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夏汉文“南边榷场使文书”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藏黑水城文献》第6册收录有15件有关西夏榷场使的汉文文书,英藏黑水城文献也有2页有关西夏榷场使文书的残件,俄藏和英藏有关西夏榷场使文书的残页总数已达17件。文书是榷场使向上级机构汇报榷场业务,主要是依例扭算进口总值、应税额特别是各种进口商品具体种类、具体数量和具体价值量,对收税情况进行统计的报告。文书提供了西夏南边榷场使汉文文书的实物样本,反映了西夏官方汉文公文制度、外贸统计制度和扭算制度、外贸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等。  相似文献   

2.
西夏榷禁制度与唐、五代、北宋的榷禁制度关系密切,西夏"巡检"、"三司"、"栏头"、"群牧司"之名移植自五代、北宋。西夏榷盐价格基本与第五琦榷盐改革后税率相仿,榷盐根据不同产地、不同品种定价沿袭自五代定规;西夏榷曲告赏法借鉴自宋,收税职吏"栏头"与北宋后期的栏头更为接近;西夏畜牧榷禁中注籍、号印、禁杀牲畜规定的渊源可溯自唐代。总体而言,北宋榷禁是西夏榷禁制度的主要渊源。  相似文献   

3.
本讨论的这两件西夏书於1909年在内蒙古额济纳旗的黑水城遣址出土,现藏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中国的西夏学界习惯上称它们为“黑水守将告近禀帖”和“黑水副将上书”。两件书分别写成於西夏献宗乾定申年(1224)七月和乾定酉年(1225)二月,为我们提供了西夏覆亡前夕调任官员和招诱边民方面的实例。  相似文献   

4.
本文梳理了吐鲁番随葬衣物疏中“手把”的用法,考证了“手把”的含义,认为“手把”就是吐鲁番古墓葬中出土的木握手的名称。  相似文献   

5.
20世纪黑水城文献的发现催生了一门新兴学科———西夏学,可以预期随着《俄藏黑水城文献》的出版必将推动这一学科的发展壮大,但它对宋史研究的影响远逊于敦煌文书对唐史学界的影响。这固然是由于过去黑水城文献的主体部分庋藏于异域,新出的《俄藏黑水城文献》书价昂贵,普通学人难以购阅,却也与一般研究者将黑水城文献简单理解为西夏文、西夏历史文化内容为主而忽略其中汉文和非西夏资料的认识误区不无关联。实质上,黑水城文献还包含相当数量价值颇高的宋代文书(尽管占全部文献的比例很低) ,是一块待垦的沃土,特别是《俄藏黑水城文献》第6册…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两件西夏文文书,考察了13世纪前半期黑水城的状况。黑水城位于黑河下游,连接着蒙古高原、宁夏平原和黑河中游地区,在西夏统治时期是个非常重要的地方。也正因此,蒙古帝国的军队曾多次进攻过黑水城。从这两件文书可知,黑水城外是农业耕作区,而士兵和官员则生活在城内,他们从宁夏平原带来了许多粮食和武器。他们用烽火信号或驿马,与黑河中游的肃州(酒泉)进行联系。这两件文书向我们揭示出,对于西夏王国而言,为什么黑水城是一个重要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北宋初年 ,遵循后周旧制 ,依然维持着与南唐等南方小国的贸易往来。但到乾德二年七月 ,宋廷以担心北宋商人侵扰、凭陵南唐为由 ,于七月乙未 ( 2 2日 ) ,诏谕南唐主李煜 ,“于江北置折博务 ,禁商旅过江” (《长编》卷五 )。但记此诏颁于八月乙未日。按 ,乾德二年八月一日为甲辰朔 ,本月内并无乙未日。所以《宋大诏令集》此条日期当有误 ,当如《长编》所言为七月乙未日事。此事的实施 ,是“太祖乾德二年八月 ,诏京师、建安、汉阳、蕲口并置榷场” (《宋会要》食货三六之一 )。按 :《宋会要》页眉有语曰“二”一作“元” ,以此事或在元年 ,当误…  相似文献   

8.
从黑水城出土汉文文书看元亦集乃路的西夏遗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坤 《敦煌学辑刊》2005,(2):305-310
本文通过对黑水城出土汉文文书中出现的西夏遗民资料进行分析,初步研究了元代亦集乃路遗留西夏遗民的生活状况,及其与当地其他民族的融合情况。  相似文献   

9.
国家图书馆藏西夏文社会文书残页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史金波 《文献》2004,4(2):138-151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一大批七八百年前的珍贵西夏文文献,是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藏品:其中主要是1917年出土于宁夏灵武县的西夏文文献①,其大部分于1929年入藏当时的北京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馆),少部分辗转传藏于甘肃、宁夏,一部分流失于日本;另一部分是原为俄国探险队从黑水城掘获的西夏文献中的21卷佛经.  相似文献   

