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许多西方资产阶级学者认为,慕尼黑会议前夕在国防军将领中有一个“反对派”。他们与纳粹党及其领袖希特勒之间存在着很深的矛盾。他们坚决反对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甚至制定了逮捕希特勒的计划。这种说法夸大了贝克、哈尔德等人与希特勒之间的矛盾,目的在于为国防军将领开脱罪行。另一方面,苏联的一些史学著作为了揭露绥靖政策的反动实质,也夸大过这些将领们与希特勒的矛盾。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呢?笔者认为,德军将领与纳粹党领袖希特勒都是主张扩军备战,发动对外侵略的。但某些将领在战前对形势的估计与希特勒不同,他们担心过早地挑衅会引起英法的干涉,导致德国失败。这就是他们与希特勒的矛盾,但这显然不是根本性的矛盾,而只是策略上的分歧。由于英法的绥靖政策,希特勒的  相似文献   

2.
1940年,德、日、意法西斯挑起的战火在亚洲、欧洲和非洲广大地区熊熊燃烧着。社会主义苏联和纳粹德国却依据1939年8月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继续保持着外表平静而克制的关系。然而,两国之间无法克服的矛盾,从夏季开始日趋尖锐。1940年11月12日和13日,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兼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应德国政府邀请,在柏林同德国元首希特勒及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进行了两天的谈判,双方就两国关系摊了牌。 会谈未能达成任何协议,以失败告终。也许,这是该次外交会谈没有引起国内史学界应有重视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3.
二战后,世界形成了两大阵营,即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东欧、苏联、中国都建立了集中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开始时促进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后来增长速度却持续下降且经济效率严重低下,可见下表(以苏联为代表)。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帝国主义失败,首先被赶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欧洲人民受了两次德帝国主义的侵略。第二次大战后,苏联要求把德帝国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彻底铲除,创立一个独立的、民主和平的德国。德国人民,特别德国工人阶级,是非常渴望其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回答是这样的: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芬兰在列宁和斯大林的民族自决的口号下获得了独立;但是芬兰人民并未能享受独立自由的权利,这完全是由于帝国主义列强把芬兰当作了缓冲地带和反苏前哨基地的缘故。所以从建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芬兰在法西斯头子曼纳林为首的反动派统治之下,始终是一个反苏反民主的国家,曼纳林反动政府在希特勒德国的唆使和设计下大量训练侵略部队,并在距苏联最大城市列宁格勒二十多公里的地方建筑了进攻性的曼纳林防线。芬兰京城赫尔新基成了反苏阴谋和间谍活动的大本营。一九三九年九月法西斯德国进犯波兰,英法参加了对德战争,世界大战正式开始,希特勒的疯狂侵略行为达到顶点,故更加强了其在芬兰的军事活动。苏联以及全世界和平人民均十分瞭解,苏德间虽有条约限制,但希特勒之侵苏行动  相似文献   

6.
希特勒妄图用战争手段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是蓄谋已久的。打仗,既要有人,又要有钱。可是,希特勒上台时,德国的经济状况却是一团糟:外债累累,国库空虚。但是,在短短的三、五年之内,德国却又从经济崩溃边缘恢复过来,重新武装并快步地走上了战争的道路。希特勒是怎样在这个烂摊子上振兴德国、重整军备的呢?本文拟就希特勒建立法西斯“总体战争经济体制”的问题进行一下探讨。一1929年秋,资本主义世界的一次大的经济危机开始了。这场经济危机的风暴在年底就刮到了德国,德国历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的经济危机爆发了。由于巨额的赔款和外债;群众购买力低下和狭小的国内市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丧失以及美国通过“扬格计划”把危机转嫁给德国,使德国的经济危机更为深重。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们对1929年至1933年1月希特勒与垄断资本间关系的研究,主要存在着二个偏向:一是过于强调德国陷入经济危机后纳粹党与垄断资本结合步伐的加快,过于强调两者一致的方面,对两者间的分歧则分析得不够;二是过于强调垄断资本为摆脱经济危机对希特勒所寄予的希望,对经济危机时期德国几届政府经济政策的得失和统治阶级内部几派政治力量的斗争研究得不够,忽视了垄断资本对巴本的重视,抬高了垄断资本对希特勒的信任,从而无法解释1932年12月底至次年1月德国政坛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与苏联势力范围的确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德战争之前 ,苏联通过与希特勒德国的合作与争夺 ,在其西北部扩张领土和建立势力范围的努力获得初步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苏联以战场上的胜利为基础 ,使盟国逐渐地同意了苏联关于领土和边界、安全保障和势力范围的大部分要求。最后 ,苏联和西方国家以妥协和谅解的方法确立了划分它们势力范围的雅尔塔体制  相似文献   

9.
战前苏军情报机关真相张广翔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屡屡受挫,从苏联情况看,原因不胜枚举,其中之一苏联政治和军事领导对德国战争准备和战争开始日期的判断一再失误。问题在哪呢?是苏军情报机关未掌握德国战争准备与战争开始日期的情报和希特勒的反苏计划吗?还是未及时把...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构建了以大国合作为基础的雅尔塔体系,作为维护世界安全新秩序的重要手段。随着冷战的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展开了全方位的对峙,战时的同盟伙伴关系破裂。  相似文献   

