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烽火台是我国古代防御工程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古代军事通信的重要手段。我国烽火台的出现早于长城,在军事要地以及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边疆地区有众多的烽火台。烽火台汉代称事还,唐时称烽台,明朝称烟墩、墩台,史书上林峰除。另外,还有称狼烟台和烽堆的。尽管名称不一,但其功能都是用烟或火两种方法传递军情的。作为军队耳目和联络信号的烽火台,是设五在山顶或高处,每隔一两千米用土石堆砌的台子。据《明史卷.第gi卷》记载,绵延千余里的高大边墙就有峰堆三万余处。烽火台上“广积粮草,昼夜轮流看望。遇有急警,昼则举烟,…  相似文献   

2.
早在汉武帝时,烽燧亭障已从敦煌延长至盐泽(今罗布淖尔)。宣帝以后,西域完全统一于汉朝中央政权之下,烽燧组织和城堡关卡便遍及于西域各地了。 烽燧(即烽火台)是大一统国家边防报警的军事设施,为等距离连成线的若干高台组成,其上可举狼烟薪火传递军情,晚间燃燔为之“烽”,白日燃烟为之“燧”,是曰“烽燧”。 克孜尔尕哈烽燧距库车城12公里,在盐水沟河谷的东侧,高12米,底面边宽6米,以树梢、木橛加工夯筑而成,上小收,顶中缺,南面由于剥蚀而成凹形,千年风侵雨蚀,秃痕累累,仿佛一历经磨难的长者,在向人们指点着历史的迷…  相似文献   

3.
“亭”的起源应追溯到殷商时代苑囿中的“台”和军事上的城防“台”,当时的“台”有很大一部分都在方台上建“观榭”。这种建筑,在宫苑中的一支在战国秦汉时期达到了高潮,而军事上的一支则与司法邮驿系统相结合,保留了“亭燧”烽火台和城防台的建筑特征,成为“亭”这个机构的建筑标志。东汉时期传入中国的佛教,又借用了“亭”或台楼这种建筑形式作为最初的中国式佛塔,以后才发展出楼阁式、密檐式等多种佛塔。唐代化对“亭”的描写,使我们从多方面了解唐“亭”的功能和内部设施,知道了“亭”是怎样从驿馆演变为园林的,并进而了解到作为真正的有顶无墙的小型建筑物亭子,不是出现在盛唐,而是迟至北宋时期才成型。  相似文献   

4.
最早的军书:《孙子兵法》。舂秋末期孙武著, 亦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全书共 82篇,图9卷。《孙子兵法》在世界各国享有盛誉, 被称为“东方兵学鼻祖”、“五经冠冕”。最早的军事条令:战国时期的《司马法》,共 150篇。《司马法》不仅是我国最早的军事条令,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条令。最早的军官学校: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 正式开办的“武学”。“武学”类似于现代的军官学校, 学制3年。最早的阅兵:始于春秋时期,当时叫作“观兵”或“观师”。开始的阅兵是以打猎的方式进行的,以后发展为定期检阅军队和战车。最早的沙盘作业:发明者为东汉名将马援。在  相似文献   

5.
阳燧,就是中国古代人类对日聚光的青铜用具,又称“燧”、“夫遂”、“火遂”、“火镜”等,这在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1)。从现代几何光学理论来解释,阳燧就是一种青铜凹面反射镜。凹面反射镜具有聚光性,所以,阳燧可以在太阳光下聚日光取火。阳燧取火的过程,实际上是能量转换的过程,即光能转换成了热能。阳燧是古代中国人类有意识利用太阳能的最早工具。  相似文献   

6.
长城防卫的哨所烽火台鲁杰李子春烽火台也称烟墩、烽燧、烽堠、墩台、亭、狼烟墩等。当出现敌情时,白天在台上燃烟,夜晚明火示意以传递信息,在长城沿线和关城附近均根据需要而修筑,多建于高山顶、易于了望的主阜和道路折转处。烽火台与敌台、关城卫所等密切配合构成了...  相似文献   

