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言:最近,受清华大学陈志华、李秋香两教授的邀请,我参与《中华古村落》大系的编撰工作。每省一卷,我承担贵州卷。每卷收录20个古村落,每个村落3000字,20幅照片。另外,写一篇一万字的《分卷序》。在此基础上,我撰写了《领略贵州古村落风韵》一文,主要介绍贵州古村落的自然环境、历史流年、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美丽外观、鲜明个性、丰富的内涵等等。  相似文献   

2.
明代贵州文教鼻祖王训王训是明朝中期贵州著名学者,字继善,号寓庵,祖籍河北昌黎,贵阳人。生卒年月不详,主要活动时期是在明宣宗、英宗、代宗三朝。他18岁上保边政策8篇给宜宗皇帝,议论精辟。宣德十年(1435年)中举人,以后当过学校训导。正统十三年(1448年)起,在尚书王骥、侯幕府中佐理军事,不久升为贵州卫教授。晚年在贵阳城北白崖山隐居读书,赋诗作文.终年80岁。王训精通文学.深知用兵之法,著有《寓庵文集》30卷及《孙子注解》.现存作品有诗10首、记2篇、颂1篇。在他的诗中,《朝阳洞》、《其趣序》、《无边风月楼》、《…  相似文献   

3.
江苏古籍出版社约请有关专家整理出版《中国话本大系》,预备出约一百种。《清平山堂话本》原有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的谭正璧校注本,这次作为《大系》的一种,由石昌渝先生重新校点,已于90年与读者见面。最近通读全书,很佩服石先生的用力之勤,校勘之细;不过也发现校点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有承谭本而误的,也有新产生的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恐怕在古代俗文学作品整理中带有一定的共同性。笔者不揣浅陋,提出来向石先生及广大读者请教,倘或能稍有裨益于《大系》的校点整理,则幸甚。  相似文献   

4.
不朽的业绩我称蹇老生前是贵州文坛的“文学领军者”,这是由作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人格精神的魅力所决定的。蹇老德高望重,心存厚道,从无嫉妒他人之心,专以扶持、奖掖文学新人为职志,得到贵州作家普遍的拥戴。但蹇老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他的乡土文学作品曾经产生过的影响,今天的人们就不甚了然了。有人甚至说:“蹇先艾么,不就因为鲁迅先生在一篇文章里对他的小说称赞过几句?没什么了不得的呀!”可是,鲁迅在这篇《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所评价者,还只是蹇先艾1926年以前的创作,那时候,他才不过是一位二…  相似文献   

5.
陈漱渝 《百年潮》2006,(10):62-65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鲁迅以他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短篇小说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又因那时的认为‘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坦言,他之所以能以这些小说为中国的新文学奠基,"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凡研究鲁迅或熟知现代文学史者,没人不知道台静农。20年代末,台静农曾以《地之子》和《建塔者》两本小说集名世,得到鲁迅先生的很高评价。鲁迅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收入台静农的4篇小说,入选量与他自己相等,是这部大系中入选作品最多的两位作家。台静农祖籍安徽省霍邱县叶集镇,他生于1902年11月23日,1990年11月9日病逝于台北。早在1922年,台静农为追求一种全新的生活,毅然走出故乡,到五四运动发源地北京求学,考取了北京大学旁听生资格。次年,他又考取北大研究所国学门的研究生。在…  相似文献   

7.
袁宏道《潇碧堂集》作品系年至少存在两种问题:一是系年错误。以钱伯城先生《袁宏道集笺校》为例,出现此类问题的有九十篇之多。二是系年疑而未定。钱笺和任访秋《袁中郎年谱》涉及《潇碧堂集》作品系年皆有数十篇未能定其具体作年。本文对后者作了考订,从而解决了袁宏道诗文系年方面一个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的伯父何器之(又名何煓),生于1885年4月,殁于1947年7月,享年62岁。他的青年时代,积极参加贵州辛亥革命前后的活动,省政协出版的《贵州文史资料选辑》一、二、三、四、七、十各辑中,有多篇资料提到伯父敢于冒险犯难的事迹。  相似文献   

9.
2012年仲夏,我在贵阳市图书馆馆的“地方文献阅览室”看到一本未正式出版的著述,书名叫《我的故乡闻见录》。此书是手写本的复印件,孤本,署名谭宇文。全书述说了民国时期贵州的一些人事情景,共有30篇。其中有一篇叫《贵州新声律》,  相似文献   

10.
正2012年仲夏,我在贵阳市图书馆馆的"地方文献阅览室"看到一本未正式出版的著述,书名叫《我的故乡闻见录》。此书是手写本的复印件,孤本,署名谭宇文。全书述说了民国时期贵州的一些人事情景,共有30篇。其中有一篇叫《贵州新声律》,是仿《声律启蒙》形式,集贵州地名、人名和方物名写成的。我认为此文具有珍贵的地方文化价值,便全文复印  相似文献   

11.
岁月有痕     
正顾久年度文化事件对贵州未来发展有基础性意义的,可能对贵州文化产生较深远影响的事件,而非商业性质的炒作。"三足鼎筑"——以传统文化为基点的、阳明祠、阳明洞、孔学堂的打造,恢复贵阳人对中华传统的回忆和留恋。卢惠龙选择这些事件的标准是:有利于历史文化建设:贵州省博物馆新馆、《民国贵州文献大系》出版皆是;有利于民众精神、物质  相似文献   

