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潘深亮 《收藏家》2002,(8):8-13
徐悲鸿是现代以画马驰名的大家,他画的骏马,俊逸豪放,家喻户晓。他既有传统的鞍马画的功底,又吸收西洋马画的特点,融西干中,独创一格,为我国传统的鞍马画的发展开辟了新径,从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从画史看,我国传统绘画中,以马为题材的作品甚多,且历史悠久。唐代画马名家曹霸、韩千、韦偃等,不仅是见于著录的名家.而且有他们的作品传世,流传有绪的稀世之珍《照夜白》、《牧马图》以及唐代无名氏画的《百马图》等,在马的造型、神采、笔墨功底上都已达到了前人未有的水平。宋代李公麟《五马图》、《摹韦偃牧放图》,元代赵孟頫《放牧图》、《浴马图》等,在继承前人技法,发挥线条的造型功能上都有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1962年前后吉林省博物馆在北京的某位收藏家处购进一件元人《萱蝶图》轴。后来经张珩、谢稚柳、刘九庵、张伯驹等人鉴定,他们一致认为该作品为“旧假”,并肯定它既不是郭天锡所画,也不是出于元人手笔。最近美籍华人翁兴庆(万戈)先生赠送给吉林省博物馆一部美国印刷的在美国各大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画的集册——《八个朝代的中国画》,其中有一件署名刘善守的《萱蝶图》轴,这件画无论从画幅的尺寸、构图、画面物象以及用笔等都和吉林省博物馆所藏的那件元人《萱蝶图》轴,非常相像,这引起了我们很大的兴趣。为了便于对比研究,先把两画的自然情况列出:吉林省博物馆藏元人《萱蝶图》轴(简称“馆萱”)。质地,绢本。画面尺寸,164×56公分。内容,萱花竹石,巨石上单腿立一  相似文献   

3.
元人《宦迹图》卷(旧题宋人画《赵遹泸南平夷图》卷) 绢本水墨淡设色长卷,高39.3、长396.2厘米,今藏美国堪萨斯城奈尔逊·阿金斯艺术博物馆。此图景物相连,画一人不同时期的事迹,无款识。卷前有佚名人书"笃恭"二大字,书于元宫廷御用明仁殿描五爪金龙黄笺上。又有明沐昕篆书"徽宗宸翰"四大字。卷后有沐昕行书跋及明宣德十年吴讷跋,都称"笃恭"二字是宋徽宗所书,而没有提到  相似文献   

4.
明、清两代有关书籍记载,唐寅画师承周臣,亦多取法李唐、刘松年,兼采元人法。明毛大伦《增广图绘宝鉴》评唐寅说:"山水、人物无不臻妙,虽得刘松年、李晞古之皴法,其资秀雅,青于蓝也。"清恽寿平在他所题唐寅的画跋里写道:"笔墨灵逸,李唐刻画之迹,为之一变。"也都明确道出了他的师承渊源。但是在我所看到的藏画中,却有一幅唐寅仿元高房山笔法的《云山图》(图版柒:1)。此图的下半部画左右两坡岸,坡岸中间有一座精致的小桥相连,一乡民从右边行过小桥,走上了左边的坡岸。坡岸上树木苍郁。画的中段是一带烟水迷濛的谿岸,上半部则是远  相似文献   

5.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钟馗嫁妹图》,署为南宋或元代颜庚作品。然而画面中出现了明代才开始盛行的雉尾,画中的钟小妹形象具有较为典型的明代仕女画特征。黄辉款题识有不自然之处,吴宽款题画诗抄袭了元人诗作。笔者有理由认为,该画的实际完成年代为明代中晚期。  相似文献   

6.
贝洛 《中华遗产》2011,(10):64-73
元人刘贯道在《消夏图》中用屏风巧妙地传达了文人身、心、意相离又相合的境况。画中主角在仕女环绕中乘凉。屏风中的他又在博古,博古场景的背景屏风中。是他最向往的隐逸山水。  相似文献   

7.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张果见明皇图》是元代画家任仁发的代表作品,它历来被称为鞍马画佳作。本文试图从画卷拖尾上康里巎、危素两人的题跋入手,结合画家的创作母题、创作背景以及任氏的生平传记,考证其托名于道教仙像所要传达出的鞍马以外的特殊用意,为元代初中期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一个带有象征意义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8.
世传辽国耶律培《东丹王出行图》、《射骑图》、《射鹿图》,胡瓌《卓歇图》、《出猎图》、《回猎图》、《番马图》,及见载于史籍的如胡虔《汲水蕃部图》等风土人物鞍马之作,虽由近年相关出土文献及民俗考古成果提出某些作品作者及具体年代尚亟待考,但这些资料也恰佐证了这些作品的年限范围无出五代至两宋的辽金之间,且皆为切实反映其时契丹、女真等北方游牧民族生活状态及其画家艺术风貌的第一手资料,对后世研究辽金番骑题材绘画、寺庙墓室壁画、游牧民族文艺发展以及胡汉文化融合演变有其特殊意义。本文即以绘画的情节性表现为视角,综合中土鞍马人物画的发展特征、区域民族考古及相关史学观点,讨论辽金番骑画在绘画本体表现语言方面对中原文化的吸收借鉴以及逐步融合了自身民族性格后的独特发展风貌。  相似文献   

9.
《名家翰墨》第十三期"书画鉴定特辑"上,刊登了丁羲元先生《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卷〉新考》一文。文章以赵氏画卷(图一)题款中鹊山、华不注山的方位错误为线索,经过一系列考证,得出这样的结论:"综上所述,现存的赵氏《鹊华秋色图卷》,从画心的赵孟頫题款到卷后元人以及明代一些重要题跋均系伪托,这些迹象反映出画作本身严重的真伪问题……因此我以为传世的这卷《鹊华秋色图卷》,很难排除为明人之伪托。"笔者认为丁先生文章的观点不能成  相似文献   

