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正>爱尔兰教会开设高隆庞诊所汉阳显正街上的武汉市第五医院(简称五医院),大门原在天主堂对面,那里原有一组教会修女院、医院遗留下的建筑群。1928 年,爱尔兰天主教高隆庞教会在这里开设高隆庞诊所,由美国修女伯爵夫人主持,聘请俄籍医生坐诊。1931年,诊所大兴土木,修建了这一组建筑,共有一栋三层楼、两栋两层楼和一栋平房。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九九医院在伯牙琴台开设伤兵医院,将部分伤员移至该诊所医治,遂成为伤兵医院。  相似文献   

2.
金之夏 《民国档案》2021,(2):125-134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设立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大力发展军队政治工作,期望以此提振军队战斗力.独立于部队的政工体系,一向是国民党推进军队中央化的重要工具之一.抗战期间,通过人事安排及干部的培养与调训,蒋介石利用黄埔系进一步巩固拓展了其对全国军队政工体系的控制.这一系列政工人事运作,无疑推进了政工人员专业化及军队中央化,然...  相似文献   

3.
抗战初期,我曾任军政部军法司及军法执行总监部军法官,仅从我个人亲手经办及听到看到的二三事窥见这两个最高军法机关的黑幕。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最高军法机关有两个,一个是军政部军法司,另一个是军法执行总监部。军法司的职权仅限于办理军人违犯一般军法的案件,而军  相似文献   

4.
在抗战这一特殊时期,国民政府为了抗战的需要,针对军人和军人家属,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军人优抚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3项内容:一是军人的伤亡抚恤;二是优待军人的措施;三是优待军人家属的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内容繁多,目的在于安抚军人及其家属,支撑抗战。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这些政策和措施却打了折扣。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陆军抚恤机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战初期,随着战场伤亡的迅速扩大,国民政府陆军抚恤机构急需健全.为此,国民政府从中央、军队、地方三个层面,对抚恤机构进行了充实与组建.伴随机构的逐步健全,抚恤比例明显上升,激励了官兵和民众的抗战斗志;抚恤观念相应发生转变,带动了积极抚恤业务的开展;与地方的业务联系也得到了加强,促进了各级地方政府对抚恤事务的重视,为抗战的坚持和胜利作出了一定贡献.不过,因各种因素的交错作用,至抗战后期起,军人抚恤运行的不良征兆亦已开始显现,这表明国民政府的政权运作出现了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6.
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为应付不时之需,从人事、法规和物质三个方面为战时征用民船做好了准备。卢沟桥事变后,国民政府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修订法规,征用了大批民船用于构筑水上封锁线和军公运输,从而保证了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军事和政府、企业西迁等工作的顺利进行。但由于在征用过程中的准备不足、管理的缺失和制度的不落实,对当时的长江航运业和民众生活也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毛光远 《民国档案》2016,(1):99-107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出于整军备战的需要,南京国民政府通过筹设中央马政机构、制订计划、整顿军牧场、筹建种马牧场和培养人才等措施推进马政建设,这是中国借鉴国外模式长远规划马政的开始。至抗战全面爆发前,国民政府马政设施已略具雏形,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但外敌入侵和国内政治环境,致使国民政府马政推进受到严重干扰,战时军马补充困难。  相似文献   

8.
国民政府军在安徽正面战场对日本侵略军的抵抗作战是英勇壮烈的。
  国民政府军在大陆出版的历史著作中除规范称中国国民革命军外,还称国军、中国军、中国军队、国民党军。名称的多样系由多种语境造成。抗日战争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成立后,中共领导的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又称第十八集团军)、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分别隶属于第二战区、第三战区序列,但由中共独立自主领导抗战。在抗战中,国民政府军担负着正面战场对日作战任务,同时开辟敌后战场,抗击日军;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军。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的胜利。  相似文献   

9.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制定的《抗战建国纲领》规定"改定教育制度及教材,推行战时教育"。高等教育纳入战时体制,一方面适应国家战时政治、经济体制的需要;一方面培养了大批军事、医疗人才,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人才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许诺由东北军将领担任安徽省政府主席,以促使东北军东调豫皖。但国民政府内部争议较大,蒋介石也对东北军将领有所顾忌,在东北军移防后他选择了由东北元老刘尚清担任这一职务。刘尚清接任后颇欲有所作为,力图恢复东北人的声誉。但抗战兴起后,毗邻南京和津浦线的安徽省所受影响逐渐加大,安徽省政府只能勉力应对。淞沪抗战爆发后,蒋介石为长期抗战计又筹划更换部分省主席,最终以蒋作宾取代了刘尚清。刘尚清的主政安徽,既配合了国民政府的西安事变善后安排,也为抗战初期安徽省的应变做了一定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正北伐时期,广州国民政府将原境内各军整编成6个军。后有广西部队第七军(军长李宗仁)和湖南部队第八军(军长唐生智)。1927年4月,蒋介石主导的南京政府成立,贵州省省长周西成通电响应,蒋介石遂委任周西成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军长兼贵州省主席。"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为经营贵州作为抗战基地,利用贵州本地政治强人之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粮食统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抗战时期,为了保障军粮民食的供应,国民政府对粮食实行了统制,其措施主要是田赋征实、军公民粮定量供应和限制粮价等。国民政府实行的粮食统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保障了抗战后期军粮民食的供应,稳定了后方社会秩序,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的财政困难,为坚持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全面抗战时期,为消除军队派系色彩、加强中央化,国民政府在各战区设立政治部,派出大批政工干部从事军队政治工作,周复即是其中一员。担任鲁苏战区政治部主任的4年多时间里,周复在山东建立了正规政工制度。山东作为国民党非嫡系部队遍布的省份,地方军政势力错综交织、彼此掣肘,以周复为首的中央政工介入山东军事后,引起地方实力派的排拒。为此,周复积极在鲁苏战区军政领袖间沟通疏导,通过背后的中央资源吸引地方部队中上层军官,以此实现军队的中央化转型与“反共”目标。然而,掺杂地缘、学缘色彩的政工制度在落地过程中缺乏制度保障及实行条件,无法承载伴生的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冲撞,反而激化了军队内部矛盾并衍生出分裂。受政工制度改革、军事衰微等多重因素影响,国民党政工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随之降低。随着周复的阵亡,鲁苏战区政工工作名存实亡。  相似文献   

