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廷治藏盛事有见证──介绍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几件藏传佛教文物王尧1994年5月3日至8月2日,本人应邀到台湾台北政治大学讲学三个月。适逢其会,设在台北士林区外双溪的"故宫博物院"举办"藏传佛教法器特展",承蒙在该院典藏部任职的蔡玫芬、胡进杉、葛婉...  相似文献   

2.
王建芙 《收藏家》2011,(4):26-32
在沈阳故宫博物院所藏大量清宫藏品中,有许多器物明显具有藏传佛教风格,从器型上看它们都是藏传佛教供奉的圣物。可大致分为三部分:仿制藏传佛教中的法器,仿制藏蒙习俗的生活用具和具有藏传佛教纹饰的中原器皿。  相似文献   

3.
张力  徐戎戎 《收藏家》2010,(5):3-10
2009年秋,经过精心筹备,辽宁省博物馆策划推出了"妙相庄严——辽宁省博物馆藏佛教造像精品展"。展览共精选了十六国时期至清代的各类佛教造像艺术精品201件(套),整体分为"汉传佛像艺术"和"藏传佛像艺术"两大部分,这是新馆开馆后,辽博首次将馆藏众多珍贵的历代佛造像艺术珍品呈现给观众。  相似文献   

4.
彭筱婷  ;韩振中 《神州》2014,(17):39-40
佛教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人类文明中大放异彩。佛教法器不仅作为弘扬佛法的重要载体,更是佛教造物艺术的重要表现。通过对法器文献、图像资料的搜集与整合,立足于设计审美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可以发现其在造型、材料及装饰工艺等方面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汉藏佛教艺术交流由来已久,两地在法器的设计制作中相互汲取融合,进而使得汉地佛教法器在具有鲜明的汉地风格的同时对藏传佛教法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吐蕃王朝以后,随着佛法的兴盛,藏地开始逐步兴起修建寺院、塑造佛像的传统,同时也相应出现了以壁画、唐卡、石刻、铜铸、泥塑、木雕、金铜造像等形式塑造五方佛形象的传统。在藏传佛教各种传承系统中,五方佛形象和修持仪轨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即一面双臂、一面多臂、多面多臂、持有法器、不持法器、双修等形象。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11月17至19日,由故宫博物院主办,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共同承办的“梵天东土并蒂莲华:公元400-700年中印雕塑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此次研讨会以更加广阔的艺术史研究视野,在陆上与海上丝路发展的大背景下,考察了印度与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历  相似文献   

7.
随着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广泛和深入,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和外八庙管理处精心组织了《清宫秘藏———承德避暑山庄藏传佛教文物特展》,奉献给血脉相承的台湾同胞。此次特展自1999年1月16日至5月23日,历时四个月,分别在台北和高雄两地展出。这次展出的展品分佛造像、供法器、佛龛三大类,共98组149件,大多数为清宫旧藏,其中有些还是首次公开展出。展出文物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由清宫养心殿造办处工匠制作,用于避暑山庄、外八庙各殿堂的陈设珍品;二、清代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上层首领进献的贡品;三、元、明两朝宫廷中的旧藏。佛造像类,主要…  相似文献   

8.
利用博物馆自身丰富的馆藏,组织对外文物展览是中国博物馆走向世界的重要方式。中国博物馆最早走出国门应该是1935年11月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河南省博物馆等六机构所藏中国古代文物精品1022件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博览会。随后就是1940年1月苏联莫斯科举办中国艺术展览会,故宫博物  相似文献   

9.
宋爱平 《收藏家》2014,(4):3-12
<正>由山东博物馆、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联合故宫博物院、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空灵之约—中国沉香文化展于2013年12月底在山东博物馆开展,持续到2014年6月30日,展期半年。此次展览共展出我国历代香器和珍贵香料238件(套),其中战国直至近代的香器180件,产自越南、印尼、海南等世界各主要产地的顶级沉香58件。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提供展品148件,故宫博物院48件(套),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正>历世达赖、班禅敬献中央政府的礼品主要珍藏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民族文化宫和雍和宫。礼品数量巨大,种类繁多,仅民族文化宫就珍藏有各类礼品800余件(套),其中清代礼品有40余件,它们既有反映藏传佛教文化艺术博大精深的宗教器物,也有反映雪域高原丰富物产和人民勤劳智慧的生产生活用品。今天,这些礼品已成为见证历史的文物精品。藏传佛教兴起于公元10世纪。在我国主要流传于藏、蒙古、门巴、  相似文献   

