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63年姚雪垠先生的著作《李自成》第一卷出版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但可怕的政治漩涡正悄悄地向他袭来。先是在武汉有人写文章批判《李自成》第一卷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当时武汉市的领导同  相似文献   

2.
姜弘 《炎黄春秋》2004,(10):43-44
《炎黄春秋》2003年第一期有一篇《胡风清算姚雪垠始末》。说的是当年路翎批评姚雪垠的旧事,把一两篇批评文章说成是胡风“清算”姚雪垠的“运动”,并把这说成是几年后姚雪垠未能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大会的原因。这些奇怪的说法引起人们的注意,作为和当事人直接谈论过这两件事的人,把我所知道的真实情况说清楚。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路翎为什么批评姚雪垠;二是姚雪垠为什么未能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大会。前者是文艺问题,后者则与政治有关。第一个问题是姚雪垠主动向我提起的。1982年秋天,他和我谈到出版旧作的计划,并谈到了当年在重庆挨批评的…  相似文献   

3.
恩师琐忆     
正我于1979年由黄冈县(今为黄冈市黄州区)考入沙湖之滨的武汉师范学院(今为湖北大学)中文系,1983年毕业留校,一直到2007年正式调到北京大学中文系,在武汉学习、工作了近30个年头,因此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武汉文史资料》向我约稿,该写的人和事太多了,我特别想写写恩师、曾经担任过武汉市政协委员的刘宋川先生。他是我本科阶段古代汉语课的任课老师,毕业时是他竭力推荐我留湖北大学中  相似文献   

4.
我在武汉生活整整43年了.武汉的山山水水、一木一草都会引起我的回忆.武汉成了我第二故乡.1953年我从日本回国到武汉.对我来说武汉是陌生的异乡客地.武汉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辛亥革命首发于武昌、国民革命军北伐和武汉国民政府的成立、抗战初期的武汉会战等,这给我某种神秘感和莫名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于继增 《文史精华》2007,(10):10-15
—位伟人的保护使一部小说得以面世。这是那个非常年代出现的一个奇迹。著名历史小说《李自成》就因毛泽东的两次重要批示而改变了夭折的命运。作者姚雪垠因此感慨地说:"毛主席一再保护、支持我,我是非常感激的,没有他的保护和支持,就不会有《李自成》。"《毛泽东保护创作小说〈李自成〉》一文,揭示了一代伟人和一部著名小说的关联,反映了毛泽东挥之不去的"李自成情结"。  相似文献   

6.
参加武汉受降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前,我任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武汉分社主任.武汉沦陷后,湖北省会迁至鄂西山城恩施,武汉分社改名为恩施分社,我仍任主任.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国民党军第六战区和湖北省党政首脑机关遵照蒋介石旨意.赶紧回武汉抢夺胜利果实,我是参与其中的重要一员.我曾于1980年撰写《“四大金刚”的自述——回忆在武汉“劫收”的前前后后》(刊登在《武汉文史资料》总第一、二辑).这里仅就我当时参加武汉“受降”前后的经历作简要补充.  相似文献   

7.
故乡的田园     
爷爷、奶奶住在乡下,小时候他们带过我,所以那儿可以说是我的故乡。在我的记忆中,故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有一望无际的田园,有离奇的传说,还有那甘甜、清洌的井水……记得小时候,我们住的地方靠近一个池塘。池塘边有一片稀疏的小树林,树是我们家栽的。不知是什么时候,里面长了一棵野果树,大概是鸟儿衔来的种子掉到地上长出来的吧!虽然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  相似文献   

8.
有一次,回到我的故乡孝感市参加一个会议,与我同行的是一位生长在武汉的朋友程兄。他想要吃孝感有特色的食品,对我说,不瞒老弟,我每到一处,总要找一些有地方特色的风味食品尝尝。老弟故乡的名产麻糖和米酒,我是早已品尝过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什么名堂么?我说,按现今的话说,称得上有饮食文化品位东西是不多,但很有特点的民间小吃还是有一些的。  相似文献   

9.
正故乡是人类最后的家园,对于故乡的书写是文学亘古不变的主题。多年以来,我的写作都是围绕故乡展开的。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始终萦绕在我的心怀。无论是虚构的小说,还是抒情的散文,字里行间都浸润着我对故乡的热爱、对于地方文化的思考。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动是《丝绸之路》杂志社牵头组织的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个外乡人,1960年来到武汉工作.30多年饮食起居,虽已入乡随俗,但回想起来,还是备受“夹磨”,颇多感慨.1961年夏天,我第一次领略了武汉火炉城的滋味.印象最深的,要算是家家户户晚上都到户外睡觉了.头几年我住单身宿舍,  相似文献   

