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已经过去了近70年,学术界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传统以及希特勒个人因素等诸多方面探讨了大屠杀发生的原因.但有些问题至今仍然研究不足,比如纳粹的种族灭绝行为何以在一个文明国家得到广大民众的广泛认可?这种群体暴力到底依靠什么样的心理基础与经济条件作为支撑?德国历史学家格茨·阿利(G?tz Aly)推出的《希特勒的民族帝国:劫掠、种族战争和纳粹主义》①一书,运用翔实的统计学数据研究了纳粹主义、种族战争与经济意图之间的内在关联,指出纳粹把从犹太人、富人及占领区掠夺来的财富不仅用于维持战争机器的正常运转,而且用于着力提高德国公民的经济待遇,以此换取了德国民众对大屠杀的默认与合作.  相似文献   

2.
有关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对华中矿物资源的掠夺,国内外至今的研究都集中在煤炭和铁矿石等上,对于浙江萤石有些文章尽管有所言及,但也只是停留在开采的数量和对劳工的酷使上。萤石在日本国防工业中究竟处于何种地位?日军侵犯浙江与萤石有多大关系?诸如此类问题均未引起重视。本文通过大量史料重点分析了萤石在日本制铝工业中的作用和地位,具体论述了日军两次侵犯浙江与萤石的关系以及"开发"萤石的过程,认为浙江萤石对战时日本来说是稀缺的战略资源,直接左右了日军飞机制造的产量,日军两次侵犯浙江都与萤石关系密切。日军掠夺浙江萤石是"以战养战"的典型之例。  相似文献   

3.
右臂高举,向希特勒的画像敬礼:身穿60多年前的纳粹衬衫,手持纳粹旗帜,大摇大摆地上街游行……看着这样的场面,人们不禁倒抽一口冷气:难道是法西斯主义卷土重来了吗?  相似文献   

4.
正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之后,侵华日军在中国大地上展开了疯狂地掠夺,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更为残酷的封锁和扫荡。以战养战的侵华日军,企图最大程度上的搜刮中国的物产,财富,满足自己战争的需要。八年全面抗战的历史中,如何抵制贬值的国民党政府法币冲击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如何防范日军制造的假币干扰根据地发展?一场不见硝烟的货币战争,始终贯穿于抗战的历程。在抗战的金融战场上,充满智慧的共产党人究竟怎样赢得了胜利?  相似文献   

5.
拉丁美洲原住着自由的印第安人,他们在这块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劳动生息,独立地创造自己的历史文化。从十五世纪末殖民主义者侵入后,印第安人遭受殖民者的残酷掠夺:民族被蹂躏,土地被强占,经济被破坏,文化被摧残,长期处于不独立的贫穷落后的社会停滞状态。拉丁美洲独立前殖民主义者是怎样掠夺印第安人的?他们执行了那些掠夺政策呢? 从1492年哥仑布首次航行到美洲算起,到拉丁美洲独立革命前夕,在近三个世纪的美洲殖民地历史中,殖民主义者对印第安人的掠夺,主要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从殖民者入侵开始到十六世纪中叶是掠夺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殖民者的目的是掠夺美洲的贵重金属,实现他们神话般的“黄金之国”的幻梦。为了这个目的,他们主要采取了暴力掠夺的政策。为了掠夺贵重金属,他们残暴地抢劫印第安人的财物,夺取印第安人首领的贵重装饰品,发掘印第安人的陵墓,破坏印第安人的神殿,奴役印第安人去开掘金银矿。经过这些血腥的掠夺,印第安人  相似文献   

