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京市江宁上坊新发现的一座孙吴大墓,墓主身份备受关注。发掘者确认墓主为孙皓时一位宗室之王。综合分析墓葬规模、随葬物品、相关遗迹现象及历史记载,可推定墓主是少帝孙亮时的权臣孙峻。  相似文献   

2.
1993年10月、1994年8~9月,南京市南郊江宁区江宁镇上湖村砖瓦厂在一土岗上取土时,发现3座六朝时期砖室墓(分别编号为M1~M3),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会同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图一)。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南京窑岗村30号孙吴墓是一座典型的孙吴时期砖室墓,墓中出土了一批精美的随葬品,对研究南京地区六朝墓葬的分布和丧葬礼俗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2008年,南京市博物馆在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陶吴社区清理了一座春秋中晚期的大型土墩墓。墩内发现2座小型土墩,发掘了3座墓葬,还发现有沟槽、柱坑、祭台、封门和类似门槛的遗迹及6座器物坑,出土了大量随葬器物。此次发掘的土墩墓规模巨大、遗迹和遗物丰富,推测墓主应是具有较高地位的贵族。  相似文献   

5.
《文物》2014,(5)
2008年,南京市博物馆联合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在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山南麓一处基建工地内抢救性发掘了一座明代大型砖室墓,据出土墓志可知,墓主为明代沐氏家族第二代黔国公沐斌夫人梅氏。墓葬为前后室券顶砖室墓,出土大量金器、银器及部分陶器、铁器、锡器等,其中包括一套完整的明代头面,为复原明代头饰的组合关系以及研究明代贵妇的冠带舆服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6.
半地下砖石建筑遗产在发掘后,温度、含水量等环境条件的波动关联了包括干缩开裂、盐析、微生物生长等在内的诸多病害,使得半地下砖石建筑遗产加速劣化的风险上升,不利于文物价值的有效保护。为明确半地下砖石建筑遗址的依存环境与本体病害特征之间的关联性,本研究以南京上坊孙吴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现场调研测绘与病害勘察,并对上坊孙吴墓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室内外环境监测,获取了室外气候、保护大棚内及各墓室内的温湿度等参数,分析了不同病害与依存环境的关联性,并基于环境监测数据评估了墓室内不同区域对应的本体材料劣化风险等级。结果表明,相比于前墓室,覆顶不存的后墓室会表现出更复杂的病害特征,即砖石类遗址在长期的环境波动状态下可能会比在较稳定的高湿环境中面临更高的保存风险。研究结果可为上坊孙吴墓以及同类型半地下砖石建筑遗址保护措施的科学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南京上坊孙吴大墓中出土的一件覆顶石,其内侧纹饰被认为是神兽纹,但仔细观察后发现可能描绘的是一位羽人的形象,寓意羽人探入天窗,接引墓主升仙。  相似文献   

8.
因富春侯孙峻遭斲棺毁墓的下场,且根据墓中出土的青瓷堆塑罐的分析,南京上坊中下村孙吴大墓的时代可进一步推定为孙皓晚期,因而墓主不可能是五凤三年(256年)卒亡的孙峻,而可能是孙皓晚期的一位宗室之王和他的两位王妃。迄今发现的可推定墓主身份的孙吴宗室墓形可分3个类型,分别相当于宗室墓中的陵墓、王墓和侯墓。  相似文献   

9.
南京明代吴祯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年9月,我馆在南京市郊岗子村南京电影机械厂内发掘清理了明海国公吴祯墓。岗子村位于太平门外紫金山西北麓,距太平门约1公里。附近有不少明初功臣墓,如开平王常遇春、中山王徐达、歧阳王李文忠等均葬于此。现将吴祯墓发掘清理情况简述如下。一墓葬为砖室券顶结构,墓向280°。平面呈日字形,分为前、后两室,室内通长6.96、宽2.87、高2.82米(图一)。发现时墓室中充满积水,排水后淤泥厚0.25米。前室内长2.04、宽2.87、高2.82米。四壁均用砖平砌。左右壁先砌1.56米高的基  相似文献   

10.
南京尧化门南朝梁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华 《文物》1981,(12)
1979年9月20日至12月28日,我院在南京尧化门发掘了一座南朝梁代陵墓,现报道如下。一、地理环境这座梁代陵墓位于南京市东北面的尧化公社周家山农场的桑树林中,在甘家巷西北三公里处。墓地所在的山冲叫老米荡(图一)。《六朝事迹编类》记载:南朝梁代吴平忠侯  相似文献   

