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羽毛球运动是广州人一向都喜欢的体育项目,被誉为“市球”,这虽然只是民间对羽毛球的溢美之词,而政府部门把羽毛球定为“广州市品牌竞技项目”,就更显示了羽毛球在广州的不凡地位。近几年来,市内越开越多的羽毛球馆,日益壮大的爱好者队伍.接连举办高水平的比赛,都显示着羽毛球运动在广州有蓬勃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2.
广州人的嘴     
广州人的嘴在食物方面,可谓讲求至极,故此有食在广州之称。试看饭馆食肆那么多,谁都知道是供给那张嘴的,就像东堤陈塘的酒楼,即使在战乱时期,  相似文献   

3.
饮茶可生津止渴,醒脑提神,强身健体。对于广州闷热的气候来说,饮茶是很适宜的。广州人不仅在家品茶,还喜欢走出家门上茶楼饮茶,这已经成为广州一般市民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上菜时鸡头要对着长辈;请客上鱼时忌把把鱼脊对着主客;跟船员、渔民、司机吃饭不可翻鱼;筷子不能直插在饭上;不能用筷子敲打碗碟;不可以点七道菜;切忌对别人说:“你吃完啦?”……人们总说,广州人对吃的讲究远甚于对穿的讲究,可是你可能不知道。广州人在餐桌上的禁忌也有很多。虽然现在有些年轻的广州人也已不怎么讲究这些了,但经常跟老广州打交道的人,不学还不行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广州建制及疆域的演变是广州人,尤其是方志工作者、史学工作者,特别是广东史、广州史工作者所应关心和弄清楚的问题。惜乎旧史有关叙述间涉误谬,今人著述遂亦云雾重重。庐山面目,难睹真相。谨就所见,敬献芹曝,尚祈大方之家,惠予指正!  相似文献   

6.
从五羊传说到五仙乘羊衔穗传说,是不同时期历史文化的产物,反映广州建城史的过程。五羊传说是广州早期历史的产物。五仙乘羊赠穗传说是广州人对西汉南越国历史的记忆,是广州建城史的一种神话化的表达。五仙实际上是广州人以民俗的形式纪念赵佗等五代的南越王的历史记忆。从五羊传说到五仙乘羊赠穗传说,体现广州建城史的过程,说明中国早期国家形成和统一是通过民族融合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泡妞叫“转马达”,打架叫“开片”,这些连如今的广州人也听不懂的广州话是什么时候“发明”的?鸽子的羽毛颜色有黑有蓝,为什么没有人叫黑鸽、蓝鸽呢?广州的莲香楼酒家为何不叫“荷香楼”?为什么称苦瓜为“凉瓜”、“猪肝”为“猪润”? 土话——市井生活的缩影,隐藏着幽默,双关,暗示,说起来另有一种味道。  相似文献   

8.
《南方人物周刊》2011,(24):96-97
作为土生上长的广州人,何洪永有着广州人的务实、低调与勤奋,30出头的他拥有让人羡慕的美满家庭,贤惠的妻子和两个可爱的儿女是他的精神支柱,同时他还在广州广西分别经营着两家规模不大但效益不错的服装加工厂,  相似文献   

9.
晚清以降,以博济医院为代表的西式医院在广州迅速兴起并发展。西式医疗及其教育对广州地区产生了重要的冲击,西医医院、医疗教育体系单向打破中西医疗的界限,促进了近代广州医疗体系的发展。西式医疗的进入,使中医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在一定层面又推动了广州中医事业的发展。博济医院成为中国西式医院的“孵化器”,为广州建立西式医院奠定了基础。基督教差会及传教士医生在广州建立的医学堂是西式教育的重要补充。西式医疗及其教育打破了中国人多种传统观念,培养了广州人“卫生”的观念,改变了广州人的习俗,对广府文化形成了巨大冲击,扩大了广州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0.
有人不喜欢粤语,说它“古怪”,将广州人与全国其他地方天然地隔成一道交流上的屏障;有人不喜欢广州人,“现实”也好,“精明”也罢,心理地域上的鸿沟,总不能轻易填平;然而广州的早茶,却鲜有人能抵抗其魅力。  相似文献   

11.
一、清末本国银行业迟发的原因 鸦片战争后不久.英国的银行就开始进入中国。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商银行是东方银行(Oriental Bank),该行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在香港设立分行,中文行名为东藩汇理银行。同年在广州设立代理处,后改为分行。二十七年在上海设代理处,二十八年年改为分行①,中文行名为丽如银行。以后在中国设立的外商银行达20余家,逐渐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金融,  相似文献   

