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正在主流史书中,常将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然而鲜有记载,几乎与鸦片战争同时,在中国的边疆发生了一场以入侵我国西部边陲及藩属国拉达克为目的的战争,而且背后同样有"日不落帝国"英国。这就是森巴战争,近代西藏抗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战争。"外来侵略"的根本原因是外部地缘环境的变化,鸦片战争前后西南边疆地缘力量变化是森巴战争的主因。早在17世纪,殖民主  相似文献   

2.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按"由北向南"的既定攻击战略,开始从战争的始发地——河北省北部出发沿平汉线、津浦线向南进攻。日军在攻击过程中,实施"钳形攻势""多路迂回"等战术,一路击败中国守军的抵抗,数日攻占平津,短时期内攻占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在战术上取得一连串的胜利。但日军在战术上取胜的同时,却没能实现"迫使中国投降"的战略目的,中国军队虽然节节失利,但却保存了有生力量,实现了弱国抵御强国的持久抗战的战略目的。因此,1937年河北抗日战场战局的总体特点为"日军胜而不赢(赢得战争),中国军队败而不输(输掉战争)",这种开局特点对决定中日两国命运的这场战争的走向乃至最终结局均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从"海归"到普通教师前苏联结束战争后,摆在朱敏面前的是两条路,回国或是继续在前苏联求学。虽然朱敏很想回国看望爹爹,但她又不甘心两手空空回去。她决定留下来学习,把被无情的战争夺走的宝贵时光补回来。凭着坚强的毅力,朱敏在儿童院努力补习,不到一年就掌握了俄文。接着转到伊万诺沃学校补习完中学的课程。在集中营里,朱敏跟着难友学说俄语、捷克语、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对欧亚非反法西斯的主要战场进行了大规模的战争资源投放。这种"投放"是根据美国国家根本利益受到威胁的程度而逐步推行的,同时也受到美国战时"先德后日"战略的制约,因此在规模上因战争阶段和战场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美国的"投放"是推进反法西斯盟国之间合作的重要纽带,会同各盟国的战时努力推进了战争胜利进程。美国利用"投放"获得了最大的战时战略利益,也达到了获得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主导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由于史料局限,后人所了解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原因是"修昔底德版"的。一般认为,1.23.6是修昔底德最主要的判断。尽管这一判断是深刻的,但并不是全面的总结。从其文本来看,即使把1.23.6解读为这场战争"不可避免",也只是当事方的主观判断,不是客观规律。修昔底德只是强调了自己认为的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日本侵华战争时期,中日两国人民除了蒙受战争苦难之外,还在不同程度上遇到国族与文化认同等问题,女明星也不例外。身为日本人的李香兰,在舞台上往往是以中国人的形象或主体身份示人,并闪现星光。然而,日本侵华当局的幕后掌控,民族意识的萌生,性别的纠缠,使她在战争的特殊环境里处于矛盾、挣扎之中,艰难地做出国族的选择和认同。在多种力量的交互作用下,最终完成了第二次中日战争时期女明星李香兰的形象建构,其中也包含着李香兰个人的主观想象和抉择。不容否认的是,战争时期建构的女明星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李香兰战后的行为。然而随着局势的不断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潮流,李香兰在社会大舞台上扮演了新的角色,并树立起新的社会形象,赋予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女明星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文章论述了中法战争前后战事主要参与者李鸿章对于战争态度的转变过程。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李鸿章“和战不决”的影响因素。笔者认为,李鸿章在中法战争中只是一个参与者,他的很多决策是直接受制于清政府中枢机构或者受到他们极大的影响,战争过程中所表现的犹豫和举棋不定是清政府和战态度以及战争形势变化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8.
在德国农民战争研究领域,恩格斯的《德国农民战争》所开辟的解释路径是最主要的史学传统之一。在恩格斯笔下,16世纪出现的新的经济生活方式对中世纪传统的冲击,构成了德国农民战争的背景,这种背景决定了当时各个阶层在新、旧生活方式上的复杂分化与冲突,并最终由此引发了农民战争;而理解农民战争作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关键问题则在于恩格斯所分析的"平民"阶层。因而从总体上看,恩格斯解释"德国农民战争"的核心路径并非很多学者所理解的单纯的宏观经济解释,而是以人为着眼点,综合考察各社会阶层的生活处境和生活方式。这种解释路径是恩格斯的这本著作在"德国农民战争"编史学上所具有的根本意义。  相似文献   

