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创立的王朝。北魏迁都洛阳以后创建的都城,不仅继承了前代中原王朝以太极殿为核心的宫城居中的都城制度,而且也结合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多民族与多元文化融合的特点,在都城外围修建了规模空前的外郭城和众多里坊,其三重城圈的都城形制对中国古代后续王朝的都城形制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该城址近六十年的考古工作和文献资料,对北魏洛阳都城内城的墙垣、城门、街道格局和重要建筑分布进行了复原研究。  相似文献   

2.
郑州商城外郭城始建于二里岗下层早段。外郭城墙的走向是围绕内城依照地势而设计的,郭城墙是从东部凤凰台高地开始,将南部的二里岗、老坟岗等丘陵高地连在一起而修建的。在郭城的西面和东面都有湖泊作为天然屏障。虽然目前在郭城西北部、北部没有发现城墙,但内城北城墙外二里岗二期文化层及大量遗迹的发现,无不表明郭城的西部、北部都存在一定的天然或人为的防卫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历史文献记载、考古发掘资料和实地考察对十六国时期赫连勃勃大夏国都统万城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认为统万城是由汉奢延城改筑而来的 ,今统万城东城遗址即当时的外郭城 ,西城即内城 ,而内城之西南部别有一个宫城 ,从而形成三重城垣的城市形态。关于统万城东城与西城的城垣、马面和城门问题 ,目前所见的有关调查报告记载的数据颇多分歧 ,除了毁圮和风沙掩盖等多种因素外 ,也与考察者方位判断的差异有关。统万城的主要宫殿西宫位于内城西南部 ,今统万城西城南部中央有高大的台基遗址 ,为城内最高之建筑遗址 ,应当就是当时西宫正殿即路寝 (永安殿、永安台 )所在。统万城内城 (西城 )的东南部另有一个东宫 ,西宫之北有别殿 ,离宫在城南 ,西宫之中还有温宫、凉殿 ,社、稷在内城 (西城 )之南部 ,内城北部为苑囿区。至于外郭城 (东城 ) ,目前仅可推测其东部偏北处有一官署区存在 ,居民区估计主要是在该城的西部及南部。统万城的城市形态与内部布局 ,很明显是受到了汉长安城即后秦长安城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物》2020,(7)
正北宋洛阳城沿用自隋唐洛阳城,其文献和考古资料丰富,宋以后破坏改动较少,是研究洛阳城市史的重要环节。本书使用古今重叠型城市考古的研究方法,梳理考古勘探、发掘以及历史文献材料,对西京外郭城、宫皇城及住宅、墓葬、官署等其他城市要素进行了复原研究。研究表明,北宋西京外郭城以河南府廨所在临阛坊为中心,呈现出市  相似文献   

5.
秦建明 《文博》2011,(2):40-45
西汉首都长安城,其范围并非只是局限于城墙之内,而是在汉长安城城垣之外,还建有一些附着于主城的小型城堡,古代称之为郭或郛。本文依据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将郭郛划分为围郭,偏郭与附郭三种类型。并对汉长安城外这些郭城一一进行考证。这些郭城,都处在长安城城门之外,郭城之上建有郭门。通过城门与郭城之门的不同关系,可以将城郭之门划分为直门与横门两大类别。这类郭城与其形制,与后代出现的瓮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资讯·国内     
《大众考古》2021,(2):10-11
新疆轮台:卓尔库特古城通过对轮台高等级城址卓尔库特古城的考古发掘,考古工作者初步确定其形制布局为三重城结构,时代为战国至魏晋,主体年代为两汉。内城城墙东部营建高台城址,形成内、外、高台的三重城结构,在新疆及中亚地区均较罕见。河南洛阳:汉魏洛阳城宫城二号殿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的考古发掘显示,宫城二号殿或与文献记载中的“显阳殿”有关。  相似文献   

7.
统万城遗址具有外郭城和东、西城的三重城垣结构,这一认识已在学界达成共识。本文结合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及早期影像资料展开讨论,认为统万城遗址西城为大夏国都的主要组成部分;东城的修建年代不晚于隋末;外郭城的年代和性质较为复杂,其东南部可能存在另一独立城址。  相似文献   

8.
以洛阳和邺城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在魏晋北朝的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以墓葬资料为基础,分曹魏晋初、西晋中后期、十六国、北魏前期、北魏后期、东魏北齐六个阶段,探讨了中原墓葬制度和墓葬文化的阶段性演变情况、中原墓葬文化形成变迁和发展的曲折历程,是由特殊的政治格局、文化传统、经济条件等因素决定的,并与同时期的其他地区墓葬文化紧密相关。 (摘自《华夏考古》2004年第1期)中原魏晋北朝墓葬文化的阶段性@李梅田  相似文献   

9.
汉魏洛阳故城宫城发掘获得重要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发掘城门即北魏宫城正门阊阖门,是在汉魏洛阳故城宫城范围内首次进行的有计划的考古发掘;城门为殿堂式建筑,夹建巨阙,其独特的平面布置与建筑形制为以往所未见,具有强烈的时代和礼仪特性;建筑时代始于魏晋,北朝修缮沿用,对确定曹魏洛阳宫位置与形制,继而寻找汉代北宫的位置打开突破口;是目前考古发掘出的时代最早的有确切文献记载的都城宫城正门和双阙,是解决汉魏洛阳城城市形制演变问题的重大考古发现。  相似文献   