12.
天气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两周前的广州,天气仍如初夏。一股中强度的寒潮,就把广州人一下子带进了寒冬。这个周末,又有新的寒潮入侵广东。中山三院儿科医师陈壮桂提醒家长们,天气骤冷,小孩抵抗力差,更要注意保暖防病,否则,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冒、哮喘就跟着来了。◆扁桃  相似文献   

13.
晕菜广州     
我原以为,南方只是一个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的理念,而广州则是一个生长着椰子、芭蕉,充满爆发神话的现代都市。可是,广州对我说,你错了!我一走出空调车厢的门,就发现自己错了。天哪!快11月了,广州人还脚着凉鞋,身 穿短裤、T恤,可我居然套着毛衣,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我时常被广州的天气搞得狼狈不堪。清早起床一看,分明是个阴冷天,于是从皮箱里翻出毛衣毛裤结结实实穿好出门,殊不知不消片刻,天开云散,温度平地飞升。这下我可惨了,原毛衣捂得我汗流浃背,整个人像行将溶化的奶油雪糕。广州的天气说变就变,雷厉风行,而…  相似文献   

14.
数字     
《南方人物周刊》2013,(11):18-19
政府和银行究竟从房地产销售中拿走了多少收入?据官方数据粗略估计,2012年.我国商品房销售额6445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0%,政府和银行从房地产获得收八47917亿元,占全年房地产业销售额的75%。  相似文献   

15.
唐彬 《神州民俗》2007,(1):38-39
生意人最不高兴第一单生产不成交,上多最不喜欢顾客上午去退换货,出租司机一听第一趟乘客要去殡仪馆就翻脸,不管是生产人还是普通人都讨厌“四”喜欢“八”,生日时不能吃西洋菜,“空屋出租”要说“吉屋出租”、“伯母”要称“伯娘”、“猪肝”叫“猪润”、“猪血”叫“猪红”、“猪舌”叫“猪”、怀孕三个月内不能声张怕BB“小气”(少气),不能当面夸宝宝长得胖……广州人讲究意头,估计边地球人都知道,但要说讲究有如此之多,即使有的本地人也未必全都了解,刚来广州半年的陈姨,就是因为广州人这些在她看来是“迷信”的意头讲究与亲家母心生隔阂,正吵着要回湖南老家。 入乡随俗,看来,这些意头土的讲究,新移民们也得了解一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民风 《神州民俗》2006,(5):55-56
侨居美国20多年的广州人曾应菁收藏了一批精美的绣品。今年春,他回到广州,带来许多物级珍贵绣品,展现在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行家和研究广绣的专家眼前,让众方家与一些记大饱眼福。  相似文献   

17.
《南方人物周刊》2012,(8):107-107
道在哪里? 宋代的谷隐蕴聪禅师,广州人,曾经参礼百丈道恒、首山省念及大阳警玄等大德,于首山省念禅师言下开悟。  相似文献   

18.
李梓钰 《神州》2020,(4):19-19
对广州的初印象,来自小时候收看的南方台节目。《开心吧》和《都市笑口组》这两档真人喜剧,让我这个客家人学会了说白话,明白了广州人的幽默;《七十二家房客》、《外来媳妇本地郎》也让我对老广州全貌、风土人情有了大致的了解,故事背景里的骑牌楼,美丽又神秘,给人挥之不去的情愫。长大后来广州读书,有了探访这个多彩大都市的机会。终于在这个初秋的天气,和朋友来了场说走就走的出游。我们沿着地铁路线图,从东到西,跨过近半个广州,来到西关,只为寻找那曾经的广州记忆。  相似文献   

19.
1945年9月,在江西裕民银行的基础上组建了江西省银行.资本总额为法币1亿元.设分行和办事处.其中分行16个,办事处83个.共计99个分支机构,遍及上海、南京、重庆、汉口、长沙、广州和全省各地。从《江西省金融志》查知.当时的“饶州办事处”为江西省银行的一等办事处。笔藏有江西省银行饶州办事处发行的一张金圆券本票。  相似文献   

20.
冼碧莹,广州人,解放初期参加华南文工团,后来被选派去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粤语配音。她为《钢铁战士》、《智取华山》、《家》、《战火中的青春》、《二亩地》、《龙须沟》等多部电影配音。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的粤语配音演员。1957年珠江电影制片厂成立,她从上海调回广州,退休前是珠江电影制片厂导演。现在定居美国。冼碧莹这个名字在许多老广州的耳朵里并不陌生,早在70年代广州的大街小巷里常常能听到从广播里传来她讲的故事,在那个电视还没有进入千家万户的年代,电台里的广播是人们一种重要的消遣形式。如果说当年冼碧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