9.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后,世界力量的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德、意、日轴心国逐步升级的对外侵略扩张,直接威胁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安全。为了捍卫国家独立和民族生存,为了粉碎法西斯侵略势力,彻底摧毁法西斯军国主义战争机器,苏联、英国和美国经过长期努力,终于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这是世界进步力量的重大胜利,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军国主  相似文献   

10.
邵声 《史学集刊》2013,(5):120-126
在美国史学界,美国内战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研究成果至为丰富。但是,对于战争中的"死亡"问题,人们却鲜有关注,德鲁·吉尔平·福斯特教授的近作《受难之邦:死亡与美国内战》因此而具有特殊的意义。该书的目的是从"死亡"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和评价内战的意义和含义。该书从"死亡"的物理表现、人性心理、文化内涵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个人和国家"间的关系如何在战争中经历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美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思考"战争与人性"、"宗教和世俗"等问题,提升内战研究的人文情怀。在新文化史风靡学界的时代,史家通过新题材写出新文章并不罕见,但从"死亡"这个冷僻的角度,研究内战这个饱和的领域,且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实不多见,反映了美国内战史学的新水准和趋向。  相似文献   

11.
正1989年,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在《注定领导:变化中的美国力量的本质》一书中,首次提出"软实力"概念,原本只是作为国际关系分析的一种工具,但经过不断发展演变,已经拓展到国家治理、企业管理等诸多领域。我们现在说的"有形力量"和"无形力量",实际上对应的就是"硬实力"和"软实力"。那么软实力究竟是什么?致力非凡之事业,定有非凡之精神,这种"精神",便是软实力。相对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实力,软实力则是一种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2.
战争的胜负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同时取决于谋算、细节等。在决定战争胜败的细节中,有一项因素至关重要—"兵要地志"。古语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其实,比粮草更应先行一步的,是一支军队特别是战场指挥官对其作战地域"兵要地志"的掌握。  相似文献   

13.
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十月,兵少力弱的东晋军击败了兵多势众的前秦军,创造了中国古代战史上以少击众,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关于苻坚兵败淝水的原因,史学界已有很多论述,但大都侧重于政治上的原因,忽略了军事上的因素。论者或把苻坚的失败归结于前秦的政策和战争的非正义性质,认为失败是必然的;或认为苻坚是在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进行兼并统一战争,失败是偶然的。笔者认为,战争的胜负是由多种原因促成的。政治因素固然重要,军事上的原因也不可忽视,仅从政治上分析,未免失之于偏颇。因为战争是血的搏斗,谋略的竞赛,指挥的艺术,战争双方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决定着整个战局。下面,试从军事角度作一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两个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是共产党人的"幸福"所在。习近平总书记讲,"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追求和实现这种"幸福",共产党人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因为坚定理想信念是党员领导干部为幸福奋斗的力量源泉。根据唯物辩证法原理,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当下,在影响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各种因素中,党在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管党治党宽松软等问题,是影响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的重要方面。因此,从严治党是党员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的根本之策。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机制建设,应在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中全面强化。  相似文献   

