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七八年夏,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编钟六十四件,另有一件楚镈,上铸铭文三行,合计三十一字,对于研究楚、曾两国的关依,对于的定曾侯乙墓的绝对年代,都有极大的意义。由于宋代曾在湖北安陆出土过一件铭文相同的楚钟,?以古今学者曾经作过很多考释,但因个别字句来臻妥贴,以致影响了它们的台历史阶值,现在提出我的粗浅意见,仅供同志们参考。楚镈释文当作:”隹(唯)王五十又六祀,?(赴)自西?(阳),楚王?章乍(作)曾侯乙宗彝,寞(奠),之于西?(阳),其永(口寺)  相似文献   

2.
1987年7月,河北省盐山县曾庄乡谢家园村一农民在村南锄草时,发现一方铜印并送交县文管所。此印印面近方形,长方形柱纽,中间有孔可穿系。印面边长3.6×3.5、带纽通高2厘米。印面阳文篆书"顿首再拜"四字(见图),纽顶端有阴文"上"字。  相似文献   

3.
曾侯乙墓天文图象“甲寅三日”之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出土了一件漆衣箱,箱盖上绘有一个大的“斗”字,周围是二十八宿名称与青龙、白虎图象。此天文图象于二十八宿亢宿(原件作“■”)下有“甲寅三日”四字。仅此而言,就生出了两个问题:一是“甲寅三日”为什么放在亢宿之下而不在其他地方?二是“甲寅三日”所指为何时,又怎样推演?下面分别谈谈我的一些看法。首先谈“甲三日”在亢宿之下的星象。《左传.襄公十八年》载,“董叔曰:天道多  相似文献   

4.
战国古玺考释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仑阝)氏”大陶玺(图一) 此玺曾经桐乡冯汝阶宝商君残戟室收藏,任熹《汉瓦砚斋古印丛》著录。方形鼻纽,通高6.1厘米,宽8.4厘米,长8.1厘米。阴文“(仑阝)氏”二字,为战国玺印字形最大者。故宫博物院藏有战国“十年仑氏”戟。  相似文献   

5.
1979年金秋,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化部举办了各种化艺术活动。9月20日下午,天安门广场东侧中国历史博物馆二楼,即将开幕的《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化展览》大厅里,传出了优美的旋律,时而清脆明亮,时而深沉浑厚。一架历经两千多载的巨型青铜乐器——曾侯乙编钟正奏出贝多芬第九交响乐中的《欢乐颂》。  相似文献   

6.
谈谈随县曾侯乙墓的文字资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物》1979,(7)
应湖北省博物馆之约,我和李家浩同志参加了随县曾侯乙墓文字资料的整理工作。墓中出土文字资料总计在一万字以上。青铜礼乐器和用器大都铸有铭文。挂在中室钟架上的八组六十四件编钟,件件都有关于乐律的铭文,总字数达二千八百字左右。架上的一件大鎛有可以确定墓葬年代的重要铭文。钟架中下层的横梁(即笋)以及挂钟用的铜钩和框架上,也都刻有关于乐律的文字。中室磬架上的四组石磬,绝大部分也都刻有关于乐  相似文献   

7.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向首都人民汇报考古工作的新收获,湖北省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展览》,于1979年10月至1980年3月,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曾侯乙墓是1978年湖北省博物馆等单位在随县擂鼓墩发掘的。这座墓葬规模巨大,出土文物多达七千余件。特别是八种一百二十四件铜编钟等乐器,是我国考古史上的空前发现,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现在我们发表一组笔谈,以示祝贺和纪念。  相似文献   

8.
1988年2月,河北省秦皇岛市公安局在打击文物走私活动中查获一方铜印。此印早年出土于青龙县朱丈子乡前白山后村。现简介如下。此印印面呈方形,长方形纽,印边长6.2、带纽通高4.1厘米。印面刻阳文九叠篆书"都统府弹压印"6字。印背纽两侧均刻阳文楷书款,左款为"弹压"2字,右款为"天赐二年"4字。印纽顶端阴刻"上"字(图一、二)。"都统府"为金代官府名。《金史·兵  相似文献   

9.
1987年4月中旬,云南省思茅地区澜沧县文物管理所在当地征集到清代杜文秀大理政权的一方官印。此印铜质。印面正方,边长7.9、印厚1.6厘米;圆柱形直纽高7.7厘米。印面边框宽1厘米,左方刻阳文篆书"都督之篆"4字,右方刻阳文曲形阿拉伯字,汉译为"苏莱曼"(图一)。印背纽两侧均刻阴文款,右款为"壬戌年造"4字;左款为小儿经文4字(图二)。  相似文献   

10.
1988年3月,河北省满城县城内进行建筑施工时发现一方铜印。印面近方形,长方柱形纽。印边长7×6.9、厚1.3、带纽通高5.5厘米。印文为阳文篆书"麴使司印"4字(见图)。《金史·百官志》有"中都都麴使司"条:"使,从六品。副使,正七品。掌监知人户酝造麴蘖,办课以佐国用。……凡京都及真定皆为都麴酒使司,设官吏同此。它处置酒使司……"可见金代中都路、京都、真  相似文献   

