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狮子是外来之物,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通过梳理文献发现,中原地区的狮子主要是作为贡品自西域各国输入。秦汉时,人们对狮子非常陌生。狮子入华滥觞于汉代,在元、明时期达到高峰期。明末清初,贡狮活动基本停止。随着西域各国大量“贡狮”,宫廷对狮子的神秘感逐渐消失,加之“贡狮”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促使了“却贡”等不友好行为的发生。在民间,人们对狮子的崇拜日渐盛行,衍生出中国狮文化。  相似文献   

2.
王轶鸿 《文物世界》2013,(6):40-42,54
中国不产狮子,汉武帝通西域之后,中国和西域诸国开始有了交往,当时西域诸国把狮子作为贡奉的礼品,带到中国。关于狮子明确的文献记载,最早的见于东汉时期的《汉书·西域传》:“乌弋地暑热莽平,其草木、畜产、五谷、果菜、食饮、宫室、市列、钱货、兵器、金珠之属皆与厨宾同,而有桃拔、师子(后改师为狮)、犀牛。”  相似文献   

3.
这对石狮是1960年春天在咸阳西二里许沈家村附近出土的(见封面图版)。据成阳博物馆张子波同志谈,在闻讯时石狮已移出原坑位,原坑距地表约2.2米,两狮均系倒卧放置,相距仅40厘米,同时发现少许汉代陶片。又说在出土附近勘察,百米之内并无建筑遗迹。关于狮子,我国古笈称它为狻麑或狻猊。尔雅释兽:"狻麑如?猫食虎豹。"注:"即狮子也,出西域"。从东汉以来,文献上多有人贡狮子的记载,后汉书班超传:"月氏尝助汉末车师有功,贡奉符拔狮子,因求汉公主,超拒还其使,由是怨恨,超久在绝域,年老思土,遗子勇随献物入塞。"注:"东观记  相似文献   

4.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为了与西域各国联盟抗击匈奴,曾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先后共用了18年时间。张骞带领驼队到访了西域及中亚三十六国,踏出了一条举世闻名的亚欧通道“丝绸之路”(当时这条路并没有这个名称)。它繁荣了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也为人们逐步发现、认识、保护、开发这块神奇大地创造了条件。丝绸之路是千古奇迹,是壮美的画卷,是探求者的梦想。  相似文献   

5.
每当吟起"万方乐奏有于阗"的诗句,就会很自然地想到丝绸之路南道上的名城和田。这里巧夺天工的丝绸、琳琅满目的地毯和久负盛名的玉石,被誉为"和田三宝"。它们犹如璀璨耀眼的珍珠,撒遍世界各地,为各国人民经济文化的交往,架起了美好的金桥。 和田丝绸 传说远古黄帝的妃子嫘祖教会了人们种桑、养蚕、缫丝。据考古学家证实,早在5 000多年前,我国人民就掌握了这些技艺。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里,也有"桑"蚕"丝"帛"等字样以及蚕纹图案。至于它是怎样由中原传到边疆西域的,唐代名僧玄奘著的《大唐西域记》有详细记载。 那还是在丝绸之路形…  相似文献   

6.
魏收笔下的《魏书》"西域撰述"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一幅西域历史与人文景观画卷。其中对前代正史"西域撰述"有继承,也有发展,深刻地影响了后来正史中"西域撰述"的内容。因此,《魏书》"西域撰述"中西域历史人文的充分展现是它能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这种承上启下又是通过前者内容在其他正史"西域撰述"的前后继承中来具体反映的。  相似文献   

7.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是我国陶瓷史上的珍品,其中有一部分带有明显西域风格的作品流世。本文从其原料、造型及纹饰图案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永宣青花瓷器对西域文化的吸收和融会,认为这些作品体现出明代对西域文化的包容吸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我国与西域各国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情况。  相似文献   

8.
狮子和野猪     
正一只狮子和一头野猪成了一对好朋友。有一天,野猪对狮子说:"我们不如将衣服换一下,你打扮成我的模样,我打扮成你的样子吧。"狮子觉得很好玩,对这个提议很是赞同,于是他们就互相换了衣服。这样一来,野猪就打扮成了一只狮子,狮子也打扮成了一只野猪。正当它们在草原上做游戏的时候,  相似文献   

