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汉宗庙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庙是古代帝王、诸侯等为祭祀祖先而专门建立的礼制性建筑。《白虎通·宗庙》曰:“缘生以事死,敬亡君事存,故欲立宗庙而祭之。”又曰:“宗者,尊也。庙者,貌也。象先祖尊貌也。”宗庙起源于何时,难以确述。据说在尧舜时就有了较规整的宗庙制度。郑玄注《礼记·王制》引《礼纬·稽命徵》云:“唐虞五庙,亲庙四,始祖庙一。”杜佑《通典》卷四十七亦曰:“唐虞立五庙”。夏代基本承袭此制,仍为五庙,殷商则增为六庙,至西周时又发展为更加成熟的七庙制,“周以后稷、文、武特七庙,后稷为始,与文王为太祖,武王为太宗”。2此后,七庙制基本上成为天子宗…  相似文献   

2.
《逸周书·度邑》“依天室”一句,旧有解释为“依天之宫室”,或解释为“殷祀于明堂宗庙之天室”的,都是欠妥的。《度邑》中的“依”是依傍的意思;“天室”是天室山的省称,又叫太室山。青铜器铭中的“天室”,一般指明堂或宗庙中央最大的一间,是古天子处理政务或举行祭祀的地方,与《度邑》中的“天室”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3.
“四介既简”,此句出自 《石鼓文·田丰》.王昶《金石萃编》释文、潘迪《石鼓文音训》并误释此句为“吾众既简”.潘氏解“简”为“选也”.“四介”二字,郭沫若说:“二字颇漶漫,然谛审可辨,《诗·清人》‘驷介旁旁’.”郭说甚是.按古文献“四”、“驷”相通.《诗·小雅·四牡》:“四牧騑騑”.《仪礼·既夕礼》:“玄纁束马两”,贾公彦《疏》引《诗》作“驷牡騑騑”.《左传·定公十年》:“公子地有白马四”,《汉书·五行志下之上》作《左氏传》定公十年,宋公子地有白马驷”.《诗·大雅·大明》:“驷騵彭彭”,《公羊传·隐公元年》:“赗者何?丧事有赗,赗者盖以马,以乘马束帛”,徐彦《疏》引《诗》作“四騵彭彭”.《诗·秦风·驷(?)》:“驷(?)孔阜”,《说文》马部“(?)”字下引《诗》  相似文献   

4.
宇宙,原意指的是房屋结构。 关于“宇。”《易·系辞传》:“上栋下宇,以待风雨。”《楚辞·招魂》:“高堂邃宇,槛层轩些。”指的都是房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宇,屋边也。”又《诗·大雅·绵》:“聿来胥宇。”郑笺“宇,居也。”《诗·幽风·七月》:“八月在宇。”郑笺释“屋四垂为宇。”由于“宇”训为  相似文献   

5.
一在西周时期人们的观念中,是有国、野之分的。《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传曰:“中国,京师也。”《尚书·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这里,国、野所指示的分明是两种不同的所在。  相似文献   

6.
“都乡” “都乡”一词,不见史诗,而六朝墓葬文字中却时有出现。如“湘州始安郡始安县都乡都唐里”、“南阳郡涅阳县都乡上文里”、“丹阳石城都乡”、“兰陵郡兰陵县都乡中都里”、“豫章南昌都乡吉阳里”等,可见都乡之制广存于当时。六朝时县以下设亭、乡、里,《晋书·职官志》和《通考》皆有载。按“都乡”之义同于乡乎?都,就城市言,初多指国都。《左传》庄二十八年云:“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释名·释州国》曰:“国城曰都,都者,国君所居,人所都会也。”汉以后渐指一般城市,《华严经音义》释“都,城也。”是又有都会、都市之称。都乡,余以为即都市之乡。  相似文献   

7.
孙叔敖“三相三去”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叔敖 ,春秋时楚国令尹。传世典籍中常见孙叔敖“三相三去”的记载 ,即孙叔敖曾三次出任楚相令尹这一职务 ,又三次辞去之。这方面的材料很多 ,如 :《庄子·田子方》 :“肩吾问于孙叔敖曰 :‘子三为令尹而不荣华 ,三去之而无忧色。’”《荀子·尧问》 :“孙叔敖曰 :‘吾三相楚而心卑。’”《吕氏春秋·知分篇》 :“孙叔敖三为令尹而不喜 ,三去令尹而不忧。”此外 ,《淮南子·汜论》、《史记·循吏列传》、《史记·邹阳列传》、《新序·杂事第三·齐邹阳客游于梁》等篇中也有类似的记述。与孙叔敖的事迹相类似 ,典籍中又记春秋时楚国令尹子…  相似文献   

