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福建溺婴习俗的记载,可追溯到唐代《全唐诗》顾况的《囝一章》。民国时期普遍存在的溺弃婴现象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民国政府和民间组织的极大关注。福建政府为救助溺弃婴作了不少努力,具体表现在禁令溺婴、设立育婴机构、开展救济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潘健 《福建史志》2022,(3):1-5+71
龙眼是福建的特产,产地主要分布在兴化、漳州、泉州、福州四地,其中以兴化所产为多且质量最佳。民国时期,以福建龙眼焙制的桂圆远销国内的广大地区以及南洋一带。1930年,福建龙眼的产值达到最高峰,之后随着东北市场的丧失与世界经济危机的来临,其在福建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
林星 《福建史志》2003,(3):50-54
民国时期福建主要的传染病有鼠疫、霍乱、天花、白喉、猩红热、痢疾、疟疾、伤寒、肺病、百日咳、脑膜炎、麻风病、麻疹、狂犬病、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丝虫病等等。福建属亚热带气候,多雨潮湿,山多、林多有利于微生物和病媒虫害的生长繁殖。加上近代公众卫生意识较差,城乡  相似文献   

4.
论文分析了民国时期福建归侨团体的发展及其原因、其会员特点及组织结构;探讨了国民党对归侨团体的渗透与控制以及归侨团体的日常活动,以期较为全面地认识民国时期福建归侨团体的历史面貌。民国肇建,福建归侨团体方兴未艾;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社团所需各项条件更为成熟,形成了归侨团体发展的高峰。其会员以归国侨商最多,并以联络海内外侨胞为宗旨展开活动。政府在社会区域治理过程中,需要借助归侨团体作为"中间人",在华侨、归侨侨眷与侨乡政府之间搭建沟通桥梁。但由于内在结构松散和国民党党部的控制,归侨团体在协助处理涉侨事务中处于附属地位,其功能与角色难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5.
蒲素 《福建史志》2022,(2):13-18
民国时期,在政府的主导和探索下,福建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卫生行政体系,对社会公共卫生、医疗防疫及民众身心健康保障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卫生行政体系的建设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不少问题。考察这一时期福建卫生行政体系的建设情况对办好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历届政府都把缉私力量看成抵制私盐的主要手段,其力量的强弱甚至起着重要的作用。福建主要负责缉私的人是警保人员,包括税警和场警,在这里统称为税警。民国时期福建的税警由于平时管理不善,滋生出很多弊端,如私自乱收税,受贿放私,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私盐的泛滥。福建盐务机关意识到整治缉私队伍,壮大缉私力量才能取得打击私盐的良好效果。福建政府就从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加强其缉私力量。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之后,福建省政局持续动荡,教育事业也是满目苍夷。直到1928年6月,福建省政府宣告成立,闽省教育才逐渐步入正轨。江西教育家程时煃在1928年8月至1932年12月间担任福建省教育厅厅长。基于相关史料,本文对这一时期福建教育所取得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旨在客观与完整地了解民国时期福建教育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8.
“福建会馆”款彩瓷鎏金弥勒佛系晚清至民国时期作品,高57.2厘米,为常人身高的三分之一。弥勒是未来佛。传说我国五代明州布袋和尚是其转世化身,时号长汀子布袋师,常在浙江省奉化县岳林寺,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同时也是世界上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之一。因此 ,发掘、收藏、研究纸币及其相关材料 ,弘扬中华货币文化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辨析纸币实物、解读文献资料 ,归纳出清、民国时期福建地区行用的单面竖式私票(俗称“直票”)的特点。不妥之处 ,请斧正。一、福建私票的上限、存世的种类及数量1 福建私票出现的上限为道光年。福建“直票”属私票性质 ,其行用的上限究竟是何年 ,是所有纸币爱好者、研究者想弄清的一个重要课题。清道光至咸丰年曾在福建为幕僚的浙江钱塘人施鸿保所著的《闽杂记》 ,为我…  相似文献   

10.
杨榕 《福建史志》2012,(4):15-16
福建戏曲历史悠久.民间演剧繁盛。早在宋代,地方文献就有记载福州、莆田、泉州、漳州等地演优戏、傀儡戏的信息,明清至民国时期.随着地方新剧种的陆续形成,各地民间演剧更加兴盛.一些方志编纂者也关注到这种特殊的民俗现象.并将之载人方志中,其中包括与官方禁戏有关的史料。本文从福建浩瀚的方志中辑录出一些禁戏史料.并略加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继2023年1月清代竹编八角漆盒、民国时期郭振盛金彩“秉灯夜读”纹扁漆篮两件个人藏品参展中国国家博物馆“源·缘——闽台艺术展”之后,福建著名收藏家施政强私人收藏的永春漆篮作品再度集中向社会公开展出。6月8日起,“永春县非遗文物专题展——收藏家施政强系列文物精品展”在永春文庙举办,此次共展出永春漆篮精品50余件(套),以清代至民国时期的作品为主,展期至8月10日。  相似文献   