10.
郑州商城房基最早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发现地点位于内城东北角的白家庄、外郭城西部的人民公园和内城北部的紫荆山铸铜作坊遗址内。目前发现的商城房基可以分为地面式、半地穴式和窖穴式三类。房基的形状有长方形、方形、圆形、不规则形等。但最常见的形状是长方形,有的房基在建造过程中或建造之后有举行祭祀礼仪的习俗。此外,本文还对郑州商城小型房基发现较少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2009年下半年,为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工作者先后对郑家营和仙鹤门两处明代外郭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了很大的收获。两处外郭墙体均为平地起建,为一次性夯筑而成,在墙体的顶部发现建筑倒塌层和排列整齐的柱坑,推测顶部原应有廊房类建筑。仙鹤门遗址的考古勘探证实了外郭城垣外护城河的存在。这为研究南京明代外郭城墙的形制和建造技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徐昭峰 《考古与文物》2014,(1):31-34,111
一般认为东周王城是没有宫城仅有郭城的都邑形态。从考古发现来看,东周王城是传统的内城外郭的都邑形态。宫城位于其西南部,是外有城壕、内有墙垣的独立城圈,并有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春秋时期宫城规模最大,战国早中期一分为二成为略小的宫城和仓城东西并立。  相似文献   

13.
北宋东京内城的初步勘探与测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宋东京内城即里城、旧城,宋初也称阙城,是京师防御的第二道屏障。继80年代初,我队在初步探明北宋东京外城、皇城和古州桥等遗址的基础上,自1986年起,将内城遗址的勘探试掘作为宋城考古的重点。经过大量工作,迄今已初步探明内城的位置、形制、范围和部分门址,并在内城北墙西段进行了重点试掘,现将内城勘探试掘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洛阳出土的唐三彩,以往大多见于唐墓之中,隋唐洛阳城遗址发表的三彩出土资料较少。本文以新出版的考古发掘报告为基础,对该城址宫城、皇城、外郭城发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唐三彩器具,与洛阳唐墓出土的同类器物进行了比较,并总结出隋唐洛阳城遗址出土唐三彩器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统万城2006年以来考古调查、钻探、发掘及测绘工作的收获。外郭城的调查和确认、护城壕的发现填补了人们对统万城认识的欠缺,西城西门瓮城的发掘、蒙元时期居址的发现等充实和完善了统万城的基础资料。全站仪结合GYS全球定位系统测绘、无人机低空遥感测绘为统万城的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中下游地区目前发现的商代早期的城址有郑州商城、偃师商城、焦作商城、垣曲商城、东下冯商城,其中郑州商城包括了内城和郭城两部分,偃师商城可以分为大城和小城。关于这些城址的年代,学术界一般笼统地将它们定在商代二里岗下层时期。而关于这些城址的相对年代,争议最大的是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利用地层学、类型学的方法来证明二者孰  相似文献   

17.
北魏洛阳城是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都城之一。其出土的建筑材料特征明显,规格较高,是研究这一时期建筑材料和考古断代研究的重要标准资料。本文以北魏洛阳城出土的建筑瓦当为主要对象,同时兼顾其他相关建筑瓦件,以考古发掘的建筑遗址分类进行研究,以期能够把握北魏洛阳城建筑瓦件的特点和异同,为城址的整体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关于统万城历史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十六国时期匈奴夏国都统万城建造的起讫时间、统万城与汉奢延城、大城的关系、统万城的城制形态等相关的传统观点提出质疑。在重新解读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认为:一、统万城建设的起讫时间并不是一般认为的公元413年和419年,而是公元413年和424年;二、统万城既不是在十六国时期大城基础上兴建的,也不是在西汉上郡奢延县城的基础上兴建的,而是在汉朔方县所在地基础上兴建的;三、将统万城划分为宫城、皇城(内城)、外郭城三大块的做法显然是与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发展史相违背,统万城筑造外郭城也不适宜于从事游牧的匈奴民族,至于现在东、西城外存在的不规则分布的夯土遗迹,东城之外的部分可能是在修筑统万城时未被加以利用的汉朔方城的残留遗迹,西城之外的部分疑为一处类似皇家园林的游猎场,或是战备马匹的圈养场。  相似文献   

19.
临淄齐故城内外新发现的陶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临淄城规模宏大,创建于西周后期,在春秋战国达到鼎盛,汉代仍"人众殷富,巨于长安"。魏晋以降,临淄渐趋衰败,城郭圮废。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临淄齐故城的考古勘查工作中,发现过不少带有文字的陶片。近几年,我们结合全省文物普查工作,对齐故城内外的文化遗存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和试掘,获得了数量较多的有字陶片,为我们对有关问题的探讨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20.
陈忠凯 《文博》2001,(2):70-76
《唐会要》卷十九《百官家庙》载:长安外郭城“近北诸坊,渐逼宫阙”,又载:“近北诸坊,便于朝谒,百官第宅,布列其中,其间杂以居民。”《唐两京城坊考》卷三《来庭坊》云:翊善、来庭皆逼近东内,故多阉人居之。《唐两京城坊考》卷二《开明坊》云:自兴善寺以南四坊,东西尽郭,率无第宅。虽时有居者,烟火不接,耕垦种植,阡陌相连。……均揭示了唐长安外郭城区域结构的梗概。笔者依据历史文献并结合考古资料,特别是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唐城发掘队对唐长安城的实地勘察发掘资料,认为皇宫、皇城的所处位置及当时的等级观念、生活习俗和地理环境诸因素,对唐长安外郭城区域结构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