8.
一、士的概念 “士”在古代典籍中经常用来称呼某种身份或职务的人。这种称呼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含义: (一)男子,特指青年男子。如:《诗·郑风·褰裳》:“子不我思,岂无他士。”《邶风·匏有苦叶》:“士如归妻,待冰未泮。”《卫风·氓》:“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相似文献   

9.
说古梁州     
一、九州安错? 梁州一语,最早出自《尚书·禹贡》,为九州之一。故要说梁州,先得从九州说起。据顾颉刚先生《九州之戎与戎禹》一文的考订,所谓“九州”是指三代以来进入中原的一支羌人——九州戎的聚居地而言。顾先生说的九州,在春秋时人们的心目中,只是一个局部的地理概念,是专指“九州之戎”而言的。《左传》昭公二十二年云:“晋籍谈,荀跞帅九州之戎及焦、瑕、温、原之师以纳于王城。”《左传》哀公四年云:“……士蔑乃致九州之戎。”可见,上述“九州”都不是当时全国的统称。作为中国传统的九州,从笔者接触的材料来看,大概由《尝·商颂·玄鸟》所说的“九有”,《长发》篇说的“九围”和《逸周书·尝麦》所说的“九隅”等概念发展而来。《尝·商颂·玄鸟》对“九有”的解释是:“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  相似文献   

10.
连劭名 《文物春秋》2003,(5):20-20,77
<正> 一、释平甲骨文中的“平”原作“■”,字从臼从用从土,是一个会意字。完整的字形见于西周初期的《小臣(?)鼎》铭文,象人手持农具平土之形。“用”象征农具,可能是“(?)”,《诗经·臣工》云:“(?)乃钱(?)。”毛传:“(?),锄也。”《国语·齐语》云:“挟其抢刈耨(?)。”韦注:“(?),(?)也。”《释名·释用器》云:“(?)  相似文献   

11.
纣和武王,是历史上一个时期两个相对立的人物,用孟轲的话说,前者是“至不仁”,而后者是“至仁”(参《孟子·尽心下》)。关于他们,史籍中有许多记载,有人却对某些记载表示怀疑。子贡说:“纣之不善,不如是其甚也”(《论语·子张》)。孟轲则怀疑《尚书·武成》说武王伐纣“血流漂杵”(《孟子·尽心下》)。如此说来,正像明人叶盛所说:“信史诚有未足信者矣”)《水东日记·史官以心术为本》)。而怀疑一般都是有所见的。苏轼说:“子贡言此者,盖  相似文献   

12.
探讨秦文化的源流,不能不涉及秦先祖所居所谓“西垂”地区与后来成为秦文化中心的关中地区的交通。“西垂”与关中的交通需要逾越分隔陕甘的南北走向的陇山。陇山古称陇坻,山势陡峻。《通典·州郡四·天水郡》:“郡有大坂,名曰陇坻,亦曰陇山。《三秦记》曰:其坂九回,上者七日乃越,上有清水四注下,俗歌曰:‘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见秦川,肝肠断绝。’”秦文化经过这一通路发展演进,并且影响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总体面貌。在抵御北边游牧族侵袭的战争中,这条通路具有联系西北边防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13.
(一)《宋史·苗傅传》载:大父授,父履。授在元丰中为殿前都指挥使。(标点本13802页)按:“元丰”,误。应为“元祐”。据《宋史·苗授传》载:“元祜三年,(苗授)遇武泰军节度使,殿前副都指挥使。”而且在《东坡文集·卷三十九·赐新除殿前副都指挥使。武泰军节度使苗授辞免恩令第二表不允批答口宣》中也明确载明苗授始任殿前副都指挥使的时间:元祜三年七月二十一日。可见“元丰”当是“当是“元祐”之讹记。(二)《宋史·世家二》载:  相似文献   