11.
我父亲叫吴昆山,是台湾省台中市人,十几岁时离开台湾到日本,一边读书,一边打工.1953年他只身从日本回到祖国大陆,被分配到武汉工作.l964年我在武汉出生,所以我虽是台湾人,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武汉人,武汉是生我养我的第二故乡.  相似文献   

12.
以前,我虽然读过刘富道先生写的在全国获奖的5部作品,但是我并不认识他。2000年4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约他撰写《天下第一街·武汉汉正街》,不知道他听谁介绍:“老徐对武汉历史有兴趣,也读过一些武汉地方文献。”于是他找到了我,不但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和我磋商,  相似文献   

13.
刘岩 《纵横》2010,(1):57-59
众所周知,中国是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的第二故乡。但是,在中国存在不存在“白求恩在华第一故乡”?这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国内某正规刊物2008年第11期和2009年第12期,发表同一作者主笔的《白求恩逝世于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考证》和《白求恩生平之谜》两文,都称“唐县是白求恩在华第一故乡”。按《词典》的释义,故乡是“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第一故乡”当然是指“居住最长的地方”了。  相似文献   

14.
正武汉虽然不是我的出生地,但也是我的第二故乡了。自从1986年考入华中农业大学学习以来,我已经在武汉生活了约30年(中间去上海读博士3年,去法国学习2年,去澳大利亚访学半年)。从美丽的狮子山下,到烟波浩渺的东湖之滨,再到四季飘香的桂子山上,我在大武汉的怀抱中成长、成熟,也见证了武汉的巨大变迁。记得当初在华中农业大学上学时,到华农的公交车只有两条路线,一条是22路,到武昌火车站;另一条是55路,往武汉大  相似文献   

15.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后,我当时只有10来岁,凭我的记忆,记述一下当时武汉热烈庆祝的情景用以反映武汉人民同仇敌忾,共同抗日的决心和信心.当时我父亲舒少南是《武汉日报》摄影记者,自己也办有“武汉新闻摄影通讯社”,肩负着宣传抗日的重大责任.通讯社设在汉口泰宁里,与《新快报》隔壁,该社社长万克哉(后万去台湾,居台北,已去世)与我父亲十分熟悉,事先把消息透露给了我父亲.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就带上我,上街去边看边走,边拍那  相似文献   

16.
“下汉口”     
在我的故乡公安县,把去武汉称为"下汉口"。汉口代表了武汉。说起某镇热闹,也说是"小汉口"。记得上世纪60年代,我母亲来武汉贩烟叶,对人说是"下汉口",显得神圣而又神秘。仿佛下一趟汉口就是去往世界一个最美的地方,就是出国。一条波光粼粼的长江,该承载了我们少  相似文献   

17.
正2012年仲夏,我在贵阳市图书馆馆的"地方文献阅览室"看到一本未正式出版的著述,书名叫《我的故乡闻见录》。此书是手写本的复印件,孤本,署名谭宇文。全书述说了民国时期贵州的一些人事情景,共有30篇。其中有一篇叫《贵州新声律》,是仿《声律启蒙》形式,集贵州地名、人名和方物名写成的。我认为此文具有珍贵的地方文化价值,便全文复印  相似文献   

18.
<正>我的祖籍是广东汕头,虽不生长在武汉,但武汉应该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热爱她,不喜欢人家说她不好。在一些国际交流场合,当一些不了解武汉的人想当然地说武汉不好的时候,我感觉就像别人在说自己的家乡不好一样。这个时候,我一定要站出来,和别人辩明事实,告诉他们一个真实的武汉,一个可爱的武汉,一个美丽的武汉,一个每天都在进步的武汉。1993年,在武汉市政府的招商引资之  相似文献   

19.
2012年仲夏,我在贵阳市图书馆馆的“地方文献阅览室”看到一本未正式出版的著述,书名叫《我的故乡闻见录》。此书是手写本的复印件,孤本,署名谭宇文。全书述说了民国时期贵州的一些人事情景,共有30篇。其中有一篇叫《贵州新声律》,  相似文献   

20.
1938年初,我跟随农工党的一些领导同志到了武汉.这时,武汉已成为中国抗日运动中心.国民党政府的首脑们大都在武汉.八路军在武汉设有办事处.《新华日报》、《解放》周刊公开发行.各民主党派的中央也在武汉,全国性的各种群众抗日团体也都在武汉.群众抗日运动正在蓬勃发展,中共领导的民族解放先锋队很活跃.我们农工党也组织了自己的青年组织——武汉青年抗敌工作团,出了自己的报纸——《前进报》,自己的刊物——《抗战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