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卫国 《安徽史学》2018,(2):19-28,118
《资治通鉴》与《资治通鉴纲目》,高丽末年先后传入朝鲜半岛,产生了深远影响。朝鲜王朝国王经筵、世子教育、科举考试中,《通鉴》与《纲目》都是重要的史书。朝鲜世宗国王想法从明朝求书,刊印《通鉴》与《纲目》,组织文臣编纂《资治通鉴训义》与《资治通鉴纲目训义》,充分显示他对二书的重视。他熟知《通鉴》故事,日常政事中,经常引用,以为资政之策。《通鉴》与《纲目》对朝鲜的影响,既是朝鲜政治与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朝史学交流的重要例证。  相似文献   

2.
朝鲜中期礼学硕彦李縡所著的《四礼便览》一书,是继金长生《丧礼备要》之后,朝鲜时代最重要的礼书之一。在内容和体例上《四礼便览》均承袭《丧礼备要》,它以朱子《家礼》为蓝本,依半岛国风民俗进行了民族化、世俗化的改造,成为此后二百余年间朝鲜王朝此类礼书撰述的典范,也是李朝士庶践行《家礼》的行礼手册,为推动儒家礼制在朝鲜的民间传播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吴越春秋》、《越绝书》中的神话为线索,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吴越春秋》与《越绝书》两书的材料来源基本同一,《吴越春秋》广泛地运用了先秦以来的资料,《越绝书》是其参考书之一。因此《吴越春秋》具有整合之功,内容更为丰富。《吴越春秋》对汉代神话传说的记录,体现出政治思想对神话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两书在风物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4.
《宋史筌》是朝鲜王朝根据元官修《宋史》而进行改修,由正祖亲撰和御定,众多阁臣、儒生等参与编校而成的一部"宋史"。正祖君臣基于而又超脱于《宋史》文本的"宋史"认识,促成了《宋史筌》的撰作。该书修撰历时约20年,义例、内容多次调整,经若干版本,于1791年成书150卷。虽然《宋史筌》并未在朝鲜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作为唯一一部官修纪传体"宋史",其在文化史和史学史等方面的意义是十分显著的。  相似文献   

5.
《朝鲜王朝世宗实录》是朝鲜王朝前期纂修的一部实录,凡163卷,其纂修经文宗和端宗两朝,历时两年。《世宗实录》的编纂与朝鲜王朝初期文武两班大臣的政治斗争密切相关,"癸酉靖难"中,武臣总裁金宗瑞等被杀,最终由文臣郑麟趾总裁完成。在体裁上,它承袭了中国古代实录"编年附传"的特点;在体例上,却有着自身的独特性,《世宗实录》中所附"四志"乃最重要的变化和体现。透过《世宗实录》的研究,可以深入认识《朝鲜王朝实录》对于中国古代实录编纂特点的继承与改变,进而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史学对朝鲜史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史记》和《汉书》是我国历史上两部重要的史书、但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两书均出现了一些讹误。本文通过对它们相关部分的比勘,校读出厂两书中存在的一些错误.分析了致误的原因,有助于更好地利用这两部书进行古籍研究和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据文献记载,《燕尘偶记》与《燕城胜迹志》均为记录北京部分名胜古迹的重要地方文献。《燕尘偶记》稿本内容为16个北京城门词条;张江裁刊印的《燕城胜迹志》也包含同样16个北京城门词条。对两书作者及词条内容进行分析,两书当为同一本书。此外,不同版本的《燕尘偶记》在内容上与《燕城胜迹志》存在差异,对两书流传历程进行分析,可以从历史文献学角度讨论两书之分野与内容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史记·律书·历书》考释刘操南中国正史在二十四史中,撰天文志、律历志的有十七史。《史记》首创八书,将《律书》、《历书》、《天官书》分为三书。《汉书》将《律》、《历》两书合为《律历志》。此后各志,有分有合。司马迁对于《律书》、《历书》两者关系有其观点。...  相似文献   

