吸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跨学科地进行研究成为西方古典妇女史研究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5.
从满族民间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看满族人民的妇女观文钟哲近十几年来,满族聚居地方的民族文化工作者,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历经千辛万苦,挖掘、整理出了许多生动、感人的满族民间文学作品,为满族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为兄弟民族了解满族创造了便利条件。由于不同...  相似文献   

6.
清代女性诗选频出,女性选女性诗也不乏其人.刊刻于道光年间、由恽珠编选的《国朝闺秀正始集》及其《续集》,堪称首领.它不仅是清代最大一部女性选女性诗歌的总集,而且具有多学科的史料价值和文学意义,对于促进妇女史、妇女文学史、红学、民族学等领域的研究,均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李婷 《满族研究》2003,(2):72-78
在康笔下,《儿女英雄传》中的旗人女性给人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由于受骑射化的影响,使旗人妇女无论在家里,还是在社会上具有远非汉族妇女所能比拟的社会地位和豪放的性格。本试图从姑奶奶的地位、重内亲及旗人女性主持家政三方面,论述康在《儿女英雄传》中所表现出的满族习俗中的独特妇女观。  相似文献   

8.
发展与困惑——新时期中国大陆的妇女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对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妇女史研究发展历程的总结与思考。作者认为妇女史定义应涵盖以妇女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和以女性视角撰写的历史 ;论述了妇女史在中国的产生、发展、断裂、复兴过程与当前妇女史研究的特色以及妇女史对于传统史学的借鉴与超越 ;提出了当前妇女史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 ;并指出当前应做好基础研究 ,不必急于建立理论框架 ;要积极与国外学者对话 ,但不要盲从。  相似文献   

9.
西方学者对中国妇女研究一贯有使命感。目前,美国的中国妇女史研究方兴未艾,其中明清妇女研究成为其中的热点之一。本文拟结合对西方学界的明清妇女史研究经典论著文献分析,从美国明清妇女史研究的发展历程、“晚期帝制中国”概念框架下的明清妇女史研究、明清妇女的主体性、性形态与妇女文化研究,以及寡妇贞节与美德研究等方面介绍美国的明清妇女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着重探讨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有关论述。因美国学界的明清妇女史作品包罗万象,本文择要概述。  相似文献   

10.
<正>妇女史研究是历史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等学科的重要课题,特别是社会性别理论引入后,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妇女史研究的开展。商周妇女/性别史研究论题近几十年来也有了较大的拓展,包括姓氏制度、婚姻制度、性别制度、女性身份、角色、地位、社会活动、社会关系,以及性别构成、性别差异、两性关系等多方面的内容。研究趋于细化,微观与个案研究随着新材料的出现日益增多。不过,相较于秦汉以后,商周妇女史研究明显薄弱,研究视角和范畴也较为狭窄,  相似文献   

11.
<正>关于汉代女性的研究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岳岭、张爱华《近20年秦汉妇女史研究综述》(《南都学坛》2005第1期)提到,"将社会性别视角引入历史研究,是当今妇女史的一个探索方法,社会性别史与传统女性史的最大不同就是超越男性视角,明确地将女性看做一个社会角色"。社会性别理论正是在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中孕育产生的女性学的代表理论。纵观汉代女性历史研究逐步扩展与深入的过程,不可否认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女性学学科发展的影响。胡黄卿在《女性学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中阐释  相似文献   

12.
河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万松玉同志主编的《世界名女剪影》一书,1990年6月已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29万字,荟萃了世界上各行各业的著名女性69人、内容丰富,思想高雅、生动活泼,富有极强的感染力,是国内第一部比较全面地介绍外国著名妇女的著作,不仅对研究外国妇女史、世界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且也是激励广大青年,尤其是女青年自信、自重、自立和自强的一部难得的好书。  相似文献   