9.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凿空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原地区与西域各族及中亚各国间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交流,推动了东西方文明的发展,功业彪炳史册。从此"丝绸之路"上以丝绸贸易为代表的中西方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络绎不绝,而五铢钱为丝路贸易的畅通繁荣发挥了重要的货币媒介作用,对中西贸易交流史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唐时的中国,世界闻名。首都长安城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唐与西域各国进行文化交流、商业贸易的第一大城市。西域一百多个国家和唐朝有着密切的往来,西域各国使者、学者、艺人、商人不远万里来到长安,长安城内呈现出“九天阊阖开宫殿,万  相似文献   

11.
<正>自张骞出使西域以来,中原王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往得以加强。大量西域商品、文化、人员涌入中原,中原王朝对西域的认识也逐步深化。在钱币方面,前四史以出使西域的中原使者的视角记录了不少当时西域各国流行的钱币。这种对西域钱币的描述、记载,与其说是经济交流,更不如说是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的一种钱币文化交流。对于前四史记载西域钱币的归纳,早在两宋时期,随着金石学和古钱学的兴起,洪遵《泉志》一书的第十  相似文献   

12.
追踪狮子对他来说不是一种冒险,"我见过这么多只狮子,但无论何时何地,它们都对我很友善,野生动物不会主动伤害人,除非被逼得走投无路。"在坦桑尼亚保护区进行的探险,通常都是很安全的,人们可以享受这里好空气、好食物、舒缓的生活节奏、如画的风景、自由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自《史记》开始,记载西域的国家、部落就成了各朝正史必不可少的章节。在二十四正史中,以《西域传》为名对西域各国、各部落史料记述的有七部,分别是《汉书》《后汉书》《魏书》《隋书》《北史》《新唐书》《明史》。这些正史的编纂者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史料和西域知识及政治版图的属性,对西域的国家和部落做了或详或略的记载。随着中西方交往的不断加深,作为正史的《西域传》也必会体现出这个时代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追踪狮子对他来说不是一种冒险,"我见过这么多只狮子,但无论何时何地,它们都对我很友善,野生动物不会主动伤害人,除非被逼得走投无路。"在坦桑尼亚保护区进行的探险,通常都是很安全的,人们可以享受这里好空气、好食物、舒缓的生活节奏、如画的风景、自由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路,是新疆的命脉。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和西方的交流就开始了,丝绸之路萌芽;张骞凿空西域,巩固了与当时西域和西方各国的交往,而西域都护府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守护商道,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此后,东西方商贸往来、文化交流沿着丝绸之路汇流、奔腾。  相似文献   

16.
沧州铁狮子     
在河北省和华北一带,在广大群众中有河北三宝——"沧州狮子、景州塔、正定大菩萨",或是河北四大——"沧州狮子,景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的说法,沧州狮子都被列为其中的第一个。铁狮子所在地的沧州,并不在现在的沧县,而是在沧县城东南四十里的沧州城内。旧沧州城又名"狮子城",就是因为有了这个铁狮子原故。  相似文献   

17.
<正>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丝绸之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中原对西域各国的钱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下,笔者就这一时期正史所见西域钱币进行考证。《晋书·四夷传》言大秦国"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之一"~([1]),虽说西晋时中原与罗马的交流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太康五年(284)"林邑、大秦国各遣使来献"~([2]),但《晋  相似文献   

18.
王天悦 《东方收藏》2024,(1):105-107
狮子滚绣球图像的来源可追溯至汉代,它是我国传统的装饰纹样,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在不同的装饰载体上,狮子滚绣球的造型样式也有着不同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9.
佛国于阗     
和田古称于阗,于阗国的建立应该在公元前2世纪之前,中原王朝也就是这个时候方通过张骞知道了于阗这一神秘的国度。公元前60年,西汉政权首次在轮台设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各国,于阗也就在这时候正式纳入了中国版图,归属西域都护,自于阗王以下均接受汉王朝颁赐的印绶。  相似文献   

20.
兰家坡汉墓位于汉晋时期资中县城的西南郊。M1为并穴合葬墓,可能是夫妻合葬墓。M1A穴出土的铜车马模型既象征墓主生前所乘马车,也象征丧礼用的魂车。铜车的轼上有一圆环,可称之为"■輗"。该车很有可能是一辆"■輗车"。铜车上的轴饰推测是用于固定伏兔、舆的部件。笭是用于置放车马零部件的附件箱。M1B穴随葬的费昂斯狮子饰件与西域、南海等域外文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