14.
国民政府战时外交决策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民政府战时外交决策机制初探张连红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外交政策的演变是政局走向的关键。近年来,学术界对国民政府战时外交政策和战时中外关系的研究正逐渐深入,但对战时外交决策的权力结构、决策中枢的地位与作用及决策程序与模式却少有文章涉猎。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抗战爆发后,在国共两党合作竞争的战略互动下,国民党军队的政工和党务重新恢复。但在"武主文从"的大背景下,文职的政工人员与职业带兵官难相颉颃,政治工作成了军队的附庸,党务又成了政工的附庸。在黄埔系和力行社的参与和长期掌控下,政工、党工与特工三位一体,更使国民党军队的政治工作蒙上了一层诡异的色彩。同样是"党军",共产党确实做到了枪由党来指挥,兵受"主义"训练。苏联红军政工制度被移植过来后,在中国不同政党的运用下,竟结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果实。  相似文献   

16.
四川人民在八年抗日御辱的浴血奋战中,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作出了伟大的历史贡献。 抗战八年,我们四川虽未直接遭受日寇的占领,但也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和生与死的考验。四川人民竭尽全力参加了全民族的抗战。开战伊始,四川人民即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战时西迁的国民政府和数以百万计的战争难民。自抗战爆发到1938年7月,仅四川民生公司轮船承运入川的公务人员、难民、学生和伤兵就达16万余人。  相似文献   

17.
马瑞 《抗日战争研究》2022,(2):86-98+160
1933年长城抗战是九一八事变后到全面抗战前,中国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反抗日本侵略的战役。是役,国民政府前后动员20多万军队参战,其中既有国民政府中央军,也有华北地方实力派军队。九一八事变后,因中原大战失势的阎锡山趁机重掌晋政,成为华北地区除东北军以外最大的实力派。此时抗日战事又起,华北成为反抗侵略的最前线,阎锡山虽积极响应国民政府号召出兵抗日,但更多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究其缘由,随着日军侵略深入华北,坐镇晋绥的阎锡山已感受到危机。在其看来,捐弃前嫌与国民政府中央合作抗日已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正"七七"事变后,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著名的抗战讲话,标志着中国开启全面抗战。紧接着,"八·一三"淞沪抗战展开。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即应抗战之需而组建。它的来源有两个,一是前身为北伐时期由滇军改编而成的第十六军,1927年10月缩编为第五十一师,时任师长王耀武。二是1934年10月由原国民政府警卫军一部编成的第五十八师,时任师长俞济时。1937年8月,国民革命军第五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爆发后 ,随着日军的疯狂进攻 ,我国的政治与经济中心被迫西移。为保证后方货币资金的融通 ,支持战时财政 ,扶植战时经济 ,在建立战时金融管制体制的同时 ,大力发展西部地区金融业 ,已是国民政府实行战时财经政策的一个重要措施。研究抗战时期西部地区的金融业 ,对于了解战时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评价国民政府战时金融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抗战前西部地区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抗战以前 ,我国金融机构因东南、东北经济交通事业发达 ,大多云集沿海地区。至于西南西北各省 ,除少数重要城市设有分支行处外 ,其较偏僻之地尚少设立。 1 9…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僧人兵役政策的形成与演进,不仅牵涉僧团与国民政府之间的博弈,亦与战时役政和边政密切相关。全面抗战前,国民政府针对地方所反映的僧人兵役问题,由训练总监部出台相关政策。该政策强调僧人属于国民,理应承担兵役义务,其本意在于减小《兵役法》推行的阻力,却因未注意到僧人宗教生活方式的特殊性,引起僧团抗争。后在行政院协调之下,由内政、军政和训练总监三部会商修订,暂时与僧团达成妥协,允许僧人侧重救护训练,底定了僧人兵役政策的基本内容。国民政府迁渝后,边疆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又因蒙藏边民佛教信仰根深蒂固,佛教的政治意义随之凸显。而地方不断有壮丁借出家逃避兵役,国民政府在役政和边政两端左右为难,僧人兵役政策随之摇摆不定。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僧人兵役政策形成与演进的历程,揭示了战争、边疆及僧团抗争对政教关系的型塑,也为重新思考佛教与抗战关系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