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现在所掌握的情况来看,广西是世界上出土冷水冲型铜鼓最多的地区。据统计,目前广西各级文博单位收藏的冷水冲型铜鼓多达90余件。我们测定了有关铜鼓和矿料、古代冶炼产品的铅同位素组成,进行比较研究,探讨铸造铜鼓的矿料来源。一、铅同位素比值法与样品采集铜鼓的合金成分中,一般都含有铅。这些铅元素来自矿石铅(即铅矿石和铅矿物中所含的铅)。在矿石铅形成之后,它的铅同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不同类型铜鼓合金成分及显微组织特征,使用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对广西民族博物馆馆藏15面铜鼓进行分析检测,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讨论各类型铜鼓合金配比与铸造工艺特征。分析结果显示,石寨山型鼓为铜锡合金;北流型、冷水冲型与灵山型鼓为铜锡铅合金且铅锡含量较高,合金配比稳定;麻江型鼓锡含量均高,铅含量波动较大。显微组织观察显示,1面石寨山型鼓局部有滑移带及再结晶组织,2面麻江型鼓局部有滑移带,其余鼓全为铸态组织,α固溶体晶间分布(α+δ)共析体,皆有硫化物夹杂,多数存在数量不等的铅颗粒弥散或聚集分布,部分样品可见富铁相、氧化亚铜、自由铜颗粒。7面麻江型鼓均见较多缩松,位于样品截面中部。分析结果反映的不同类型铜鼓合金配比、夹杂物、铸造缺陷特征,可为铜鼓铸造技术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铜鼓是我国古代南方民族具有悠久历史的重要文物,是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青铜艺术瑰宝,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它古朴庄重、工艺精美、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一枝瑰丽的奇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藏的铜鼓有1500多面,是当今世界上保存铜鼓最多的国家。铜鼓大体上分为八种型制:北流型、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灵山型、西盟型、麻江型、遵义型。  相似文献   

4.
广州地区出土汉代青铜器数量众多,在考古学方面研究成果不少,但通过科技考古研究其产地的却不多。为研究广州地区出土西汉青铜器矿料来源,通过对广州出土西汉青铜器进行成分分析和铅同位素比值测试,与广西、江西、云南、贵州、安徽、湖北、河南、河北、北京等地出土同时期青铜器成分进行比较,发现西汉中晚期各地青铜器合金配比情况基本趋同。且根据含砷等微量元素这一显著特征,认为与广西合浦出土同时期青铜器矿料可能来自同一个地方。测试的铅同位素比值高度集中,其矿料应该来自同一个地方。分别与广东、贵州、云南、陕西、河南等地战国至西汉青铜器铅同位素比值进行比对,发现与广东、贵州、云南出土青铜器矿料来源同属一个大的成矿区,与河南、陕西等地明显区别。验证了学者们在考古学研究认为岭南地区出土西汉青铜器产自本地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为配合保护修复的需要,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对广西上林县馆藏6面东汉至南朝时期的冷水冲型铜鼓进行了科技分析。结果表明,这6面铜鼓均为铜锡铅三元合金组成,且为铸造成型,其工艺利用泥范法和失蜡法相结合的方法。由于冷水冲型铜鼓的合金成分和铸造工艺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分析数据为更深入研究冷水冲型铜鼓的科技内涵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铅同位素比值能够反映矿料的类型及其空间分布,指示矿料的流通方式,并为准确溯源提供重要的线索和判别标准。将东周时期青铜器铅同位素比值数据按时代、地域分组,可以初步构建青铜器矿料的时空框架。春秋早期青铜器的铅同位素比值高度集中,各地均使用A类矿料;春秋中期存在汉淮地区B类矿料与中原地区A类矿料的对立;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中原及周边地区主要使用C类矿料。战国中晚期铅同位素比值趋于分散。  相似文献   

7.
故宫博物院共收藏古代铜鼓25面,本文详细介绍了这批铜鼓的形制、纹饰、铸造和校音痕迹,将其分成北流、冷水冲、灵山、麻江和西盟等5个类型,并对这批铜鼓的铸制和流行年代提出了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8.
体大壁薄的世界铜鼓之三──北流型101号铜鼓是世界上迄今所见最大的一面铜鼓,具有相当大的铸造难度。本文对北流型101号铜鼓的内外陶范及鼓耳的制作方法、内范结构、在外范上直接制作纹饰的方式、浇注工艺和垫片的使用等古代铸造工艺进行了研究。还探讨了该铜鼓的结构特征及鼓足残缺的成因。  相似文献   

9.
对商晚期都城殷墟遗址的1004号王墓出土的7件青铜胄进行了热电离质谱(TIMS)铅同位素比值分析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成分分析,数据显示铜胄的合金类型可分为两类——锡青铜和铅锡青铜,且其二者的铅同位素比值均处于高放射性成因铅范围。此研究结果为探索金属矿料的产地来源及此著名王墓的年代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0.
将微量元素示踪法与铅同位素比值法结合起来对青铜器矿料的溯源会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先前对虢国墓地青铜器的铅同位素比值测定表明,其青铜器铅同位素与山西中条山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都有重合。本次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虢国墓地青铜器与山西中条山古矿冶遗址微量元素特征不同,而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铜绿山古矿冶遗址铜锭的微量元素特征相似,推测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为虢国墓地青铜器提供了大量的铜料。此外,微量元素与铅同位素都表明虢国墓地不同墓葬的青铜器基本具有一致的矿料来源。  相似文献   

