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马勇 《广西文史》2006,(1):69-71
1943年10月30日,中、苏、美、英四国在莫斯科发表《普遍安全宣言》,提出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了联合国制宪会议,6月26日,参加会议的51国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当时中国代表团的董必武同志也在宪章上签了字。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这天被定为“联合国日”。  相似文献   

2.
通过考察二战后琉球问题的处置过程,作者提出美国在琉球问题处置上经历了一个由"盟国共管"到"独自托管"的变化过程。1951年,在美国的操作下,美、英等国与日本签订了《旧金山和约》,将琉球群岛置于美国的托管之下。此后,美国擅自扩大托管范围,将中国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纳入其托管范围,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为钓鱼岛争端埋下隐患。美国单方面"托管"琉球有违于《联合国宪章》中有关托管制度适用范围的规定,且未向联合国提出申请,严重违反了国际法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3.
垄断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反垄断情绪高涨,对此,美国政府主要通过一系列反垄断立法(反托拉斯法)规范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此后100多年,反垄断立法仍在不断发展。本文主要考察美国反垄断法的历史,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美国政府在参与经济事务中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试析克林顿的“新亚太构想”王松德去年7月上旬,在东京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开幕前夕,美国总统克林顿应邀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发表演讲。在演讲中,他提出了他早已准备好的“新亚太构想”。这是美国政府冷战后的第一个较全面的对亚太地区的政策兰图。克林顿提出“新亚太构想”...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敦巴顿橡树园会议规划了联合国宪章的基本轮廓,解决了联合国建立的主要问题。美国总统罗斯福将会议提案称为"国际政治合作的奠基石",苏联大元帅斯大林认为这次会议是"联合国家战线的鲜明标志"。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4年8月21日至9月28日,美英苏三国参加,就战后联合国的组织机构基本达成协议;第二阶段从1944年9月29日至10月7日,中美英三国参加,就联合国组织问题作了进一步讨论。本组史料为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顾维钧在会后向国民政府外交部呈报的《参加国际和平安全机构会议代表团报告书》,详细描述了会议的经过、会议讨论的要点及其结果。  相似文献   

6.
在尼克松执政时期,环境成为美国外交的主要议题之一.尼克松政府通过北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联合国国际组织,围绕环境监管、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等主题进行外交活动.尼克松的环境外交体现出其先行一步的外交构想和具体的环境行动.美国的环境外交因先于其他国家而取得了国际环境领域的有利地位,并推动了20世纪70年代初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达到一个高潮.不过,尼克松的环境外交更多地着眼于美国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形势和现实利益,与第三世界为实现符合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环境主张形成了明显的对照.  相似文献   

7.
晓岷 《世界历史》2000,(6):105-108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悍然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发动侵略战争;同时还野蛮轰炸了我国驻南使馆,造成我使馆人员伤亡的严重事件。这种公然违背联合国宪章,践踏国际法准则的霸道行径,充分暴露了北约国家“维护人权”的虚伪本质,因而理所当然地遭到世界上主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强烈愤恨和谴责,也进一步激发了我国社会科学界,尤其是研究国际问题和世界历史问题的专家及学者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国际角色定位的转变、美苏冷战的展开、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国际社会对人权保护的日益重视以及美国黑人争取民权的国际转向,促使美国的种族问题日趋国际化。为了维护国家形象和"世界领袖"地位,并努力把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到资本主义阵营一边,美国政府不得不重视保障黑人权利。在布朗案等系列黑人民权诉讼案中,司法部代表美国政府以"法庭之友"身份提交书面陈述,从美国外交和国家利益的角度要求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在布朗案中,最高法院在多个方面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从而最终作出了推翻"隔离但平等"原则的判决。美国充分利用这一判决结果和有利的国际舆论,改善国家形象,提升国家声誉。美国政府对布朗案判决的政治利用取得了一定效果,而国际舆论也进一步推动了美国的黑人民权改革。  相似文献   

9.
朝鲜战争前后,美国政府对教科文组织的态度发生了重要变化。一方面,由于美国政府要求教科文组织为联合国的干涉行动进行意识形态宣传的政策遭到了该组织的部分抵制,美国官员降低了参与该组织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国内反共事态的发展加剧了政府对教科文组织的怀疑,进一步削弱了该组织在美国国内的合法性。政府与公众对组织态度的变化为日后双方关系的破裂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0.
1944年召开的敦巴顿橡胶园会议对于联合国的成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联合国由此才最终从大国分别酝酿与构想阶段,进入共同协商的实质性筹建阶段.由于在敦巴顿橡胶园会议上准备了充分完备的具体筹建方案,并采取了相对务实的外交策略,国民政府实现了与会的基本目标,即确保了中国的大国地位,以此为基础,中国代表团对联合国的筹建也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在美国的中国公民权益受侵犯案件时常发生的现状,结合对从美国回来的华侨进行的社会调查,从国际法的视角,分析了在美国的中国公民权益受侵犯的主要现象和原因;指出了侵犯在当地的中国公民权益,是对国际法上关于国际人权保护和反种族歧视原则的践踏;并就如何保护在美国的中国公民权益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Voluntary programs have emerged as important instruments of public policy. We explore whether programs lacking monitoring and enforcement mechanisms can curb participants’ shirking with program obligations. Incentive‐based approaches to policy see monitoring and enforcement as essential to curb shirking, while norm‐based approaches view social mechanisms such as norms and learning as sufficient to serve this purpose. The 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 (UNGC), a prominent international voluntary program, encourages firms to adopt socially responsible policies. Its program design, however, relies primarily on norms and learning to mitigate shirking. Using a panel of roughly 3,000 U.S. firms from 2000 to 2010, and multiple approaches to address endogeneity and selection issues, we examine the effects of Compact membership on members’ human rights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We find that members fare worse than nonmembers on costly and fundamental performance dimensions, while showing improvements only in more superficial dimensions. Exploiting the lack of monitoring and enforcement, UNGC members are able to shirk: enjoying goodwill benefits of program membership without making costly changes to their human rights and environmental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3.
胡文涛 《史学集刊》2007,29(1):44-49,76
冷战开始后随着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加剧,美国政府通过采取创建新闻署、组建和平队、成立国际交流署等手段,逐步将文化外交融入对外宣传范畴,演变为一种冷战工具,其间政治文化和领袖的国家使命感起到关键作用。这种文化外交在为美国赢得冷战的胜利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使其国际信任度和软权力下降。  相似文献   