6.
刘山明 《史学月刊》2022,(6):100-108
作为一门与现实紧密相连的学科,历史学应在关注现实和服务现实的同时,不屈服于现实。德国长期以“科学”和“独立”著称的《历史杂志》,却在纳粹上台后逐渐转向纳粹化,在经历过“主编易人风波”后,更是通过提升主编权力、改变办刊宗旨和增加纳粹主题刊文数量的方式,完全屈服于纳粹政治,沦为纳粹的附庸。在此期间,由于杂志刊发了一些纯学术和批判纳粹类型的文章,后世学者往往把它看作“消极抵抗”的代表。事实上,这种行为只是杂志号召历史学家为纳粹政治服务的一种手段,不能被视为抵抗纳粹的证据。《历史杂志》的纳粹化对德国社会和历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不仅助长了德国的反犹主义行为,美化了纳粹的侵略行径,而且降低了德国传统政治史学的权威性,削弱了杂志自身的可信度和公信力,使其丧失了在全球史学界原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正>春秋初年,今天的郑州地域内发生了一件主导中原政治版图的大事——郑国东迁,郑桓公计赚虢、郐,使用的谋略是寄孥,即将自己的家眷、财宝、仆人寄存到虢、郐二国。史载虢、郐二君怯于桓公威势,也贪图桓公财宝,想据为己有,各献五城,用于安顿桓公家小与财宝,讵料人  相似文献   

8.
几年前,和朋发财宝一起吃饭,有一道菜是山药。我开始介绍山药:这个东西如果做得半生不熟,吃了会放屁。我怕他们不相信,举了一个证据,以前我们屋的肥女生就是因为吃了半生的山药,在屋里经常放屁。财宝坐不住了,说阿飞你怎么这么低俗呢,  相似文献   

9.
惨绝人寰的"纳粹大屠杀"通常被视为由男性纳粹军官们犯下的罪行,然而据研究纳粹大屠杀的历史学家温迪·罗沃教授在其新书《希特勒的复仇女神:纳粹屠场上的德国女人》中说,造成至少600万犹太人死亡的"纳粹大屠杀"并非全是由男性纳粹党徒实施的罪行,至少50万名德国女人也见证和参与了血腥大屠杀,她们有的是女护士,有的是军官女秘书,有的是拥有好几个孩子的母亲,有的还是孕妇。  相似文献   

10.
德国纳粹时期的妇女政策与妇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瑞映 《世界历史》2003,5(4):58-66
母亲和妻子角色在纳粹妇女政策中居于中心地位 ,但制度化的种族主义政策构筑了其妇女政策的基础。表现在人口政策、家庭政策、社会政策以及妇女组织等诸多方面的种族主义特征 ,成为纳粹区别于同时代其他国家的妇女政策的典型特征。在具体政策方面 ,纳粹实利主义的妇女政策 ,成功地利用国家改变了妇女就业、家庭与社会生活 ,同时利用妇女、家庭与妇女组织支持了国家政策。家庭政策和福利措施不但使妇女顺从了纳粹的意志 ,重要的是成就了纳粹妇女政策的目标。妇女在纳粹总体政策中始终只具有工具性意义 ,妇女被作为政党工具、服务工具、生育工具、劳动工具贯穿整个纳粹存续之始终。  相似文献   

11.
本文考察了纳粹夺权时期政治宣传组织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政治宣传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对象,探讨了纳粹政治宣传取得成功的社会政治基础,从而以纳粹夺权时期的政治宣传为契入点,揭示了纳粹主义运动发展的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12.
魏先修 《百年潮》2002,(2):73-78
纳粹计划大批屠杀匈牙利犹太人 纳粹迫害犹太人惨绝人寰,罄竹难书. 世人对纳粹杀害波兰、意大利、奥地利等国的犹太人较为熟悉,但对纳粹在匈牙利对犹太人"作最后解决"却了解不多.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十年制初中《中国历史》课本第二册中,对岳飞在抗金斗争中的功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没有对岳飞加以民族英雄的称号。于是,有同志对此产了许多疑问:岳飞究竟是不是民族英雄?在对学生讲授时能不能讲他是民族英雄?我个人认为,这需要对课本的内容和精神作全面地理解和考虑,以便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课本中没有直接说岳飞是民族英雄,并不等于说岳飞不是民族英雄,或者说不配称为民族英雄的问题。岳飞能不能称为民族英雄,是由当时宋金战争的性质和岳飞在抗金斗争中的功绩与地位决定的。课本中肯定了金对宋进行的是非正义的掠夺战争,而宋朝军民英勇抗击金兵的掠夺和占领则是正义的,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岳飞在抗金中斗争坚决,功绩卓著,最后遭投降派迫害而坚贞不屈,作为一个民族战争中的英雄是毫无愧色的。有同志担心的提出了一个问题,给岳飞以民族英雄称号是否会妨碍我国民族之间的团结,这确实是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个难处理的问题。但是,我  相似文献   

