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20世纪20年代王国维《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现之学问》(《王国维文集》第四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176页)曾指出:“古来新学问之起,大都由于新发见之赐。”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  相似文献   

2.
怀韵 《郑和研究》2009,(2):52-56,61
“三宝信官杨敏漂流”事,历来认为仅见于向觉明所藏的清初钞本残卷中。由于记事为“永乐二十三年”,而成为一桩悬案。此抄本题序跋全缺,但大多学者认为这可能是《针位编》之一种,中有一条云:“永乐十九年(1421)奉圣旨,三宝信官杨敏,字佛鼎,洎郑和、李恺等人往榜葛刺等番邦,周游三十六国公干,至永乐二十三年,经乌龟(鬼)洋,忽遇风浪……”文字仅此,没有下文。  相似文献   

3.
马祖常,字伯庸,被誉为“西北异才”。他与贯云石、萨都刺等西城少数民族诗人,对文坛贡献甚多,对后人影响颇大。 马祖常致力于诗歌,长篇短章,圆密清新,多可传诵。长者如《都门一百韵》达千字,《壮游八十韵》达800字,比杜甫《北征》(700字)还长。其作品敢于反映现实,抨击时弊,同情人民疾苦,寄托感慨。他著有《石田集》。稍晚于马祖常,熟悉元代文献、有多种著作传世的官员苏天爵,为《石田集》作序,称赞:“公诗接武隋唐,上追汉魏,后生争效慕之,文章为之一变。”《四库提要》称其诗:“才力富健,如《都门》、《壮游…  相似文献   

4.
冼玉清(1895—1965)是近代岭南杰出的女学者、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有“不栉进士”之称。陈垣(1880—1971)是中国“近百年来横绝一世”的“当世史学钜子”。与陈垣并称“史学二陈”的陈寅恪先生1933年12月阅岑仲勉文后致函陈垣称:“中国将来恐只有南学,江淮已无足言,  相似文献   

5.
陈垣同志解放前已刊论著目录系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五八年,我曾编写过一本《陈垣同志已刊论文目录》初稿。一九六○年重订一次,重订稿曾经陈垣同志亲自审阅。现在的这个目录,是在重订稿的基础上补充修改写成。辛亥革命前后,陈垣同志曾参加推翻清皇朝的活动。一九○四年开始,他在广州主编《时事画报》。一九一一年开始,主编《震旦日报》及其副刊《鸡鸣录》。《鸡鸣录》取《诗·国风·郑》“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之意。他自己经常为这两个报刊撰  相似文献   

6.
杨光辉 《文献》2005,(4):218-228
萨都刺是诗书画兼长的多面手,尤以诗歌创作为主①,其书法与绘画才能则为诗名所掩.如果说其书法才能尚有记载的话②,其绘画才能则被遗忘已久,不仅其同时代的夏文彦《图绘宝鉴》没有提及,明代朱谋垔的《画史会要》、张丑的《清河画舫录》亦没有一丝关于萨都剌画作的踪迹,今人陈高华《元代画家史料》亦没有收入萨都刺,萨氏几成绘画史上的失踪者.其实,萨都剌作为天才诗人,其所作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中,涉及绘画的题画诗达三十余首,同时作为丹青好手,其画作以山水景物为主,画学宋代著名山水画家郭熙.现存有《严陵钓台图》,已佚的则有《云山图》、《岁寒图》、《萱蝶图》等,所谓的《梅雀图》则系伪作.此外,他还留下重要的题画文--《题董展《三顾茅庐》图》.这些零星的绘画资料,不仅有利于了解其绘画才能以及在绘画史上的地位,而且对于考订萨都剌的生平有较大助益.  相似文献   