12.
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在一次集会上有人提到《古文观止》里收有王阳明在贵州时写的《象沉记》。我听后暗自一惊,《古文观止》是我喜欢的书,曾经熟读过里面的许多文章,但却对《象沉记》毫无印象。吃惊之余自然是赶快找出书来查阅了,结果大有收获:该书共收入王阳明文章三篇,其中有两篇是在贬居贵州期间所写的。除了《象沉记》,还有一篇名为《房旅文》,作者抱着极大的同情心,写了来自京师却暴死于“龙场驿”附近的小官吏主仆父子三人。该文写于正德四年。《象沉记骰有注明写作时间,按王阳明滴居贵州的时间推算,当成文于正德二年至五…  相似文献   

13.
1989年冬天,新加坡文艺协会会长骆明先生专程送稿来京,并与我们中国华价出版社签订了编辑出版大型丛书《新加坡华文文学大系》的协议。这套《新加坡华文文学大系》大型丛书,分小说卷、散文卷和诗歌卷,共计一百余万字,是活跃在当今新加坡文坛上的二百多名华文作家代表的选集。从协议签订之日起,骆明先生与文艺协会的同行们就马不停蹄地工作,向报界发布征稿启事,征集作品、作家小传与照片,精选精编,只费了三个月的时间,就把稿子交到了我们出版社。这速度在中国大陆是很难想象的。我捧着交来的这一摞沉甸甸的书稿,心里有说不出的感激。这是中新…  相似文献   

14.
《贵州文史丛刊》编辑部: 前承寄您刊1986年第4期来,因由北京转西安,到二月中旬我才收到。读了吴培德同志《诗经全译》质疑》一文,感到有人将《全译》详细省阅一遍,并对译、注提出意见,是值得重视的。说到《诗经》的译、释,是个烦难的事。因为《诗》词句十分简奥,蕴义又极丰腴。由于曾遭秦火,传为四家,多承师说,户门之争,古今文之辨,曾无已时。到《毛诗》独传以后又有所谓汉学、宋学之分。近代虽没派系之争,但《诗》的字、词、句以及各篇的中心,仍有很多的分歧看法。而汉唐至今,说《诗》者多到数百家,作品近二千卷,有的问题,争  相似文献   

15.
刘正 《南方文物》2009,(4):29-38
刘正教授在此文中首先指出了金文研究在郭老的旅日中国古代史研究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一事实。他把郭老定位为“是20世纪继王国维先生之后一位集甲骨学、彝铭学、考古学、历史学、美术史学于一身的大师级金文学家”这一角色上。他先从版本学的角度。考察了《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书形成的历史过程。按照他的考证,此书原本名为《金文辞通释》,是为了与《卜辞通释》相呼应而来。直到1931年9月9日,在致容庚先生的信中,郭老才将书名最后定为《两周金文辞大系》。其后经过整理和补充。又增加铜器图录,成《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一书。而1935年8月郭老写成《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一书之后,实质上等于《两周金文辞大系》一书的作废。解放后,郭老将上述诸书重新加以编定,名为《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1957年由科学出版社线装影印手稿出版。刘正教授对此书版本的考证。内容详细,而且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相似文献   

16.
感受叶辛     
情因景所生,感有缘而发。再读叶辛名著《华都》,总为其作品的震撼而激动,总为其做人的谦逊而深思。叶辛,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这位从大都市上海上山下乡到贵州,感受生活二十年,又从贵州大山走出去的著名作家,其知青文学《蹉跎岁月》、《孽债》、《华都》,因取材于贵州之缘,和贵州永远演绎着“上海——贵州两地深深情”。  相似文献   

17.
这两年参加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活动,结识了《贵州草鞋兵》的作者梁茂林。前不久梁老师告诉我们,他计划将《贵州草鞋兵》再版发行,邀我们几个贵州老军人的后人写几篇追忆父辈的文章。  相似文献   

18.
《敦煌愿文集》中收有多篇《儿郎伟》作品,经后来的研究者补充、校勘,已改正了不少缺失,但仍有校补的必要。在继承前辈时贤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对其中的《儿郎伟》作品,再次进行部分校补,以匡正舛误。  相似文献   

19.
1935年至1936年间,上海良友印刷图书公司出版了赵家璧主编的大型文学丛刊《中国新文学大系》(以下简称“大系”)。这套“五百万字选材,二十万字导言,布面精装十大部,定价大洋二十元(预约一次付款十四元)”的丛书,收集了中国新文学运动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的主要资料,是一套前所未有的理论和作品的大型选集。全书由蔡元培作总序,每集前由编选人作导言:第一集《建设理论集》(胡适编),第二集《文学论争集》(郑振铎编),第三集《小说一集》(茅盾编),第四集《小说二集》(鲁迅编),第五集《小说三集》(郑伯奇编),第六集《散文一集》(周作人编),…  相似文献   

20.
从1981年创作第一篇科学童话《穿救生衣的种子》到现在,杨红樱已经写了33年了。《饺园小说》系列、《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笑稍日记》系列……作品堆起来,有半个人那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