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洪瑞 《古今谈》2001,(4):42-45
徐贲字幼,其祖先是四川人,至元元年(1335)生于江苏常州。后迁居苏州城北的望齐门外,自号北郭生,因名他的诗集为《北郭集》。他工诗,善画山水,与高启、杨基、张羽交好,并称“吴中四杰”。  相似文献   

2.
“虞山诗派”被誉为“明末清初转移一代风会者”,但其在明清诗风转换过程中的具体实现路径却少有人论及.实际上,就一定程度而言,虞山诗派的诗学宗趣,是对晚明吴中盛行的取法六朝、晚唐的“绮艳”诗风的继承和发展.海虞“二冯”通过其“比兴”说,适时地从理论方面对“绮艳”诗风与传统“诗教”的矛盾关系进行了创造性的重新平衡和调整,从而使形成于晚明侈靡世俗中的“浮艳”诗风,能够适应清初“美刺教化”、“经世致用”的新的社会需要,发展为讲求“比兴寄托”的虞山诗学,进而促使了虞山诗派发展和兴盛.  相似文献   

3.
隐逸文化自古以来为文人提供了精神自由的可能。吴中文人之隐逸传统可追溯至春秋时期。明以前,吴中文人已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貌,出现了家族隐逸的趋势,文人或以学隐,或以艺隐,并兼重孝道。明代的吴中文人隐逸,或为避祸,或为自娱。虽避隐一地,仍积极参与家乡活动,影响地方士气。同时,吴中文人亦以不同艺术形式表现个人隐逸生涯。或借助隐逸图绘,以画作表现隐逸生活与隐士高节。或誊抄前代隐逸文学作品,以表现隐逸之好。  相似文献   

4.
史志新书     
《吴文化概论》,吴恩培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定价:46元。主要内容:吴文化的诞生,吴文化与“长三角”主体文化,吴文化与苏南诸市及上海,吴地的社会生活与科技,吴地的教育与科考,吴地的学术,吴地的刻书与藏书,吴地的文学、戏曲、书画艺术与工艺美术,吴地的园林和景观,吴地的宗教等章篇。  相似文献   

5.
杨基是明初“吴中四杰”之一,以诗名世,而文向来少有人留意,其别集《眉庵集》亦不收。以下四篇佚文的辑出,或可补其阙略。  相似文献   

6.
唐代在君王奖掖、时人爱好的文学氛围下,表面上文学似乎获得了执政者的高度重视,实则文学的独特性与独立性受到了淡化乃至斯伤。本文旨在探讨杜甫如何藉由“诗学论争”的喧哗,破解“无声无臭”的窘境,进而引领唐代诗风。其一,恻隐之美与狂筒斐然——初唐官修史书所确立的诗文典范;其二,典范移转与诗学论争——从四杰到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三,戏题剧论与大雅之作——杜甫的后继者与韩、白分流;其四,诗坛、诗选的杜诗定位与诗史的提出。本文由此厘清杜甫在唐代诗学论争中的评价与定位,及其对唐诗创作发展的意义与效应。  相似文献   

7.
沈德潜提倡“温柔敦厚”诗学作为其诗学的根本。在他之前与同时,有明清之际的诗人、清圣祖和清高宗三种不同的“温柔敦厚”诗说。沈氏之说与这三者都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考察沈德潜诗学的“生成语境”,可以发现,沈氏一生以诗人自命,其大半生的关注点只是集中在吴地诗坛与诗风,与政治诗学的关系并不紧密。因此他并非传统认为的希望恢复诗教,其本意是要借经的权威以尊诗,而非还诗於经、藉诗行教。在此基础上分析沈德潜“温柔敦厚”诗说,可以认为它包含了总纲、题材、创作方法与诗歌风格四方面的内容。这既是对“温柔敦厚”诗学集成式的总结,同时又不乏诗心独运的新见。  相似文献   

8.
吴恩培 《安徽史学》2006,2(6):98-99,31
上海与吴地相连,道路、河流相通,同操持吴语,风俗相同.如果说在19、20世纪及今天,上海对周边地区经济上产生强劲影响的话,那在历史上,吴文化则对上海产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明代中期尤其是正德以后,中国社会,尤其是经济文化发达的江南地区社会开始发生显著的变化,而作为社会的精英阶层,这种变化鲜明地体现于士人身上。吴中地区城市工商经济的发达,导致部分士人对生活方式作出了全新的选择,并由此带动了当地士风的变化。文徵明作为出身官僚家庭的传统文人,一向以保守、审慎著称,但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他也以各种方式参与当时的文化市场,并对商人、商业活动有着不同于以往士大夫阶层的全面评价,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吴中社会风尚的深层变革。  相似文献   

10.
明人童珮亦商亦儒,与吴地的士人交游广泛,被誉为"书林四杰"之一,在文学史及龙游商帮的研究中多有提及,但学界对其个人生平及著述却少有深入的探讨。通过零散资料的搜集整理,对童珮的字号、生卒年代、家族、著述、交游及商业经营诸方面进行辑考,可以对童珮的一生行实有较为详细的了解。同时,对明代中后期龙游地区儒与商的社会观念进行了探析,一定程度上更新了对士商合流观念及龙游商帮的认知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社会,官吏是皇帝与百姓间的桥梁,在诸多的官吏群体中,循吏是其中的典型。对循吏的记载,见诸于历代正史的"循吏传"。受儒家文化影响,循吏除遵守法律外,还因循人情。循吏所因循的人情,体现于正史循吏的政绩中,尤其是理讼中。《吴中判牍》为清代循吏蒯德模撰写,是清代循吏理讼实践的代表,以此为中心,可更好地研究清代循吏。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梅岭玉与吴地早期出土玉器的关系,在综合了梅岭玉成因的基本特征和吴地出土玉器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分别从梅岭玉与吴地早期玉器的化学成分,梅岭玉出土的地理位置,及制作玉器以就近取材为第一要素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梅岭玉与吴地早期玉器有着密切关系的论点。  相似文献   