7.
冼玉清(1895-1965)是近代岭南杰出的女学者、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有“不栉进士”之称。陈垣(1880-1971)是中国“近百年来横绝一世”的“当世史学钜子”。与陈垣并称“史学二陈”的陈寅恪先生1933年12月阅岑仲勉文后致函陈垣称:“中国将来恐只有南学,江淮己无足言,更不论黄河流域矣。”①与陈寅恪相交甚厚而又深为推许的陈垣与冼玉清都可视为“南学”中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8.
刺戈“兹戈友十又二”为术数崇拜质疑高西省1964年洛阳北窑西周墓五发掘出土西周早期刺戈三件。均为长胡两穿,其中M5:35援身近阑处铸铭文一行六字“兹戈友十又二”。蔡运章先生在其《刺戈铭与术数崇拜》(《中国文物报》1992.6.16)一文中指出它是术数...  相似文献   

9.
王素先生的《高昌史稿·统治编》是作者计划撰写的约200万字的《高昌史稿》的第一编,其他四编分别是《交通编》、《政制编》、《经济编》和《文化编》,据说有的已经完成有的还在撰写中。《高昌史稿·统治编》共六章:第一章“姑师与车师前国(先秦至西汉中期)”,第二章“高昌壁垒(西汉中期至西晋)”,第三章“高昌郡(上)(前凉至段氏北凉)”,第四章“高昌郡(下)(西凉至沮渠氏北凉流亡政权)”,第五章“高昌国(上)(阚氏、张氏、马氏王国)”,第六章“高昌国(下)(麴氏王国)”,后附“高昌统治年表”。自本世纪初以来…  相似文献   

10.
1949年,虽然胡适已经黯然离开大陆去了纽约,但中国共产党仍然没有放弃争取胡适的努力,于是,陈垣《给胡适之一封公开信》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笼了。 陈垣是胡适的老朋友。致胡适的“公开信”写于1949年4月29日,5月11日公开发表于《人民日报》上。在这封信中陈垣委婉地指责胡适在思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1945年的“民族论”为中心》(以下简称《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是日本学者松本真澄历经多年研究,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撰而成。该书于1999年由日本多贺出版社出版,2004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了鲁忠慧翻译的中文版。  相似文献   

12.
东汉学者赵岐著有《孟子章句》,该书收入《十三经注疏》,影响很大,常为学者引据。赵岐之名不少著作中写作赵歧,如《传统语言学辞典》有“赵歧”条,“孟子章句”条的解释中也作“赵歧”,《新型古代汉语》(巴蜀书社1993)148页、古代汉语》(黄河出版社1997)288页也都写作“赵歧”。在一些学术论著中也时见写作“赵歧”。歧、岐音同形近,必有一误,究竟何者为是?《后汉书·赵岐传》去:“赵岐,字■卿,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人也。初名嘉,生于御史台,因字台卿。后避难,故自改名字,以示不忘本土也。”岐即…  相似文献   

13.
陈垣先生不仅是一位史学家、教育家,他还编辑了一系列报刊,为学术文化传播做出贡献。早年他主持革命报刊《时事画报》《震旦日报》和医学刊物《医学卫生报》《光华医事卫生杂志》,启迪民智,推动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年他主编故宫档案刊物《掌故丛编》,促成了明清档案的公布;主编《辅仁学志》则提供了中西学术文化交流的阵地。晚年他也参与了一些刊物的编辑工作。在编辑这些报刊的过程中,陈垣先生秉持“中西会通”“百家争鸣”的理念,注重报刊传播知识、引领风气的社会影响,关注读者的阅读体验,重视与读者的交流互动。陈垣先生的编辑事业,具有与学术研究密切联系的特点,并且体现他一以贯之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4.
陈智超先生主持编辑的《陈垣全集》二十三册已于2009年由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目前为止史学大师陈垣最为全面的著作汇编。但由于各种原因,也不无遗珠之憾,本文试作补辑。此外,《陈垣全集》中有两则文字的系年失之过宽,亦有可细化、精确之处。  相似文献   

