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蒋介石当了黄埔军校校长之后,经常以谈话的方式极力拉拢学生,培养自己的政治亲信和发展军事势力。 谈话时,蒋介石坐在办公室,要学生们站在他的门外,一个个叫进去问话,边问边盯着学生看,时而很注意听回答,时而又漫不经心。  相似文献   

2.
徐向前出身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永安村一个耕读传家的农民家庭。在徐向前曾祖父以前,家庭状况还好,在村子中心建起一座四合院,正房3间为二层楼,是当时村中唯一的楼阁式建筑,所以村里人都称为“楼院徐家”。门楼上砖刻横匾大书“礼门也”3个字,显示着主人一家的文化品位和思想追求。但到他  相似文献   

3.
在我军十大元帅中,排在第八位的是徐向前,排在第十位的是叶剑英。叶剑英比徐向前大4岁,二人都是1924年进入黄埔军校的。在黄埔军校,叶剑英担任教授部副主任兼军事教官,徐向前则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一队的学生,叶剑英给徐向前所在  相似文献   

4.
崔向华 《炎黄春秋》2001,(11):22-23
今年11月8日,是徐向前元帅诞辰100周年纪念日。这位从黄埔军校走出来的军人,戎马一生的坎坷经历是与中国革命风雨兼程的。他的卓著战功,如一座座丰碑永远耸立在人们的心头。他的感情世界,也值得后人传颂。  相似文献   

5.
徐展勤 《纵横》2010,(10):36-37
“北保定,南黄埔。”保定军校与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所著名军校。保定军校全称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创建于1912年,停办于1923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正规化高等军事学府。黄埔军校全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创建于1924年,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新型军事学校。  相似文献   

6.
何奇 《炎黄春秋》2002,(2):38-39
《徐向前传》和《历史的回顾》两书,记载1924年,在太原,徐向前经其兄认识的一位姓郭的军官,保举他考了黄埔军校。这位姓郭的军官是何许人呢?他就是我的祖父郭宣三。最近,我看《徐向前传》,发现该书编写组的同志们对那位姓郭的军官保举徐向前考黄埔军校一事,作了一番分析。书中讲到,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与会的国民党员和以个人身份参加的共产党代表,都受到委托,回到各地选拔优秀的进步青年去报考陆军军官学校。因  相似文献   

7.
佚名 《文史月刊》2011,(6):13-13
蒋介石是靠办黄埔起家的,作为一校之长,他坚持每个星期都到黄埔军校找学生面谈,既是考察学生素质,也是培植自己的亲信。一天,蒋介石接见徐向前。蒋介石用浙江腔问":你就是徐向前吗?""是的,校长。"徐向前用一口五台话回答。"你是什么地方人啦?""山西人。""在家都干过什么?""当过教员。"蒋介石问一句,徐向前答一句。  相似文献   

8.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8月,中共中央发表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工农红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率领八路军总部北上抗日来到五台,总部驻扎在南茹村,开辟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9.
10.
吴彬 《文史天地》2005,(12):21-24
黄埔军校.既为国民党军队培养了不少高级将领.也为我们军队造就了不少高级指挥人才。在中国的革命史上,它是一座不可忽视的丰碑。廖仲恺,这位国民党元老,为了创办这所军校,鞠躬尽瘁,因而被誉为“黄埔慈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炒蛋是当年蒋介石"早餐三味"中的一味,被蒋本人称作"黄埔蛋",极为喜爱。"黄埔蛋"源于蒋早年任黄埔军校校长时期,每天早餐时厨师专为他炒的一个鸡蛋,蛋  相似文献   

12.
二战结束以后尤其是偏安台湾一隅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蒋介石始终坚持反台独立场,不仅对岛内外台独组织及其活动坚决取缔,严厉打击,而且对日本政府及右翼政客支持台独的行径进行了谴责,对其策动台湾当局独立的建议予以拒绝。这是台独势力在此期间未能坐大和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图谋未能得逞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张荣久 《文史春秋》2004,(10):34-35
1934年9月,蒋介石在庐山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制定了对新生的中央苏区实行铁桶式的围剿方案,名曰“铁桶计划”。此计划得以实施,苏区十万红军和苏维埃政权将遭灭顶之灾。然而这样一个“绝密”计划,在会议结束的当天晚上,全套件就落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手中,而且很快送到了周恩来手里,十万红军由此进行大转移,及时脱离了险境。  相似文献   

14.
徐平 《炎黄春秋》2003,(9):48-50
黄埔军校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苏联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帮助下,为“创建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而建立的,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的丰硕成果。孙中山先生为了挽救中国危亡,解决中国四分五裂、军阀割据的局面,提出创建革命军,这就迫切需要培养大批军事政治人才,而当时在中国尚没有专门培养革命军政人才的学校,黄埔军校就是适应这种军事政治环境需要而产生的,并获得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15.
黄埔军校的诞生,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它对国共两党的历史进程和命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军校刚一创建,贵州就输送了一批高素质的学生.这批学生大多数在外求学,因中国共产党员的举荐,怀抱着信仰主义,改造社会与国家的理想而来.也有少数来自国民党一大代表和其他军事将领以及国民党员安健的介绍.自第一期学生之后,贵州又继续源源不断地为军校输送学生.在一到五期的黄埔毕业学生中,贵州籍的学生人数是163名.其中,第五期人数最多,这与安健的努力密不可分.这批早期的贵州籍学生在黄埔军校很快成长起来,在国民革命、抗日战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部分人还在战火中成长为国共方面的高级将领.  相似文献   

16.
几年前,笔者曾经读过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时,徐向前、罗荣桓、叶剑英等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出让衔的感人故事。最近,又从人民网上看到《新中国元帅让衔》一文,重读三位新中国元帅提出让衔的理由,不禁感慨万千。徐向前说"既然革命已经成功,当不当元帅无所谓";罗荣桓说"自己是做政治工作出身的,没有什么战功。  相似文献   

17.
咏慷 《纵横》2010,(1):4-10
他和她给我的印象 徐向前元帅夫人黄杰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性。 我第一次见到她和徐向前元帅,是在半个多世纪之前。那时候,人民共和国刚刚诞生不久,我还是八一学校的学生。这所学校诞生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新中国成立后才由革命老区搬迁到北京西郊。  相似文献   

18.
1949年,蒋介石败逃台湾,国际反华势力开始积极策划"台湾独立"的阴谋,在岛内处于萌芽状态的"台独"分子也蠢蠢欲动,企图借机兴风作浪。  相似文献   

19.
郑洞国(1903-1991)。字桂庭,湖南石门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郑洞国是最早参加抗日战争的国民党将领之一。被公认为抗日英雄。1943年春,郑洞国参加中国远征军担任新1军军长。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的重要时刻,他脱离国民党阵营,毅然回到人民的怀抱。  相似文献   

20.
胡宗南,一个出生于浙东宁波镇海县陈华埔朱家塘村的普通农家子弟,一个黄埔军校一期的高材生,一个一生以“剿共”闻名于世的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一个桀骜不驯、睥睨天下,却被人评价为志大才疏的“西北王”,一个蒋介石平生最信赖、最倚重的嫡系爱将,有着许多鲜为人知颇为另类的逸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