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时期丧葬礼俗的改革与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丧葬礼俗包括相互渗透的丧葬礼仪制度与民间丧葬风俗。它是人生礼仪的最后一个节目,受到各个民族,各个阶层的普遍重视。丧葬礼俗的传承与变革,可以反映一个时代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的广度与深度。因此,丧葬礼俗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研究上的一个大题目。民国年间(1912...  相似文献   

2.
历史时期考古研究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的考古志是考古研究的基础,主要是对实物材料的整理、分析和共时性阐释;第二层次的考古学是将实物资料与人类行为模式、思想观念的联接,是对文化进程的历时性阐释。中国历史考古研究走过了以证史为目的的考古志阶段,也通过分区与分期研究奠定了基本的时空框架,但离综合性的文化阐释还有一定距离;在墓葬的"晋制"讨论中,研究者开始以考古材料阐释丧葬行为和丧葬观念的进程,将墓葬研究从物质文化推进到了精神文化层面,迈出了从考古志向考古学研究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3.
历史时期考古研究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的考古志是考古研究的基础,主要是对实物材料的整理、分析和共时性阐释;第二层次的考古学是将实物资料与人类行为模式、思想观念的联接,是对文化进程的历时性阐释。中国历史考古研究走过了以证史为目的的考古志阶段,也通过分区与分期研究奠定了基本的时空框架,但离综合性的文化阐释还有一定距离;在墓葬的"晋制"讨论中,研究者开始以考古材料阐释丧葬行为和丧葬观念的进程,将墓葬研究从物质文化推进到了精神文化层面,迈出了从考古志向考古学研究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4.
丧葬礼俗起源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丧葬礼俗起源初探刘曙光丧葬礼俗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和文化行为。作为人类文化传统中最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同时也是最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的一部分,丧葬礼俗往往是特定社会关系、社会组织以及特定精神世界的最集中、最生动的反映。因此,对于丧葬礼俗的研究,历...  相似文献   

5.
张勇 《华夏考古》2002,(3):24-30
所谓明器 ,又叫做冥器 ,是古人专为随葬而制作并无其它实用价值的各种物品的模型。明器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最早的明器出现在什么时候 ?又是怎样演化的等等 ,都是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一笔者认为 ,明器作为一种特殊的随葬物品 ,属于人类丧葬礼俗活动的范畴 ,如果追根求源 ,探讨其来历 ,还应该从人类丧葬礼俗的产生说起。丧葬礼俗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和文化行为。它的出现和其他事物一样 ,取决于人类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是诸多复杂因素交互作用的综合产物。据研究 ,当人类经过极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进化到早期智人阶段以后 ,人类的…  相似文献   

6.
在秦汉帝王“厚葬”“事死如事生”观念的影响下,曹操作为乱世英雄却选择薄葬。曹操高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广为人知,并引领曹魏时期乃至魏晋时期的薄葬风潮。曹操生活中尚俭戒奢,死后丧葬从简。将考古发现与史籍所载结合起来,研究曹操在薄葬风潮中所起的引领作用,窥探薄葬风潮,意义在于丰富中国古代葬制、葬俗。薄葬作为曹魏时期兴起的丧葬方式,虽然之前已有薄葬思想,但作为制度大规模推行在中国历史上是首次。在特定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下产生的薄葬风潮为我们研究社会礼俗、丧葬观念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芦雪 《黑龙江史志》2015,(1):149-150
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中国丧葬礼俗慎终追远、事死如生、崇尚厚葬、以礼教孝的精神一脉相承,其中也存在诸多弊端。民国时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改革丧礼陋习,以实现中国社会丧葬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化。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丧葬礼俗的演变速度迟缓,这些举措并未到达预期的目的。但政府的各项措施为进一步的丧葬礼俗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汉末三国丧葬中若干问题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表现在丧葬制中的厚葬与薄葬、礼俗的繁芜与节俭,因时代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特点。前辈学对丧葬问题通常将两汉和魏晋划分开来研究。然汉末三国时代的丧葬习俗,是整个封建社会最为简朴的,自有特色。尤其值得注意是各集团的统治对自己的后事均提倡薄葬,崇尚简朴,给当代人树立了节俭的榜样。而这种耳目一新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又有深刻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9.
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形形色色、神秘隆重的丧葬就成为了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丧葬习俗,而对于历史文化久远的中国而言,丧葬更有其独特的重要性。从史前的祖灵、祖先崇拜发展到殷人的尚鬼事神,丧葬礼俗达到极盛,丧葬越来越被世人所重视。特别是制礼作乐的周人就对丧葬礼仪作了种种严格规定,由孔子及其弟子收集整理成册的《周礼》、《仪礼》、《礼记》等书中有专门的篇章加以讨论。不仅如此,士大夫们还把自己的思想观念渗入到丧葬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所  相似文献   

