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周代宗法制度是周初创立的重要政治制度。高婧聪《宗法制度与周代国家结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围绕宗法制度一些重要的基本问题及其对周代国家结构建构的作用,进行了全面、细致、深入的研究,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理论为指导,将宗法制度的研究,与社会经济形态的研究紧密联系起来,挖掘宗法制度所内含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内容,使这门古老的学问,获得了重大的突破.体例上一改单向直叙的程式,既有纵向的宗法编年史,又有横向的区域宗法比较研究.作者对宗法定义、宗法与土地制度、宗亲观念的内涵、宗君合一、秦国的祖先崇拜、周代两种不同的宗  相似文献   

3.
封建经师以及当代一些迷信经师学说的学,不谈或不承认秦汉至近代中国社会存在着宗法制度,这是把《礼记》所述的宗法看成周代宗法,看成中国古代唯一的宗法的结果。这种观点目前虽已为多数学所不采,但仍有一些学信奉。我们前已论过,从秦汉至近代,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世界古代多数民族中都存在过宗法制度,不过其形态特点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4.
清代玉牒是我国现今保存最完好的皇家族谱,记载翔实,装帧华丽。玉牒有着严格的编修制度,其内容为我们揭开许多清史之谜,了解清代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玉牒为我们研究清史、满族史尤其是研究清代宗法制度提供了第一手的、丰富的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5.
满族是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在满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亦存在过以父权,族权为特征的,包含有阶级对抗内容的宗族家族制度即宗法制度。宗族聚居是满族宗法制度存在的基本条件,满族宗法制度存在的表现为:族长是行使族权的主宰;族谱是巩固宗族的纽带;族规是维护宗法的法制;宗祠,祭田也是满族宗法制存在的具体表现。满族宗法制度既有与汉族宗法制度和相类似的特点,又带有自己的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6.
青铜礼器是周代政治等级的象征物,同时又有特定用途。其用途大抵与宗法和婚姻有关,这从一个侧面提示了宗法和婚姻在周代政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清代学术是中国古代学术发展史上最后一个高峰,其中目录学的发展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清人自己就对本朝目录学进行过研究,如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专列"目录题跋"一节,对部分清代目录学著作进行过简要概述;叶昌炽《藏书纪事诗》也涉及众多清人藏书目录。近代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清代目录学研究主要集  相似文献   

8.
丁鼎 《民俗研究》2002,(3):90-103
人们往往将我国历史上的夏、商、周并称为三代.不过,较之夏商二代,周代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发生了引人瞩目的巨大变革.王国维先生曾深刻指出:"中国政治与文化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①此诚为不刊之论.<仪礼·丧服>篇所记载的丧服制度就是与周代宗法制度相辅而行、互为表里的.周人所创制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宗法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伦理观念均在<仪礼·丧服>中有深刻而具体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蔺市文庙作为涪陵三峡工程淹没区中唯一幸存的清代宗法礼制建筑群,其承载着当地大量的人文信息,蕴含着重要的历史和学术价值.文庙的搬迁保护对研究三峡地区清代文庙建筑的形制和沿革发展有一定的意义,因此,本工作以蔺市文庙为研究对象,以儒家文化为背景,结合相关文献资料,通过现场勘察测绘,对蔺市文庙的历史沿革、总体布局、单体建筑、细部特征等进行分析.基于对残损状况评估及对该建筑群的巴蜀特色和特殊营造技术的强调,该工程为文庙建筑的后续搬迁工程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并为其可持续发展打基础.  相似文献   

10.
陈垣学术源于清学,从早期编辑《柱下备忘录》到晚年考证两封无名字无年月的信,其研究经历始终于清史、清学,在清人基础上,治宗教史、历史文献学和元史,并开辟清史研究新领域,揭示宗教与清代政治、文化之关系,全面调查《四库全书》,论衡清人著述,总结清代学术与建立近代意义之史讳学、年代学、校勘学,考述清代人物年事,利用档案、僧人语录、学人手札等新材料考史,拓宽清代史料范围。其对清史研究的贡献,开拓与集成兼俱。  相似文献   

