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产生了孙武和《孙子兵法》这样至今享誉世界的伟大军事家和军事学术著作,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谋略的基本框架.在此后千余年的战争实践中,以汉族为主,包括周边各少数民族,都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形成中华民族优秀的军事遗产。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族统治者以武功定天下,从统一女真各部到与明王朝逐鹿中原,发生了数百次惊心动魄、指挥高超的战争与战例,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家。也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兵家谋略,是对自孙武以来中国古代军事战争艺术的最终和最高总结。然而,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2.
萨尔浒这个地名,因三百六十多年以前明与后金(清)大战于此而闻名。一六二○年(明万历四十八年,后金天命五年)三月,清太祖努尔哈赤于萨尔浒山之西北岗上修建萨尔浒山城,做为后金夺取辽沈、击败明王朝在东北统治势力的大本营。萨尔浒山城遂成为努尔哈赤建立的第四座临时都城。萨尔  相似文献   

3.
以往在研究清初开国史时,对汉德臣在政治上的影响及作用谈的较多,而对军事谋略的影响及作用涉及的较少。实际上,汉儒臣在军事谋略上对清王朝的贡献比汉军八旗兵马火炮的贡献,意义更深久长远。本文试对这一史实作一简要剖析。一汉儒臣群体的产生与形成八旗军队里出现汉儒臣,最早可上溯至努尔哈赤时期。有名为龚正陆者,被掳留在建洲。努尔哈赤起兵后,因其"稍解文字"①,令其专掌缮写对朝鲜与明王朝的文书。明人曾说他是努尔哈赤的"谋主"②,并且"倔军师之位"③。事实上并不如此,龚正陆,专掌文书而且,兼教努尔哈赤儿子文字,难以对努…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满族崛起统一中国的成功经验着重探讨明代山海关外新崛起的我国一个较小的民族,如何能战胜明王朝的,入主中原,建立清王朝,统治全中国近三百年?这里除了明末政治腐败,导致农民大起义,消耗了自身力量以及八旗军队弓马骑射的强大武装力量等诸多因素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清王朝特别是康乾时期所实行的民族政策是成功的。一、满族崛起时期所实行的民族政策作为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的满族杰出人物──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进军辽沈时,面对明朝官吏兵民的反抗、抵制和蒙古各族的威胁,他为巩固已取得的塞外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5.
一、政治19的年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撮要文范治 亭社会科学战线1991:1满族荤兴时期政抬制度的演变刘小萌中国 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1:2满族入关前生活方式变化的历史思考马涉湘 社会科学辑刊1991:l清代的满汉通婚及有关政策滕绍篇民族研 究1901:1关于努尔哈赤时期女真社会性质问题新探王冬 芳社会科学辑刊1991:3从萨尔浒战役看努尔哈赤的军事指南艺术李 井东北地方史研究1。。1:2试论清太祖、太宗对明政策蓝郁奎浙江学 刊1091:3一批努尔哈赤、皇太极遗物的来历李凤民 辽宁大学学报1991:3皇太极澄清吏治整场陋习措施述略高庆仁 满族研究1…  相似文献   

6.
清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历程中的最后一个王朝。清王朝的统治者是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满族,以满族为核心的统治集团人主中原后,他们主动接受并大力弘扬儒学为核心的汉族文化  相似文献   

7.
十七世纪前期,松锦大战以清胜明败告终,清军夺取了山海关外的锦州、松山、塔山、杏山四城,控制了整个辽西走廊,为尔后入关铺平了道路。本文拟就皇太极发动松锦大战的背景、战略战术和社会影响进行再探讨。 一 天命四年(1619),努尔哈赤取得萨尔浒大战胜利后,就把进取中原作为后金战略的总方针。  相似文献   

8.
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后金天命四年)三月初的萨尔浒之役,是明廷与后金一次关键性的重大战役,是关于明清兴亡的大战。因此,明廷决定倾其国力,拚死一战。命杨镐集合了明军九万人,连同朝鲜支援军一万人,分四路向兴京进攻。萨尔浒大战,《中国通史纲要》说后金参战兵力为6万人。《努尔哈赤传》说后金“仅有八个旗,约六万人”。筑城夫役计入“也不过八万人左右”。《清太宗全传》中亦写作“共六万人”。《明清战争史略》则说,或5万或6万。《清朝开国史研究》认为或6万至8万,等等。笔者认为,后金参战兵力也是10万人左右。  相似文献   

9.
满族贵族阶层中的范文程是一位集政治与军事为一体的传奇人物,在清前及清初四朝为官中,他尽展才华,恪尽职守,效忠于清王朝的治国大业,深受统治者信赖,官职也在不断地升迁.与此同时,家族的社会地位也迅速的跻入到清代贵族行列之中,成为汉军八旗中荣耀至极的宗族之一.然而,满族贵族的兴衰,与清王朝的兴衰,息息相关,寄附于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满族贵族阶层伴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无一例外的都衰落下来.本文仅就范文程家庭的兴衰历史,结合相关史料,做一粗线研究.  相似文献   

