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斯文赫定(1865年~1952年)是瑞典著名探险家,尤以其5次中亚探险著称于世。他出生于斯德哥尔摩,父亲是享有盛誉的建筑师。斯文赫定七岁入小学,二十岁中学毕业。学生时代他就擅长绘画和绘图,这对他日后的中亚探险颇有帮助。瑞典是富有航海探险精神的欧洲国家之一。斯文赫定在《我的探险生涯》一书(1926年)中说到,他毕生事业深受北冰洋探险家——瑞典人诺尔登斯基奥德的影响。那是在他15岁的时候,即1880年4月24日,诺尔登斯基奥德探险归来,回到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全城张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科学史上的第一个平等条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九辰 《百年潮》2004,(10):42-46
1926年冬天,61岁的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第五次来到中国.尽管这次来华的目的同以往一样,是为了到中国的西部地区探险考查,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他没有直奔中国的西部地区,而是来到了北京,并下榻在位于东交民巷的六国饭店.他要在这里筹备一次大规模的对中国西部地区的科学考查.  相似文献   

3.
为了纪念瑞典著名学者斯文赫定在中国的探险活动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于1989年7月1日邀集中国有关学者就举办斯文赫定国际学术研讨会问题进行会商。参加会议的有:王嵘(西域艺术研究会)、杨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邢玉林、阿拉腾奥其尔(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林梅村(文化部古文献研究室)。瑞典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到中国西部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进行地理探险,不料在人迹罕至的沙漠腹地发现许多古代城市。消息传出后,举世震惊。于是欧美各国和日本纷纷派探险队到中国西部沙漠考古,其考察活动历时半个世纪之久,逐步揭开了这里古文明之谜。原来这些沙漠古城就是汉代文献所说西域三十六国的某些城邦的废墟。这些沙漠绿洲王国的兴衰史对研究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5.
守护大楼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从斯文赫定、斯坦因开始,楼兰地区一直被作为探险的圣地长久地引人注目。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日愈严峻的文物保护形势、以孔雀河古墓沟墓地、营盘遗址、小河基地等为标志的一系列正规发掘开始昭示,全世界关注丝绸之路、关注楼兰的考古学家们等待多年的了解楼兰远古文明的愿望,以科学发掘而非盲目探险的方式正在接近实现。但沙漠考古不同于探险的刺激好玩,背负着沉重责任的考古人、在那里承受着不为人知的枯燥寂寞的日日夜夜,艰难地守护着大楼兰。  相似文献   

6.
营盘遗址位于库鲁克塔格山南麓,孔雀河故道北岸,东距楼兰故城近200公里。遗址包括古城、公共墓地、寺院以及烽燧。在营盘古城南侧洪水冲沟中发现一汉代铁铧,推测附近还有灌溉遗址。营盘遗址以营盘古城为核心,地理坐标为东经87°47′58″,北纬41°55′43″。 1893年俄国人科兹洛夫率考察队赴罗布泊探险,途中发现了营盘遗址。1900年瑞典人斯文赫定、1914年英国人斯坦因、1928年瑞典人贝格曼也都先后考察过这  相似文献   

7.
新疆,这个位于亚洲腹地的中国边疆省份,历来为国外学者所关注。20世纪到新疆做过实地考察又被视为中亚研究权威的外国学者,当属斯坦因、斯文赫定和拉铁摩尔三人。斯坦因(Stein,Sir Mark Aurel,1862~1943)曾任拉合尔东方学院院长。他受英印政府派遣,两次来新疆及甘肃一带访古。他在新疆的活动都是在本世纪初期进行的,其著作多属于考古学方面,如:《中国沙漠上的废墟》(Ruins of Desert Cathay,London,1912)、《斯坦因西域考古记》(On Ancient Central Asian Tracks,1933)等等。瑞典人斯文赫定(Hedin,Sven Anders,1865~1952)从19世纪末期起半个世纪内,先后八次到中国西部一带探险考察,足迹遍及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他所著的考察报告,如:《中亚考察报告》、《长征记》、《戈壁沙漠横渡记》、《亚洲腹地旅行记》、《我的探险生涯》  相似文献   

8.
1992年,是瑞典著名地理学家、考察家斯文赫定(1865——1952年)逝世40周年。为了纪念斯文赫定在中国西北的探险及20世纪对西域的考察与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西域艺术研究会与瑞典国家民族博物馆、瑞典斯文赫定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二十世纪西域考察与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0月3——6日在乌鲁木齐举行。来自中国、瑞典、美国、英国、几本、新西兰等国家的6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有33位学者在大会上宣读了论文。讨论会的主要议题是:对20世纪以来各国学者西域考察与研究的回顾与评价;关于20世纪以  相似文献   

9.
正张鹰从事极限户外探险11年,以"行者花雕"而闻名,曾攀登过3座8000米以上的雪山,徒步穿越中国三大沙漠,四大无人区,两次徒步穿越世界第一大峡谷,201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徒步人物",2013年被评为第五届"中国当代徐霞客"。现为中国户外探险联盟秘书长、装备部部长。张鹰在户外探险时,用数码单反相机拍摄了大量珍贵图片,讲述了他的极地探险经  相似文献   

10.
亿万年前,地壳裂变隆起特提斯古海的海底,在地球上形成一个巨大的凸部,这就是位于北纬26度至40度、东经70度至140度的面积达250万平方公里的青藏高原。 啊,旷古而荒凉的青藏高原! 它高繁缺氧,寥无人烟,地理学家称这里为“地球第三极”;生物学家称这里为“生命禁区”;藏学家称这里为“魔域”、“死城”。1930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他著的《亚洲腹地探险记》里,曾形容这里景况是:“世上无论何人到此,未有不胆战股栗者。” 闯进“魔域”、“死城”和“生命禁区” 然而,38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12万名官兵,牵台4000里青自公路穿过浩瀚的柴达本…  相似文献   