13.
《女性的崛起》评介刘绪贻王政到美国学习、研究美国妇女运动史已有10年。10年来孜孜不倦,除在课堂、图书馆学习、钻研外,还到美国社会,特别是妇女群众中去亲身体验,收获甚丰,终于写出了颇有份量的《女性的崛起:美国当代女权运动史》,①为我国的美国史研究作出...  相似文献   

14.
以汪毅夫先生所著《闽台妇女史研究》为中心,考察其闽台妇女史研究的成果,分析汪先生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特色:独特的研究视角、占有丰富史料、展现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5.
努尔哈赤时期,满族文化与教育尚处于起始阶段,有关资料的直接记录也很少,从"清实录"(如《满洲实录》、《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清太祖高皇帝实录》),以及《李朝实录)}、《满文老档》中,我们得以了解到当时曾创制满文、记录档册(包括现存的《旧满洲档》),以及努尔哈赤以双人龚正陆教习诸子、进入辽沈地区还兴办过教育等等。直接性记载的缺乏,更影响了我们对当时满族文化与教育的了解和认识。本文拟通过一些间接性资料的分析,对当时的一些情况进行勾稽,以期对满族兴起史或日清朝开国史中的这一重要内容方面有所补充。一关于满…  相似文献   

16.
郭小凌 《世界历史》2001,(5):111-115
妇女史研究作为我国新时期史学进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已成一定气候,但这主要是指中国妇女史而言。我们若把目光转向外国妇女史,则不免令人感到有些焦虑。因为迄今只有两三本作面世,已发表的论也屈指可数。在这种情况下,商务印书馆在新千年首年推出的裔昭印《古希腊的妇女》一书便凸显出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妇女史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兴起,30年来已经从单纯关注妇女的妇女史转变到从社会性别视角看妇女、看性别在历史中的活动和关系,这就是妇女一社会性别史(women&;amp;gender’s history)。上个世纪70年代兴起的妇女史属于传统的妇女添加史——以发现妇女  相似文献   

18.
满族工具书是研究满族语音韵、学习满语、掌握翻译技能的宝贵资料,也是研究满族历史文化的科学指南。据载,现存的满族工具书有43种,而恩华所纂辑的《八旗艺文编目》在满文工具书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特别在了解清代满族作家文学创作全貌的古旧书目中,无论是《熙朝雅颂集》、《白山诗介》、还是《八旗文经》、《白山词介》,就其所涉猎的八旗作者和作品,都远不如《八旗艺文编目》多。推而言之,在文学以外的各个文化范畴中,也难找到比《八旗艺文编目》更为丰富、更为翔实的八旗著作和著作者的编目工具书。在当今之世,在满学研究日…  相似文献   

19.
吴国樑 《清史研究》2003,(3):122-124
高彦颐 (DorothyKO)在《闺塾师》一书纠正了一般人以为在五四时期中国妇女才开始解放的看法 ,认为在明末清初 ,女性文人已普遍有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化空间 ,并指出我们一直曲解古代妇女是过着受压迫的生活。①曼素恩 (SusanMann)在另一著作《珍贵的记录》就将我们对于盛清时中国妇女的认识从文学作品延展至妇女的感受、生活、娱乐、生命等 ,表明了这时中国妇女生活活泼多姿的一面。② 这两部近年出版的清代妇女史不约而同呈现出中国妇女在近代前期生活的多样化 ,而侧重的层面都是妇女文化社会生活 ,反之女性背后的独立自主思想层面却未见…  相似文献   

20.
范庆超 《满族研究》2007,(1):124-128
《满学论稿》是一部满学论文选集,浓缩了赵志忠教授二十余年的满学研究成果,内容丰富,涉及到满族的语言、文学、风俗、宗教等方面,引用资料翔实,以满文资料为先,突出了满学研究的民族性和科学性。《论稿》对满学研究的概念、范围、研究方法等问题首次进行了综合性的评述,对满族作家与京味文学的联系、满文诗歌韵律、萨满教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