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文化遗产》2008,(1):128-128
1月7日~2月3日,首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在线研讨会在古巴哈瓦那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专题研讨会鼓励与会者就改进有关博物馆学与博物馆志的培训学习提出建议,探索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多样性面临的挑战。研讨会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理解关键概念所需的实践和理论的材料,这对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有一定的意义;探讨旨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项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重要,它与物质文化遗产相互渗透而与博物馆的关系非常密切,双方存在着一个互动的过程。博物馆具有从事保护、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种优势,应很好地利用博物馆的优势为保存文化多样性做贡献。  相似文献   

3.
半个多世纪来,中国博物馆工作的视野,基本囿于“实物性”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近年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才使我们惊奇地发现,对应我们的工作,竟还有一座与博物馆工作紧密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藏未被我们认识、重视和开采。作者提出,中国博物馆人,要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以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胸襟,关注和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博物馆在发展中已显露出众多缺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出现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新模式——数字博物馆,促进了博物馆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迅速发展,正阔步走向21世纪。为了迎接新的发展时期并力求自身的全面发展,博物馆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寻找新的科学的发展机制。博物馆文化正是博物馆改革的突破口,是博物馆的一种深厚的发展机制。本文欲对有关问题进行一些粗略的论述。一、讨论博物馆文化的背景博物馆文化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的产生、发展有一定的条件和基础。1.国际文化背景文化研究得到国际上的广泛重视。联合国1988年大会宣布1988-1997年为“开展促进文化发展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这一发展规划,提出了文化发展的4个目标:①认识发展中的文化多元性…  相似文献   

6.
于富业 《沧桑》2014,(2):140-142
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旨在打破传统博物馆空间的束缚,将社区内的自然环境、文化遗产以及生活于其中的人进行整体、活态的保护,以促进文化认同和社区发展。但是在实践过程中,部分生态博物馆在建设目的、资金投入、运营管理等方面出现了问题,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与实践背离了其宗旨,失去了其本征价值和意义。本文对贵州生态博物馆群和浙江安吉生态博物馆群进行对比分析,从其共性和差异方面探讨中国生态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7.
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具有传承历史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展览是博物馆的核心,而教育是博物馆的首要功能。文章以苏州湾博物馆建成开馆初期的展览与教育实践为例,深入探讨中小型博物馆如何通过展教融合的方式提升自身的教育功能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红色资源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红色文献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博物馆承担着红色文献收藏、研究、保护与宣传教育的社会职责。作者重点从博物馆馆藏红色文献收藏与整理、保存与保护、利用与传播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更好地促进博物馆馆藏红色文献“活起来”。  相似文献   

9.
考古博物馆是国际博物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目前在国内的发展还较薄弱。加强考古博物馆相关研究,推进考古博物馆建设,对于丰富国内的博物馆类型,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考古博物馆早期发展的历史考察,讨论了考古博物馆的起源、定义、特点与分类,分析了考古博物馆在不同历史时期功能与形态的变化,并系统地阐述了遗址博物馆概念的产生与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博物馆是展示社会历史文明的窗口。将大量可移动文物集中到博物馆中保存,有利于文物保护修复和日常防护管理,但同时也增加了在突发灾害下文物大规模损毁的风险。通过对中国一、二级博物馆分布情况与中国地震裂度区划进行对比分析,我们会发现中国大部分博物馆都位于地震带上,有不少博物馆甚至位于7度以上高烈度的地震区。我们国家并没有针对文物的防震制定一个规范体系。实际上,现在我们国家有很多博物馆想做防震,但因为没有规范体系作为依据,也就得不到资金支持,也就是说我们国家文物防震保护目前是处于一个空白状态。  相似文献   

11.
博物馆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社会教育和文化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博物馆失窃屡见不鲜,出现各种各样的盗窃事件,屡禁不止。因此。怎样做好博物馆的安防监控工作,更好的管理和保护博物馆的文化遗产,重要文物等成为博物馆相关管理人员重点研究的课题。创新博物馆安防监控技术,提高博物馆安防管理效率是现在社会文明进步,文化发展以及广大群众增强文化精神追求的重要前提。本文将从博物馆安防隐患出发,重点阐述相关的博物馆安防监控技术。  相似文献   

