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汝阎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陶画《鹳鱼石斧图》试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河南临汝县阎村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曾经出土十一座瓮棺葬,其葬具多为陶缸。在采集到的19件完整陶器中,有一件绘有彩色陶画《鹳鱼石斧图》的陶缸。根据临汝县文化馆和河南省博物馆的调查报告可知,这件陶缸是该处出土的三件彩陶缸之一。原件高47、口径32.7、底径19.5厘米。器呈敞口、圆唇、深腹、平底,口沿下有四个对称的鼻钮。该器为红陶砂质,器腹一侧绘有一幅高37、宽44厘米的彩画。其内容约略可分两组,左半画有一只身体椭圆、圆眸、嘴长而直、昂首挺立、体微后倾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4月辉县市孟电滨河湾小区工地出土一件"酒樽"铭文陶樽(HMBF6M7∶51),其为泥质灰陶,直口,平底,底饰三羊角神兽足,口径21.2厘米,足距18厘米,高16.7厘米,腹上下饰两道宽带装饰,腹部用白色颜料竖写隶书"酒樽"二字(为陶器烧好后再写字),字体潇洒秀美,颇有曹全碑书风,具有一定的书法价值。(图一)"酒樽"铭文陶樽的发现,对于汉代考古颇有意义:1.三足樽是汉代专用酒器。以往对这种器  相似文献   

3.
■与■桯     
汉墓所出铜器中有一种三足提梁筒形器。器身作直上直下的圆筒形,上有盖,下有三矮足。器身上部两侧有一对衔环的耳或兽面(即铺首),提梁的把手跟环用链条或两端有圈的铜条相联系(图一)。个别器出土时提梁或盖已残佚。这种铜器的大小比较一致。口径通常为汉尺五六寸左右,高度通常为汉尺八九寸至一尺左右(汉代一尺相当于23厘米左右),只有个别器稍高一些。在武威磨咀子6号汉墓里曾发现跟这种铜器类似的陶器一件。器身两侧之耳为贯耳,应该是穿绳为提索的。满城1号汉墓(中山王刘胜墓)也出了十件这一类的陶器,但器身较高,两侧之耳作纽状,无盖。这些陶器,尤其是满城汉墓所出的一批,可能是仿铜器的明器。 1967年在固原头营公社坪乐大队附近的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六年,我所征集的文物中发现一件人像彩陶(图一)。这件人头像系陶器残存的顶部,以圆雕的手法制成。泥质橙黄陶,残高7.5、宽6.5厘米。脸部平面呈菱形,鼻堆塑而成,刻有两个  相似文献   

5.
承德县西三家村、旗杆沟村发现战国墓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1976年春,承德县上板城镇西三家村在边家沟平整土地时,发现古墓两座。从1976年春季以来,西三家村砖厂在取土中曾多次发现古墓,共保存下来遗物三批。1986年10月,承德县六沟镇旗杆沟村,村民在院内挖水井时发现古墓一座。各墓出土的遗物都是陶器,未见其它器物。 这些古墓皆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式。边家沟、砖厂古墓的墓底距地表深约1.6—2.5米;旗杆沟古墓的墓底距地表深约3.1米。清理中,在出土陶器附近都发现人骨架和木质葬具的残痕,因破坏严重,墓的平面及结构已无存。墓内出土的陶器皆为泥质灰陶,主要器型有鼎、豆、壶、罐等,其它类型的陶器较少。现将遗物分别介绍如下: 一、边家沟陶器 Ⅰ式鼎:1件。子母口,腹深且鼓,圜底,弯足外侈。素面。盖呈半球形。口径10.5、高13厘米(图一,1)。 Ⅱ式鼎:1件。子母口,丰肩,长方形耳,耳上有穿,圜底,短足外侈。素面。口径14.2、高9.5厘米(图一,2)。 豆:2件。子母口,鼓腹,短柄,圈足呈喇叭形。柄上饰弦纹。口径16.2、底径14、高23.2厘米(图一,3)。 壶:2件。一件为长颈侈口,鼓腹,腹两侧有兽首形耳,圜底,圈足外侈。器表饰  相似文献   

