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渊 《史学史研究》2011,(1):119-120
周人称"夏",最早见于《尚书·周书》。《康诰》曰:"(周文王)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君奭》盛赞周文王治国有方,曰:"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立政》亦谓周代殷乃受天之命:"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奄甸万姓"①。据现存文献,"周"乃周邦之通称,然而在《周书》中,周人又称作"夏",而且是在殷亡周兴之时。为什么周人在  相似文献   

2.
《尚书大传》是西汉初期伏生学派说释《尚书》的记录。关于其称名,汉代的文献记载、书目著录以及称引用名等共同说明,该书初名"传",而非"大传"。根据早期用例的出现时间可以推知:东汉之初,"尚书大传"名始出。这个问题的厘清,对于经学、训诂学、古籍整理等领域的研究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3.
“民主”就其字面来说,不过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意思,但这只是今天人们的理解。 作为政治术语,“民主”也并非舶来品,而是地道中国货,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最古老的文献《尚书》中就出现了。在商夏周三代,其确切涵义是“民之主”,指是的管理和统治人民的人。《尚书·多方》说夏桀“乃大淫昏”,“崇乱有夏”,于是“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简代夏作民主。”说的是,夏桀昏乱,上天给夏民换了个新主人。《多方》这篇政  相似文献   

4.
将新出清华简《金縢》与传世本及其他文献进行比较,可证成王即位时已为少年,"襁褓说"不能成立;周公"居东"为"避居"而非"东征"。汉代古文《尚书》较之今文《尚书》,更接近原初的《尚书》本。孔子没有删订过《尚书》,也没有作过《书序》。清华简《金縢》以"志"为名,表明公元前300年前后,《尚书》尚未成书。清华简本《金縢》所记周公事迹最为素朴,应是较早记载周公历史的史籍。今传本《尚书》应不是汉代的《古文尚书》本,或根据今文说改造过。《史记·鲁周公世家》材料来源芜杂,其关于周公历史事迹的记载存在诸多错乱之处。简本《金縢》与《史记》关于周公历史记载的差异,反映了周初特别是周公历史在战国至秦汉时期不断层累叠加的事实。  相似文献   

5.
正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在形容悠闲的生活或者自在的生活时,常会用到这句成语"悠哉悠哉"。然而殊不知,这句"悠哉悠哉"却是"优哉游哉"的误用。"优哉游哉"此句成语出自于《诗经·小雅·采菽》,原句是"优哉游哉,亦是戾矣",其意思是说处事从容不迫和生活悠闲自得。而"悠哉悠哉"此句成语也是出于《诗经》。在《诗经·周南·关雎》中有这么一句:"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其意思是说小伙子十分想念自己的心上人,想得连晚上睡觉时都迟迟不能入睡。由此可见,"悠哉悠哉"的  相似文献   

6.
天命观的命运肖淑贞一通常人们认为"天命论"是我国古代一种唯心史观。实际上,确切地说,它是解释改朝换代的理论,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尚书·甘誓》夏启征有扈,宣称"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大之罚。"《汤誓》伐桀称;"非台小子敢行...  相似文献   

7.
《尚书·汤誓序》载"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其中的陑的地理位置,有安邑之西、曹县商丘之西、济宁附近三种不同的说法,但这三种说法都有问题。陑应是山地,且其位置应该与考古学中夏文化的分布范围一致。从清华简《尹至》与上博简《容成氏》看,陑应在夏都之西,即今河南偃师二里头之西,嵩山万安山脉西麓。该位置很关键,说明商汤灭夏采取迂回战术,出其不意而制胜。这对认识夏商之间史事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正《说文解字》曰:"沐,濯发也。""浴,洒身也。"《诗经·小雅·采绿》:"予发曲局,薄言归沐。"还有《公羊传·隐公八年》:"诸侯皆有汤沐之邑也。"等等,这里的"沐"都是洗头发的意思。而《论衡·讥月》:"浴去身垢。"《左传·文公十八年》:"二人浴于池。"这里的"浴"都是洗身的意思。《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说:"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这一句更充分说明,"沐"和  相似文献   

9.
<正>《尚书·洪范》有云:"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人们以实现"五福"为生活的最高境界,"五福"合起来构成幸福美满的人生,"五福"中"寿"乃基础,"寿"是"五福"之首。企盼长寿是人类普遍心理,是人类美好愿望。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寿文化",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本文介绍47件黑龙江省博物馆藏以"寿"为题清代文物,涉及织绣、金  相似文献   

10.
清华大学藏简《尹诰》篇是失传了的《咸有一德》,但不是古文《尚书》中的《咸有一德》,非常重要,其内容目前可以基本疏通。由其内容来看,其中已经有建立在"君权天授"、"天人合一"基础上的民本思想,这是孟子思想的源头。从其内容上也可以说明清华简《尹诰》篇不伪,其史料价值非常珍贵,古文《尚书》中的《咸有一德》则确系伪书。  相似文献   

