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朝光 《史学月刊》2008,4(1):70-78
民国初肇,南北对峙渐成常态.段祺瑞掌握北京政府实权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在"护法"的旗帜下,孙中山与由军人、政客组成的西南地方实力派互相借重.孙中山谋求实现全国统一与共和民主,西南地方实力派则谋求地方分治.1917年9月广州军政府的成立,使南北各有国会、政府的对峙成为事实.但护法阵营内部矛盾重重,孙中山因无实力而令其执政备受牵制,在护法军政府改组后无奈离粤,护法运动遭遇顿挫.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我国许多公、私立学校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不得不从北方及沿海迁到西南。这一时期是我国教育经费最困难的阶段,教育经费的支出在最低时仅占财政预算的0.3%(宪法规定为15%),各公、私立大学的师生生活非常困难。抗战胜利后,各项事业亟待恢复,特别是迁到西南的政府机关、工  相似文献   

3.
1949年冬天,参加开国大典后的邓小平,和另一位四川老乡刘伯承,率刘邓大军向大西南挺进,以横扫千军之势,肃清了国民党在西南的残余势力。邓小平出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治委员,成为主政大西南的地方大员。从主政大西南到九回四川小平同志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四川故土。作为主政大西南的地方大员,他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接管城市、征收公粮、  相似文献   

4.
正1917年7月,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内战烽烟再起。时任护法军第6军第13团连长的李宗仁(1891-1969,广西桂林人,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曾任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所在部奉命  相似文献   

5.
“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内地军阀割据,政权更迭频繁。地处西南边疆的云南,也经历了一个地方政权更迭的动荡时代。直到大理国建立,云南才恢复平静。  相似文献   

6.
浅析抗战时期高校内迁的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析抗战时期高校内迁的作用和意义徐国利抗战时期,我国高校向西南、西北及粤赣闽浙等省山区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迁徙。高校内迁对中国抗战的胜利、开展抗日民主运动、恢复和发展战时高等教育、推动落后地区教育文化乃至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一、高校...  相似文献   

7.
一1964年毛主席和党中央下决心搞三线建设的时候,我在上海担任华东局经委副主任,兼国防工办副主任。后来怎么会到西南三线去的呢?有一个过程。一开始,我没有到成都西南三线建设指挥部去,只是做上海和华东地区工厂往三线的搬迁工作。这项工作的试点在1964年年底就开始了,全面准备和行动是在1965年的春天。大约是1965年3月,朱德、董必武、聂荣臻、贺龙、柯庆施到成都,李井泉陪他们观看青羊宫花会。这个花会,不单展览花卉,还展览四川的工业产品。这儿位政治局委员看了以后,对李井泉说"你们四川太落后了"。又对柯庆施说:"你们上海工业那么多,搬一点来帮帮他们嘛。"1964年6月,党中央和毛主席已经下决心搞三线建设。西南三线包括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和湘西、鄂西、豫西。当时西南三省工业基础确实很差。在旧中国,西南是军  相似文献   

8.
正新中国成立后,民主建政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一项中心任务迅速在全国展开,至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民主建政工作宣告完成。西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呈现出复杂性、特殊性、国际性和重要性等特征。党和政府对西南边疆地区的民族工作高度重视,结合西南各少数民族人民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迫切要求,党和政府在西南边疆地区重点推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其中,广西在民主建政过程中,注意吸收少数民族代表参加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和参加各级人民代  相似文献   

9.
中日战事史料征辑会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和国立北平图书馆在全面抗战爆发的特殊背景下,共同成立的以征集、保存、整理中日战事史料为主要工作的学术组织。抗战胜利后,这一组织先后成为北平图书馆及北京图书馆的内设机构,继续存在。但因为时局变化、经费不足和人员短缺,尤其是抗战主题热度的消退,这一机构在经历了1945年至1947年的复员与北返、1947年至1949年的恢复与停顿,1949年至1951年的维持与隐退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于1951年11月正式结束。数十份国家图书馆档案记录了这一历史。  相似文献   

10.
<正>祖国的大西南,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早在六十年代党中央就确定要开发大西南,建设大西南。我荣幸地参加了大西南十几年的开发和建设,留下了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其中印象最深最难忘的是和彭德怀元帅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2012年7月5日。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委托西南民族大学重大课题项目《西康通志》(以下简称《通志》)编纂启动仪式在西南民族大学老校区隆重举行。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马小彬.党组成员、副主任罗亚夫。西南民族大学校长赵心愚出席,省志编委及西南民族大学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西南民族大学科...  相似文献   

