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庆 《民俗研究》2014,(1):75-79
嚼杨枝,或称嚼齿木,是古代印度清洁口腔和牙齿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曾随印度文化的传播流传到周围许多地方,也随佛教流传到中国,再通过中国流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在宋代高丽语言和日语中都留有这方面的语言遗迹。  相似文献   

2.
“敬惜字纸”是中国文化传统理念之一.成为古时人们的一种习俗.还流传到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的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3.
“法出波斯”:“三勒浆”源流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明 《历史研究》2012,(1):4-23,190
"三勒浆"是唐代从波斯传入的一种果品饮料,本出自印度,由"三果"(诃梨勒、毗梨勒、庵摩勒)配制而成。三勒浆成为唐代上层社会的一种时尚饮品;宋代南方与之相关的诃子汤、余甘子汤则声名北被;元代许国祯更使三勒浆重现短暂的风光;明清以降,尽管三勒浆已几乎不再酿制,但相关知识在文献中代有传递,人们仍然试图保持对唐代风物的历史记忆。三果在古代印度的医疗与饮食中占据重要位置,且有相关的神话式描述相匹配。波斯、阿拉伯医学文献及《回回药方》多处记载了"三勒"的入药与入饮,说明其在波斯、阿拉伯地区是比较流行的,这与"三勒"在中土的流传颇有差异,原因在于波斯、中国与印度之间文化的不同。作为文化的中转站,波斯不仅为印度这一饮食习俗的向外传播提供了二度契机,而且使这一习俗在中土"披上"了波斯风物的美妙"外衣"。因此,中、印、波三地某些饮食习俗的传递与吸纳,体现的是三地文化和宗教之间的差异、选择与互动。  相似文献   

4.
宋代的刺字和文身习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的刺字和文身习俗朱瑞熙世界各国古代都有刺字和文身的习俗,有些国家还流传到现代。刺字和文身的方法大致是这样的,即先在皮肤上写字或绘出图案,再用针依样点刺,最后涂以紫黑色植物液汁或其他色素,使之沉着于皮下组织,长期不褪。宋代继承前代的习俗,在大多数囚...  相似文献   

5.
论新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佛君 《新疆地方志》2002,(4):36-38,40
民俗文化的涵义,简要地说,是世问广泛流传的各种风尚习俗的总称。民俗文化的范围,大体上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民俗文化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其内容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并通过物质、心理、语言、行为等方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泰山石敢当     
《民俗研究》2007,(3):F0003-F0003
叶涛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泰山石敢当是一种在我国民间传承了上千年的传统信仰习俗,并在日本、东南亚等周边国家中也有流传。该书系统梳理了泰山石敢当信仰习俗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脉络,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以及世界各地泰山石敢当的流布情况,并从理论上对泰山石敢当信仰习俗进行了初步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笔者通过对山西晋中一代的民间调查,整理出许多在民间流传的避邪祈福习俗文化,有的习俗依然存在着,有的习俗随着科学的发达、社会的进步将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笔者展示这些习俗,为了让人们了解和认识民俗文化,破除迷信,相信科学。  相似文献   

8.
厕筹杂考     
本文考察了西汉至近代中国人如厕拭秽方法的流变过程。考古资料证实,厕筹(厕简)最迟至西汉时期已被中国人用于拭秽。古印度佛教徒也有类似的习俗,而厕筹出现在中国文献中,是在佛教传入中国后。自元代开始,民间使用的厕筹逐步被粗纸代替,而寺院仍保留了这一习俗。  相似文献   

9.
舍利崇拜与遗骨崇拜密切相关,它们影响到纳骨习俗。本文以“佛舍利”为中心,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考证了印度、中国及日本“佛舍利”崇拜的演变传播过程,进而阐明了日本“遗骨崇拜”及“佛舍利”信仰的关系,并阐释其背后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0.
《资治通鉴》中“世民跪而吮上乳”之句 ,透视出中国古代存在着的“乳翁”风俗。早期父权意义上的产翁习俗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变异 ,而以另外的面貌出现 ,它的具体形式早已摆脱了那种装模作样的卧床假产方式 ,由“产翁”演化到了“乳翁” ,强调丈夫在子女哺育中的“乳子”作用。这种“乳翁”习俗 ,还包括以男子多乳、大乳为贵吉之征的尚乳崇拜和带有乳子痕迹的男子成年仪礼 ,这也是华夏汉族有异于周边少数族产翁习俗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1.
移民同化于当地是一种多维的社会互动过程,其表现和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近代以来迁移缅甸的华人和印度移民同化于当地的情况是不同的。本文从语言、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和族际通婚四个方面概述了华人和印度人的同化情况,认为华人比印度人更快同化于当地。本文也分析了影响二者同化程度不同的原因,认为主要是二者在人口、经济、移民性质、宗教信仰、种姓、偏见、体质等七个方面的差异所致。作者指出,上述七个影响因素并不单独具有绝对的解释力,它们相互交织,彼此作用,形成影响华人和印度人同化情况不同的合力。  相似文献   