14.
湘西凤凰摩崖石刻中尚有下列三个问题需作进一步考释:一、此石刻究竟是凿成于哪一年?二、"上奏,伐平僚"究竟是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历史真实故事?三、阵亡将士的墓穴究竟在何处?只有这三个问题完全考释清楚了,才能有充分的理据来阐明"五溪蛮反"的历史真实性。  相似文献   

15.
汉娜的审判     
张湘萍 《神州》2011,(7):1-1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一次对纳粹女看守的审判中,意外地将所有历经战争的人推到了"审判席"上,他们统统负有罪责。不仅如此,小说更描写了战后第二代德国人因爱而卷入父辈纳粹历史的故事。米夏代表战后新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女主人公汉娜则是上一辈的代言人。为减轻罪责感,米夏用一种"不作为"的"罪行"来惩罚汉娜纳粹的罪行,米夏不惜掩盖真相使纳粹犯受到惩罚的行为,不禁让我们反思什么是真正的正义。  相似文献   

16.
十六世纪葡萄牙的中国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志良 《世界汉学》1998,(1):150-161
十六世纪贯通欧亚新航路的发现.开创了中西交流的一个历史新时代。在这个海外殖民、文化交流和侵扰掠夺相辅相成的发现新世界过程中担负着关键性先锋角色的葡萄牙,早期是如何看中国的呢?其较完整的中国观又是怎样形成?本文试图寻找出若干历史轨迹,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汉娜的审判     
张湘萍 《神州》2011,(14):1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一次对纳粹女看守的审判中,意外地将所有历经战争的人推到了"审判席"上,他们统统负有罪责。不仅如此,小说更描写了战后第二代德国人因爱而卷入父辈纳粹历史的故事。米夏代表战后新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女主人公汉娜则是上一辈的代言人。为减轻罪责感,米夏用一种"不作为"的"罪行"来惩罚汉娜纳粹的罪行,米夏不惜掩盖真相使纳粹犯受到惩罚的行为,不禁让我们反思什么是真正的正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历史学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再次被提了出来。当代史学究竟应该如何定位?这是每一个史学工作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南京大学犹太化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和英国伦敦犹太化研究中心于2005年8月7日到11日在南京共同主办了“纳粹屠犹和南京大屠杀国际研讨会”。参加该研讨会的国外学有以色列纳粹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纳粹大屠杀纪念馆、伦敦战争博物馆、弗兰克纪念馆、法国纳粹大屠杀纪念中心等处的代表,国内学则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河南大学等高校,与会代表80余人。  相似文献   

20.
纳粹大屠杀以其历史经历的极端性打破了德国历史的连续性,并作为历史意义的断裂和历史创伤,打破了战后德国人的代际认同、集体认同和民族认同。黑格尔“命运的因果性”、兰克“内在的关联”等德国传统思想资源成为对纳粹大屠杀进行历史反思的思想和意识前提。作为当代德国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学家,约恩·吕森提出德国人在战后反思纳粹历史的过程以1968年和1989年为界,形成了以参加战争及战后重建的一代、战后一代及战后二代这三代人的历史意识和民族认同取向为主导的嬗变过程。吕森以“命运的因果性”命题为核心来阐述战后德国人为纳粹历史悔罪的理论储备与精神机制,由此形成了第一代人的沉默、第二代人的道德批判和第三代人的历史化处理方式。“三代人”理论对纳粹历史反思的代际处理具有“理想型”和“形而上学罪责”的思维特征,其本身也是关于纳粹反思的学术性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