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贺云翱 《考古与文物》2004,(4):60-65,72
兽面纹瓦当是南京出土的六朝时期重要的瓦当类型之一,笔者曾对它的造型、时代等做过初步的研究。近期以来,经过进一步的野外调查和对实物的排比,又有一些新的收获和体会,特撰成此文发表,以供同道讨论。  相似文献   

2.
20世纪40年代,六朝瓦当已有零星出土,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才真正建立起六朝瓦当的学术体系。迄今,六朝瓦当已成为东亚地区多个国家考古学者关注的话题,其造型、类别、年代、特征、技艺、分区、分期、传播、地位等一系列问题得到了广泛的讨论,从而建构了一个跨文化的学术话语体系。总结六朝瓦当的发现和研究过程,有助于推动这...  相似文献   

3.
陈亮 《东南文化》2001,(1):63-66
本主要探讨了先秦时期人面纹扁茎短剑的形制演变、渊源、族属及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4.
正秦代一些大型宫殿或礼制建筑址常出土一种体量很大的大半圆瓦当。因其形体巨大、当面图案造型奇特而与常见的秦代瓦当图案差异较大,加之报告者对其称谓的不统一甚至可以说是比较混乱,所以早就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除了称之为"夔纹"、"夔凤纹"外,有学者认为该瓦当的当面图案应  相似文献   

5.
6.
张文静  王晓琨 《北方文物》2023,(2):54-60+103
北福地遗址出土的145件人面纹陶片,形制特殊引人注目。发掘者和研究者多认为是假面面具,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且有明确地层关系的面具。从这批人面纹陶片的出土层位出发,同时注意观察制作方法、颜色及与房屋布局的关系等问题。通过类型学分析,发现北福地遗址的人面纹陶片至少可以分为三组,各组的功能亦不同。第一组可能是用来佩戴的面具,经过与现代人的脸部测量数据比对,佩戴者很可能是女性;第二组可能是手持的物品;第三组可能是用于悬挂的饰品。  相似文献   

7.
瓦当作为中国古代建筑屋檐上的重要的构件,由于其装饰性和实用性的结合使得其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特征,一直以来受到很重视。王莽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短暂但特殊的时期之一,却研究明显不足。本文仅对现有资料和研究中认为是王莽时期有断代意义的四神瓦当和部分文字瓦当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河南永城市僖山梁国墓群二号墓中出土了一批金缕玉衣所用玉衣片,其中有6枚琢刻人面纹和网状纹。本文认为这批玉片为古代祭祀所用的玉人改造而成,整理者所谓的人面纹玉片及网纹,其实分别代表玉人的面部及腰带,网状纹交叉线的数量是随意为之,并不代表排列的序号。此外,这些玉人很可能代表女性。这些玉人应为祭祀所用的偶人。僖山二号墓之所以将其改造为金缕玉衣的玉衣片,正是梁国国力极为衰弱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梁勉  田小娟 《文博》2003,(6):64-69
带是古代服饰中的重要附件,作为服饰制度的组成部分,在春秋战国时期已近成熟,并对以后带饰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主要依据考古发掘的资料,试对先秦时期带的形制、结构、用带制度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再议先秦时期锡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员雅丽  黄维 《文博》2013,(1):28-35
从古文字材料出发,对金属锡的名称、"锡"字的来源进行了考订,根据考古发掘资料、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对中外早期锡矿来源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先秦时期锡矿的来源可能具有多样性,鄂西北、晋南、豫西南有可能是当时的锡产地。  相似文献   

11.
The Qin laws kept on the bamboo slips unearthed from Tomb No. 11 of the Qin Dynasty at Shuihudi in Yunmeng County have great value for the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in Pre-Qin China. Many law texts recorded the severe requirements of the Qin State in the administration concerning accounting and statistics, the conversion rates between various types of foodstuffs and the proportional allotment of foodstuffs, as well as the plans and practices of engineering projets, etc. 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severe Laws and the relevant methematical methords of Jiuzhang suanshu lead to such conclusions as: 1) the Qin laws were based upon the foundation of highly developed mathematics; 2) many mathematical methods of Jiuzhang suanshu were produced before the Qin Dynasty; 3) The influence of Legalists on mathematics mostly took place in the Pre-Qin Period or the Qin Dynasty.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Kaogu 考古 (Archaeology), 2005, (6): 57–65  相似文献   

12.
13.
许多先秦学(史称先秦诸子)在研究管理问题时,认识到了存在于管理与民众之间的利益问题具有三个内在的规定性。他们认为,管理只有正确认识了利益问题的内在规定性,才能处理好管理与民众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使自己所追求的管理事业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口含用贝习俗首先流行在商文化区域,西周早期扩展到周文化区域。西周中期以后一直到春秋时期,这种习俗继续向其他的地区扩展。  相似文献   

15.
先秦诸子承认历史盛衰变化是一种客观存在,这是其历史盛衰论产生的思想前提。先秦诸子还认识到盛衰变化和转化的必然性。对于决定历史盛衰的因素,先秦诸子从历史与哲学的高度进行了深刻、多维的思考,他们关于历史盛衰的总结和思考,对我国民族的历史思维及后世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日本泉屋博古馆展藏的春秋战国青铜铭文器明显少于西周,从著录的全文集里看,春秋战国的青铜铭文器数、字数及内容,与西周相比也骤然减少。其原因是奴隶制度的代表制如分封制、宗法制、礼制等,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步走向衰落,家庭或家族的铸器铸铭之风,也必然要随其走向衰落,这是青铜私文书衰落的一个原因;另外,代替青铜私文书载体的其他材料如铁、竹木、玉石的大量使用,是青铜私文书衰落的另一个原因。总之,从先秦青铜私文书的发展变化中可以看出,任何一种社会文化的发生与发展都与其政治制度的兴起、鼎盛、衰落有紧密的联系,是社会事物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先秦时期城市的给水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凿井取水,二是穿渠引水。井水水质纯净,渠水水量较大。城市的排水主要依靠管道将城中的雨水和生活废水排往城外的护城河中。  相似文献   

18.
先秦时期产生了较为丰富的生态意识,对《周易》、老庄、孔孟、管子、荀子等的生态观进行初步提炼、分析,寻求古人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原则、立场与观点,正确认识和评价先秦时期生态观将对现代社会的生态实践活动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先秦时期.天灾和人为的灾荒给人民带来极大的困苦,先秦诸子为此提出以农为本的思想和储仓措施,探讨赈济策略,并提出诸多有效的措施。其中某些抗灾救荒的思想至今还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考古材料和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先秦时期珠江三角洲的环境变迁与文化演进的关系。文章指出,如果自然资源丰富、种类多样互补和易于攫取,也能发育丰富多彩的、甚至是分层化的擢取经济文化,珠三角网河平原南部的渔猎采集和北部的渔捞采集经济文化,就是两个典型的实例。东周时期冲积平原火耕水耨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促成珠江三角洲这个自然地理单元形成文化地理单元,又说明合理的区域文化也不可长久背离人类文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