10.
满族是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它原为女真人后裔。女真在明代史籍和清初文献中作朱先或诸申。清太宗皇太极于天聪九年(1635),废除女真、诸申等旧称,正式定族名为满洲。辛亥革命后,满洲才改称满族。 满族入关前,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习惯上喜欢食用羊肉及各种野味,并不讲究烹调,菜肴也比较简单。满族进关后,随着清王朝统治的日益巩固,经济状况的日趋好转,在饮食上也逐步考究起来。与此同时,他们还从汉族传统烹饪技艺中不断吸取经验,使其饮食水平不断提高,更具特色。后来,又经康熙、雍正两朝的恢复和发展,直至乾隆时期,清王朝已达到强盛的顶点,社会经济出现一片繁荣景象。以清官御膳为代表的满汉肴馔,则是海陆杂陈,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清宫萨满祭祀仪式与满族天宫大战神话的关联分析,论述了满洲中心观的神话学依据,并进一步考察乾隆年间清王朝自身对清宫萨满祭祀与中国上古以来的仪式体系之关系的解释,以说明使得满洲中心观得以成立的宫廷化进程,同时也将自身纳入到了华夏文明的历史与结构当中。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以来的中国古代军事历史研究童超中国是一个军事历史遗产十分丰富的国家。在历史上发生过不同性质、形式与规模的战争数以千计,有着丰富的战争经验;指导这些战争的统帅和名将谋臣以其富有远见卓识的谋略决策,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还是世界上最早发明...  相似文献   

13.
史学界对于后金与朝鲜的关系,局限于中国史料,很少有人研究。本文利用朝鲜文献,探讨了萨尔浒之战前后朝鲜援兵问题、朝鲜双边外交问题以及明期对后金与朝鲜之间关系的干预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14.
汤洋 《满族研究》2017,(2):39-44
满族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和影响的民族,今天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仍然发挥重要的作用,它所创造的辉煌文化很有特色.这些都得益于满族统治者重视自己的政治、军事谋略,他们除了严格要求自己和子孙的学习之外,对本民族的教育也非常重视,并在不同时期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本民族的教育,因此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清人关前,已建立了严密而有效的政治机构和一套完整的统治政策。继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后,为削弱王公大臣的势力,皇太极设立盛京六部,它在机构设置、施政形式及内容等方面虽仿于明制,但又具有本身特色,反映了清初国家向封建制度过渡这一阶段的特点。六部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皇权,为缔建统一的大清王朝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对清初六部建置及演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满族社会和清王朝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评《满族的部落与国家》李鸿彬满族肇兴于白山黑水,进而统一中国,建立起强大的清王朝,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近10多年来,清史、满族史的研究空前活跃,刘小萌著《满族的部落与国家》就是这方面的最新成果。此书有以下特色:一、系统深化,填补不足自20...  相似文献   

17.
付博 《黑龙江史志》2013,(23):16-17
17世纪初,辽东地区的后金,势力不断壮大,逐渐以明王朝的挑战者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双方矛盾不断激化,终于在1619年爆发"萨尔浒之战"。这对在明与后金的夹缝中生存的朝鲜来说,的确是一个难题。最后,朝鲜不得不卷入这场较量——适时,朝鲜国王光海君遵照明的要求,派出了一支13000人的军队进行支援。但是,光海君却暗中将以"观其向背"为主旨的密诏传给了援军统帅。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朝鲜既"援明抗清"又"观其向背"呢?本文试图结合当时朝鲜的政治、经济、文化与外交等方面的因素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清朝,是满族为主体统治的王朝,满汉矛盾贯穿清代历史,这种矛盾,又有一个产生、尖锐、缓和、减弱的发展过程,但始终存在,这是不争的事实。这种民族矛盾为什么会产生,又为何长期存在,仅用清初的军事征服、屠杀及其矛盾余绪,是不能够完全说清楚的。  相似文献   

19.
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即清代的第四代统治者清圣祖康熙皇帝,在位六十八年(1611——1722)。清初的两位皇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统一女真各部、建立满族共同体,与明王朝战争的几件大事上,其业绩主要表现在武功上。他们也有文化方面的建设,例如创制满文、翻译汉籍等,但和其武功比较起来就显得微弱了,至于文字创作在他们本身就更少了,当然也就谈不到什么诗文理论了。清代的第三个皇帝福临在位只23年,他的一生也主要是忙于击败农民起义军,战胜明王朝,  相似文献   

20.
努尔哈赤创建的八旗制度范丽八旗制度是满族所特有的集政治、军事和生产于一体的制度,它的确立为后金政权和清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它的形成,有着一个漫长的过程和历史背景。一、八旗制度出现的历史条件从明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哈赤以遗甲十三副起兵,到天命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