10.
秦汉墓葬的大量发现 ,是新中国考古的重要成就之一 ,秦汉墓葬所反映的丧葬习俗是直观而又丰富的。韩国河博士的新著《秦汉魏晋丧葬制度研究》 (陕西人民出版社1 999年 1 2月出版 ) ,利用大量的考古资料并结合文献对秦汉魏晋丧葬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获得了许多新的认识。一、认知全面、论述深刻。韩著全书共分为五章 :一、秦汉魏晋时期丧葬制度的发展轨迹。该章是全书的重点 ,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强。首先论述了先秦的丧葬制度 ,以“丧葬溯源”、“丧礼的形成” ,进而论述了“三礼”中所展示的东周丧葬制度 ,这种方法更便于把握秦汉魏晋…  相似文献   

11.
李彩萍 《民俗研究》2007,(4):198-207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丧葬礼俗是人生礼俗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孝文化的具体表现和重要元素。无论是达官贵人和还是贫民百姓对于死后的安排都十分看重,各种礼俗繁文缛节,甚至把死看的比生还重。《孟子》曰:"养生者不足以为大事,惟送死足以为大事。"丧葬礼俗反映着不同民族、地区的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和家族、家庭事项。  相似文献   

12.
江苏淮安财富广场南北朝家族墓是一处典型的家族墓地,墓葬排列有序,随葬器物较为丰富精美,时代特征明显,文化因素较为复杂,对研究南北朝时期丧葬礼俗及淮安地方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2011年,为配合蒲城县文物局对永丰镇发现古墓群的有效保护,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该墓地进行了调查和勘探,并对发现的4座战国秦汉时期的家族墓葬进行了发掘。其中M2为大型竖穴木椁墓,墓主身份尊贵,时代为战国晚期;M3、M4、M5为中小型竖穴墓道土洞墓,时代为秦代或汉初。该墓地的发掘为研究战国秦汉时期的历史考古以及丧葬礼俗等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丧葬礼俗包括丧葬礼仪与民间丧葬风俗。它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文化变迁的广度与深度。民国时期新式丧葬礼俗的实施情况具体表现在推行公墓制;提倡火葬,建立殡仪馆;开追悼会,倡导国葬和公葬;采用形式简明的讣闻。  相似文献   

15.
洛阳的丧葬礼俗王中茂洛阳为九朝古都,丧葬旧俗甚多,尤其是乡村民间更为突出。这些礼俗从侧面映照出洛阳人民对先人的无限尊崇及生者对死者的绵绵情思。本文仅就洛阳乡间的丧葬礼俗扼要地介绍于后。洛阳人对丧事的一个重要信念是“不死其亲”,表现在行动上就是“事死如...  相似文献   

16.
淮安楚州翔宇花园明清墓葬群是一处大型的古代墓地,墓葬时代早晚不一,墓地中出现了排列有序、长幼关系清楚的明代家族墓。此批墓葬随葬器物丰富精美,时代特征明显,文化因素较为复杂,这对研究明清时期丧葬礼俗及淮安地方历史文化特别是明清时期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中国大陆的两汉儒学研究大体呈现出三个基本走向,一是以经学为核心,涉及汉代的思想学术、社会政治、法律生活等方面的研究,论著和论文相对比较多。二是以儒学为核心,所涉及的范围比前一个方面略广,还包括汉代的宗教、经济、教育等方面的研究,专著和论文也有不少。三是对汉代历史多角度的研究中涉及儒学问题的方面,如官制、礼制、社会组织、地方豪族、门阀世族、丧葬、礼俗、画像石等,有一些著述和论文有所论及,但是总体上显得不足。目前两汉儒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反映在如何就以上三个方面做综合性的研究,这将促进学术界的历史学与…  相似文献   

18.
从较为严格的意义上讲,重视和崇尚礼仪是传统中国社会的突出特征之一。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与道德伦理标准,礼仪渗透在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总体上看,民国时期乡村婚丧礼俗都带有浓重的传统色彩,是传统中国社会礼俗的继续。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婚姻和丧葬礼俗也趋向带有时代特色的变异内容。  相似文献   

19.
荣新 《民俗研究》2014,(3):104-113
纸扎是中国传统丧葬仪式中常见的一种乡民艺术,与礼仪、祭祀活动密切相连。鲁西南地区素来重视丧葬礼仪,仪式中的纸扎品类丰富、制作精美。通过对一场鲁西南乡村三周年仪式的田野调查,将纸扎置于丧葬仪式这一乡民生活场景中进行考察,可以发现纸扎与丧葬礼俗的依存关系,具体而微地呈现纸扎引发的村落中各种社会关系的展演与互动。  相似文献   

20.
发现和掌握各时期的历史货币是研究历史货币的物质基础,科学考古和运用科学考古成果来补益货币之研究,是深入认识历史货币的一把钥匙。 20世纪,是中国历史货币发现与研究双双取得瞩目成就的一个世纪。在这个世纪内,中国历史货币中一些疑难问题因科学考古而得以揭示,考古成果又因历史货币的发现研究而得以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