11.
法螺是藏区本教和藏传佛教的宗教仪轨 中共同的重要法器与乐器,但其在螺纹的左旋与右旋上 却有严格的宗教属性规定。本文通过研究一件甘肃省博 物馆所藏的左旋法螺,甄别了左旋与右旋法螺的宗教属 性,阐述了这种宗教仪轨的由来;也从一个侧面阐释了藏 区本土佛教与本教相互斗争、融合的历史过程及现状。进 而认为法螺左旋与右旋的宗教属性差异是这一历史文化 现象的典型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12.
罗扬 《收藏家》2006,(4):25-30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房四宝中,有20件(套)文房四宝精品曾经在1991年举办的《故宫博物院50年入藏文物精品大展》中参展,其中有笔4件,墨6件(套),纸2件、砚8件。如果按年代排列,唐代文物1件,为国家一级文物;明代文物6件,清代文物13件(套),都是国家二级文物。这20件(套)文房四宝精品分别是顾铁符先生捐献的唐代端石风字砚、故宫博物院收购的明代漆堆黑云纹笔、尹润生先生捐献的明代八吉祥墨、张子高先生捐献的明代方于鲁款文彩双鸳鸯图墨、故宫博物院收购的明代端石正德六年款石几砚,故宫博物院收购的明代端石雕牛望月砚,中央文化部文物局拨…  相似文献   

13.
《收藏家》2016,(2)
正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清代漆器,多为宫廷用器,其中有许多器物具有明显的藏传佛教风格。本文选取沈阳故宫院藏佛教风格漆器,从清代宫廷藏传佛教入手,简要介绍清代宫廷漆器的特征与分期,以为依托,见证西藏与内地文化的交流互动。漆器作为清代宫廷艺术品的重要分支,受清帝钟爱。由于藏传佛教被清帝所推崇,与藏传佛教相关的器物也依帝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1900件艺术展品回国始末米镇波1940年元月,正值战争风云密布之时,中国和苏联的对外文化联络协会达成一项协议,即中国方面把故宫博物院的院藏和中国民间部分私人收藏,共计1900件艺术品运抵莫斯科展出,定展览会名称为“中国艺术品展览”。在这...  相似文献   

15.
故宫博物院文物藏品的状况一直为社会所关注,外界了解甚少,钱币就是其中之一.故宫至今没有对外介绍过所藏钱币的基本情况. 一 故宫博物院藏钱币简介 故宫博物院从2004年开始,用了7年时间对院藏文物进行了一次彻底地清理,公布藏品总数为1807558件(套)(不包括滞留在南京博物院的10万余件故宫南迁文物).故宫将在认真清理的基础上编印《故宫文物藏品总目》并向社会公开发行,这是与故宫文物的整理、研究结合在一起且互相促进的工作.届时大家将会对故宫藏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东艺 《中华遗产》2007,(6):146-147
中国的佛教造像主要可分为汉传、藏传两大体系,其中藏传佛教艺术创始于7世纪,随着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的先后入藏,作为佛教重要象征的佛像及佛教艺术也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传入了西藏。经过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藏传佛教造  相似文献   

17.
藏传佛教法器与供器,大多以金、银、铜铸造为主,兼有木雕、骨雕、石雕,海贝壳以及布、丝织、锦缎等面料制品。其质材各异,造型奇特,制作构思巧妙,数量巨大,是西藏佛教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故宫博物院藏一件包世臣肖像画题跋的分析和研究,对包世臣的卒年及其晚年事迹作全新的考证,得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结论。此外,作者还对画像的作者、题跋者的身份及其相互关系等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董健丽 《收藏家》2022,(5):3-12
唐代是中国陶瓷蓬勃发展时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器物种类繁多,造型千姿百态,釉色品种丰富,纹饰端庄大气,文化内涵多元。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唐代器物计1534件,涵盖了各个窑口,各种釉色,使用功能齐全,日常用具、陈设用具、文房用具、宗教法器、丧葬用具、乐器、玩具等各种门类无所不包,直观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述论,不妥之处,敬祈方家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20.
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玉雕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特别是乾隆、嘉庆年间(主要是乾隆二十五年至嘉庆十七年)的玉器制作,数量宏大,工艺水平高超,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故宫博物院藏的数万件清代玉器中,大多为这一时期的作品。对这些藏品进行整理、分析,无疑是研究我国玉器发展历史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仅就故宫藏清乾嘉时期宫廷玉器的造型艺术作些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