15.
善后会议是直奉战争之后,在各实力派形成暂时力量"均势"的背景下,由段祺瑞临时执政府做出的通过会议协商方式谋求国家统一的艰难政治尝试.会议旨在"收束军事"和"整理财政",并为召开"国民会议"做准备.其性质偏重战争善后问题解决,与涉及国体建设的国民会议并不构成冲突.从议程上看,会议不涉及政治权力分配,因而与"政治分赃"也不发生关系.由于中国政治权势的重心已经失却,善后会议未能实现主持者"和平统一"的初衷,但会议反映的中国政治语境变化及政治家的因应,却值得研究者关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考察日本的国际战略在联接中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分析的重点包括这个国际战略所包含的五个方面:对中国问题的解决方针;对第三国的政策;对九国公约与既有世界秩序的态度;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对"中国问题"与"世界问题"相互关系的应对。文章提示:日本最初在国际战略上采取了不刺激第三国的方针,以期将战争限定在中日两国的范围内单独解决。但是,它的实际行为同它的主观意图背道而驰,不自觉地步步推动美国和国际力量走向援华抑日。在深陷困境之后,面对欧洲局势的变化,在对"东亚新秩序"的执着情结和对包括东南亚在内的"大东亚新秩序"的期待心理的推动下,日本决策层在国际战略上与中国殊途同归,确定了"国际性解决"中日战争的方向。随之,其不仅拒绝退出中国,且进一步结盟德意,刻意通过南进收一举多得之效,从而把战争从中国扩大到东南亚和太平洋。在这一过程中,日本的文职官员在很多场合冲到了军人的前面,反映出日本决策背后的深刻背景。  相似文献   

17.
1870年7月23日,第一国际总委员会通过了马克思起草的《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关于普法战争的第一篇宣言》。指出这次战争在法国方面是侵略性战争,在普鲁士方面是防御性战争。9月9日,总委员会又通过了马克思起草的第二篇宣言,指出在色当战役和9月4日革命之后,普法战争性质起了变化,普鲁士由自卫的民族战争转变为对法国的侵略战争,法国则变成了反对普鲁士侵略的防御战争。这两篇宣言成了普法战争性质的定论,目前有关论及普法战争的著作也都采取这种划分法。笔者认为,这种两段论划分法虽有一定根据,但并不完全正确。作为一次政治事件,普法战争具有连续性和整体性,它自始至终就表现为对两方来说都属一场非正义的掠夺战争。本人不揣浅陋,略陈己  相似文献   

18.
《文物》1975,(4)
1972年在山东临沂出土的《孙膑兵法》残简,由文物出版社整理出版了。孙膑活动的年代大约在战国中期。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空前频繁、激烈。这种战争虽然发生在统治阶级之间,但它的总的趋向是统一,是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封建国家的必需过程。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军事家孙膑,十分强调用战争解决问题,主张"举兵绳之"。《孙膑兵法》正是他一生从事战争实践和战争理论研究的结晶。这部兵法不仅继承了春秋战国之际孙武、吴起等人的军事思  相似文献   

19.
余章松 《世界历史》2000,20(3):30-37
进入现代社会 ,国际竞争越来越明显地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经济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决定性影响也日渐凸现。 1941至 1945年爆发的苏德战争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可以说 ,苏德战争是在两大战场上同时进行的 ,一个是军事战场 ,另一个是经济战场。苏德双方军事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对苏德战争进程的影响巨大。一、军事经济的重要性及其界定战争离不开经济的支持 ,自古如此。马克思在一个多世纪前就指出 :“没有什么东西比陆军和海军依赖于经济前提。”1列宁在一战后曾精辟地指出 ,“战争是对每个民族全部经济力量和组织力量的考验”2 ,“在战争中 ,…  相似文献   

20.
骑兵建设推动养马业的发展--战马马源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马是有条件的:它应当是乘用型的、适龄的骟马.战马质量关系到骑兵安全乃至战争胜负,战马数量和质量制约军政势力的消涨.在军事活动中战马的损耗量特大,要想保持强大的骑兵力量,必须随时补充战马.为此,人们努力拓宽战马马源,但从根本上解决马源问题,还在于发展养马业.骑兵建设从多方面推动养马业发展,这是骑兵史研究中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