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胡维忠  王明璋 《攀登》2007,26(6):8-13
旗帜问题至关重要,道路问题事关全局。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
两次申办,七年筹备,百年寻梦,中华民族的奥运之路,折射出的是我们民族复兴的沧桑历史。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曾经提出了三个问题:中国何时能派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派一支代表队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自己举办一届奥运会?这是向我们整个民族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呐喊:什么时候我们的祖国才能强大,才能以开明、富饶、发展、繁荣的形象出现在世界面前?"1908—2008",整整一百年。  相似文献   

3.
许蓓 《神州》2013,(18):209-210
中国民族音乐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四五千年的原始氏族社会中,就产生了原始的歌舞和歌曲,到殷周奴隶主统治的时代,音乐文化已经相当发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音乐不断地得到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音乐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其发展与作用的阐释,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幻想和追求。  相似文献   

4.
《攀登》2021,4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史等维度,回答了何为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何而来、怎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大历史课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而来、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怎么干的重大时代课题;回答了当今人类世界怎么办的世界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于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和当今人类世界都具有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文探讨了留日回族对近代中国教育转型改革的作用和贡献。认为留日回族是近代回族留学生中人数最多、生源地最广的群体。立身特殊的时代中,留日回族以强烈的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投身国家教育事业,在回族社会中积极普及国民教育,奠定了近代回族教育的爱国传统,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回族社会的思想文化顺应国家需要与时代发展。这既是他们参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讨论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重要方面,也是近代回族爱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肖亮 《神州》2014,(18):136-136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道德资源丰富。中国的传统道德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的总结、概括和提炼。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统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抗日战争以前的中国是一个统一国家吗? 抗日战争最大的功绩,一是战胜了侵略中国的日本帝国主义,二是把中国国家、中华民族统一起来了。中国民族很古老,中国随着时代环境进入了自己的近代。抗日战争以前中华民族或中国国家是分裂的,不统一的。中国没有把自己建成一个统一的近代国家。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是在新的中华民族复兴的世纪,中国共产党基于马克思主义时代观提出的既符合时代性质又符合凝聚全党全国全军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源泉。“中国梦”具有明显的历史底蕴彰显中华民族的世界话语价值,切合中国与世界的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的历史命题。“中国梦”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价值,它有效的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维度,“中国梦”是以的民族基础与民族内涵。由于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与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梦”还具有鲜明的现实价值,必将进一步激发中国人民追求远大理想、凝聚共识、增强中国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念。  相似文献   

9.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从对世情、国情、党情和中国近代历史的深刻把握中,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国家要走在时代前列、党要保持持久活力,必须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必须依靠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由此提出文化自信的重大命题,高度强调了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承载着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0.
李子峰 《神州》2013,(3):23-23
黄河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母亲河,是华夏文化生生不息的象征,是海内外华人魂牵梦萦的精神寄托。近百年来,"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了时代的最强音,成为了中华民族走出屈辱、走向昌盛的内在动力与远大目标。中国文化兼容众善,合而成体,肇始根源,化民成俗,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独领风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认知作用、引领作用、推动作用、支撑作用和凝聚作用。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社会重构这一历程,它经历了开启时代、整合时代及重构时代三个阶段。辛亥革命后中国经历了一个由有序—无序—社会整合—到重新有序化的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12.
俞祖华  赵慧峰 《史学月刊》2003,(12):111-116
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研究是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领域的重要问题。学者们对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内涵、特征、功能及如何弘扬与提升中华民族精神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从事的最伟大的事业之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为推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反之,在这个伟大的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也得到了来自中华文化土壤的支持.本文分析了中华民族精神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的精神动力,同时也探讨了中国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费雅君 《攀登》2006,25(5):29-32
长征精神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本文在对长征精神的本质内涵进行历史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前景规划,特别是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协调发展的小康社会建设目标,阐明了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所具有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元明清时代是实现整个中国的大统一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促进了东北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一步发展,也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不断发展。清初,在中央王朝内部,生活在中国东北黑龙江流域的各民族由于地域、族源和文化等因素与中央政府保持着紧密联系,并确立了宗主关系,清王朝通过联姻、赏赐、编设八旗等政策不断强化东北各民族对中央政府的政治认同。在外部,清王朝和东北各民族面临着外敌入侵。正是在共同抗击外来侵略的过程中,东北各民族的民族意识得以激发,中华民族整体意识和中华民族认同感不断增强,保家卫国的朴素爱国主义塑造着东北各民族的国家认同,也促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自在发展”中不断走向“自觉发展”,近代中国疆域意识和领土意识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16.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就历史背景而言,我们今天依然处在一个大变革时代。我们今天的成就是这个大变革时代的恩赐,我们今天还存在的问题,也是因为这个大变革时代还没有走完。在这样一个被称为"历史三峡"的大变革时代,中国社会中坚—士大夫—干部阶层应该拥有怎样的官范,信奉怎样的官德,崇尚什么样的官箴,确实值得我们重新思索。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积累了无与伦比的文明遗产,中国文明的奥秘我们至今或许都没能完全解读,但中国文明确实保障了这个国家从黄河流域向四面扩散,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文明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张新 《神州》2012,(30):27-28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革命战争年代及其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深刻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奋斗过程。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红色文化对于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又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创建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启了中华民族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承并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光明前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进一步增强了党领导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相似文献   

20.
张中贵 《丝绸之路》2012,(14):85-86
颜真卿所书《颜勤礼碑》称得上是中国书法史上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范。作为中华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中国书法在几千年的传承发展过程中,积淀了无比深厚的文化内涵,渗透了中华民族道义、人格、道德的精髓。只有追求深厚的文化学养、高尚的道德人品、高超的书法技艺三者的相融统一,才能体现最完美的书法艺术,才能永葆中国书法蓬勃旺盛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