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0 毫秒
1.
其一:三国时期诸葛亮的隐居故地究竟是在河南南阳卧龙岗,还是在湖北襄阳的南阳墟,历来争论不休。清代咸丰年间,襄阳人顾嘉蘅任南阳知府,当地土绅要他表态证实卧龙岗为诸葛亮隐居之处,顾感到为难,  相似文献   

2.
卧龙岗 ,位于南阳古城西 4公里。岗上有武侯祠。诸葛庐 (又名诸葛庵 ) ,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故址和纪念地。 1 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1 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侯祠古建筑群为元。明。清时期修建。祠内还保存有众多古代碑碣。石刻。匾额楹联。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先生曾书联赞道 :”大文出师表 ,胜地卧龙岗。”如何继承这笔优秀的文化遗产 ,合理利用文物旅游资源 ,充分发挥卧龙岗名胜效应 ,促进经济文化建设 ,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卧龙岗保护和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南阳市卧龙岗武侯祠,馆藏历代碑刻400余通,匾额楹联170多副,数量居全国现存武侯祠之首。于右任先生先后为南阳卧龙岗武侯祠手书匾额、对联等六副,现存五副。  相似文献   

4.
卧龙岗处于南阳古宛西十里许,连接太行余脉,势如卧龙蟠伏崇岗,起伏蜿蜒数十里,在南阳诸葛武侯祠宇山门前戛然而止,犹如龙头状。在祠宇山门前左、右方原有对峙的双塔,依岗就势高高矗立,直插云天,颇有“龙头生角”之情势,故名“龙角塔”。其中一座已被毁坏,现存的一座仍矗立在卧龙岗南端的高阜处。龙角塔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秋,为当时南阳知府顾嘉蘅和南阳县知县钮所倡建。塔系六角形密檐式砖塔,通高11.1米,塔基由两级石条砌成,下为地宫,高0.4米;塔身七层用青砖白灰勾缝砌成,第一、二层用石条铺底,每层衔接处下放上收,叠涩密檐,层高1.5~0…  相似文献   

5.
南阳武侯祠     
武侯祠在今南阳市卧龙岗上,是古人为纪念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诸葛亮而修建的祠堂。据明朝嘉靖七年的有关碑文和南阳地方志记载,武侯祠创建于唐、宋年间。唐朝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亦说:“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看来早在唐代南阳卧龙岗上已有草庐建筑的记述。元代初年祠宇毁于战火。元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由南阳官府出资大规模重建,并于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增设“孔明书  相似文献   

6.
周励 《黑龙江史志》2014,(20):82-83
南阳卧龙岗现存历代碑刻400余通,有修葺、歌咏、祭文等,内涵丰富,书法精美,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重修武侯祠堂记》由宰相撰文、尚书书丹,尤为珍贵,对研究武侯祠沿革和诸葛亮躬耕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据《明嘉靖·南阳府校注》记载,南阳武侯祠始建魏晋时期,兴盛于唐朝,唐朝时期的南阳武侯祠、诸葛草庐已经名扬天下,出现在文人雅士的大量诗作佳篇中,宋金对峙时遭到严重的破坏,曾一度不复存在,元朝,南阳武侯祠得到了大规模的修建和增建,在元延佑四年(1317年)河南平章政事何玮受朝廷之命到南阳武侯祠宣诏书,命名为:"武侯祠",南阳武侯祠有了法定的地位。明清时期在元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和增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对祠宇的保护并不断进行修葺。把五十年代进行土地改革,武侯祠祭祀田分给周边佃户耕用的、六七十年代诸葛书院作企业职工的家属院居住人家和作为武侯祠完整的一部分景点的龙角塔,进行了征收和翻修维护,尤其近些年在南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我们立足新的历史时期发展观,明确提出诸葛亮文化概念,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历史的优秀文化,弘扬诸葛亮文化精神,在卧龙岗附近征收120亩的自留地,南阳市博物馆的领导还对卧龙岗武侯祠进行了大面积的硬件投资建设,先后投入二千多万元,完善武侯祠基础设施,抢修文物古建使今日的武侯祠焕发着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8.
我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退休高级工程师,年届75岁,常常阅读贵刊,连“文美国”栏目中刊出的诗词,也令我颇感兴趣。不久前得游戒台寺,在同行的老少百余人中,我竟能率先爬上最高处,心情高兴,诗兴大发,当即吟就(七律)一首,题目(戒台寺咏松):公路羊肠若舞龙,上登古寺戒台中。朱墙金瓦皆文物,壮丽堪夸千岁松。尽历风霜益高洁,屡经冰雪更岭峻。卧龙不复南阳隐,常使游人赞美同。书云:’‘戒台(寺)以松名”,亲至方知名不虚传。诗中的“卧龙”就是戒太寺的名松。因诸葛亮也别名”卧龙”,所以这里才有了“卧龙”不再隐居南…  相似文献   

9.
上蔡县砖瓦厂位于县城西四公里的卧龙岗西侧,上蔡至西平公路在厂门口通过(图  相似文献   

10.
汉代画象石是研究汉代历史、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河南南阳一带历年地上地下曾发现了很多画象石,解放以前,由于反动政府极不重视,致使很多画象石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有的被砸碎,有的被拿去铺路、修桥、垒墙.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积极采取保护措施,派人进行收集,并从翻修桥梁、路面中撤换下来大批画象石.为了很好的保护这批珍贵资料,并使其供广大群众欣赏、研究,河南省文化局在南阳市西南卧龙岗公园内武侯  相似文献   