10.
西夏农业租税考--西夏文农业租税文书译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史金波 《历史研究》2005,(1):107-118
新发现的部分草书西夏文租税文书表明,西夏黑水城地区有以耕地多少缴纳农业税的固定税制,缴纳杂粮和小麦的比例为4∶1,每亩缴纳粮食地租为1.25升;西夏的“佣”和有地区特点的“草”也以耕地多少负担,农户的租、佣、草账是逐户登记,以迁溜(类似“里”)为单位统计造册;西夏农户还有负担较重的人头税;西夏实行以耕地为标准的实物租税,秋后统一征收,然后入库管理。  相似文献   

11.
里耶秦简赀赎文书所见阳陵地望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龙山里耶战国——秦代古城一号井发掘简报》公布了简牍35枚①;《湘西里耶秦代简牍选释》公布了简牍37枚②。其中《简报》(9)984为《选释》所无;而前者无(16)1、(16)2、(16)3三枚简。故现已公布不重复的简文共计38条。地名“阳陵”在已公布的38条简文中原认为出现了60次,其中有59次出现在“追讨戍卒赀赎钱”的文书中。唯一例外的一件见于J1(16)5背面。晏昌贵、钟炜《里耶秦简牍所见阳陵考》认为该简释文“还有待进一步考察”③。其实,参照简J1(8)157“卅二年正月戊寅朔甲午,启陵乡夫敢言之:成里典、启陵邮人缺,除士五(伍)成里匄、成,[…  相似文献   

12.
"圣明皇帝"为西夏仁宗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俄藏黑水城文献>第10册第283-309页编号为ИHB.No.121v的<宫廷诗集>中涉及的几个西夏文新尊号:"明王"、"圣明王"、"千岁明王"、"圣明皇帝"进行了考订, 认为:这几个称号均指夏仁宗仁孝,"圣明皇帝"可能为仁孝的另一新尊号,该尊号应在其生前已经使用.  相似文献   

13.
李博 《丝绸之路》2013,(2):27-30
“五逆之罪”原本为佛教用语,但在敦煌地区出土的世俗汉文收养文书中却出现了这一词语的广泛使用。这一现象反映出佛教在10世纪敦煌地区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这一时期,该词语的使用开始发生衍变,不再仅局限于佛教,适用范围有所延伸,包含有“忤逆”之意,用来泛指各种逆伦之罪;另一方面,也是唐五代以来儒家传统思想文化与佛教思想双重影响下对敦煌地区世人观念冲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张建 《西夏研究》2022,(3):26-31
黑水城出土的俄藏Инв.No.2546号文书为一件西夏汉文具注历日残片,学界此前未有与之相关的研究。本文利用天文历法知识对其年代进行了考证,确定其为《西夏皇建元年(1210)庚午岁具注历日》。通过与英藏K.K.II.0292(j)号之间的关联性考察,确定两历均出自同一原文献。  相似文献   

15.
《吐鲁番出土文书》包含大量名物,其中既包括西域地区独有的风物,更有与中原地区交往交流的珍贵物产。这些名物生动地反映了异域文化,并为西域与中原地区的贸易往来提供了物质依据。吐鲁番出土文献涉及范围极广,包括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及政治制度等方面,这些内容涵盖大量的名物词,尤以随葬衣物疏为盛。在韩渠妻随葬衣物疏中出现“萩头”一词,文章依据古墓情况断定其为女性头部装饰之物,并对照中原与西域的冠服文化,以及魏晋时期女子(包括西域)很少出现用巾束发的现象,推测“萩头”为女子的假髻。  相似文献   

16.
敦煌社邑文书量词"事"、"笙"辨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词是汉语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通过对敦煌社邑文书中的两个词“事”和“笙”进行考释,并证之于敦煌其它文书,发现它们是唐五代宋初产生的新兴量词,具有显著的时代和地域特点。考察它们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了解敦煌乃至西北地区汉语量词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7.
走马楼吴简中有许多"士伍"(仕伍、士五)、"岁伍"、"月伍"的记录,此类均为户籍身份."士伍"籍具有世袭性,但只限于家庭中的男性成员,且可通过赐爵或立功等途径改变身份."岁伍"和"月伍"可能与文献之"更"有关,"岁伍"系指戍边"一岁一更"者,戍边完毕、返回原籍后,仍以"岁伍"著籍."月伍"则指"给郡县一月而更者".  相似文献   

18.
辽亡金兴之际,西夏作为故辽臣属“不渝终始、危难相救”,“兴师赴难”援救天祚帝。天祚见擒,耶律大石西迁后,西夏与西辽关系却鲜为人知。俄藏黑水城所出西夏文抄本宫廷诗《圣威平夷歌》记述了耶律大石西迁后,1132年遣使西夏,联络金国元帅右都监耶律余睹起事,以及西夏接纳契丹遗民叛金来投的史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