11.
正稍稍熟悉一点中国近代文史的读者,不会不知道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 1862—1943),这位"大名鼎鼎"的英国探险家。他在国际学术界、探险界、考古学界、东西交通史学界可谓"跨界大师",其三次在亚洲腹地的探险考古活动及其成果与著述,皆为近代文史学界所熟知。当然,在这三次斯氏探险考古活动中,其骗购巨量中国敦煌石室遗书,盗掘新疆和田、尼雅、楼兰遗址等恶劣行径,更让国人  相似文献   

12.
于晓明 《旅游》2003,(5):40-44
尼日尔河是世界上最原始的河流,几乎没有人在尼日尔河上做一次完整的漂流探险,2002年7月一个年轻美国女人只身一人做了一次全程漂流探险。  相似文献   

13.
西北科学考查团在考古学上的重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中国西北地区蒙新一带,幅员辽阔,地广人稀,素称空旷的处女地带。外人或志在猎奇,或心怀侵略,不断私自窜入这一地区。早在一八五九年(清咸丰九年)德国即组织普鲁士东亚考察团来中国。沙俄更是凱觎我疆土,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经常来我西北部探险考察,多至二十余起。一八四二年至一八四五年间(道光廿二至廿五年)俄国学士院派出了大规模的探险队。一八五四年(咸丰四年)俄国成立地理协会,调查远东地理、人种、语言、经济。一八六二年(同治元年),俄人拉得禄夫初到新疆探险,一八八九年(光绪十五年)在外蒙和林,发现了唐代石刻。一八九○一九五年(光绪十六  相似文献   

14.
乌兰察布盟位于祖国的北疆,内蒙古中部,北与蒙古国毗邻,东接锡林郭勒盟,西连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南与山西省接壤。近一百多年以来,乌兰察布地区较系统的新生代地层层序和丰富的古生物化石成为世界古生物学界所瞩目的中心之一。很多中外著名科学家及国际古生物学界考察团在此开展古生物化石考察与发掘,其中较有影响的有1872年德国李希霍芬,1893年俄国奥布鲁切夫,1921年至1930年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组织的“美国中亚考察团”,1922年瑞典安特生,1927年中国袁复礼、丁道衡与瑞典斯文赫定、步林等组织的“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1930年杨钟健、…  相似文献   

15.
1900年5月31日,著名探险家、考古学家奥里尔·斯坦因从克什米尔出发,开始了中国的第一次探险。经过两个月的奔波,7月30日,斯坦因的探险队来到新疆的喀什噶尔。  相似文献   

16.
清末民国时期,西方各国探险家们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而以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尤为集中,这股探险风潮,愈演愈烈,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探险家和考察队中,对中国西北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最具名气的当属瑞典考察家斯文?赫定,他对新疆先后进行了五次探险考察,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为后人留下数量可观的考察报告、探险实录、札记和图像资料等,这些均成为可供后人借鉴、研究的历史资料,同时也为我们了解新疆历史、文化提供了具有研究参考价值的史料。  相似文献   

17.
渴望英雄     
自1998年雅鲁藏布江漂流之后,国内已经很久没有在大江大河间进行的漂流探险活动了,但漂流旅游项目却在暴增。"汉江漂流"应该是新世纪最大的一次漂流探险活动。 一般认为,自曾是当年全国十大新闻之一的"长江漂流探险"开始,中国人的当代探险意识被唤醒。那一年,有十余人在那场轰轰烈烈的"漂流热"中不幸遇难。次年的"黄漂",又有七名壮士在波涛中献身。仿佛一个轮回,"长漂"之后的又一个虎年,2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完  相似文献   

18.
正一百多年前的19世纪末叶,随着第一个进入中国西北部探险考察的俄国人普尔热瓦尔斯基之后,大批欧洲的考古学家和地理学家纷纷进入中国的西北部探险考察,挖寻古文物。其中英国和俄国因为有地理和政治方面的竞争,争斗尤其激烈,也从中引发出了一桩轰动一时的古文物造假大案。世界古文字大师和欧洲多家著名博物馆倒在新疆文盲脚下,甚至还在事发几十年后骗倒季羡林等中国的东方学家、考古专家。一、"鲍尔写本"引发的新疆探险考古热潮  相似文献   

19.
楼兰发现第一人1897年3月,瑞典大探险家斯文·赫定结束了他的第一次新疆之行。亚洲腹地的探险发现,让斯文·赫定声名鹊起。这位永不知足的探险大师,仅隔两年,又踏上了赴新疆的征程。1899年8月16日,斯文·赫定带着七名随从、26匹马和两只狗进入中国最西部的古城——喀什噶尔。他与英、俄两国驻喀领事馆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为他的探险活动带来了便利。在喀什噶尔休整准备了20多天的斯文·赫定,于9月5日率领着他的探险队,朝叶尔羌河和塔里木河流域走去。12月7日,寒冷的冬季来临之时,他的船队在这两条河上,漂流了两个半小时。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完…  相似文献   

20.
据美国《航天新闻》报道,美国探险家王豪曼将带着GPS前往中国西部寻找丝绸之路。这次探险,他除了得到中国云南地质学院和亚洲某些组织的资助外,美国宇航局将向其提供雷达数据。在一九九三至一九九五年,航天飞机的三次飞行中都有探测丝绸之路的任务。航天飞机能帮助考古是八十年代初发现的。一九八一年,科学家们发现航天飞机雷达C波段图像能显示地表以下数英尺深处的迹象,再结合遥感卫星获得的数据,于一九八四年发现了阿曼“丢失”的城市——乌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