11.
李孟初碑,全称《汉宛令益州刺史南郡襄阳李孟初神祠之碑》,立于东汉桓帝永兴二年(公元154年)。清道光年间由于白河水涨,此碑被冲出,咸丰十年金梁移于南阳府署,其后时隐时现,文字磨损较多,有些字迹难以辨认,现存南阳市西南卧龙岗汉碑亭内。碑为长方形,现存碑高1.94、宽0.7、厚0.16米,圭首,无额,碑身上中部三行字下有穿,下部磨损处有清咸丰十年金梁跋语。碑文隶书,15行,行约30字,由于碑残缺甚,尚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有关岳飞书诸葛先前后《出师表》的书籍和文章可谓不少。但是由于材料限制等种种原因,石刻的有关问题并未获得解决。笔者今介绍一下馆藏铜山杨氏岳飞所书《出师表》刻石,并对有关刻石作一简略考述,以就正于方家。 一、现存诸刻及关系 传世的拓片表明,南唐时即出现过一种正书的刻石。全国各地岳飞所书的前后出师表,根据刻石的跋语,知其都是直接或间接源于铜山杨氏墨本或石刻。国内现存岳飞书出帅表刻石即有八处:陕西歧山五丈原武侯祠,河南南阳卧龙岗武侯祠、河南汤阴岳庙、浙江杭州西湖岳墓、四川成都武侯祠、  相似文献   

13.
河南上蔡县卧龙岗战国西汉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卧龙岗位于上蔡县城西北部的黄土岗。驻马店市文物考古管理所为配合基本建设对墓葬区进行了发掘, 清理古代墓葬 50余座, 多为战国西汉墓。此次发掘, 对研究蔡国故地的社会形态及埋葬习俗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4.
马悦 《炎黄春秋》2001,(8):79-79
古时将州、县的地方官叫作“父母官”,此称谓世传始于宋代,但“父母官”这个词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汉代。据《汉书》记载,西汉时,召信臣在南阳任太守期间,为老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巳视民如子。因此南阳老百姓尊称召信臣为“召父”(“吏民亲爱信臣,号之日:‘召父’。”《汉书媚吏传》)。到了东汉,有个名叫杜诗的,也在南阳出任太守。杜诗对南阳同样施行过不少的“惠政”,亦备受老百姓的拥戴。所以杜诗被南阳的老百姓尊称为“杜母”。召信臣和杜诗都先后职居南阳太守,为民兴利,名昭南阳,广被时人所称道:“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12月27日上午,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炎志,省文化厅厅长孙泉砀、省文物局局长常俭传及南阳领导为新建的南阳汉画馆剪了彩。 新建的南阳汉画馆1988年奠基,由于资金问题时建时停,经多方努力,占地近80亩、规模宏大的仿汉建筑终于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正式建成开放,在卧龙岗上喜迎八方来宾。新馆分生产、建筑、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天文星像、乐舞百戏等展厅展出了两汉时期的画像石数百块。古朴的画像石为汉代灿烂的文化作着无言的证明。 走进新建的南阳汉画馆,仿佛走进了两汉时期的历史长廊,一块块汉画像石就像…  相似文献   

16.
南阳武侯祠     
武侯祠又名诸葛庐,俗称诸葛庵,位于老城西南4公里的水之旁卧龙岗上,是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躬耕南阳而兴建的祠堂。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东汉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沂水县)人,后随叔父诸葛玄来南阳。公元197年,在南阳开始过躬耕生活,在此渡过了十个春秋寒暑后,因刘备三顾茅庐,请其出山,从此走上政治生涯。他是三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武侯祠始建年代不详。据史料记载,魏晋时期,南阳已有纪念诸葛亮的建筑,是由蜀汉故将黄权,率族人在诸葛亮躬耕!日址上修建的。又据明朝嘉靖七年的有关碑文…  相似文献   

17.
河南邓州八里岗遗址的调查与试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南邓州八里岗遗址的调查与试掘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南阳地区文物研究所BaligangsitewassituatedonthesecondrerraceofthesouthernbankoftheTuanRiver3kilo-metrestotheeast...  相似文献   

18.
正定南杨庄遗址试掘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正定南杨庄(又名杨家庄)村北的卧龙岗,原是一座高出地面约五、六米的庞大土丘,紧靠滹沱河南岸。多年来,由于不断挖土,土丘渐渐被削平,慢慢形成了一个微微隆起地面仅一米左右的土岗。据群众讲,当年人们站在土丘顶上,可遥望西北15里的正定城。1954年,发现这里是一处仰韶文化遗址,是河北境内继曲阳钓鱼台后的第二次发现。此后,在冀中、冀南又相继发现多处同类性质的文化遗址,鉴于它不同于“半坡”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说过:“惟汉代艺术,博大沉雄。南阳汉画像石,可谓是汉代艺术的首席代表。南阳汉画像石从它被发现到现在,一直以其独有的魅力在海内外持续着巨大的影响,吸引着众多的研究者探寻和发现其中的奥秘。它被艺术界称为“纯粹的本土艺术”,被理论界称为“中国第一个艺术热情时代”,更在美术史上被誉作“禀三代钟鼎玉器雕刻之工,开两晋唐宋绘画之先河”,南阳汉画像石展现给人们的是大气磅礴、古拙素朴、活泼热情的艺术风采。南阳汉代画像石作为中国汉代画像石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具有汉代石刻画像“博大精深”的共性特征;其次,南阳汉画像…  相似文献   

20.
1994年,南阳撤地设市。为了发挥新体制优势,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提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先行的科学论断,突出中心城市作为经济增长“火车头”作用,确立了把南阳建设成为“绿城、水城、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新城”的总体目标,为南阳城市建设描绘出跨世纪的宏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