14.
《明史》卷117《朱权传》载: 宁献王权,太祖第十七子。(3591页)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明·郑汝壁《皇明帝后纪略》、《明实录》和清·查继佐《罪惟录》诸书亦作太祖“第十七子”。但是,明·焦竑《献征录》卷1却作: 宁献王讳权,高皇帝十六子也。明·朱谋讳《藩献记》和《朱氏八支宗谱》亦为太祖“第十六子”。历来二说并用,莫辨孰是孰非。  相似文献   

15.
西汉武威郡治所,现在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在姑臧县,即今甘肃省武威市;第二种说法,认为在武威县,即在今甘肃省民勤县东北。第一种说法,认为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在“武威郡”下列了十县,第一个县就是“姑臧”。西晋的司马彪的《续汉书·郡国志》是遵循《汉书·地理志》的体例写的,他说:“凡县名先书者,郡所治也。”这不仅说明了《续汉书·郡国志》的体例,而且也说明了《汉书·地理志》的体例。因此在长时间内,人们认为西汉的武威郡治就是姑臧县。如《嘉庆重修一统志》就说:“汉置姑臧县,为武威郡治。后汉因之。”直到1979年出版的《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出版)、1986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历史地名辞典》编委会编,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都和  相似文献   

16.
(一)《宋史·卷二百八十九·高琼传》载:“咸平三年,……授(高琼)殿前都指挥使。”按:“咸平三年”,误。应作:咸平四年。咸平三年时,殿前都指挥使是范廷召(见《宋史·卷二百八十九·范廷召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咸平三年四月第23条》),而高琼当时正任并代都部署、步军都指挥使(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咸平三年正月第2条》)。殿前都指挥使、河西节度使范廷召于咸平四年正月病死(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咸平四年正月第2条》)。据《续资治通鉴长编·  相似文献   

17.
日神崇拜是世界早期文化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原始宗教活动,中国古代的先民也曾崇拜日神,《诗经·商颂·玄鸟》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社茫茫。”玄鸟在古代神话中又称为乌,负载太阳运行周天,《山海经·大荒东经》云:“汤谷之上有若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传说中乌有三足,《淮南子·精神》云:“日中有踆乌。”高诱注:“踆犹蹲也,谓三足乌。”王充《论衡·说日》云:“日中有三  相似文献   

18.
释“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卜辞可知,商王朝有一宗教职官──巫。《说文解字》云:“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其说巫为女性、以舞降神,而《周礼·春官》所记则有男巫、女巫之职,是以知巫不必为女性。《周礼·春官·大祝》记:“大视掌六视之辞,以事鬼神示、祈福祥、求永贞。”其他如小祝、司巫、男巫。女巫之职司亦无非鬼神山川宗庙之祭以及祈降时雨,拔除凶旱等等,不外乎沟通天地神人之事。甲骨卜辞所记巫之事迹大致与其相互映证。卜辞有巫进行祭祀活动以求福情及拔除灾害的记录。如《合集》36507片“……贞今田巫九余祖先……人方上下于叙示…  相似文献   

19.
“博士”一词,英文为doctor,很多人以为是舶来品。其实,它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文化产物,而且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博士乃是官名,其出现最早可上溯到战国时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史记·循吏列传》载:“公仪休者,鱼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这是鲁国的博士。《宋书·百官志》也说:“六国往往有博士。”但此时博士的职责已不可考。秦王朝因袭此制,设置博士多达70人(见《史记·秦始皇本纪》)。至于秦朝博士的职掌,《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博士,秦官,掌通古今。”《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记载如下故事:“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  相似文献   

20.
《水经·河水注》(陈桥驿《水经注校释》第 59页 ,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有载 :“河水又东迳乡城北 ,东与全鸠涧水合 ,水出南山 ,北迳皇天原东……其水又北流注于河”。同书 (《水经注校释》第 6 0页 )又载 :“河水右会盘涧水 ,水出湖县夸父山 ,北迳汉武帝思子宫归来望思台东 ,又北流入于河”。按 :全鸠涧水的发源地“南山”与盘涧水的发源地湖县“夸父山”应为一山 ,因为“夸父山一名秦山”(《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八《陕州·乡县·夸父山》引《寰宇记》) ,而秦山又名秦岭 (《元和郡县图志》卷六《阌乡县》) ,人们常把秦岭称为南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