12.
福建原是南方蛮荒地带 ,境内覆盖着漫山遍野的亚热带雨林。明清时期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开矿、种植玉米、茶叶等山地作物 ,以及对燃料的需要 ,造成福建地区森林的大面积采伐 ;但古代闽人早已认识到山林资源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他们以种竹、种杉等经济活动 ,抵消了山林资源的消耗。他们并以“风水”为理由 ,保护了大片原始森林。然而 ,迄至清末民国时期 ,社会的无序化 ,造成对森林采伐的无序化 ,于是 ,福建的森林资源遭受到极大的破坏 ,经济发展也受到遏制。这种状况 ,迄今没有重大改观  相似文献   

13.
福建土楼     
核心价值概述 福建土楼产生于11-13世纪(宋元时期),经过14-16世纪(明代的早、中期)的发展,17-20世纪上半叶(明末、清代、民国时期)达到成熟期,并一直延续至今. 在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世界民居建筑中,福建土楼以造型独特、规模宏大、结构奇巧而著称于世;以颇为合理的土楼聚落布局及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选址理念而备受瞩目;以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聚居方式而独具魅力.  相似文献   

14.
留存至今的民国时期的江苏地方文献极为繁富.但相对而言有关社会团体的文献极为稀少.而有关工会工作的文献更为罕见,吴县总工会编《吴县工运年鉴》就是一份极为罕见的有关民国时期苏州地区工会工作的文献。因民国十九年(1930)撤销了苏州市,原苏州市辖区并入吴县,所以民国时期的吴县实际包括后来的苏州城区和吴县的范围。  相似文献   

15.
地契文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福建在唐朝肃宗至德(756—757年)至僖宗乾符(874—879年)年间开始有地契文书。漳浦县灶山出土的"砖质买地劵"和福州马坑山出土的"石地劵"刻写的内容,是唐朝和五代福建社会上流行的地契文书的反映。宋元时期,福建土地买卖日益盛行,官府实行统一地契,土地租佃契约内容进一步完善,并使用纸质的地契文书。明清时期,土地买卖的契约有20多项内容。土地买卖要交纳税款取得税契,才算合法。民国时期,土地买卖的地契,大多数使用政府统一印制的"官契纸"。1927—1934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福建苏区开展土地革命,苏区农民分到上百万亩土地。当地留下许多苏区的"分田证"等地契文书。  相似文献   

16.
马骏杰 《文史春秋》2002,(11):53-57
陈绍宽,福建闽县人,生于1889年10月7日,17岁入南洋水师学堂读书,从此投入海军。毕业后历任舰长、舰队司令、海军部长、海军总司令等职,曾授海军一级上将军衔,是闽系海军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动荡纷乱的民国时期,由于他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对海军的责任感,曾一度得到蒋介石的器重和重用。  相似文献   

17.
位于南京长江路292号的民国时期总统府建筑群,始建于明朝初年,这里曾为明朝的汉王府,清朝的两江总督署、太平天国天王府,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府、国民政府及总统府。如此“风水宝地”虽历经了600多年的风雨沧桑,但由于战事频繁,政权多变,几度重建,至今得以保留下来的却只有清末和民国时期近130年的历史建筑。而在这些遗存中,又以民国时期的居多,其中最具特色,保存最为完好,也让人别有兴趣的就是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风格并存、交融在一起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群。  相似文献   

18.
怪才辜鸿铭     
辜鸿铭(1856—1928).祖籍福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10岁时.辜鸿铭随义父苏格兰人布朗去英国读书.曾先后获得英国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和德国莱比锡大学工科文凭。回国后.他在北洋系统任职.充当张之洞幕僚20多年.后任清外务部左丞,民国时期,任北京大学教授.主讲欧洲文学史。曾娶日本女人为妻(妾)。  相似文献   

19.
郭波 《福建史志》2000,(4):46-47
民国时期,闽籍海军将领在海军界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活动对民国时期特别是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有着重大影响。其中杜锡珪就曾以海军总长兼代国务总理,在中华民国史上写下重要一页。后又率领海军加入国民革命军,导致北伐战争迅速胜利,其生平事迹颇值得后人研究。  相似文献   

20.
林森(1868—1943)字子超,福建闽侯人,是民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他是辛亥革命的先驱、反袁护法的功臣、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之一,同时也是道德修养的"一代宗师",对于中国传统道德有着很高深的造诣,注重修身养性、刻苦自励、严于律己,提倡负责守纪、克已奉公、竭忠尽瘁。本文主要是从林森的道德思想方面做一个比较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