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文涣(1833—1877),字尧章,号研樵、研秋,岘嶕山房、藐姑射山房为其室名,山西洪洞杜戍永乐堡(今东堡)人。咸丰六年 (1856)进士,历官翰林院庶吉士、翰林检讨,文宗显皇帝实录馆协修、总纂,巩秦阶兵备道等职,是晚清书法家、诗人和外交活动家。 董文涣在咸丰、同治年间,居北京菜市口米市胡同兵马司后街16号(现为后兵马司街31号大杂院,旧宅遗迹尚存),曾与朝鲜赴北京使臣交往甚密,仅他所著《岘嶕山房日记》与《岘嶕山房诗集》中出现的朝鲜人名即达93人,并保存了朝鲜使臣诗144首,与朝鲜使臣交往史料12万字,其所存著作,从史料、民俗、外交、医药、古文字诸方面来分析皆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甲申事变前后黎庶昌的琉球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东阳 《历史研究》2007,(2):88-107
1881年中日琉球交涉中断后,驻日使臣黎庶昌力谋贯彻清政府“存球祀”意旨,最初将球案作为独立的外交问题单独对待。甲申事变后,随着朝鲜通商开港政策陷入困境,黎庶昌又将琉球与朝鲜问题相联系,提出“朝鲜.琉球交换”论。1887年第二次使日后,由于朝鲜问题始终未息,其琉球策略大要不离“朝鲜.琉球交换”论。黎庶昌的球案交涉,早期有声有色,后期则主要限于提出书面策略。这与日本通过情报系统对清政府的球案政策有充分把握而立场渐趋强硬有相当关系。  相似文献   

3.
杨雨蕾 《世界历史》2006,35(5):126-131
自17世纪初开始,部分朝鲜入华朝贡使臣——燕行使臣在出使中国的过程中接触到西方文化。出于对异质文化的好奇和探求,他们在求购汉译西学书的同时,还访问北京天主堂,并积极主动地寻求与在华西方传教士进行直接对话。在西方传教士还未涉足“隐士之国”朝鲜之时,是燕行使臣的这些活动使西学从中国进一步东传朝鲜。西学初传朝鲜的主要推动者不是耶稣会士,而是朝鲜的燕行使臣,这与大航海时代以来西学初传中国和日本的途径是迥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文天祥系中国历史上著名忠义人物,受到尊崇,也成为朝鲜王朝追捧的对象。朝鲜燕行使在北京时常瞻拜文丞相祠,《文山集》数度刊行,朝鲜君臣熟知文天祥生平事迹,成为朝鲜历史人物比附的对象。1750年,赵显命从北京购来文天祥画像,英祖君臣多番讨论,最终安置在永柔县卧龙祠中,与诸葛亮、岳飞一同崇祀,此庙变成朝鲜之“三忠祠”。卧龙祠建于宣祖年间,肃宗扩及岳飞,英祖再添入文天祥,使之成为朝鲜崇祀中华英烈的重要场所。这与大报坛崇祀明朝皇帝的意义一样,系朝鲜王朝后期尊周思明又一重要象征,宣示朝鲜王朝坚守中华正统。  相似文献   

5.
明代辽东为朝鲜使臣陆路入贡明朝的必经之地。朝鲜使臣行经辽东时,不时地受到辽东地方官的优礼。辽东地方官对朝鲜使臣的优礼是明鲜宗藩关系的内在要求。明朝优礼朝鲜使臣的主要动机是密切中朝关系,巩固以明朝为中心的藩贡体系。事实证明,朝鲜使臣受到辽东地方官的优礼后,更多感恩于朝廷。这无疑有助于中朝关系的发展。试梳理辽东地方官对朝鲜使臣的优礼,并对辽东地方官优礼朝鲜使臣的原因、效果加以阐述,以期有助于中朝关系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朝鲜李朝仁祖二十二年(1644年),即清廷定都北京的顺治元年,自此以后的二百多年时间里,来华的朝鲜使节和学者等人把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或报告朝廷,或著录成书。在韩国,人们将其统称为《燕行录》。  相似文献   

7.
黄遵宪的《朝鲜策略》及其风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遵宪的《朝鲜策略》及其风波杨天石黄遵宪任驻日参赞期间,曾和朝鲜访日使臣有过来往,写过《朝鲜策略)}一文,在朝鲜朝野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我最初接触这一方面的资料,还是在六十年代。那时,我正准备为黄遵宪写一本传记,承黄遵庚先生惠示黄遵宪文抄本一册,其中...  相似文献   

8.
在朝贡体制下,朝鲜与清朝的交流与交涉主要通过朝鲜赴京使臣来实现。朝鲜使臣在北京接触到一些西方技术与思想,摄影技术就是其中一项。这与他们以往在华的文化经验极为不同,令他们新奇。而到19世纪70年代,随着欧风西雨对朝鲜半岛的侵袭,那些摄影影像也见证了朝鲜闭关与开放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楚简中提到的“五祀”资料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中《内礼》篇简8的“五祀”相联系,对简8进行合理的释读。简文的“时昧”似可理解为“日将出而夜未尽之时”的“昧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商代祭天帝的火祭“帝”、“”、“”谈起 ,在考察商、周祭祀承继关系等基础上 ,论证了《周礼·大宗伯》所载“”、“柴”、“燎”都是周人的祀礼 ,认为《周礼·大宗伯》的有关文本不存在任何问题 ,认为周礼柴祀日月星辰是西周“天”的观念产生以后的产物。并对柴祀可能为古东夷的“特产”提出了怀疑 ,否认了《周礼》“柴”与《楚辞》“些”同义 ,否认了《楚辞·招魂》中“些”可能是“柴祀”之“柴”的说法 ,重申了《招魂》“些”只是一个语辞 ,认为在楚俗招魂中 ,“些”声音的运用比它本身的词义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