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西塞山出土的宋代银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北省黄石市的西塞山,又名道士洑,形势险峻,自古为长江中游的一个要塞。三国时,有关孙策、周瑜在此攻战之事甚多。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有句云:“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帆出石头”,乃指晋人王濬领兵克此要塞的情景。南宋时期,要靠长江天险抵御金兵,这里更是军事上的天然屏障。根据文献记载、群众反映和考古工作者的清理发掘,自1598年至1967年,先后六次在这里发现了宋代殉葬的金器以及窖藏的银锭和铜钱(见1973年《考古》第四期)。各次出土的大致情况是: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六年三月二十八日,汉川县民乐乡丁岗村农民蒋少雄等,在该村前面的创业渠畔取土填猪圈时,在距地表约80厘米的土层中,挖出一块重达五十公斤的银锭,此银锭现藏于汉川县文物管理所。该银锭面长底短,面宽底窄,(图一),通高15.5厘米,面长40厘米,面宽16.5厘米,两端为折边,上部厚3.6厘米,下部上长29厘米,底面长26厘米,宽13厘米,下部  相似文献   

3.
1988年5月,上海市金山县干巷乡寒圩村社员干顺馀,在胜利大桥北岸兴修水利挖土时,掘得元代至元十四年铸元宝一只。他即主动上交国家,现由金山县博物馆保存。这一元宝呈束腰形,长15.4,厚3厘米,重1834克。银锭正面刻有三行阴文,中间一行“行中书省”;右旁一行“扬州库官孟珪销银官王琪 騐银库子吴武”;左旁一行“至元十四年重伍拾两银匠侯君用”。银锭背面,刻有阴文“元宝”两个大字(见图)。元代至元十四年铸元宝,据现已发表的资料,尚有二实例,其一,1956年江苏省句容县赤山湖畔出土元至元十四年元宝两只。银锭正面刻有阴文三行,中间一行“平准至元十四年银伍拾两”;右旁一行“铸银官提领大使副使库子杨良珪”;左旁一行“提举司银匠彭兴祖刘庆秤子韩益”。其二,据陈鸿彬编著《树荫堂收藏元宝千种图录》收录一件元至元十四年铸扬州元宝,正面有刻文三行,中间一行“行中书省至元十四年”;右旁一行“扬州销银官王珪秤騐银库子侯武”;左旁一行“重伍拾两库官王仲方铸银侯君用”。背面刻有阴文“元宝”两个大字。  相似文献   

4.
1987年元月,湖北省蕲春县芝麻山乡出土银锭六件。汪宗耀、张寿来发表《湖北省蕲春县出土元代银锭》一文予以报导和考证(载《江汉考古》1989年第三期)。笔者认为:这批珍贵的银货币并非元代之物,它们是南宋银锭。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七年元月,满北省蕲春县芝麻山乡罗州城村高桂珍同志在责任地里平整土地时,于一米左右的地表深处,挖出带盖陶罐(盖已挖破)一个,罐内装放银锭六个,除此而外还有一些银首饰杂件。她立即献交县政府(现已交县李时珍文管所收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安徽省宣城市出土的13件银锭基本情况,并对其型制和铭文进行分析,推断其主要为明代地方政府运送给朝廷的赋税折银及军费支出,对研究明代银锭铸造流通、赋税制度和经济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江苏赣榆出土宋银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苏赣榆出土宋银锭最近赣榆县宋代故城遗址“城址”村附近,距地表30厘米处出土六件宋代银锭,其形制、重量基本一致,唯铭文有所差异。银锭为束腰硅码形,两端宽约9.5、腰宽5.5厘米。锭面略凹,边沿微卷如砚,有竖列砸印铭文,其中一件铭文为“密州侯家”、“诸...  相似文献   

8.
1988年1月6日,广东省云浮县六都镇港务局职工和民工在德庆县九市镇西江边修路取土时,挖出六枚银锭。出土的六件银锭均呈马蹄形,总重量为11040克,除一件外,其余皆有铭文,铭文刻在马蹄椭圆凹面上,铭文内容包括地名、重量和纪年等。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1987年元月,湖北蕲春县芝麻山乡罗州城村高桂珍于地表1米左右深处,挖出带盖陶罐一个,内装银铤六件及银饰杂件,现藏县李时珍文管所。银键质地洁白,正面周缘凸起,有水波纹,中  相似文献   

10.
1996年12月17日,原温州博物馆第三进馆舍建筑工地工人在挖地基施工中,在西墙地基槽侧发现一个铜手炉,内藏银锭38个、已切银锭1个。这批清代银锭属于小锞,也叫小锭,每个重量在五六两左右。这批银锭的出土,为研究我国银币发展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中国钱币》2011,(2):F0002-F0002,I0001
  相似文献   