9.
殷商末期,箕子率众至朝鲜,中国与朝鲜交往自此开启。唐时期,中原王朝与朝鲜半岛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宗藩关系。到元、明、清时期,朝鲜更是定期向中原派遣朝贡使者,从而形成了卷帙浩繁的"燕行文献"。《滦阳录》描绘的人物群像为我们展示了清鼎盛时期的社会百态。作者柳得恭与清朝文士的交往,及其问贤求书的积极态度亦可以反映出朝鲜文士的"北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小华外史》一书,1 9世纪朝鲜吴庆元父子编撰。“小华”,即“小中华”,指朝鲜王朝。明朝灭亡以后,朝鲜君臣上下多有崇祀明朝之举,同时编修了大量追述和思念明朝的史书。本书就是在这种政治文化背景中产生,内容是记载朝鲜王朝与明朝的历来关系,而在明朝灭亡以后,则详述朝鲜举国怀思明朝、祭奠明朝皇帝和优礼明朝遗民及其后裔的史实。吴庆元父子用了几乎半个世纪的时间才把其编成。全书征引史料十分丰富,参考了明、清、朝鲜以及日本的史料1 80余种,几乎每条史料都标明出处,史学方法严谨扎实,学术视野广阔。在思想上大倡尊周思明理念,宣扬尊王攘夷、尊明贬清观念,将清朝视作夷狄。此书之编撰在清朝已经统治二百余年之后,是值得注意的史学现象,对于研究明清时期的中朝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这篇论文,作为批判中国正史东夷传记事史料的第一步,整理了《史记&;#183;朝鲜传》、《汉书&;#183;地理志》、《汉书&;#183;王莽传》的朝鲜观、朝鲜王者观。作为中国正史朝鲜关系记事的发端的《史记&;#183;朝鲜传》其史料价值从来都被人们所重视。可是,其记述是以汉武帝出兵朝鲜为中心,对朝鲜的历史几乎没有表示关系。而且,其东夷王者观是理念化的,中国亡命者都变成其地的王者,并在统治东夷诸族的同时,作为藩属的王而服从于汉王朝。在《汉书》里,朝鲜观及其王者观是多样化的,但与《史记》一样也是理念化的,未客观地描述实际情况。《汉书&;#183;朝鲜传》几乎原封不动地借用了《史记》的记事,在《地理志》郡县条分注里,把箕子、卫氏两朝鲜国,异民族的真番、朝鲜、高句丽诸国安置于乐浪郡、辽东郡、玄菟郡,设定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朝鲜国。在《地理志》分区条里认为,包括朝鲜国在内的东夷诸民族是顺从的,他们之所以彬彬有礼,是因为遵守了箕子之教,由于中国人亡命者变为王者并进行了教化,因而出现了理想化的境地。在这里,可以说找到了朝鲜王者的理想像。与之相反的东夷王者观在《王莽传》中可以看到,王莽把高句丽侯驺认定为异民族的王者,将其抹杀是皇帝的任务。《史记》《汉书》的朝鲜观和东夷王者观不是从客观的史实产生出来的,其记事的史料价值也并不那么高,但给予后世正史的影响却是极大的。  相似文献   

12.
《阴晴史》是朝鲜王朝派赴天津的领选使金允植的日记,对朝鲜王朝近代外交活动有丰富的记录,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由于金允植的特殊使臣身份,使得该书可以反映出一些朝鲜王朝的近代外交的细节活动和基本特征,朝鲜既希望保持传统的"事大"外交,又渴望维护朝鲜自身的利益,但因为其国力的弱小和东亚局势的变化,而被迫开展近代外交,在外交上受制于人。此外,我们也可以从中解读出两班士人对当时外交形势的一些看法和心态。  相似文献   