12.
佛教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人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一种有着重要影响的社会意识形态。“佛教传人中国后和中国原有的思想相接触,不断变化,不断发展”,形成了既不同于中国的传统思想,也不同于印度的思想,而是吸收了印度学说的一种宗教哲学。魏晋南北朝佛教广泛流传的过程,就是“不断消化变通印度佛教的过程,就是与中国固有思想融合并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佛教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春节是我国最大的民间传统节日。春节古时叫“元旦”。汉武帝时,司马迁创造了《太初历》,确定了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此后,农历年的习俗就一直流传下来。民间有关“年”的传说及春节习俗很多,现就大同地区的春节习俗略作介绍。 节日习俗 大同地区的春节,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就开始,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结束,有时甚至于到二月二止。民俗有“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的说法,这正是春节习俗的真实写照。 农历腊月初八为腊八节,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这一天悟道成佛。是日,大地霞光万丈,万物生辉,佛教徒们视该日为佛主的“成道节”…  相似文献   

14.
舍利崇拜在印度原始佛教时期就已经出现,三国时期传入中国。舍利崇拜受到皇家推崇应始于梁武帝时期,亦是受到法显《佛国记》描述之印度习俗的深刻影响。唐代法门寺佛指舍利崇奉是中国舍利崇拜的巅峰,帝王舍利迎奉中伴随有信徒自残、焚身等狂热行为。五代宋初,法门寺地宫之外仍供奉有佛舍利,但帝王的崇拜狂热已渐消退,民间崇奉仍有余绪。  相似文献   

15.
先向读说明一点,拙题目借荐于一份德国的钱币刊物。 既然说是“一千零一夜”的古钱币,那么这种钱币就应该与之存在密切的联系。大家或许都知道,“一千零一夜”是一本闻名世界的中近东地区的古代民间故事集,它在中国又被称为“天方夜谭”。根据故事内容和其中所反映的习俗、社会特性等,可以确定它的流传始于公元8世纪中叶到9世纪中叶.即阿巴斯王朝前期直至16世纪,“一千零一夜”书名来自故事开头的引子,讲述的就是古代印度和中国之间有个萨桑岛所发生的离奇故事。在麦加城内有座古寺,称为“卡尔白”,意为立方体,亦称“天房”,意为真主之屋(古兰经)。中国自明代起称阿拉伯地区为“天方”.“天方”实为“天房”之误读,“天方夜谭”之名由此得来。本所介绍的古钱币正是打造并流通于这一时期的货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湖湘古属楚地,楚地开发较晚,原始的思维机制保持时间较长,故其俗敬鬼神,好淫祀,民间巫术流传数千年而不息。然而,在流传过程中,民间巫术渐渐受到主流文化即儒、佛、道思想的影响。其中佛教起源于印度,在中国的流传至今已达两千余年。在中国本土文化源远流长的情况下,这种外来的宗教不得不逐渐接受了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逐渐地中国化,并利用中国本土宗教势力薄弱的机会,渗入民间,成为一种实用化的宗教。  相似文献   

17.
春节传说     
《丝绸之路》2006,(1):60-61
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熬夜迎接新年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外国硬币上的中国字鲍哲民中国的汉字在世界语言宝库中,有着不可估量的显赫地位。唐宋年间,中国的汉字已流传到东亚列国,汉字并反映到诸如日本、朝鲜、琉球、越南等周边国家所铸造的硬币上面。因此,这些邻国早期发行的货币,例如方孔钱和铜元等,大量使用汉字书写。不...  相似文献   

19.
在古代阿拉伯文献《中国印度见闻录》中有一段关于阿拉伯商人与中国皇帝的对话,其中提到了关于世界诸王以及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等许多问题。这类记载在古代阿拉伯文献中还有许多,大都是以伊拉克王为中心,包括中国皇帝、突厥王、印度王和拜占庭王在内的"五王说",它反映了古代阿拉伯人的世界观念。在古代印度、中亚及中国也流传着类似的"四天子说"。这种观念最早出现在印度,它认为世界是由人主、马主、宝主和象主四位天子所统治,分别对应着中国、突厥、拂菻(拜占庭)和印度,而印度则是世界的中心,它反映了古代印度佛教的世界地理观。在中亚地区和中国也流行着类似的说法,大都是受其影响。从阿拉伯的"五王说"与印度的"四天子说"可以看出,古代两河流域诸王朝与古代印度在有关世界认知观念中的相互影响。实际上,它反映的是一种"世界观念"在古代亚欧大陆流动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傅宁军 《世界》2007,(2):64-66
中国人对印度大文豪泰戈尔的了解,是从阅读泰戈尔的诗开始的。这些流传甚广的泰戈尔诗集,最早直接从孟加拉文翻译的,是新中国第一位孟加拉语翻译家石真。她曾与她先生北京大学教授吴晓铃教授一起,去泰戈尔创办的印度国际大学留学。我们在北京访问石真教授,她已八旬高龄,举足有些迟缓,可是提到印度,她脸上仍浮起了少女般的纯真微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