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汪丽  王兴中 《人文地理》2008,23(2):43-48
基于学术界共识的后工业化大城市社会空间中产阶层化的理念,本文首次提出社会阶层化的概念并指出社会阶层化主要研究在社会阶层的生活行为扩散和变化规律下,所构建的城市日常居住社区体系和日常生活行为场所体系的时空模式,以此探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研究认为不同城市发展阶段其对应有不同主导阶层的社会阶层化空间结构。进一步从解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化动态角度,研究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下,社会阶层化与城市娱乐产业的对偶空间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2.
张军民  荣城 《人文地理》2022,37(5):114-120+170
空间结构是优化城镇群地域功能的基础。根据新型城镇化和空间结构理论,用地统计、反距离权重等空间分析方法,研究广西北部湾城镇群空间结构分异规律得出:(1)北部湾城镇群以南宁市为中心向周边呈“核心—边缘”分异格局,时空集聚性和差异性渐趋扩大。(2)大城市空间聚集和结构分异不断增大,社会、经济要素空间扩张显著快于人口、土地要素,对外贸易和吸引投资是空间扩张的核心动力,非农化增长也是重要驱动。(3)城区面积与空间结构关系最密切,但投资、贸易、GDP、非农化扩张较快,人口、土地要素空间扩张显著滞后,各要素向大城市集聚的趋势显著,结构分异趋向扩大;绝大部分属于外贸、投资扩张型城镇。应强化南宁市集聚规模,提升工业化水平,扩大区内外合作,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和大湾区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现代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机制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通过住宅市场空间分异研究体系的建立,认为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是社会阶(层)级分化结果通过市场宏观控制、个体择居行为心理的局部调整而实现的空间化过程。因此,居住空间分异机制可以从对住房市场空间分化及个体择居行为机制两个方面来理解。从五个方面具体分析影响城市住宅市场分化的机构、各种机构对城市居住空间、社会空间分异的影响力:(1)政府作为土地所有者及其作用形态;(2)城市建筑商、地产开发商的发展方式;(3)金融信贷业对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的空间非均衡的影响;(4)地产物业机构对邻里的操纵和强化;(5)城市规划思想与方法的影响。并认为影响我国城市社会地理空间分异的宏观背景是:(1)国内自1978年以来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它确定我们的主要研究框架;(2)自80年代末期开始强化的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造就的新国际劳动分工;(3)信息技术革命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及其影响下的经济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4.
张雪  柴彦威 《人文地理》2022,37(6):39-46
混合住房社区内的社会分异是城市社会分异的新形式,是城市地理学者面临的新研究议题,也是在促进社会融合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居住区分异为核心的研究范式平均化了“邻里效应”,无法揭示同一居住区内部的社会分异。居民时空间行为研究为揭示社区内部的社会分异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撑。本文首先回顾混合住房社区政策的起源、发展及学术界关于居住混合与社会融合关系的争议,然后对目前国内外关于混合住房社区的研究进行综述,接着讨论了从时空间行为视角透视社会分异问题的有效性,并基于已有研究进展构建了基于居民时空间行为的混合住房社区社会分异的研究框架,以期为混合住房社区政策制定和城市社区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袁晓玲  郭一霖  王恒旭 《人文地理》2022,37(6):129-138+170
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城市发展质量测算体系,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度中国2005—2018年284个城市的发展质量,借助Dagum基尼系数与核密度估计工具考察中国城市发展质量的区域差异和动态演进规律,并进一步运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城市发展质量时空分异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城市发展质量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后期乏力”和“东强西弱”的问题突出;(2)区域间差异是城市发展质量差异的主要原因,贡献率为57.04%;(3)城市发展质量的绝对差距逐年缩小,各区域分布延展特征突出;(4)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发展质量时空分异的主要驱动因素,而人力资本水平和政府调控力度的驱动力正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6.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a model of spatial segregation mediated by competitive land prices. Agents of two groups consume city land and benefit from social interactions. Because of cultural or ethnic differences, intragroup interactions are more frequent than intergroup ones. When group sizes differ, population groups sort into distinct neighborhoods. We characterize two‐ and three‐district urban structures. For high population ratios or strong intergroup interactions, only a three‐district city exists. In other cases, multiplicity of equilibria arises. Both groups generally rank these equilibria differently. However, when group sizes are similar, all individuals agree on which spatial equilibrium is best.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住区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李植斌 《人文地理》1997,12(2):18-22
随着城市住房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城市住区的社会经济空间结构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本文从分析城市住区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入手,探讨了这种变化对城市社会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前,城市空间重构所孳生的土地利用冲突现象已成为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获得了学术界、地方政府和社会大众的高度重视,而对土地利用冲突的类型和影响因素的探讨构成了后续治理途径研究的根本前提。本文基于城市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社会空间辩证统一的视角,以广州市为例,选取了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广泛存在的旧城更新、工业用地置换和城中村改造等城市空间重构的重点领域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土地利用冲突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证实了空间调整与社会变迁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9.