11.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文物》1979,(7)
随县曾侯乙墓,位于县城西北约三公里叫擂鼓墩的地方,原编为擂鼓墩一号墓。东边紧靠(氵厥)水,南距(氵员)水二公里许,西北是山峦起伏的丘陵地带(图一)。墓坑在一东西走向的小山岗(当地称为东团坡)的最东端。 1977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在兴建营地、平整山头时发现此墓。1978年3月,湖北省、襄阳地区、随县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勘探小组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钻探。  相似文献   

12.
1983年,在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西60米处发现一批青铜器。其中有一件铜匜,铭文十分重要。李芳芝先生在《中原文物》1992年第2期曾撰文加以介绍和考释。笔者对铜匜铭文有与李先生不同的一点看法,试草成小文,以就正于李先生和同好。先将铭文隶释如下: (?)伯□夷自乍(作)旅也(匜),其万年无缰子=孙=永宝用享。铭文第一字从嚣从高省。按金文高字作“(?)”“(?)”,作“(?)”形只是省去了右边的一竖笔,同时口旁可能借下边嚣字所从之口为之。这样的借偏旁现象在古文字中并不乏见。我们认为此字应是在嚣字上迭加高声而成的一个累加声符的形声字,即嚣字加声符的一种异体。古音嚣在晓纽宵部,  相似文献   

13.
孙机 《文物》1980,(12)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文物中有两件很引人注目的有刃车軎。軎的内端,即联接毂的一端,与普通车軎区别不大,也有键孔,用于装辖,以防止轮毂滑脱。但外端与一般车軎不同,这里延伸出一支矛状物,双刃,每侧有五道连弧。两件车軎通长分别为42和37.5厘米,制作精致,锋刃锐利,显系实用器物(图一:2、3)。  相似文献   

14.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一套标有乐律名称的曾侯乙编钟,钟架下层悬挂有一件楚王?章为曾侯乙做的镈。这件镈的出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因为宋代恰好出土过两件与此同铭的编钟。这两件编钟最早见于《薛氏》著录,据说是湖北安陆出土,出土后归方城范氏收藏。  相似文献   

15.
《鄂三城遗址调查简报》报导了两件铜戈(实为戟),其中一件援绢帛,长胡二穿,?侧有??銎,径2.2厘米,似柄从銎内穿出,顶端加矛即成为戟,直内上刻有“??”二字(文应释为“陈往”,乃人名,曾二见: 一、于省吾先生著《商周金文录遗》578号为陈(日住)戟,胡部有铭文八字(重文一):‘陈(日住)之岁,(亻告)(造)?之戟”。二、《书道全集》卷一(日本平凡社1965版211页)著录一枚两面的楚私印,一面为“陈?”一面为“陈往”,当是一名一字。(参见裘锡圭先生说,见《考古学报》1980年3期295页)。“陈往”或作“陈(日住)”,如同“均”或作“(土旬”(《古玺文编》13.6),楚王?章(镈)又作?璋  相似文献   

16.
1991年3月,登封县君召乡群众在挖林沟时出土一枚铜印,方形,边长2.3×2.3厘米,体厚0.9厘米,通高2厘米,带孔半圆钮,印文阴刻隶书“别部司马”四字(见图)该印现收藏县文物局。“别部司马”为汉代武官名,位在大将军之下,属副将。《后汉书·百官志一》载:“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比千石。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比六百  相似文献   

17.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中的《凡物流形》篇中见有“姊”、“練”二字。“姊”字亦见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之《三德》篇,本文认为均当读作“际”,训为接或至。关于“觫”字,本文认为当读作“陈”,训为敷、布或施。同时,本文还对郭店楚简《唐虞之道》篇所见之两例“涑”字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8.
一两汉铜镜鸟纹规矩镜 1件。直径11.7厘米。半球形纽,卷叶纹纽座,座外方框。内区有对称规矩和八只对称飞鸟,镜缘饰锯齿纹(图一)。昭明镜 1件。直径9厘米。小球形纽,纽外有内向连弧纹一周。内区环带铭文为"内清以昭明光象日月",每字中加一"而"字。镜缘宽平(图二)。重圈铭文镜 1件。直径13.4厘米。半  相似文献   

19.
1983年1月,河北省易县文化馆文物组在易县方岗、南坡一带征集到金代贞祐年间铜印两方(图一、二)。二印一大一小,均为直纽,印文均为篆文"万户所印"四字。其中大的一方长宽各6.7、厚1.7、纽高3厘米,重830克,背镌楷字"贞祐四年万户所造"。小的一方长宽各6、厚1.5、纽高3厘米,重525克,背镌楷字"贞祐五年中都路经略使司造"。易县方岗、南坡一带,辽金时为易州西  相似文献   

20.
1988年1月,内蒙古巴林右旗羊场乡海申村五队一农民将一件铜镜交献旗博物馆。这件铜镜是在该村挖水渠时被发现的。铜镜呈圆形,镜面微凸,直径15.6厘米,缘厚0.4厘米(见图)。圆纽,十二连珠纹纽座。内区饰凸弦纹、内向连弧纹各一周。外区饰并蒂八连珠纹乳钉四组,间有"家常贵富"四字铭文,字体方正,篆隶结合。外边为一周凸弦纹,其外每字顶端有四出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