11.
蒋国为"周公之胤",是西周早期分封的重要侯国。鉴于周公特殊的历史地位,周公家族在西周时期的受封情况以及家族内部的宗法关系,都值得重视。对周公之胄的蒋国相关问题进行考察,不仅能了解周公家族在两周时期的发展情况,同时有利于从个案的层面考察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从而深化对周代宗法、分封的认识。有关蒋国的研究资料较为匮乏,学者们关于蒋国的研究也不多见。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货币文化,除了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货币实物外,同样还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泉学典籍。泉籍以史料记载、绘图等方式,记载和反映了历朝历代流通中使用的各类货币,又在金石学的学术范畴下,融入了很多研究、收藏、品鉴的内容。泉学典籍出现的时间并不算早,一般以南朝梁时顾烜所作的《钱谱》为最早,现存最早的则是宋代洪遵的《泉志》。宋代以后,随着金石学的发展,相关的著作逐渐增多。清人重朴学,各类古币也成为学者们研治古史的重要材料,朴学兴盛之后,与之相关的作品大增。  相似文献   

13.
汪道昆的谱本宗与宗法收族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济 《史学月刊》2006,8(7):100-107
徽州为明清宗族制度发达地区,这也是徽州士大夫文人宗法制度庶民化努力的结果。宗法制度庶民化并不仅仅是宗法制度贯彻实践的问题,也包含士大夫文人对民间宗族建设活动的宗法理论解释。汪道昆的谱本宗主张及其修谱活动就是建立在民间宗族的祖先谱系文化基础之上,反映了世家大族的独立性追求与以村落宗族为中心的社会现实;其强调的亲亲收族是对谱本宗活动的宗法理论新解释,民间宗族建设实践推动了宗法制度的庶民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研究和撰写中国古史始于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重视考古材料,将实物史料与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传说记载相结合,从而致力于建立科学、可信、系统的中国"古史",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历史撰述中"古史"建构的主要特点。应对学术之需,关注时代主题,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古史建构的旨趣所在。在共同遵循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基础上,吕振羽、范文澜、翦伯赞等人与郭沫若在古史分期等问题上有较大分歧,他们各自的古史撰述亦有特色,由此反映古史建构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朱彝尊编纂的《词综》是清代影响最大的词选本。朱彝尊《词综·发凡》以及汪森等人的序文,详细介绍了《词综》的版本来源、编纂体例和校勘考订内容,具有词籍版本目录学价值,成为清人整理词籍的重要参考文献,从而在词籍整理成为专门学术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祭祀在周代是国家的重要事务。在国家举行的不同种类的祭祀中,郊天之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郊天之祭,对认识周代宗教生活的特点以及祭祀活动的实质都是必要的。本文着重从周代天的神性、郊天之祭的礼仪特点和社会作用三方面,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清代明史史料学姜胜利搜集、整理和鉴别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与前提,清人在明史研究和明史著作的编纂中,十分重视史料问题,他们在如下几方面作得比较突出,给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史料学理论和方法。(一)对明史史料的认识清人所面对的明史史料,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  相似文献   

18.
《仪礼·丧服》所体现的周代宗法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鼎 《史学集刊》2002,(4):14-20
周人所创制的宗法制度与丧服制度是相辅而行、互为表里的。我们可依据《仪礼·丧服》所记载的丧服制度 ,对周代宗法制度的内涵和精神进行分析和论述 ,尤其是根据“天子诸侯绝期”的服制规定 ,对“宗统”与“君统”的关系这一聚讼不已的老大难问题作出新的探讨 ,进而论证“君统”与“宗统”相分说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宗法制度及其文化形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我国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但过去学术界对宗法文化研究,往往局限在古代和汉民族中。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宗法制对少数民族是否产生过影响?如果少数民族有宗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史分期讨论与中国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史分期问题,是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30年代到现在,对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讨论已经历过近70年的历程,并取得了很多学术成果。李祖德先生撰写的《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讨论综述》(以下简称《综述》,载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河南人民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