章征涛  刘勇 《人文地理》2015,30(2):43-49
以重庆市主城区社会空间结构作为研究对象,以五普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利用因子生态分析手段,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重庆主城区社会区加以分析。结果表明影响2000年重庆主城区社会区形成的主因子有蓝领人口因子、白领人口因子、居住条件因子、外来人口因子4个;将2000年重庆主城区社会区划分为六个主要类型,其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马赛克和圈层"结构,内圈表现为马赛克分布,被外圈农业人口分布区所包围。从主城区层面上看,社会区分布表现出一定非规律性;在组团内反映了一种内在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0.
We increasingly understand the causes of population decline: these can be, among others, processes of deindustrialization, decreasing fertility or the succession of a city through the stages of urban life as the city matures. However, we are still insufficiently able to explain why differences still exist between cities within regions experiencing the same macro‐processes and between cities of the same “level of maturity”. This research addresses this intra‐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in popul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declining former mining region of Saarland (Germany).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differentiation in current decline stems from (1) the differentiated population development trajectories of the past, with a massive population boom followed by an aged and declining population in the industrial municipalities; and (2)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menities over the region; and (3)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accessibility of housing opportunities steering migration flows. The latter are not necessarily concentrated in those areas that are attractive. Rather, the distribution of these housing opportunities strictly follows the planning logic of the supra‐local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with a concentration of housing within easy access of major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in larger centres. The case study thus reveals that the mechanisms behind this intra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are much more complex than often portrayed in the urban development and decline debate.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reviews recent research on the changing spatial structure of Australia's major cities from the early 1990s, concentrating on (a) the location of employment and journey to work patterns, (b) the changing nature of housing, and (c) patterns of residential differentiation and disadvantage.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1990s was a watershed decade during which some taken‐for‐granted aspects of Australian urban character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change. It then examines the latest generation of strategic planning documents for these major metropolitan areas, all published between 2002 and 2005, and argues that there is a mismatch between the strategies’ consensus view of desirable future urban structure, based on containment, consolidation and centres, and the complex realities of the evolving urban structures. In particular, the current metropolitan strategies do not come to terms with the dispersed, suburbanised nature of much economic activity and employment and the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issues that flow from that, and they are unconvincing in their approaches to the emerging issues of housing affordability and new, finer‐grained patterns of suburban inequality and disadvantage. Overall, the paper contends that current metropolitan planning strategies suggest an inflexible, over‐neat vision for the future that is at odds with the picture of increasing geographical complexity that emerges from recent research on the changing internal structure of our major cities.  相似文献   

12.