13.
近世中朝史学交流中,明代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节要续编》的地位尤殊。该书旨在宣明尊华攘夷的正统史观,并以"节要"的形式续作《资治通鉴》所载史事之后的宋元历史,可谓宋代义理史学在明代的重要表现。《资治通鉴节要续编》自明中期传入李朝朝鲜,历经多次翻印,流传甚广。它在朝鲜王朝逐渐与《史记》、《资治通鉴》及《通鉴纲目》相比肩,成为朝鲜君臣及一般读书人掌握宋元历史的主要渠道,乃至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的优先读本。书中倡导华夷之辨的正统观念及对宋元史事的评论意见,更对朝鲜人士的史观、史论有深入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华书局点校本《魏书》和《北史》,均误将《高允传》中的"魂人"一词割裂开来。新出北周《裴智英墓志》中"魂人"的用例,从侧面提供了两书《高允传》中的"魂人"本为一个不可割裂的名词的有力证据。且从句意和语法结构上分析,原标点亦难成立。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亦可资参考。"魂人"是一个颇具民族色彩与时代特征的词语,学界多有因不明此词而据上述错误点读得出错误结论的例子。经此勘误,方可准确地表达两书原文之义,使"魂人"这一北魏重要的名物制度晦而复显。  相似文献   

15.
李重焕《择里志》被誉为朝鲜王朝时期第一部人文地理学著作,作为具有广泛影响的私人编著方志文献,对于朝鲜半岛方志具有重要意义。从《择里志》的体例和内容来看,应当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舆地纪胜》《舆地名胜志》等书编纂思想的影响,反映了中国古代方志文献编纂思想向周边区域的辐射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华书局点校本《魏书》和《北史》,均误将《高允传》中的"魂人"一词割裂开来。新出北周《裴智英墓志》中"魂人"的用例,从侧面提供了两书《高允传》中的"魂人"本为一个不可割裂的名词的有力证据。且从句意和语法结构上分析,原标点亦难成立。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亦可资参考。"魂人"是一个颇具民族色彩与时代特征的词语,学界多有因不明此词而据上述错误点读得出错误结论的例子。经此勘误,方可准确地表达两书原文之义,使"魂人"这一北魏重要的名物制度晦而复显。  相似文献   

17.
从《老乞大》《朴通事》看元与高丽的经济文化交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相隔一衣带水,自远古以来,一直存在着密切的交往。元朝建立时,统治朝鲜半岛的是高丽王朝。元与高丽之间,有着频繁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老乞大》和《朴通事》两书,便是这种联系的很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18.
在《春秋》学史上,元末《春秋》学家赵汸研治《春秋》的最大特点是以义例说经。他考论鲁史与《春秋》之别,明辨史"例"与经"义"之分,提出了系统的以"策书之例"与"笔削之义"为核心的《春秋》书法义例说。其《春秋》义例学说,是在依据《左传》及杜预注、融通三传史法经义说、批判继承诸家义例书法说基础上的发明,不仅体系颇为严密完整,而且在方法论层面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春秋》诠释学系统。赵汸的《春秋》义例学所体现出的会通经史、据传求经,由《左传》到《春秋》、由考证史法而辨析经义的治经理路,以及力纠唐宋以来舍传求经、虚辞说经、附会穿凿之弊端的经学理念,是其《春秋》义例学说的主要价值和贡献。  相似文献   

19.
李谷悦 《沧桑》2014,(1):94-97
《阴晴史》是朝鲜王朝派赴天津的领选使金允植的日记,对朝鲜王朝近代外交活动有丰富的记录,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由于金允植的特殊使臣身份,使得该书可以反映出一些朝鲜王朝的近代外交的细节活动和基本特征,朝鲜既希望保持传统的"事大"外交,又渴望维护朝鲜自身的利益,但因为其国力的弱小和东亚局势的变化,而被迫开展近代外交,在外交上受制于人。此外,我们也可以从中解读出两班士人对当时外交形势的一些看法和心态。  相似文献   

20.
高灵申氏起自高丽时代,自家族伊始便是朝鲜半岛名门望族,以诗书传家。尤其是在朝鲜王朝时期达到盛极,文人辈出,大放异彩,有九人诗作入选韩国文学史上汉诗规模最大的诗歌总集——《箕雅》,足见其文学世家之盛,堪称朝鲜王朝时期朝鲜半岛数一数二的文学世家。笔者以《箕雅》为中心,对其文学世家略作考述,并对其文运昌盛的原因初作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