15.
1949年,蒋介石大陆政权溃败,百万大陆军民仓皇迁台.但当时究竟什么人能获得一张去台的船(机)票? 除军队之外,中央研究院是蒋介石最先指示迁台的机构.但中研院成功迁台的仅总办事处、历史语言研究所和数学所,其他12个自然科学研究所与社会学所,都选择留在了大陆,在81名院士中,仅朱家骅、傅斯年、李济等9人选择赴台,陈寅恪、李四光、陈垣等60人留在大陆,另有胡适等12人去美.拒绝赴台的学者中,辅仁大学校长陈垣比较有代表性.陈垣读《西行漫记》后,“看到了老解放区十几年前就有了良好的政治……深深地受到感动”.  相似文献   

16.
<正>民国《钦县志》载:“我钦陶器,谅发明于唐以前,至唐而益精致……民国九年(1920年),城东七十里平心村农于山麓发现逍遥大冢,内藏宁道务陶碑一方,为高四尺余之巨制,旁附藏陶壶一个,此碑刻有唐开元二十年(732年)字样……可知我钦陶器历史由来已久。”记述了隋唐时代钦州宁氏“五世七刺史”有关战绩功勋的这块陶碑,刻字精美圆润,陶质坚硬厚重,保留着史前的“无釉素烧”技艺特征,从尺寸和雕刻工艺、  相似文献   

17.
邓瑞全 《文献》1999,(2):247-257
在1948年底的政权交替之际,北平知识界面临选择.是留下来迎接新政权,还是收拾书箧南下,去寻找另外的出路.那些具有较大影响的学者们的去留,倍受人们关注.胡适走了,陈垣留下来了.1949年5月11日,陈垣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给胡适之先生一封公开信》,这位一向不问政治的史学大师却突然谈起了政治,向世人发表对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看法,阐述自己留下来的理由.5月17日,《进步日报》转载了这封《公开信》,在海内外知识界引起巨大震动.  相似文献   

18.
刘真伦在《重庆师院学报》1991年第1期发表长篇文章,就元代诗人萨都剌的族别及姓名作了考证。 文章提出,都剌的族别有“答什蛮民”之说。所谓“答什蛮”,在唐宋史籍中,被称作“大食”,实为穆罕默德所建立的统一的阿拉伯帝国的正式国名,“答什蛮”即“大食国人”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位文坛名家。 他能书善画。故宫博物院藏有他所作《严陵钓台图》和《梅雀》两画,极为珍贵。 他精诗善词。前人评论其诗的风格,或说他有李贺之高格,或说他善学李商隐,或说他“诵法青莲(李白)”大多异口同声地把他与唐代名家相比。 他忧国忧民。其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的社会生活,对人民的疾苦表示深切的同情。《西域少数民族诗选》的编者赞誉他:“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诗人,在当时就受到各族人民的敬仰。” 他,就是西域诗人萨都剌。 萨都剌,字天锡,号直斋。其祖萨拉布哈(又译作思兰不花)、父傲拉齐(又译作阿鲁…  相似文献   

20.
托忒文历史文献对清朝官方史籍编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乌兰 《清史研究》2004,(3):95-101
二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 ,陈垣先生曾大力倡导史源学研究。史源学的要义 ,是追寻史学论著的史料来源 ,检验立论的依据 ,考证其中的讹误。半个世纪以来 ,史源学不但在历史学界享有盛誉 ,而且扬起学术规范化的风帆 ,驶向邻近学科的学术港湾 ,产生广泛的影响。① 当然这主要讲的是对汉文文献研究的影响。在蒙文文献的研究方面 ,1 978年蒙古国学者沙·比拉在他的专著《蒙古史学史》中也关注到了这一问题。他在研究“帝国时代的蒙古史学史 (十三———十四世纪 )”的有关著述《圣武亲征录》、《元史》时就断言 ,它们的资料来源中有不少蒙古文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