12.
1949年11月至1952年7月,邓小平作为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主政大西南,为建国初期西南地区的政权巩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入研究邓小平主政大西南时期处理党群关系的思想与实践,对于当前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西南边疆史研究60年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云南、广西两省区,是历史上西南边疆范围的主体部分.①1949年以来,众多研究者对上述地区的边疆史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并取得粲然可观的成绩.根据研究发展的大体轨迹,以及迄今面世的相关阶段性总结,②同时为了叙述便利,本文将1949年以来的西南边疆史研究分为前40年、之后的10年和近10年三个阶段.现就这三个阶段研究取得的成绩,以及对今后发展的建议及展望,做简要叙述,望识者不吝指教.1949年至1989年的40年,是西南边疆史研究领域初步形成并取得第一批重要成果的时期.1949年以前对西南边疆史虽然有过一些研究,但大致仍是零散及不连贯的.新中国成立后百废俱兴,尤其是受到对少数民族大规模调研活动的推动,西南边疆史方形成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并逐渐为人们所重视.  相似文献   

14.
一九四九年四月南京解放,本院在接管後,迅即展開業務。在一九四九年下半年,為配合進軍西南的需要,舉辦了"中國西南部及南部少數民族文物展覽",又聯合其他單位,舉辦了"西南氣候地理醫藥衛生及少數民族文字展覽"。一九五○年全年,工作逐步展開,並在三月九月由前國立中央博物院正名為國立南京博物院。茲將全年主要工作報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10月11-12日,由云南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中共龙陵县委县政府联合举办的"抗战时期西南边疆与民族"学术研讨会在云南龙陵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和大学的30余名学者与会,围绕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抗战时期西南边疆社会与民族政治、抗战时期西南边疆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抗战时期西南边疆史地研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相似文献   

16.
1贵州地处西南边陲,自古以来为“西南之奥区”。由于立省较晚,又地势险要,山重水复,与中原诸省相比较,佛教传入贵州较晚,在西南三省中,佛教发展办逊于川滇,中原佛教各宗之在贵州加四川之典型,佛教与民族宗教文化之融合又不及云南之浓郁,总体特征处于川滇之间,既有中原佛教的特征,又有西南地方民族的色彩,呈现出贵州自己独有的特色。贵州佛教,兴起于唐,传布于宋,发展于元,繁荣于明,鼎盛于明李,衰落于晚清,复兴于民国,恢复于当代。究其源流,唐宋元时多得自);膜及中原诸省,明清时期主要受益于西蜀,大乘各宗与时并传…  相似文献   

17.
1951年,西南民族学院建立伊始,时任西南民委主任兼院长的王维舟倡导开展少数民族物征集工作,将西南少数民族访问团及少数民族人士向西南民委献礼的全部民族物拨给学校收藏。1952年9月,学校正式成立民族物  相似文献   

18.
1974年夏,在河南省登封县少林寺初祖庵后发现一件缺盖舍利石函。到1980年夏,根据一位焦姓老人提供的线索,找出了被他藏于初祖庵附近水沟内的舍利函盖,终于使舍利函恢复了原貌(图一)。舍利函的出土地点,南距初祖面壁庵(后简称初祖庵)为二百米,北距达磨面壁洞约三百余米。函盖出土地点距函西南六米余。石函四周堆积有斜面、削棱、子母、平条等各  相似文献   

19.
从对立走向交涉:福建事变前后的西南与中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敏 《历史研究》2006,(2):41-61
“西南问题”是1930年代中央政府在推行统一化政策过程中的最大障碍。西南与中央之间的对立是由1931年宁粤对峙的局面演变而成。福建事变发生后,因外力入侵,救亡统一呼声高涨,在此背景下,受西南内部因素的影响和南京内部迎胡倒汪活动的推动,西南与中央开始从对立走向交涉,但成效甚微。事变解决后,中央虽凭借“地利”、“人和”,积极推动统一化进程,但割据状态仍旧;西南尽管在维持自身权力方面获得了暂时胜利,却彻底失去其道义基础。  相似文献   

20.
1959年庐山会议,彭德怀受到错误批判。在痛苦和屈辱中度过6年之后,毛泽东让彭德怀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西南三线建设副总指挥。他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得失,兢兢业业参与三线建设。《彭德怀在西南"三线"》一文,讲述了彭总在三线建设中的日日夜夜和那些激动人心的往事,颇值一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