13.
一、先秦两汉时吴地"用剑轻死"的流风及士子尚武的文化属性 先秦时期,地处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吴地民风尚武,吴地文化被中原文化视为"蛮夷"文化.<汉书·地理志>记载说:"吴粤(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①宋范成大<吴郡志·风俗>引"<郡国志>云:‘吴俗好用剑轻死……',按诸说吴俗,盖古如此."②  相似文献   

14.
<正>苏州为历史文化名城,文脉源远流长,藏书之风享誉海内外,历朝繁衍不衰,至明清已蔚然成风,藏书楼前后计数百家。众多的藏书楼,汇聚了大量的典籍,使得学子士人得益匪浅。同时,众多学者文人的聚书活动又反过来影响着地方的风尚,推动着苏州私家藏书风气的愈演愈烈。时人云:"吴中文风,素称极盛,俊士荟萃于兹,鸿儒硕彦,代不乏人。以故吴中旧家,每多经史子集四部书之储藏,虽寒俭之家,亦往往有数拾百册。至于富裕之家,更是连椟充栋,琳琅满目。故大江以南,藏书之富,首推苏州。"这种崇尚典籍、重视文化的理念深植于苏州人的观念之中,成为吴地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藏书楼就这样渐渐淡  相似文献   

15.
吴文化初探     
长江下游太湖地区的吴文化,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远在勾吴建立以前就已经形成。泰伯奔吴,被后人尊为吴文化之祖,是指泰伯在三让王位的同时,将先进的中原文化带入吴地,并与当地原有的古文化进行有机的融合与重组,终于形成了新的吴文化,至今仍在发展壮大。这一承前启后之创举,正是泰伯奔吴后对吴文化的发展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国际分工的深化、经互会成员国在实行社会主义经济一体化综合纲领中所取得的成就、社会主义国家和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经济联系的扩大,这就决定了各国人民经济与文化发展的统计材料的必要性。苏联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基本统计指标可以与经互会其他成员国的有关指标互比,因  相似文献   

17.
王丹 《民俗研究》2023,(3):104-113+159
中国拥有系统的诗学理论和诗学实践。民间故事饱含诗性语言、诗性思维和诗性精神。在民间故事讲述中,诗学内容、形式及手法提升了民间故事的文学性和审美性,也是民间故事传承人反映生活、表达观点、建构社会关系的途径。刘德方故事诗学是自然生态、社会历史与地域传统交互作用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也是基于地方知识、社会系统和民众生活的文化实践。故事诗学作为民间故事研究的重要方向,既要重视故事的生活意涵,也要强调诗学的文学审美,不仅从故事文本分析入手,而且从故事讲述调查着眼,整体地、动态地理解民间故事的创作、传承和发展,进而发现人民的生活、人民的情感和人民的智慧。  相似文献   

18.
1992年12月14-16日,来自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昆明等地的专家学者41人,兴致勃勃地相聚在无锡北郊的西高山上,参加由吴文化公园暨吴文化学术研究所联合召开的“92届吴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提交论文35篇,对吴文化这一既古老、又时兴的课题进行了探讨。“什么叫吴文化”?从三十年代卫聚贤先生创办吴越史地研究会起,把生发在春秋吴国带有鲜明特征性的区域文化,称之为吴文化。但人们仍不断提出疑义:难道吴国灭亡。连同这一文化也灭亡了?当各种区域性文化汇融到中华民族大文化圈中后,是否就真的只存在共性,不存在区域文化的特殊性了?吴地近代工业的率先发展,改革开放后乡镇工业勃然崛起的“苏南模式”,苏绣、苏昆剧、吴郡玉雕、苏杭雅扇等闻名海内外的吴地艺术,难道不是吴文化的鲜明特色的反映?当代学者为什么又对区域性文化的研究产生巨大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会议的交流,敞开了专家学者的心扉,在这个问题上的共识明显加强了,感到我们今天研究的吴文化,是一种自石以采生发与流传在吴地的区域性文化,虽融汇在中华民族大文化圈中,仍具有其相对而又鲜明的区域  相似文献   

19.
陈佳 《黑龙江史志》2014,(24):104-105
明清时期苏州商品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思想观念开放,留下了许多女性墓志铭。从碑刻中留下来的只言片语,勾勒了明清时期吴地妇女的典型生活,这些片段之下的妇女往往也被理想化和典型化。墓志铭当中的寥寥数语承载了她们的人生历程的记录,更是明清时期经济高度发达的苏州府有关道德,伦理,教化,社会风气和社会性别角色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诗芸 《收藏家》2007,(10):75-76
文徵明(1470—1559年)是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书法家。画史上将他与沈周、唐寅、仇英并列,合称"吴门四杰"。在当时即负有盛名,号称"文笔遍天下"。文徵明初名壁,一字徵仲,号衡山,江苏长洲(苏州)人。文徵明出身于官宦世家,早年也曾数次参加科举考试,均以不合时好而未被录取。54岁时由贡生被荐为翰林待诏。居官四年辞归。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专力于诗文书画艺术30余年。享年90岁,其诗、文、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晚年声望极高。著作有《莆田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