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丝绸之路与中亚文明──《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读后曹旅宁“丝绸之路”是古代和中世纪联结欧亚地区的主要通道。自从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这个名词以来,有关研究文献不胜枚举。解放后新疆吐鲁番的考古大发现更为此项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2.
突骑施原系突厥十姓部落之一,散居伊犁河流域。显庆三年(658年),唐朝在中亚广设羁縻都督府州,于突骑施部落设置过嗢鹿州和洁山两个都督府。乾陵六十四蕃臣石像群中有其首领"右威卫将军兼洁山都督突骑施傍勒"像。公元7世纪末,西突厥可汗不为诸部所服,呈现十姓无主的混乱局面。突骑施酋长乌质勒借机起兵,驱逐唐廷册立的阿史那斛瑟罗,控制了西突厥大部分领地。开元六年(718年),突骑施可汗苏禄又南下楚河流域,  相似文献   

3.
突骑施原为西突厥十姓部族之一,继西突厥于公元八世纪中叶崛起于中亚,曾占据碎叶城、碎叶川和伊犁河盆地。突骑施汗国得到了唐的承认,其历代可汗接受唐朝的册封。突骑施政权的创立,是西域诸异姓突厥部落在乌质勒(690—706年在位)领导下,同吐蕃、东突厥浴血奋战取得的。后来其黄黑二姓相争,突骑施渐衰。  相似文献   

4.
葛承雍 《文物》2013,(8):79-83
突骑施是7~8世纪盛唐时期活跃在西域的一个西突厥部落民族,与中亚粟特接邻并受其影响。突骑施曾在汗国22年统治时期内模仿唐"开元通宝"铸造正面为粟特文的方孔圆钱[1],作为东西方交汇产物的流通货币屡屡在新疆被发现,但在中原内地发现突骑施文物极少。2011年10月在西安西郊南村发掘的一座唐墓中,出土了胡人俑、跪拜俑、女侍俑等一批文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了一方《唐故突骑施王子志铭》墓志,其内容对研究西域历史、西  相似文献   

5.
西州(今吐鲁番地区)是唐代我国沟通西方,以及西方通达我国的重要门户。本文利用实地考察资料、历史文献和出土文书,逐一考证和论述了西州与周边地区的主要交通路线,基本再现了唐西州与周边地区主要交通网络的原貌,对研究唐代经营西域及唐代西州的商贸和宗教文化活动多有补益。  相似文献   

6.
《文献》2014,(6)
<正>在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武周赵小是户籍》是唐代西州籍帐文书中比较独特的一份户籍类文书,很值得深入探讨分析。一方面,这件文书反映了唐前期户籍中的诸多问题,诸如对女性户主的称谓名称,户籍中"丁口虚挂"的现象以及唐代户籍管理问题,尤其是对"寡妇"这一群体户籍的管理方面。另一方面,这件文书也反映了唐代户籍制度在西州边远地区得到贯彻执行,这也说明西州是唐政府直接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长期以来,这份文书一直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目前尚无学者对此做过专门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文献》2014,(3)
<正>近年来,西安、洛阳等地陆续出土了数量惊人的唐代墓志,这些墓志经过汇集、整理、刊布,已蔚为大观,足可称为推动唐史研究发展之新材料。与此类似,上世纪70年代以来大量出土的吐鲁番文书,也是对当代学术至关重要之新史料。作为唐代两京之一的洛阳,与地处西北一隅的西州相隔万里,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大唐西市博物馆收藏的一方《唐成公崇墓志》,却神奇的将洛阳与西州联系在一起。吐鲁番出土文书中的别驾"崇",赫然出现在了洛阳  相似文献   

8.
日人池田温教授著《中国古代籍帐研究》收有《唐天宝二年(743)交河郡市估案》文书。该文书系作者并合一百多份吐鲁番出土的残文卷而成,均为天宝初年西州交河郡市场物价表。这份文书为我们了解唐代中期西州交河郡市场提供了极为详尽具体的资料。现据该份文书并结合其他文献仅就西州市场商品进行初步考察,从而证明西州市场在中西贸易上的多重性及其多重职能。不当之处,祈请方家批评教正。  相似文献   

9.
正突骑施是唐代曾经活跃在"丝绸之路"冲要地区的一个重要的游牧部族。其最盛时期是在7世纪末到8世纪中叶,这一时期他们建立了一个地域广阔的汗国,活动范围东起天山东部,西面直到咸海之滨。在突骑施直接控制的地区内,有游牧部落,也有农业民族,还有商业人口。这个地区东有大唐,南有吐蕃,东北是后突厥汗国,突骑施既倚大唐为宗  相似文献   

10.
卢向前 《文献》2001,(1):274-277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八月,侯君集平高昌,唐廷旋即于其地立西州,这在史籍上有明确的记载,本不成什么大问题.但由于大量吐鲁番文书的出土与刊布,对于此一时期吐鲁番地区乃至整个大唐帝国的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因此,对于西州成立时间的认定也就有了更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吐鲁番晋—唐墓葬出土文书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1977,(3)
吐鲁番地区出土的古文书久已著名于世。然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吐鲁番文书"却大量被帝国主义列强劫持到国外。所谓"斯坦因文书"、"大谷文书"、"橘瑞超文书",其中不少是出自吐鲁番的。中国学者只有黄文弼曾搜集到为数不多的残件。因此,以往甚至中国人想要研究中国的吐鲁番文书,也不得不到外国去,或  相似文献   