7.
西崴子烽火台是新发现的一座15世纪明盖州卫较为特殊的烽火台。通过建筑考古学方法采集遗址信息,并把田野调查和文献解读相结合,利用古代舆图和现代地图相互对照的研究方法对其历史地理特征、空间格局和建造形态等进行研究,据此提出,西崴子烽火台在明代担负着导航、警戒和海岸传烽等多种功能,其布局上不特别注重自身的防御特征,而显示出较强的功能性。与已知的墩台功能和形制不同,目前未见相关文献记载。西崴子台作为明代辽东镇海防的灯塔构筑物类型,其研究完善了明代海防和航海设施系统。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范恩实、肖景全等先生提出的汉代辽东郡的各条障塞、烽燧线是发挥着军事守御与交通联络双重作用的边疆地区镇戍网络以及在沈阳、抚顺两地间发现的辽东列燧是应援玄菟郡而修建的交通传烽线等观点,提出明确反对意见:一是"烽燧线"或"传烽线"定性与田野调查实情不符;二是不能用中国晚期长城长垣标准来套搬中国早期长城障塞形制;三是通化赤柏松城址为典型的汉城规制非"土著城寨";四是辽东障塞线与《史记》、《汉书》等史籍文献中长城记载相印证。结论是辽东障塞线性质就是早期长城。  相似文献   

9.
李大钊谈阳燧和阴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0年,李大钊在《原人社会于文字书契上之唯物的反映》一文中,对中国古代社会人们使用的阳燧和阴燧,以及它的性质和用途,都作了较为深入的考究,精辟地谈了自己的分析和看法:“燧”是取火的物具,亦称“夫遂”,又称“阳遂”,皆是取火的器具.《周礼》秋官司寇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以鉴取明水于月”.又《考工记》:“金锡半谓之鉴遂之齐”,郑注:“鉴,遂取水火于日月之器也.”《礼记·内则篇》“子事父母,鸡初鸣,咸(?)漱……左右佩用,左佩纷、帨、刀砺、小(?)、金燧,右佩玦、捍、管、(?)、大(?)、木燧.”“妇事舅姑,如事父母,鸡初鸣,咸(?)漱……左佩纷、帨、刀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张家口地区的长城烽燧燃放点遗迹的实地调查,考证了明代烽燧"火池"、"烟皂"的存在及分布情况,结合古代烽燧制度、烽燧建筑形制、燃烽设施以及联墩的组成形式等方面的文献记载,对所谓的长城"五连墩"、七连墩"和"一烽五燧"是一种"独特的烽燧建筑制式"的观点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地图在我国出现的很早,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早绘制地图的国家之一。它从一个侧面,生动地说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天文学、数学、地理学、测绘学和军事、航海等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一我国地图的起源,最早的传说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的夏代。古籍中载有“史皇作图”、“河伯献图”、“龙马负图”、“禹铸九鼎图”等故事。据古籍《世本·作篇》疏引所述,史皇是黄帝之臣,图为地形物象  相似文献   

12.
<正>烽燧,又称烽堠、烽火、烽表、烽铺、烽堡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军事警备通讯设施。其最早的历史可追溯至西周,在《墨子》中的《城备门》、《号令》、《杂守》等篇中已明确提到"烽火"、"烽表"、"积薪"、"举烽"诸事。司马迁《史记》中也有对周幽王骊山"烽火戏诸侯"的生动描绘。实际上烽燧制度的真正形成在于汉代,一直沿用至明清。我们现在所说的烽燧多是指烽燧中的建筑物,这种建筑的出现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即与长城密切结合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13.
居延汉简中所反映的汉代西北边塞防御系统中的基层官吏燧长和候长,其爵位均未超出民爵范围。燧长皆来源于本都尉府所辖诸县的平民,经济收入普遍不高,屡有因“贫寒”而遭“罢休”者。候长的经济状况虽略强于燧长,但权力也很有限,基本属于“役吏”。总体上看,燧长与候长都具有亦民亦吏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居延汉简中的燧长和候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居延汉简中所反映的汉代西北边塞防御系统中的基层官吏燧长和候长,其爵位均未超出民爵范围。燧长皆来源于本都尉府所辖诸县的平民,经济收入普遍不高,屡有因“贫寒”而遭“罢休”者。候长的经济状况虽略强于燧长,但权力也很有限,基本属于“役吏”。总体上看,燧长与候长都具有亦民亦吏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火药是中国炼丹家最早发明的,后用于军事,再传往西方。冯家升先生对我国火药应用于军事及其西传的历史曾作过较详细的考证,并且得到世界上的承认。例如,1980年版的《美国大百科全书》中的“文明”条目中说:“中国与其它的文明世界再度扩大了联系。其结果是引起了一些重要的技术交流。特别是欧洲和穆斯林国度从中国人那里获得了黑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没有这些,几乎就不能发生欧洲人后来的海上扩张。”但是,对于冯家升先生所提出的有关火药发明史的论据,近年来发生了争论并产生了疑议。  相似文献   