11.
正《尚书》主要记述唐虞三代君臣的言论与事迹,汉代以来被奉为"五经"之一,深刻影响着传统中国的政治思维和实践。《尚书》学在宋代尤为兴盛,时人称"博士业《书》者十常三四"(叶梦得语,见《文献通考》卷一七七,中华书局,2011年,第5287页);又称"经解惟《书》最多"(黄震语,见《黄震全集》,第1册,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91页),可见一斑。两宋士人通过研习、阐释《尚书》,探求治理之道,回应时代问题,维系政治秩序和君臣认同。因而研究宋代《尚书》学,有助于理解《尚书》在传统中国政治中的角色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章太炎先生论史学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史书的体例我国自古相传:左史记行,右史记言,故《尚书》一向被看做是记言的书,而《春秋》则是记事的书。其实并不完全如此。《春秋》经文诚然是记事的,但《尚书》并不全是记言的,记事的地方也很多。《尚书》不过是一部未编成的史书,乃所谓史料一类的书。《尚  相似文献   

13.
人类最早记录的一次日食,不是在埃及,也不是在巴比伦,而是在中国。《竹书纪年》载:夏代仲康“5年秋9月庚戍朔,日有食之”。纪有年月日,无纪时。这次日食,在《尚书》里记载的的较详细,《胤征》一文中载:“惟仲康肇位四海……惟时羲和,颠覆厥德,沉乱于酒,畔官离次, 扰天纪,遐弃厥司,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纪有月日时,无纪年。而《左传》昭公17年抄自《夏书》说:“辰不集于房、瞽奏鼓,啬去驰,庶人走。”则证明《胤征》、《竹书纪年》所记是实有其事。《新唐书·历志》引载张说的《历议新…  相似文献   

14.
殷代“德方”说刘桓一《书·尧典》载:“舜生三十,徵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关于这段文字的句逗和意思,前人曾有不同说法。兹依孔颖达《尚书正义》引郑玄注:“舜生三十,谓生三十年也;登庸二十①,谓历试二十年;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谓摄位至死为五十年...  相似文献   

15.
正"虎贲"一词始见于《尚书》的《牧誓》、《立政》篇,指军中猛士尤其是周王的近身卫士。西汉平帝时更名宿卫的期门军为虎贲,为后世所沿袭。目前已知的商周金文中并无"虎贲"一词,但有"虎臣"与之相类。虎臣一词又见于《尚书·顾命》及《诗经》的《常武》、《泮水》篇。伪孔传以为虎臣即虎贲氏;郑笺称《常武》之虎臣乃一职官,《泮水》之虎臣泛指威武如虎的武将。有学者认为虎贲由虎臣分化而来,乃虎臣之一种。1窃以为虎臣当即虎贲,名称变换而已。  相似文献   

16.
西周洛邑城址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西周初年周公在洛阳营建的洛邑,在出土的西周青铜器铭文和《尚书》等文献材料中又称为新邑、大邑、新大邑、新洛邑和成周。关于洛邑城址的具体位置,据《逸周书·作洛篇》称:“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即位于洛水之北,邙山之南;又据《尚书·洛诰》记载,周公营建洛邑前昭公曾来洛相宅,“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即卜相洛邑应建在涧水之东直至瀍河东岸,也就是讲,洛邑很可能横跨瀍水两岸而建,其西可达涧水之  相似文献   

17.
早在秦汉以前,"富贵寿考"已是中国人生活中朴素的愿望和汲汲追求的人生目标。《尚书·洪范》阐释人生之福的内涵包括:"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其基本内涵就是"富贵寿考"。《论语》说,"人有命有禄,命者富贵贫贱也,禄者盛衰兴废也。"《诗·大雅·棫朴》说,"周王寿考,遐不作人。"郑玄笺:"文王是时九十余矣,故云寿考。"  相似文献   

18.
郑玄生当东汉的乱世,在社会生存环境极为恶劣的情况下,本着"述先圣之意,思整百家之不齐"的崇高理想,穷毕生精力,遍注儒家经典,据清代学者考证,其一生的著述多达六十余种,"所注《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尚书大传》、《中候》、《乾象历》……凡百余万言"。他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之长,融为一家,"囊括大典,网络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在经学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划时代意义。处于乱世多事之秋的郑玄,之所以在学术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除了他本身所具备的素质外,与当时政治形势和文化环境的变化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庄子》文本里隐匿着"庄子"的"意思",读者在创造着《庄子》文本的"意义",而很多时候读者所创造出来的"意义"并不符合"庄子"最初的"意思"。为此本文试图通过《庄子》文本的全面解读,确定其"意思类型"。《庄子》的"意思类型"主要有三类:一是对于宇宙存在而言,"《庄子》的意思类型"是"道";二是对于社会存在而言,"《庄子》的意思类型"是"无为";三是对于个人存在而言,"《庄子》的意思类型"是"吾丧我"。由此确定其今后的解读是否符合"庄子的意思范畴"。  相似文献   

20.
正最早的"中国"应当就是最早的王朝都城和它附近的京畿地区。而文献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朝是夏商周三代王朝,它们分布的核心区域不超出以黄河中游为中心的中原地区,这一带也就是最早的"中国"。在古典文献中,"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东周时期成书的《尚书》和《诗经》等书中。《尚书·梓材》是周公教导他的弟弟康叔如何治理殷商故地的训告之词。其中"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