14.
Many historians have upheld the 1970s as the ‘breakthrough’ decade for human rights. Botswana was a notable beneficiary of the efflorescence of these principles, especially as human rights gained greater prominence in the foreign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US). From 1966 to 1980, the government of Seretse Khama upheld one of the strongest human rights records of any African state, using it to acquire vital economic aid and psychological encouragement from the West. This study of US–Botswana relations is significant for showing the capacity of an underdeveloped and vulnerable state, surrounded by white minority regimes, to use internationalist ideals to improve its prospects for greater security and prosperity. The research also reveals the limits of Botswana's approach, particularly when the US could not align its strategic interests in Africa with its professed value for human rights. Botswana was therefore exceptional in perceiving its geopolitical priorities as closely tied to its integrity as a self-proclaimed model for non-racial democracy in Southern Africa. The article helps to show how the 1970s human rights movement was not just a Western one or an American one, but a truly transnational one, with unique, though often underappreciated, contributions from those in Africa.  相似文献   

15.
The United States has been reluctant to agree to binding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instruments ever since the very first meeting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 in 1947. This article explores structural causes for that reluctance. Internal government papers show that US government officers worried that a human rights treaty might expand federal jurisdiction at the expense of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ent states and could provide an opening for judicial activism by the courts. These concerns made domestic political sensitivities more acute and raised principled questions about the desirability of pushing domestic reforms through international law-making. US representatives made repeated efforts to ensure that an international bill of rights was drafted as an aspirational declaration rather than a legally binding treaty. They also proposed clauses designed to delay or limit the domestic effects of any agreement, while reassuring the US Senate that domestic power balances would not be disturbed. Constitutional concerns thus framed the United States' contribution to the creation of an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system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相似文献   

16.
美国反托拉斯法目标多重性形成原因的历史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铁 《史学月刊》2004,(6):83-94
历史表明 ,美国反托拉斯法从一开始就不是像罗伯特·博克所说的只有一个目标 ,即消费者利益的最大化或者说经济效率。不同的利益集团和不同地区的代表在第 5 1届国会上的较量就决定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在目标上的多重性。共和主义的权力均衡理念、自由主义的产权观、古典经济学的契约自由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市场价格学说也对这种多重性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此后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 ,美国反托拉斯法因为整个管制体制的变化而在目标上与时俱进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 ,诸如重整市场、稳定经济、加强社会关注和提高经济效率等等。因此 ,美国反托拉斯法在目标上的多重性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7.
战后,处于“冷战”前沿的法国成了美国重点争取的对象,而法国的共产党势力始终又是美国的心腹大患,美国必欲除之而后快。通过积极插手战后法国内部事务,美国如愿以偿地坐视法国共产党被赶出联合政府。在马歇尔计划的鼓舞下,法国建立了亲美的中右翼政权,法国政治由此开始向右转。美国成功地实现了从政治上对法国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增加学校收入和刺激消费,美国政府和大中学校采取各种措施吸引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中国掀起了留学美国的新一波热潮,留美学生人数直线上升。受美国政府、学校积极推动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这股美国留学热将持续升温,且呈低龄化趋向,但留学移民难度会有所增加。美国留学热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将日益扩大,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9.
论文梳理了美国华人争取教育平权第一案——泰普诉赫尔利案的产生背景、审理过程、后续发展及影响。虽然泰普胜诉后,受到旧金山教育行政当局的极力阻挠,仍未能进入白人公立学校,但泰普案改变了华人消极维权的刻板印象,激励华人教育平权斗争的策略向法律诉讼转变,敦促美国设立第一所持久性的华人公立小学,提高了旧金山华人儿童的入学率。泰普案的发生距今已逾百年,在这百余年间,美国华人群体的公共形象经历了巨大转变,他们对教育公平的追求和探索从未停歇,华人为争取平权所做出的努力不应被忽视。  相似文献   

20.
徐一鸣  张生 《世界历史》2020,(1):108-126,I0006
如何处理琉球群岛,是美国战后对日和约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1950年4月,杜勒斯被杜鲁门总统任命为国务卿顾问,负责对日和约问题。当时,美国政府内部特别是军方和国务院之间对此存在争论和分歧。杜勒斯因应美国遏制共产主义发展的亚洲政策主要目标,与美国政府内部各方、美国各盟国、苏联、日本等折冲博弈,基本上界定了琉球政策的框架。为满足各方需求,杜勒斯创造了“剩余主权”这一全新概念,通过《旧金山和约》确保了在联合国托管的名义下,美国对北纬29度以南的琉球群岛进行排他性战略控制。同时,杜勒斯主导了《美日安保条约》《美澳新安全条约》《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的形成,初步构建了美国在亚太地区以琉球群岛军事基地为核心的防卫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