6.
贵州牛坡洞遗址第四期文化层出土了一批陶器,多以平底器为主,不见圜底、圈足或三足器,明显属于平底器传统范畴。陶器器壁均较薄,火候又高,施纹技术比较成熟,体现出较高的制作技术水平,明显脱离了原始制陶阶段。在本地区缺乏原始或早期陶器的情况下,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批陶器可能是非本地区起源的。  相似文献   

7.
峨眉市符溪柏香林新生六组(距城五里)砖瓦窑附近,从1963至1981年以来出土了许多巴蜀铜器。四川省博物馆曾于1972年6月在此试掘,确定是战国至秦汉初的巴蜀墓葬群。兹简记试掘墓及收集物于次: (一)试掘情况 1972年的试掘仅取得两个土坑墓的资料,同时清理了两个残坑。 第一号墓,墓向是南偏东45度。墓口在耕土下约50厘米,坑深40厘米,坑长510厘米,平面呈前窄后宽;前宽140,后宽200厘米。坑内陶器粉碎。可看出形体的有:  相似文献   

8.
1976年,浙江省武义县文管会在杳渠公社岩坞大队发掘了一座北宋墓,出土了一批陶器和瓷器,有灰陶、青釉瓷、黑褐釉瓷、影青瓷等品种。现介绍如下。一、灰陶器筒形器一组。整器分为三部分,上部呈倒置的桶形,高34、顶面直径26、底径32、胎壁厚约2厘米。顶面布满拍印的小团花,中央凿一圆孔;颈部稍内收,拍印一周相同的  相似文献   

9.
陶器的产生细石刃文化是一种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它既是产生于漫长的旧石器文化末期的一种原始文化,同时又是孕育下一个时代新的文化。在中东以及欧洲的细石刃文化中,产生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及经济形态,即农耕文化和畜牧文化。在日本列岛的细石刃文化中则是以绳文时代的陶器制作技术为标志。陶器的产生对于扩大人类的食物来源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此,想探索一下西伯利亚、远东的陶器起源问题。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出现,历来被认为不超过公元前4000年。首先,利用粘土做成器形并加以烧制的技术似乎不是从制作陶器开始的。在叶尼塞河上游的麦宁斯卡亚遗址中出土了高9.6厘米、两手呈摊开状的  相似文献   

10.
刘航宁 《收藏家》2007,(7):23-34
要鉴定洛阳唐三彩,首先要了解洛阳的历史,了解洛阳唐三彩的发展沿革。洛阳的历史源渊流长,最早成为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而早在夏代,就已有原始瓷在夏都城中使用。汉代洛阳开始有低温釉陶器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存在着一批似瓷又似陶且釉中带彩的器物。到了隋,单色釉的生产已比较稳定,唐早期逐步流行两色釉的釉陶器。洛阳唐三彩的发展主要是从高宗时期开始的,这一时期的唐三彩无论胎、釉和造型都非常成熟。  相似文献   

11.
李邕,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和书法家。李邕墓志,出土于洛阳,其具体地点,据郭玉堂《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唐宋部分,未刊稿)记载:“唐北海郡太守赠秘书监李邕墓志,大历三年十一月廿日,犹子昂撰。1928年12月7日洛阳西北水泉村南、陡沟村北出土,同时出土红胎陶器数件,价数元购得,后归千唐志斋”。现藏河南省新安县铁门干唐志斋内。墓志高47、宽46厘米,楷书,23行,满行23  相似文献   

12.
<正> 在修复古代陶器时常会遇到大型陶器,破碎严重,断口圆滑等一些较难处理的技术问题。北戴河秦行宫遗址出土陶鉴的修复工作,就是一例。 陶鉴原高约90、直径123、胎厚3厘米,是所见古代陶鉴中体形最大者。器型为直口圆唇、厚卷沿、约6厘米、腹部微鼓,下部内收,大平底。口沿立面划饰细线斜格纹,腹壁上下各饰一道印有横菱形回纹的宽带纹,腹壁中等距竖置三个环形耳。外表有四道弦纹。造型精美。  相似文献   

13.
<正>名称:蓝釉四花马年代:盛唐特征:明器,白色胎质规格:高62厘米,首尾长58厘米藏品来源:1975年河南洛阳唐三彩2014年是农历甲午年,所属生肖马,马的各类题材藏品、各种器物成为收藏界的关注点。历史上有许多马题材的艺术珍品,三彩马则是其中的一颗明珠,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出身文化收藏世家的龙国祥先生所珍藏的一件蓝釉唐三彩四花马。据考证这件蓝釉唐三彩四花马是1975年的出土器,来自于河南洛阳。在那个年代,一些古代陪葬物品并不  相似文献   