12.
华蓥市高兴镇出土的窖藏银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12月,华蓥市高兴镇石门子村农民文贤伦,为其祖父挖掘墓穴时,在其曾祖父墓侧、距地表约80厘米深处发现一陶罐(陶罐出土时已损坏),内盛有白银二十八锭,总重量为6430克。(图一)市文物管理所闻讯后,即派员前往现场调查,并将这批银锭全部收回市文管所保存。高兴镇石门子村发现的这批窖藏银锭,系浇铸而成,其造型面底均为圆形或呈椭圆形元宝,背面似馒头形,其中有的背面呈蜂窝状麻面。银锭的重量、大小不等,最大的重为390克,最小的重为120克。这批银锭均铸有钤印铭文。铭文中有“绵竹县”、“犍为  相似文献   

13.
1990年6月,汉川县南河乡天鹅村农民刘新民在本家菜地拾到一枚元代八思巴文铜钱,交到了县文物管理所。这枚铜钱呈绿色,外圆内方,圆径4厘米,内穿径1.3厘米,廓厚0.3厘米,重16克,中间用八思巴文书写“大元通宝”四字,按上下左右顺序释读,背面光背无文,廓、好清晰肃整,制作精好。八思巴系元代著名佛学家、国师,其奉  相似文献   

14.
1986年7月,湖北省汉川县南河乡天鹅村一农民在掘地时挖出1件宋代犀牛望月菱花铜镜(图一)。该镜直径17厘米,中部微凸,扁纽,方纽座。花纹浮雕,左上侧以流云托出一轮明月,右下侧为一回首眺月犀牛,四周波涛汹涌,浪花飞溅,鱼戏其间,外围一周弦纹,八朵云纹对称排列。  相似文献   

15.
《文物》1973,(5)
晋江紫帽山农场霞联管区金星大队的贫下中农,在挖井工地上发现一窖银锭,出土大小银锭20件和零碎的银块壹斤多。该窖面宽约50厘米见方,四壁用砖砌筑。据反映同时出土的还有几枚宋、元铜钱。这批银锭,最大的一锭长7.7、腰宽2.7厘米,重360克,最小的一锭长6.1、腰宽2.6厘米,重160克。锭面有的凿有看不清的文字或符号的痕迹。各锭的造型和锭面纹饰一律,它和1959年1月江苏吴县元代吕师孟(卒于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墓中出土的元代银锭相似(见1959年11月《文物》)。元末泉州地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战争频繁,  相似文献   

16.
浙江余姚明袁炜墓出土银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68年5月,余姚南山袁马村明“青词宰相”袁炜墓被掘,出土银锭四只,其中三只有铭文,还有银器及玉器等随葬品,现介绍如下(如图):银锭I式1只,面大底小,两端外弧上翘,束腰。正面微凹,背面呈蜂窝状小孔。正面錾刻阴文:“直隶凤阳府宿州灵壁县征完,嘉靖三十八年税系折绢银伍十两。嘉靖四十年四月口日,知县郭大纶,司吏胡岳,大户肖言,银匠杨文。”竖写6行。银元宝Ⅱ式正只,造型与I式近似。束腰更甚。正面錾刻阴文:“银作局,花银伍拾两。”竖写2行。银元宝Ⅲ式1只,造型与I式同,正面錾刻阴文:“巡抚直隶监察御史…  相似文献   

17.
1978年6月中旬,上海市黄浦区清洁管理站在大沽路成都浴室附近扩建化粪池工程中,发现了两缸外国银币和清代银锭。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闻讯后,即派员前往现场调查和清理。这批银元和银锭,都埋在离地面深约80厘米处,一缸在池的东壁,另一缸出土于池的西南壁,两者之间距离约4米。缸口均填满泥土。经整理鉴定,东壁陶缸内出土的银币,  相似文献   

18.
2005年4月,在彭山县江口镇岷江河道内进行引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由挖掘机在距离地表2.5米左右的地方挖出一筒银锭。  相似文献   

19.
2003年6月2日。电信局施工队在县城南新街街口(税务局楼前)挖埋电缆线时,在距地表仅50厘米深处,挖出大量铜钱。县文体局和博物馆的同志经过7个多小时的挖掘清理.认为该批古钱币埋藏集中,窖内四周延伸开挖两米深处,除发现黄沙石砾、几根铁丝、铁铧碎片和几块陶片、瓷片外,无其它残物。此次出土的古钱币重约200公斤。  相似文献   

20.
谈安徽六安出土的南宋银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勇 《中国钱币》2011,(2):17-18
1985年6月26日,原安徽省六安地区六安县罗管乡罗管村农民葛茂好在挖塘清淤时挖出一陶罐,内装12块银锭,其中8块完整,4块为切割后的银锭残部,总重4328g。当地乡干部闻讯后多次到其家中做思想工作,葛将全部银锭分两次上交县财政部门,后转交六安县文物管理所,介绍如下(彩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