11.
对朝鲜半岛及日本出土细形青铜武器的原料产地问题作了尝试性探讨,以了解朝、日及中国大陆古代青铜原料的流通状况。利用青铜器及铅矿物中所含铅的四种稳定同位素的比值,在三维坐标系中观察其分布规律,并结合统计学方法探讨青铜器所含铅与铅矿地域特征的关联。通过比较分析中国大陆、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出土的部分青铜器及铅矿物标本的铅同位素比值,指出上述三地某些青铜器原料中的铅可能有共同的产地,而朝、日当地铅矿的开采似不早于公元7世纪,故朝、日细形青铜武器的铅原料可能来自中国大陆。  相似文献   

12.
陈春 《江汉考古》2006,(4):55-57,45
随县曾侯乙墓以及为数不少的战国楚墓都同墓随葬有1件以上的鼓乐器。根据传世文献有关大鼓配鼙鼓的记载和楚墓出土遣策中鼙鼓的记录,曾侯乙墓中室的建鼓与扁鼓、有柄鼓,东室的悬鼓与鹿鼓,可能都属大鼓配鼙鼓的关系;楚乐制一般使用大鼓、鼙鼓各1件,且不同等级的贵族,大鼓与鼙鼓组合的配器有差异,鼙鼓主要用来引导、应和大鼓。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四川渠县城坝遗址出土的錞于、钲、钟一组青铜乐器做了相关分析,研究发现:这组乐器属铜锡铅三元合金,錞于、钟含有微量砷;均采用范铸法分批、分部件浇铸而成,各部位合金比例不尽相同,錞于的合金比例差别较大。通过微痕信息观察,器身上的部分巴蜀符号为刻划成型而非铸造;器物用途可能仅为陪葬品而非实用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四川渠县城坝遗址出土的錞于、钲、钟一组青铜乐器做了相关分析,研究发现:这组乐器属铜锡铅三元合金,錞于、钟含有微量砷;均采用范铸法分批、分部件浇铸而成,各部位合金比例不尽相同,錞于的合金比例差别较大。通过微痕信息观察,器身上的部分巴蜀符号为刻划成型而非铸造;器物用途可能仅为陪葬品而非实用器。  相似文献   

15.
With a focus on bronze production in the south-central Andes during the Middle Horizon, this study reports the first archaeological use of lead isotope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metallic ores and metal artifacts in the Andean zone of South America. Because the vast majority of metal deposits in the Andean cordillera formed in a convergent plate boundary setting, lead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most Andean ore sources are not unique. Lead isotope ratios of central and south-central Andean ores define four geographically distinct ore lead isotope provinces, oriented and elongated parallel or sub-parallel to the trend of the Andean cordilleras. Consequently, ore lead isotope ratios vary strongly from west to east along transects through the coast, highlands, and altiplano, but they exhibit much less variation from north to south. The strong west-to-east variation in ore lead isotope signatures allows discrimination between ore bodies, and ultimately between metal artifacts, as a function of macro-ecozone location: coast, junga-qiswa, puna, and altiplano. We present the most up-to-date database of ore lead isotope signatures for the south-central Andes including those determined for ores we sampled over an approximate 250,000-km2 region within Bolivia, northern Chile, and northwest Argentina. Lead isotope signatures of Cu-As-Ni bronze artifacts from Tiwanaku (altiplano capital) and San Pedro de Atacama (desert oasis entrepôt) establish that altiplano and high sierra ore bodies provided the metal for both assemblages. Conchopata (Wari) arsenic bronze artifacts exhibit lead isotope ratios compatible with the Julcani (Huancavelica) copper sulfarsenide deposit.  相似文献   

16.
关于秦始皇帝陵出土彩绘青铜水禽铜矿料来源的研究,对进一步研究秦代的物质文化、青铜器冶铸工艺、装饰工艺以及铜矿来源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部分秦始皇帝陵园出土彩绘青铜水禽基体进行了铅同位素分析及微量元素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与甘肃东部及关中西部出土的部分早期秦文化铜器、国墓地出土的部分铜器、周原李家铸铜作坊出土的部分铜器、山西中条山、江西瑞昌、江西铜岭、安徽铜陵以及湖北大冶铜绿山古铜矿以及秦岭山区的部分现代铜矿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秦始皇帝陵园出土的青铜水禽使用了相同的矿料,且与绝大多数早期秦文化铜器所使用的矿料基本相同,但与国墓地以及李家铸铜作坊出土西周铜器的矿料明显有别。秦人使用的铜矿与秦岭山区现代铜矿较为接近,表明秦人的铜矿来源可能与秦岭山区有关。  相似文献   

17.
For several years, the authors have used lead isotope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extensively the provenance of ancient bronze or copper artifacts which had been excavated mainly from Japanese archaeological sites. The results have been published item by item in several relevant Japanese journals. This review is intended to give an account which will review the whole work relating early Japanese bronze culture to Chinese and Korean cultures through lead isotope study.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了解夏家店下层文化铜器的物料信息,探讨其矿料来源,采用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对4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和1处高台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部分铜器进行了铅同位素比值测定,并将测定结果同辽西地区几处金属矿的铅同位素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这4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出土铜器的原料可能是使用辽西当地的大井多金属矿的矿石冶炼而成,而大山前遗址出土铜器的铅料有可能来自辽宁桓仁的多金属矿,二道井子遗址所出红铜器的铜料则可能另有来源。所属高台山文化的湾柳遗址铜器的铅同位素数据具有高放射性成因铅特征,表明其与同期其他考古学文化存在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