11.
斯大林的战后世界体系观与冷战起源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斯大林的战后世界体系观是战后初期苏联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础,渊源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他认为二战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瓦解,社会主义将从苏联一国走向数国,形成与资本主义对立的世界市场和阵营。在这一观念指导下,战后苏联的外交政策注重主动出击,扩展势力范围,但由于实力所限,其主动出击行动是有限度的。然而美国错误地将此视为向全球扩张共产主义,制订了全面遏制苏联的强硬政策,冷战因此而爆发。  相似文献   

12.
苏联亡党亡国的深层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联剧变,从长远发展来看,是因为苏联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深层的三大矛盾,而苏共长期无视这些矛盾,也无力、无法解决这些矛盾,最后引起三种危机,苏共急剧转向右,导致亡党、亡国。亡制(社会主义)。在1936年以前的过渡时期,苏联还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过渡时期结束后,苏联于1936年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开始出现了新的矛盾。苏联社会存在哪三大矛盾呢?第一个矛盾:过左的路线与过度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同社会主义社会要求高速健康发展生产力、发展民主自由的矛盾l、过左的路线。苏共执政74年,从…  相似文献   

13.
抗美援朝战争决策中的苏联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由于俄国历史档案的大量解密和公布,苏联在朝鲜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问题,已经逐步为各国研究者所了解。中国的参战,即抗美援朝战争,从本质上讲是中美之间的战争。同时不能忘记,这也是自冷战爆发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第一次真正的军事较量。因此,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整个进程中,特别是在历次战局转折的关键时刻,苏联的因素是不容忽视的。本文拟对中国出兵朝鲜以后,苏联在抗美援朝战争决策中的作用和地位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就教于学界同行。在关于朝鲜战争的俄国解密档案中,最大量的是莫斯科与北京和平壤之间的…  相似文献   

14.
是祸水东引吗?——二论欧洲的绥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祸水东引说源长流久,迄今,仍构成为苏联史学的基调。其典型论点是:“与两个资本主义集团之间的战争日趋酝酿成熟的同时,它们组成统一战线以反对日益壮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也增强了”;“英、法反动集团认为,借助它定能摧毁苏联,使这个时代的主要矛盾取得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解决”;“这种政策的最高峰就是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它殷勤地让希特勒侵吞捷克斯洛伐克这个主权国家,鼓励侵略者向东方推进”,促使“德、意和英、法建立反苏联盟。”  相似文献   

15.
1941至1942年波兰军队在苏联的组建与撤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耿志 《世界历史》2006,1(2):21-28
希特勒对苏联发动的进攻,改变了这场战争的意义和关系,也为苏联领土上波兰军队的组建创造了条件。这支波兰军队组建和最终撤出苏境内的艰难历程,折射出苏德战争开始前后,苏英波三国之间既相互协作,又隐含着矛盾与斗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1933年1月,纳粹党党魁希特勒上台后,把德国变成了极端恐怖的法西斯专政的第三帝国。1937-1938年,发动战争的准备就绪,地处欧洲中心的德国戍了极危险的欧洲战争策源地。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在德国国会上发表了臭名昭著的“战争演说”,在他们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之后,又在当天向波兰发起了“闪电式”的空袭,占领了但泽地区,波兰被这伙战争狂人打得支离破碎。1939年9月3日,英、法两国在德国拒绝关于停止侵峪波兰的“哀的美敦书”之后,对德国宣战。从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帷幕正式揭开。由于俄罗斯国土还没有受到攻击,因而苏联…  相似文献   

17.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两国进行的莫斯科会战对二战的进程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它使希特勒在二战中的战略计划彻底破产,使希特勒德国陷入长期面临两线作战的局面,扭转了苏联战场的形势。它的胜利,增强了苏联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信心,促进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联盟的形成,为二战的尽快结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莫斯科会战的胜利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龙飞 《炎黄春秋》2014,(1):89-92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斯大林与希特勒为了各自的利益——避免过早发生战争并划分在东欧的势力范围,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纳粹德国于莫斯科签订了一份秘密协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一周后,9月1日清晨,希特勒对波兰实施闪电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苏联国内,尤其在文艺界,一些荒诞不经的事件便接连发生。《女武神》登台,《亚历山大·涅夫斯基》遭禁斯大林极力要向希特勒表示友善,首先想到  相似文献   

19.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两国进行的莫斯科会战对二战的进程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它使希特勒在二战中的战略计划彻底破产,使希特勒德国陷入长期面临两线作战的局面,扭转了苏联战场的形势。它的胜利,增强了苏联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信心,促进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联盟的形成,为二战的尽快结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莫斯科会战的胜利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两次参与刺杀希特勒,战后创办世界防务大会1944年初夏,苏联红军攻入波兰,盟军也在诺曼底登陆,纳粹德国被两面夹击,失败已成定局。一些反纳粹的德国军官开始谋划刺杀希特勒,希望早日结束纳粹政权。其中最有名的当属7月20日的"瓦尔基里行动",这个行动以北欧神话中的女武神命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