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中外历史上每次农民起义的纲领都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的缩影。尽管德国1525年农民战争与明末农民战争在时间上相差约一个世纪,但两国当时都处于资本主义萌芽阶段.而且都是本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相似文献   

2.
法国近现代经济史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坚 《世界历史》2000,(4):107-114
一、法国近现代经济史研究的发端虽然有关法国经济史的著作可以追溯到 16世纪 ,比如布代和勃丹关于货币和价格的研究等 ,但它真正成为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却要晚得多。法国的经济史研究是步德国后尘的 ,比德国要晚得多 ,甚至晚于英美。在 19世纪 80年代 ,斯特拉斯堡 (当时被德国吞并 )和柏林成为经济史研究的摇篮 ,古斯塔夫·冯·施末莱成为经济史研究重要的奠基者。在他之后 ,德国的历史学派通过德国社会学家韦尔纳·桑巴特和马克斯·韦伯的著作成为欧洲乃至美国史学界的主导。德国在 1893年创办了第一本经济史的杂志。而当时的法国经济和历…  相似文献   

3.
德意志人对纳粹暴政以及德意志历史的反思并非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而是早自1933年就开始了。只不过,它不是由当时生活在德国境内的德意志人,而是由一批逃出德国、流亡国外的德意志人开始的。美国高校接纳的德国流亡哲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们最早开始了反思。这场反思不仅影响了西方政治理论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影响了战后美国对德国的占领政策和“民主化”的改造行动、联邦德国的经济重建以及德意志社会对自身历史的深刻反思。战后德意志社会的这场全面深刻的反思,正是在流亡美国的德国知识精英们所构筑的思想平台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短短的21年中,德国迅速完成了它的扩张战略。这主要是由于凡尔赛条约对德国来说既苛刻又给德国以撕毁条约的可能,同时,德国充分有效地利用了欧洲大国之间的关系,从而一步一步地走上了扩张道路。  相似文献   

5.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短短的21年中,德国迅速完成了它的扩张战略。这主要是由于凡尔赛条约对德国来说既苛刻又给德国以撕毁条约的可能,同时,德国充分有效地利用了欧洲大国之间的关系,从而一步一步地走上了扩张道路。  相似文献   

6.
侯吉永 《文史天地》2010,(11):28-33
通电,在民国史上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政治手段。在重大的历史事件中,作为一种谋略手段,它被使用的频率之高,产生的影响之大,非一般公文所能比。它深入民国历史的肌体,以至有人说“不读通电,则民国无史矣”。当时的通电类似现在的公开信,是某个政党、团体或者个人(多为政要)为了公开表达自己的主张而使用的公关方式。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但由于其是在当时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下诞生的,所以,历史局限在所难免。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理论创新,既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自然、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必然。我们要在坚持“宇宙是物质的”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宇宙观的前提下,深化和发展对宇宙中各类物质的认识,特别是对人自身的认识。进而真正确立起全面科学彻底的宇宙物质观,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8.
书讯     
《中国西藏》2003,(6):80-80
《达赖喇嘛转世及历史定制》 陈庆英著。藏传佛教在西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活佛转世制度是它独有的一种宗教首领的传承方式。达赖喇嘛活佛转世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模式,并在清朝中央政府的参与下,发展成为一种历史定制。书中也将历世达赖喇嘛转世过程作了详细介绍。这一定制的形成是西藏当时社会稳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在风云激荡的年代里,往往英雄辈出。他们像黑夜中掠过的流星,以自己短暂的光芒照亮了历史的瞬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涌现出的戴高乐便是其中之一。他两次戏剧性地上台,又两次戏剧性地下台,在法国和世界历史上留下了颇有特色的一页。 戴高乐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国界和时间的局限。他继承了法国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在现代的条件下赋予了新的内容。他奉行的反对霸权、维护民族独立的政策,对第二世界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戴高乐虽已离开人世,但他维护民族独立的思想和主张并未死亡。可以说,  相似文献   

10.
中苏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明复 《百年潮》2008,(2):25-29
1962年11月至1963年1月,保共八大、匈牙利党八大、捷共十二大、意共十大和德国统一社会党六大相继召开。赫鲁晓夫利用这五党召开代表大会的机会,在其部署下,按照苏共二十二大的方式,从公开指名攻击阿尔巴尼亚党,发展到公开指名攻击中共,而且一次比一次恶劣,一直到德国统一社会党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亲自出马指名攻击中共。  相似文献   

11.
杜佑所著的《通典》一书,是一部历史名著。它所记“历代沿革废置及当时群士论议得失”,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思想价值;它的体裁和体例,是中国古代历史编纂学上的一次重大的创新;而杜佑本人在《通典》一书中所撰写的史论,在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发展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  相似文献   