16.
金州地处辽东半岛南部的"地峡"区域,西控渤海金州湾、东制黄海大连湾,是明代辽南海防之枢纽要冲。石河烽燧台、二十里堡烽燧台是金州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两座明代石砌方型烽燧台,是研究14-17世纪中国东北沿海地区军事布防和基础设施的典型实例。在文献分析和实地勘察的基础上,以RE和GIS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从地理空间与战略关联、信息传递与选址布局、自身防御与建造特点三个方面对遗址形制的研究显示,两座烽火台在整体海防战略和冷兵器技术条件下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形成对"金州地峡"这一特殊地理区域的警戒和控制,是兼有"墩台"和"路台"特征的海防型烽燧台,揭示了明代辽东镇海防传烽系统设施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魏晓文 《丝绸之路》2009,(11):19-20
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华夏之后,曾办了两件举世瞩目的大事:一是修筑了万里长城,二是修建了一条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高速公路”——号称世界公路鼻祖的秦直道。它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前210年命蒙恬监修的一要军事要道,南起京都咸阳军事要地云阳林光宫(今淳化县梁武帝村),北至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孟家湾村),  相似文献   

18.
徐光耀 《炎黄春秋》2004,(11):72-74,71
一次,在饭桌上与胡可、杜烽边吃边聊。我忽吐出一句杂感,说:“京剧有点怪,有时故意往别字上念。比如,常把‘脸’念成‘减’。”杜烽接过去说:“不,我小时候上学,老师就教我们念‘减’。”胡可听了,很不屑地“哼”一声说:“什么你的老师!”杜烽见他这样,马上睁圆眼睛:“我的老师,怎么了?”胡可把脸再沉一沉,才说:“你的老师是个戏迷!”我“噗”地一声,几乎把饭喷在桌上。  相似文献   

19.
杨领  马瑞映 《历史研究》2023,(5):183-204+224
西方学界的“军事革命”研究,是“新军事史”范式下的分支领域,集中考察近代早期欧洲社会文化转型、现代国家形成及世界格局转型,致力于以军事因素阐释现代世界起源。在社会文化史路径下,“军事革命”研究关注欧洲贵族与士兵境况及“军事启蒙运动”,并与其他“新军事史”研究形成互补关系;在“国家形成”论题中,“军事革命”研究与历史社会学存在跨学科关联;而在全球史视野下,“军事革命”与欧洲崛起之间的因果关系遭到质疑和挑战,亚洲“军事革命”转而成为新的研究重点,“军事革命”因此超出欧洲范围成为全球史研究重要领域。“军事革命”研究的发展体现了西方学术革新进程,为国内学界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地下北京     
杨乃运  吴若峰 《旅游》2005,(10):56-59
北京的“地下长城”始建的年代跨度很大,最早是宋辽时期,其后是抗日时期,再其后是文革时期,都是出于军事目的。“地下长城”当然是形容词,实际类别是地道。三处地道或说地下长城构成了北京多姿多彩的地下世界。这个世界负载着历史的信息,也负载着历史的沉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