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治  韦正 《东南文化》2008,(3):13-20
忠县涂井崖墓群颇受学术界关注,发掘简报根据其部分墓葬中出土的蜀汉钱币认为这批墓葬的时代为蜀汉时期,其实,根据这批墓葬的随葬品和墓葬形制来分析,该墓群应属于蜀汉至六朝早期。  相似文献   

2.
《四川文物》2003,(1):34-34
20 0 2年 5~ 7月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台县文管所对江崖墓进行了考古发掘 ,在江崖墓的柏林坡、金钟山各发掘 5座 ,多数墓葬早年被盗 ,但仍出土有陶器、铁器、铜器等 72件 ,钱币上百枚。初步分析这批墓葬的时代多为东汉中晚期。这批墓葬形制多样 ,多在墓壁雕刻有人物、动物及斗拱等仿木结构建筑形式 ,个别墓葬有画像石棺。而柏林坡M1则是此次发掘最具价值的一座 ,在墓室四壁浮雕出反映木结构墙面的壁柱、壁穿、斗拱柱等 ,并加绘朱色或靛青色。在其空间内 ,又雕出 2 5幅浅浮雕加彩画像 :5幅彩绘壁画 ,其中 3幅人物画像旁有朱书题…  相似文献   

3.
2009年5~6月,为配合绵(阳)遂(宁)高速公路三台段建设,考古工作者在四川三台县新德镇四村一社后底山崖墓群发掘清理15座崖墓,出土陶器、瓷器、铁器和钱币等100件随葬器物.出土五铢钱经判定为隋五铢钱,这批崖墓也应为隋代.这是四川地区隋代崖墓的首次发现,墓葬形制、出土器物都为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4.
为配合基建,2009年5~6月,考古工作者在四川三台县争胜乡果园山崖墓群发掘清理10座崖墓,出土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等50余件。通过比较墓葬形制、出土物品,可知果园山崖墓群与后底山隋代崖墓群有较多相同或相似因素,据此可知果园山崖墓群也应属隋代。这是四川经过考古发掘清理的第二批隋代墓葬考古资料,为认知涪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类似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的判断增加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5.
四川中江县塔梁子M3部分壁画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治民 《考古与文物》2005,(5):53-55,43
2002年9-10月,中江县塔梁子清理9座崖墓,发掘简报载《文物》2004年9期。其中M3规模最大,墓内发现壁画及榜题,根据墓葬形制、规模和出土器物,M3应为东汉晚期。壁画汉墓在我国南方地区甚为罕见,崖墓中发现壁画尚未见过报导。  相似文献   

6.
2009年11、12月,对重庆璧山县棺山坡崖墓群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崖墓6座。其中三座保存相对较好,皆为长墓道、双重门框、近方形的单室崖墓。M1、M3各出土一具画像石棺,M5的墓壁装饰较精美。残存的随葬品以人物俑、动物俑等各类陶明器为主。根据墓葬形制、画像题材及随葬品组合判断,墓葬时代应为东汉晚期。  相似文献   

7.
大葆台西汉墓是北京地区发现的一座重要的西汉诸侯王墓葬。1977年第6期《文物》杂志发表了《大葆台西汉木椁墓发掘简报》(以下简称《简报》),首次披露了大葆台西汉墓发掘的情况,引起了考古界和史学界的重视。《简报》对墓葬年代和墓主人作了如下  相似文献   

8.
2011年和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队对丰镐遗址内马王镇冯村北的制骨作坊进行了发掘,遗迹主要为灰坑和墓葬。灰坑出土遗物有陶片、骨料和骨器。根据地层和出土遗物推断制骨作坊的时代为西周晚期偏早。遗址的发掘,为研究丰镐遗址手工业作坊布局与聚落布局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2008年12月~2009年6月,为配合绵(阳)遂(宁)高速公路三台段建设,考古工作者在四川三台县百顷镇芙蓉山、老马乡松林湾和蓝家梁子崖墓群发掘清理15座崖墓,出土器物有陶器、铁器和钱币等。3处崖墓群的发掘为认知东汉晚期崖墓向六朝至隋代崖墓墓葬形制的演化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四川忠县涂井蜀汉崖墓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四川忠县涂井西南不远有一座山,名卧马凼,东南距石宝寨12公里(图一)。四周山峦起伏,涂井溪(古名涂溪)由北向南蜿蜒流入长江。卧马凼山的南面有古代崖墓群(图二、七)。1981年5月,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工作队、万县地区文化局、忠县文化局共同组成工作组,配合修筑公路,对墓葬进行了发掘。历时月余,共发掘蜀汉墓15座,出土器物近3,600件(其中铜钱3,000多枚)。现将发掘情况介绍于下。一、墓葬形制卧马凼山由红砂岩构成。山上的崖墓和其他地区的崖墓一样,都是在原有的崖壁上先凿一条墓道,再开凿墓门和墓室。  相似文献   