10.
《文史天地》2009,(8):F0004-F0004
赵雍(1289-约1360),湖州(今属浙江)人。赵孟叛次子。擅山水,尤精人物鞍马,亦作界画。此图以高丽国诞生之神话为题材,集工笔人物、鞍马、青绿山水于一图,功力不逊于其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范宽《溪山行旅图》目前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首先针对范宽《溪山行旅图》的艺术风格进行了探讨。其次谈范宽《溪山行旅图》对自然山水的再现,体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中国传统艺术理念。自然山水不但是画者的生活场所,也是画者去观察临摹的物象,更是师法自然的老师。最后从美学原理视角审视了范宽《溪山行旅图》的画中意境。  相似文献   

12.
怀素《论书帖》中"彦清"款记考辨辽宁省博物馆所藏怀素《论书帖》卷后另纸上有元人张晏、赵孟頫题跋(图一、二),两跋前后相接,"彦清"是赵跋中上款。考此两跋,原系怀素《食鱼帖》题识,清初为顾复移裱至《论书帖》中,遂成今日之状。张晏跋云: 藏真书多见五十幅,亦皆唐僧所临,而  相似文献   

13.
赵孟頫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重要人物,他对元明以来绘画艺术发生的作用与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他的绘画创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从故宫博物院历年在绘画馆展出过的他创作的《人骑图》、《水村图》、《秀石疏林图》、《幽篁戴胜图》、《秋郊饮马图》等幅作品,和各地其他存世作品来看,就有几种不同的面貌。这些作品,题材上有人物、山水、鞍马、花  相似文献   

14.
宋徽宗赵佶的绘画作品,历代画史著录甚多,花鸟,山水,鞍马,禽兽,题材广泛,但存世作品仍以花鸟画为多。优秀的花鸟画作品如故宫博物院藏《芙蓉锦鸡图》、《祥龙石图》、《枇杷山鸟图》;上海博物馆藏《柳鸦芦雁图》;辽宁博物馆藏《瑞鹤图》;台湾故宫博物院藏《蜡梅山禽图》、《红蓼白鹅图》、《池塘秋晚图》和现藏南京博物院的《鸲鹆图》等等。  相似文献   

15.
故宫等处所藏时代较早的"宫苑图"甚多。旧称:这批画创作于唐初,作者是李思训画派。长期沿用此说,决非无因,也基本上是对的,但并不完全正确。实际上,李思训属于阎立本画派。这批画,创作于隋至唐初,作者应属阎立本画派,而且应属于阎立本画派的早期作品。此类作品,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就有《宫苑图》卷、《宫苑图》轴、《京畿密雪图》、《九成宫图》;故宫运往台湾的类似之作有《曲江图》、《上林密雪图》等三幅;此外,流落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的有《宫苑图》团幅;上海博物馆还有《云山殿  相似文献   

16.
关于“展子虔《游春图》”年代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故宫博物院藏"展子虔《游春图》"是数百年来颇负盛名的一幅古代绘画,著录于元周密《云烟过眼录》、明文嘉《严氏书画记》、詹景凤《玄览编》、张丑《清河书画舫》、清吴升《大观录》、安岐《墨缘汇观》和《石渠宝笈续编》等重要书画著录书籍中。在画前隔水上有宋赵佶(徽宗)題"展子虔游春图"六字。八百年来这幅画历经宋赵佶、贾似道,元仁宗鲁国大长公主祥哥刺吉,明严嵩、严世蕃父子、韩世能、韩朝延父子,清安岐、弘历(乾隆帝)等人递藏。用  相似文献   

17.
一、散失海外的《牧牛图》以牛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早在唐便已形成风气,与鞍马一起成为绘画表达的主题。画马有曹霸、韩干等名家,而牛则有戴嵩、戴峄、韩幌、李渐等,五代厉归真、北宋朱羲、朱莹、甄慧、王凝、祁序等亦均是画牛的高手。南宋时以画牛名家的画家很多,李唐、智融、李迪、阎次平等人,都留下了诸多精美的作品。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有不少此类作品散佚海外,成为海外遗珍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散在世界各地公私收藏机构。  相似文献   

18.
黄小峰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0,(11):75-90+110-111
本文是对传为北宋王居正《纺车图》的个案研究。作者通过对图像的仔细考察,结合纺织科技史的研究成果,指出画中描绘的是一架有意体现出粗糙和原始色彩的麻苎纺车。画中哺乳的年轻母亲与老妪之间围绕纺车的协同劳作,蕴藏着家族昌盛、"世掌丝纶"的特殊寓意。此外,作者还在文中探讨了《纺车图》与"豳风七月图"、"纺绩图"这两类可能在元代新出现的图像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陈继春 《文博》2007,(2):22-30
张彦远成书于公元842年左右的《历代名画记》卷九云:“杨宁、杨升、张萱、已(以)上三人,并善画人物。宁以开元十一年为史馆画直,萱好画妇女、婴儿。”而在张氏条下称其有“《妓女图》、《乳母将婴儿图》、《按羯鼓图》(惠比寿鼓)、《秋千图》、《虢国妇人出游图》,传于代。”  相似文献   

20.
正描写城乡民俗和市并风情的作品始于五代,盛于北宋。《图画见闻志》中记载五代张质善画"田家风物",又称宋高元亨"多状京城市肆车马",叶仁遇"多状江表市肆风俗,田家人物"。《圣朝名画评》中载燕文贵画《七夕夜市图》,描写汴梁最繁华夜市的街道。这些人的作品虽都不传,却可证明当时就有画风俗画的传统。传世风俗画作品中最著名的当属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卷》,这件美术史上的赫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