空间隔离视角下中西方城市社会排斥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已成为社会排斥研究的重要维度。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重点对空间隔离与社会排斥的内在逻辑及其重点研究领域进行阐述。总体上,社会排斥研究的空间维度聚焦于资源和机会的非均衡配置及流动性障碍导致的边缘化过程。具体来讲,从邻里结构性特征中辨识潜在的被排斥主体,强调了社会排斥产生的物质基础;厘清不同尺度、不同空间类型下空间隔离与社会排斥相互作用机制,为消除空间隔离产生的社会排斥障碍提供实践基础。基于社会融合发展目标,提出融贯社会空间隔离到社会空间融合的分析框架,为建构多尺度社会融合路径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城市中心性研究与城市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省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基于区位商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城市中心性进行了测度和研究。通过对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发现辽宁省当前城市发展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经济体制、第三产业、经济外向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1990年以来西方城市社会地理的研究特点进行概括,表现为研究成果不断增多、主题多样化和研究方法上从量化到质化的转变,然后从内容上进行归纳,包含社会公平、疾病与健康地理、犯罪地理、感应地理等研究重点,其中社会公平又细分为对弱势群体地理研究、福利地理以及女性地理学。这些研究在侧重点上有较大转变,从一般性社会要素空间区位探讨过渡到要素背后的社会、文化、政治等情境的结构式剖析,注重研究社会空间的隐喻和文化意义、社会问题对空间的塑造机制以及特定空间对人的再造等。在此基础上对西方城市社会地理研究进行简要评价,归结为问题导向、主题多样化、地方性研究和质化与本位研究主导,最后提出对中国社会地理研究的初步建议:壮大中国社会地理研究队伍、积极借鉴其它学科、以居民日常行为地理研究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河谷盆地型城市是一类地貌条件特殊的城市,本文就以兰州为例,讨论中国城市,包括河谷盆地型城市居住区的分异、空间演变与机制,并对未来中国城市居住区分化的趋势和方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
有关"社会主义转型国家"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0年代西方学者对于“社会主义转型国家”城市社会空间进行了大量研究。尽管中东欧社会主义转型国家与中国城市社会空间演进有某些共同点,如郊区化、内城区衰落、居住隔离等,但两者的分异机制迥然不同,前者为“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彻底的急速转型”,后者为“社会主义前提”的渐进转型。这对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的深入研究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城市群体结构及其演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本质过程和直观表现是城市群体结构或城市群形态结构产生、发展到成熟完善的过程。文章从城市群体结构的概念入手,研究了其基本型式和结构划分的思路,概括了四圈层空间结构模式,即核心首位城市带、城市组群发育带、城市个体分布带、城市群腹地带。分析了其结节性与均质性、网络性、功能性的特征,并对城市群体结构发展动力、阶段及特征加以理论概括。以城市群演化为基点,对城市群体形态结构、类型和演化规律予以阐述,归纳出城市群体结构和城市群形态类型演化的相关模式。  相似文献   

18.
依据沈阳市1990年第四次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从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和市辖县(市)等尺度分析其劳动力结构和行业结构的空间差异,研究发现沈阳市劳动力从原有的就业空间向新就业空间转移,郊区化现象明显,特别是第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明显出现郊区化现象,转移的主要地区为城市近郊区;而人口和工业的郊迁是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人口、工业以及就业郊迁对沈阳城市空间结构产生作用,导致城市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发生重构。  相似文献   

19.
城市群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阐述了产业簇群理论、层域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和生态学理论等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依据。深入分析了特色产业簇群视角的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过程。构建了全球、国家和区域等不同尺度的廊道组团网络化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模式。最后,作者提出了思想观念创新、市场一体化建设、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特色产业簇群培育等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路径等。  相似文献   

20.
当代国外对城市生活空间评价与社区规划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后陆续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城市的空间问题主要涉及到社会空间方面。地理学对其研究的核心是在探讨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准确地理解、判识生活空间的质量与类型,并通过规划制定出社会-生活区域治理对策,以提高城市空间(社区)的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对以上命题的探索涉及到当代社会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城市社会地理学前沿性研究。本文从综合理念与研究模式的角度,概括当代西方国家地理学对其的探索现状、研究内容、运用的方法论以及代表成果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