12.
敦煌吐鲁番文书中记载了唐代沙州、西州官府民间大量使用非本地所产白练的现象。本文指出,沙州、西州的白练来自剑南道。从剑南至凉州、沙州,向伊州、西州、庭州,剑南道白练进入丝绸之路。通过与官府运输和客商贸易,剑南丝绸深入西域腹地;通过绢马(驼)互市,与游牧部族贸易,剑南丝绸走向了欧亚草原。本文估算盛唐时期每年有三百多万匹剑南道白练进入唐西北边疆,剑南道的白练,改变了河西地区的货币体系。  相似文献   

13.
《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收录一组吐鲁番所出唐前期西州高昌县直更的名簿,整理者命名为《唐某年二月西州高昌县更簿》。通过对文书的重新拼合、复原及深入研究,我们可以考知本组文书制作年代为唐高宗永徽、显庆年间。唐代户籍三年一造,在造籍之年的二月,各乡里正白日到县衙制作户籍,晚上则轮流宿直一更。更簿就是造籍期间各乡里正及典狱夜间轮流宿直的更次安排。唐代官衙官吏宿直皆有直簿,更簿就是造籍期间特殊的"直簿"。作为造籍过程中产生的原始文档,更簿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对更簿的研究表明,造籍期间里正轮流直更,与官员宿直一样,是其本职工作,而不是衍生的职役。  相似文献   

14.
杨文清 《新疆钱币》2004,(1):61-62,F003
吐鲁番是丝路贸易的枢纽地带,自古以来多民族聚居,商贸交易颇为活跃,自然也就成为多类货币交汇之所。汉五铢、货泉、大泉五十、半两、开元、龟兹钱、和阗马钱、突骑施钱、当地自铸的高昌吉利钱、高昌(西州)回鹘钱、察合台汗国银币、叶尔羌汗国制钱,以及享有  相似文献   

15.
突骑施钱研究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突骑施汗国钱币.传世数量甚少,出土也不多见.亦为古钱币中之珍品。突骑施钱曾出土于碎叶城附近.即今日楚河边的托克马克.在我国古丝绸之路沿线也有零星出土发现。中外学对突骑施钱币铭译读、铸行时间和铸造等问题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仍有一些问题值得继续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学术界认为,新疆是我国植棉最早的一个地区,且比较普遍;棉花是经中亚传入我国新疆地区,再经河西走廊传入中原。本文指出:新疆的棉花应来源于印度。在新疆,只有吐鲁番(西州)有较多的棉花种植,而且再没有向东传播。除西州外,整个新疆地区的棉花种植是极其有限的,棉布的使用也很少,当时主要还是以丝、麻织品为主。  相似文献   

17.
杜学书 《新疆钱币》2001,(2):19-19,21
突骑施钱是突骑施汗国的铸币。突骑施原系突厥十姓部落之一,散居于新疆伊犁河流域。公元657年唐朝灭西突厥汗国后,突骑施部落酋长乌质勒势力逐渐强盛,初建突骑施政权,在碎叶川和伊丽水设立牙帐,以碎叶城为“大牙”,以弓月城(今新疆伊宁市境内)为“小牙”。  相似文献   

18.
出土于吐鲁番台藏塔佛教遗址的“唐咸亨元年后西州仓曹文案为公廨本钱及奴婢自赎价事”文书,为咸亨二年至仪凤三年之间的西州都督府仓曹案,记录了西州非赋税收入敕借本、别本、官奴婢、碾磑等征利情况及执行中的问题。文书虽然很短并残缺不全,但反映了唐代官本放贷(敕借本、别本)及公廨本钱(公廨正本、社本)构成体系、典吏捉钱制度、碾磑经营及咸亨元年差兵及于杂任的军事制度变化,为唐代政治、经济制度及西域军事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9.
1972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169号合葬墓中,出土了若干件纸质文书,吐鲁番文书整理者经过梳理,将其中的7件收入《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二册。其中有一件编号为72TAM 169:83的《〈论语〉习书》文书,只有短短的两行,分别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和"乎,友(有)用(朋)自远方来,不亦"。这件文书虽然内容简单,字迹模糊,但是其中的"友"、"朋"两字的写法却值得探索,并且这件文书也从侧面反映了公元五世纪时期高昌地区的儒学教育情况。  相似文献   

20.
吐鲁番出土的唐神龙元年(705)长行马文书披露了西州与庭州之间的一处交通要地——金娑,但传世史籍对其名称记载不一,有待进一步辨析。通过爬梳相关文书的记载,并结合《西域考古录》的有关记述,推知其本来名称实为“金娑”。长行马作为西域地区的重要交通工具,受到当地官府的高度重视,即便其在传驿途中意外身亡,亦会有专门兽医加以勘验,以查明其死亡原因,作为判决此类案件的依据;此外,其案情会节级申报给西州都督府兵曹参军做最终复检,并记录在案,每岁向兵部呈报长行马死损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