12.
朱未 《沧桑》2012,(2):72-74
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巡回审判制度,主要指的是马锡五同志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时所创造的群众路线审判方式,即马锡五审判方式。它是抗日民主政权创立的一种把群众路线的工作方针运用到司法审判工作中的审判方式,这种审判方式在边区政权所辖范围得到了普遍地推广。马锡五审判方式在陕甘宁边区普遍推行后,对当时的司法体制造成了巨大而积极的影响。它改变了旧司法传统的弊端对抗日根据地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且清除了离开实际、离开群众的教条主义的思想和作风,使得抗日根据地的司法制度能够更进一步地适应当时的历史环境,从而能更好地服务抗日战争。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出现不仅对当时的司法制度造成了重大影响,还对现今的司法工作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下,晚清政府被动地开启了军事现代化的闸门,但由于当时条件的局限,晚清军事现代化迟迟难入正轨。但在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对西方一些现代性因素的合理引进,对整个国家进行了一次早期现代化启蒙,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4.
壬午兵变是汉城士兵发动的一次哗变,在朝鲜近代史上占据重要一章。对于它的影响,学界的评价莫衷一是。站在革命史观的立场,它是朝鲜历史上第一次反对封建统治、反对外国侵略的群众爱国运动。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分析,兵变中夹杂了太多负面内容,着实阻碍了当时朝鲜社会的近代化进程。本文通过逐一分析壬午兵变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希望能够更好地认识壬午兵变和了解朝鲜近代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历史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各阶段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确地把握这些关系,是阐明各个社会形态特征时不可缺少的。曾经广泛实行于西周、春秋时代的“委质为臣”制,就反映了当时社会条件下统治阶级内部通过独特的方式建立的特殊关系。这一制度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仪式规章,一是政治隶属。仪式是使它成为一种固定的  相似文献   

16.
曹宇 《丝绸之路》2013,(22):16-18
商周时代,以其造型独特、纹饰精美的青铜器著称,这一时期青铜器纹饰有夔龙纹、鱼鳞纹、窃曲纹、蟠虺纹、环带纹等。这些纹饰都凝聚着特定的含义,在当时的宗教和礼仪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祖先、自然的认识。由于时代环境的局限,青铜器图形往往作为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为我们理解商周历史提供了新的历史材料。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被称为中国的“大时代”,徐文珊的《历史教育论》则是这个“大时代”的产物。它是一部总结和阐发抗战时期中国历史教育动向的专门著作。它的出现,反映了当时历史教育由“考古”向“考今”的转向,也顺应了抗战的时代要求。它的内容比较丰富,具有鲜明的思想特色,主要包括首次明确地从理论上将历史教育区分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两个不同领域、历史教育以情感教育为先等六个方面。而它的时代价值,则体现在推动了文化抗战工作,促进了历史教育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魏玛共和国犹太人在政治、文化和宗教生活方式上都表现出高度的德国认同。德国犹太人的这种国家认同既有重要的历史基础,也是现实的需要和客观环境压力的结果。魏玛共和国犹太人的德国认同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犹太教、犹太文化限定于宗教和文化的而非民族的层面,从而减少其与"德国国家认同"的冲突;二是强调犹太人与德国主流民族、语言、文化和历史的紧密关系。犹太人的德国认同对其族群产生了重要影响:犹太族群中发展出了对东方犹太人的歧视;排斥犹太复国主义;低估反犹主义的危害,以致对大规模地迫害、屠杀犹太人缺乏预见性等。  相似文献   

19.
约在两年以前,1955年的夏天,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作出“改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历史科学的研究和教学”的决议。从那时候起,苏联共产党召开了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此后,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性的讨论。匈牙利反革命叛乱和英法帝国主义侵略埃及,使国际关系大为紧张。这些政治事件多方面地关联到我们的科学,批判地小结一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历史学家的工作,已有了必要和可能。我们的小结以德意志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的讨论和决议为根据。三十次会议由去年的事件和讨论得出的许多结论,对于历史科学也有原则性的意义。本文将以1955年的历史决议为依据,但是,我们并不打算比  相似文献   

20.
彭舟 《南方文物》2001,(3):26-27
近些年来,考古学界开始反思过去,认识到单纯地将考古发掘遗物简单罗列起来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提出了考古学的意义在于重现当时社会生活,还历史的本来面目。这是一次重大转变,因为传统的考古学凭借其来源于生物学和地质学的类型学和地层学方法在积累实物材料方面做出重大成绩的同时,在如何实现重现当时社会历史生活原貌的考古学意义方面存在着局限性。传统的考古学是设在历史学科下,它承继其严谨治学之长,又沿袭其“静态”固守之短。随着社会发展对学科意义深化的需要,传统的考古学体系正寻求着突破与完善。许多先行者很早就意识到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