14.
统计分析的方法应用于考古学是以定量化的研究代替定性分析的过程。本文将因子分析的方法应用于郑州洛阳地区出土陶器器形的研究中,以描述陶鬲形制的变化,并检验此变化和商文化演进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一 辽代的白釉器*,包括低温铅釉陶器和高温石灰釉瓷器两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宝山窑①、巴林左旗南山窑②,均以白釉陶器为主要产品.这些白釉陶器的胎,使用了含钙量高达26%以上的石灰质粘土,由于含铁量较高,烧成后普遍呈现砖红色,胎釉间施加的一层白色化妆土使透明釉呈现为白色③.两处窑址还见有以铜为着色剂的低温白釉绿彩.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北部及辽宁省西部的辽代墓葬发现的白釉刻花填绿彩器,推测也是来自这两处窑场④. 辽代的窑场,深受河北省唐代以来以白瓷著称的邢、定二窑的影响⑤,普遍以高温石灰釉白瓷为主要产品.  相似文献   

16.
<正>石砚子汉墓位于宁夏海原县高崖乡石砚子村东侧约400米的荒地中,为配合西气东输二线和中贵线宁夏段工程,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在2009年和2011年两次对墓地进行了发掘,清理了10座汉墓,其中M7和M10出土的陶器中,8件在器身有墨书隶体文字,且均是以单字的形式出现。这种墨书文字陶器一般在洛阳地区较为常见,之前在宁夏地区的汉代墓葬中基本不见。  相似文献   

17.
洛阳出土西汉金银错铜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年4月,在洛阳汉河南县城西北角,涧滨小屯村东北距地表深约1米的灰土中,发现一批铜器。共二十八件,计铜盆二十三件、铜洗四件、金银错带流铜鼎一件。出土时铜盆重叠横放,最后的铜盆内置一铜鼎,鼎旁有一铜洗,当为一处窖藏。铜盆皆素面,敞口、平沿、圆唇、曲腹、平底、矮圈足,有的器腹还有一周折棱。盆大小不一,最大的口径32、高11.6厘米,最小的口径26.4、高9.6厘米。  相似文献   

18.
李涛 《北方文物》2019,(1):22-31
无底筒形器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红山文化的陶器制作和生产水平。学术界一般认为该筒形器是专业化生产的产物,但未对专业化的程度和内涵进行明确的界定。通过对红山文化核心区非日用陶器(主要是筒形器)及日用陶器的成分分析指出:(1)核心区不存在一个唯一的生产中心,在东山嘴、三家和二布尺三个地区,应发生过各自独立(或以各自独立为主)的筒形器生产,其产品主要被本地区的家户所消费;(2)筒形器和日用陶器在陶土的化学成分上不存在明显差别,并且它们都是由相同的陶器生产者所生产,故这两大类陶器的生产都是就地或就近取土;(3)一般概念中那种程度较高的"专业化"不适用于红山陶器,在未就"专业化"一词的内涵达成共识的前提下,不建议将其应用于红山时期的陶器生产。  相似文献   

19.
2007年,为了解在洛阳汉魏故城北魏宫城阊阖门附近勘探墓葬的时代、保存状况以及与城址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对部分墓葬进行了发掘,其中M175为西周晚期墓葬。该墓为土坑竖穴墓,葬具一棺一椁,出有铜器、陶器、石器、蚌器等遗物56件(组)。以该墓为代表的西周晚期遗存的发现,为了解汉魏故城西周遗存的分布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20.
齐侯鑑铭文的新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7年在洛阳中州渠发现了一件铜鑑(图版叁:3),《文物》1960年第4期已作过报导。1974年5月,我们在修整该项铜鑑时发现了铭文,因而有必要重新作一报导。铜鑑发现于孟津县平乐公社的邙山坡上距地表约3米深的一个灰坑内,没有其它遗物伴出,出土地点距汉魏洛阳故城的金镛城约三公里。口径75、高43.5,最大腹围207、腹深65.5、圈足径48.5厘米。敛口,侈沿,鼓腹,圈足,四兽耳衔环。器身饰两组环带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