11.
《文物》2008,(12)
南京雨花台东晋纪年墓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2006年11月由南京市博物馆与南京市雨花台区文化局联合对其进行了发掘。该墓出土的铭文砖上的纪年为东晋太元四年(379年),另外还出土有青瓷器、陶器等,确切的纪年为南京地区东晋时期的中小型墓葬及随葬器物提供了断代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文物》2020,(9):20-25
<正>墓葬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经济开发区穴湖村黄家山南坡,西南距余姚市区约6公里(图一)。2017年4月,当地村民发现该墓被盗。2017年7~8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余姚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编号2017YXM1,简称M1)。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M1为砖室券顶墓,平面呈"凸"字形,方向  相似文献   

13.
2005年4月,鄂州市博物馆在鄂城区新庙镇大鹰山村抢救性发掘了一座大型砖室墓。为双层券顶多室墓。出土青瓷、陶、铜、铁、金银等器物52件。墓葬年代为孙吴中后期。  相似文献   

14.
陈大海  林泽洋 《文物》2022,(2):26-52+98+1
后头山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尹西社区冯韦自然村。2016年,为配合基本建设,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对后头山区域进行了全面勘探,发掘不同时期的墓葬和遗迹共28处,其中三座唐墓(编号M10~M12)排列整齐,形制与规模接近,应为一处家族墓地。墓葬皆为带斜坡墓道的近方形单室砖墓,坐北朝南,出土器物主要包括成套的釉陶俑及模型明器,另有少量青瓷器、陶器等。根据纪年铭文砖,初步判断这三座墓葬的年代为贞观十九年(645年)前后,墓主为毛氏。后头山唐墓的形制和随葬的釉陶俑群具有典型的北方特征,在南京地区尚属首次发现,为初唐时期南京政治地位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5.
2011年4~6月,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现为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明中山王徐达墓北侧、南京林业大学校园东南部的南大山南坡发现并清理了两座明代砖室墓(编号2011NXNM1、M2),两墓相距约6米,并排分布。墓葬保存完好,均不设墓道,石板铺顶,并列双室,出土白釉罐、白釉梅瓶、蓝釉梅瓶及墓志等。据出土墓志可知,M1为徐达六世孙徐世礼夫妇合葬墓,M2为徐达五世孙徐伯宽夫妇合葬墓。本次发掘,为研究徐达家族墓葬、家族世系及相关问题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6.
安康市上许家台南宋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康市上许家台南宋墓位于安康市以南5公里的汉江西岸山坡上。隶属安康市建民镇佘家窑村上许家台。该墓座西向东,前临汉江,后靠凤凰山麓。月河从其山后绕过,注入汉江。其自然风光优美,地理环境十分优越。  相似文献   

17.
唐李寿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物》1974,(9)
李寿(字神通,公元577—630年)墓位于陕西省三原县陵前公社焦村生产队(图一),1972年墓内积水,天井塌陷。为了保护地下文物,在当地贫下中农的热情支持和县文化馆的积极协助下,我们于1973年3月至8月对该墓进行了发掘,现将发掘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2013年1—6月,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在栖霞区新合村狮子冲发掘了两座南朝大型砖室墓。两墓东西并列,东南距狮子冲石刻约400米。两墓规模庞大,墓室砖壁上均发现了拼接整齐的砖印壁画,尤其是1号墓西壁上的"竹林七贤"砖印壁画,在全国范围内皆属罕见。两墓各出土一块纪年砖,为判断两墓的埋葬时代及墓主人身份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20年2月,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街道江桃村门前山一座三国砖室墓被盗,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随即对被盗古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此墓为单室砖墓,平面呈"凸"字形,发现"嘉禾三年""永兴""钟氏"等纪年、纪地、纪姓文字,出土青瓷文物4件(组).该墓葬的发掘为六朝早期墓葬构造和早期越窑青瓷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也为萧绍地区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  相似文献   

20.
2018年4月至5月,为配合义马市开祥化工有限公司厂区向东扩建工程建设,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义马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位于义马市市区南部的上石河墓地进行了首次较大规模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了一批春秋时期的墓葬。这里介绍的3座墓M29、M34和M35,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属于春秋早中期中型贵族墓葬,共出土各类器物285件(颗),包括铜、玉与玛瑙、陶、骨、蚌等种类,为研究豫西地区春秋时期的葬制和葬俗提供了珍贵的考古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