12.
博物馆藏品(文中“藏品”一词即指博物馆藏品)是博物馆收藏的记录和反映人类社会及自然世界发展历程的实物证据。博物馆功能是博物馆为实现其社会目的而从事的基本工作,是体现其社会效益的基本方式。准确理解和妥善处理博物馆藏品与博物馆功能的关系,有助于把握新时期博物馆工作的特点,有助于活跃和拓展博物馆工作,加强和完善博物馆藏品的保护、管理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为原地保护、整体保护、动态保护、可持续发展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广西开展了"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在政府引领、专家指导和村民参与下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试点推进,经过10多年时间,10座民族生态博物馆与广西民族博物馆结成有机的整体,促进了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然而,"1+10"的博物馆体系这条探索之路,在管理建设、村民参与等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掀起工业遗产的保护运动,兴建了各类工业遗产博物馆,并在保护实践中探索出有效的保护方法。上海世博会园区建设中,上海世博局对工业遗产保护确定了三级分类原则并进行了有效保护,确立了改造再利用的方案以及世博会后将部分展馆转为博物馆的规划,这将对上海的博物馆事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博物馆是征集、保护、研究及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见证物的非营利性机构,具有征集、保护、研究和展示四大基本功能。馆藏文物的科学保护工作是博物馆各项工作的基础。本文对博物馆文物科学保护工作加以简要分析,并对文物科学保护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对促进博物馆文物科学保护工作的进步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6.
2011年8月23日在福建福州召开的全国生态(社区)博物馆研讨会上,国家文物局公布了首批5个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分别是渐江省安吉生态博物馆、安徽省屯溪老街社区博物馆、福建省福州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广西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和贵州黎平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此举将“生态(社区)博物馆”这个崭新的概念带入人们的视野——这是一种通过村落、街区建筑格局、整体风貌、生产生活等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综合保护和展示,整体再现人类文明发展轨迹的新型博物馆。  相似文献   

17.
书画艺术历史悠久,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古老艺术门类。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通过将书法艺术与绘画艺术融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特特点的文化现象。文章围绕博物馆书画的保护与管理展开论述,阐述了书画的内涵,分析了博物馆书画保护与管理的重要价值,基于实践的层面提出具体的措施,包括:重视文物保护,设立书画保护的研究部门;分析书画特点,找准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四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做好存放保管,制定书画保护的执行方案。以期能够进一步促进博物馆文物保护技术的发展,为建设博物馆强国的战略目标贡献更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一、博物馆声像档案保护的重要性博物馆永远与收藏、利用、保护密不可分。说到保护,人们总会想到文物藏品的保护,而往往忽略了各种档案的保护。其实,档案的保护也与博物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保护技术也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9.
旅游业给遗产保护与遗产地管理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旅游业对维护文化和自然遗产价值,对社会、当地群众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均有影响,也给当地遗产设施发展与保护带来机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始终致力于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弘扬工作,开创有前瞻性的旅游业,承认文化多样性原则,强调旅游业在促进遗产保护等方面的有效作用。其创意城市网络主推的"善行旅游",严格遵循原真性与完整性的原则,通过对世界文化遗产、纪念碑、历史建筑、国家公园、博物馆等各类景区定期评估,提升公众关于新旅游产品及旅客稀少遗址的意识,提升参观者体验感受等多种行动,改善人群福利,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从而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于萍 《丝绸之路》2009,(18):92-93
博物馆这座神圣而高雅的文化殿堂,承载着人类发展的记忆,它是一部我们祖先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百科全书,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胎记和文化脉络。目前,全国博物馆面向社会为公众免费开放,大量的观众涌入博物馆,我们有责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博物馆。本文主要介绍了博物馆的产生和博物馆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