11.
北周拓跋迪夫妇墓发掘于咸阳国际机场二期建筑工地,其墓葬形制较为特殊,为长斜坡墓道带天井前后室土洞墓,前室有四个壁龛,后室为前室北壁正中开挖,墓葬平面呈"中"字形。该墓葬出土的陶俑具有典型的北周风格,并出土墓志两合,墓主人为北魏拓跋氏太武景穆帝皇室近支拓跋迪及其夫人宇文宣华。此墓的发掘为研究北周墓葬形制结构的演变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新津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发掘了新津县大云山崖墓群中的一座东汉崖墓。该墓为长方形平顶单室墓,共有9个侧室,残存16具陶棺,出土了少量陶器、青铜器、铁器和石器。该墓是迄今为止四川崖墓中发现的葬具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墓葬。  相似文献   

13.
2004年重庆奉节赵家湾墓地共发掘墓葬20座,出土各类文物300余件.其中东汉墓葬15座,包括砖室墓和崖墓,随葬品以陶器和"五铢"钱为主,年代不早于东汉中期:蜀汉砖室墓1座,延续了东汉晚期墓葬风格;东晋砖室墓1座,出土大量精美青瓷器,文化面貌与同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趋同;明代墓葬3座,均为土坑墓.该墓地时间序列完整,出土文物丰富,为我们研究峡江地区考古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0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洛阳市洛南新区龙盛安置小区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座五代时期的墓葬。这座墓葬除出土有铜印章、铜镜、石砚、白瓷碗、陶罐等文物外,还出土了64枚铜钱。这64枚铜钱全部为开元通宝钱.其中早期18枚,中期27枚,晚期16枚。这座墓葬出土的铜钱数量较多,版别丰富,这在洛阳以往考古发掘的唐代和五代时期的墓葬中是不多见的。现将这64枚开元通宝铜钱在以往分期研究成果①的基础上进行分型分式研究。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1月,为配合三峡库区文物抢救工作,再次对奉节拖板崖墓群进行发掘,发现墓葬10座,出土随葬品50余件。根据墓葬形制和器物形态分析,其时代为汉至六朝。  相似文献   

16.
合江张家沟二号崖墓画像石棺发掘简报王庭福,李一洪1994年12月3日,合江县公安局联建房在施工中发现一崖墓,县文物管理所闻讯后立即前往调查,次日进行了清理,现将情况叙述于后。一、地理环境及墓葬形制崖墓位于合江县城西人民体育场东侧张家沟崖壁中。右侧15...  相似文献   

17.
2010年资阳市雁江区文管所在狮子山清理了东汉中晚期崖墓2座,其中M2保存较好,墓葬结构清晰,随葬品摆放整齐,是研究汉代崖墓不可多得的材料。出土的随葬品主要是陶器和铜器,其中出土的两株摇钱树保存较好,特别是一佛二弟子摇钱树的出土,对研究西南地区早期佛教的传播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8.
2007年许昌市文物工作队抢救性发掘一批墓葬,其中两座金代墓葬,虽被盗扰过,但仍出土各类随葬品27件.其出土的钧瓷,可作为钧瓷断代研究的参考.M2为壁画墓,壁画内容表现了墓主人生前日常生活的场景.这两座墓葬的发掘,为研究金代历史、佛教流传、金人的丧葬习俗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简报首次披露了梁带村墓地西区2007年发掘的10座中小型墓的信息,据出土玉器的纹饰特征等推断,这些墓葬年代为春秋早期偏晚阶段。这批等级较低的墓葬普遍有棺椁或单棺作葬具,但均不随葬陶器,而有少量玉器的现象在其他地区同时期的墓地是非常少见的,从另一层面揭示了周代芮国墓葬的突出特点。中型墓多有铜翣及串饰也较有特色,是研究周代墓葬制度的重要资料。M18出土铸有"虢季"字样铭文的铜鼎,则反映出芮国与虢国的联系交流情况,或可印证有关文献的记载。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详细论述了高闸沟墓葬的考古调查发掘情况,通过对高闸沟墓葬形制、结构、砖雕画、壁画砖以及邻近墓葬出土文物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为确定高闸沟墓葬墓主人身份及时代提拱了真实可信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