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中山早年是在檀香山接受西方教育的,后来在英国殖民地香港学医,进行反对清廷的资产阶级革命活动以后,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海外度过的。孙中山的战友们都有镀金或镀银即留学西洋或东洋的经历,因此,对于喝白兰地和香槟酒,比喝中国的老白酒和绍兴酒更对胃口。  相似文献   

2.
少年孙中山     
他出生于贫苦的家庭,养成了坚韧的性格。他很小就漂洋留学,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他疾恶如仇,早早就立下了推翻清王朝的大志。他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谨以本文,纪念这位伟人诞辰140周年。  相似文献   

3.
峥嵘 《文史春秋》2007,(9):27-31
本文介绍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在越南华侨中的革命活动,以及越南华侨对祖国的民主革命所作出的贡献。孙中山先生在他的革命生涯中,始终把华侨作为依靠的力量。他以巨大的革命热情,积极在华侨中宣传革命思  相似文献   

4.
香港,这块土地曾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发轫之地,也是他革命活动发端之地。港英政府曾对他下达驱逐令,港英当局曾在他就任“非常大总统”时无理干涉和禁止民众庆祝。最后一次离港时,他不禁双眼湿润……  相似文献   

5.
1905年7月,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两位巨子孙中山、黄兴在日本相会。对于是谁介绍孙、黄相识的问题,史学界众说纷纭,颇多歧异。概而言之,约有四说:其一,宫崎寅藏说。宫崎本人对孙黄初次会面多次做过详尽的描述。他说,1905年春孙中山自欧洲回到日本,经宫崎介绍,孙中山与黄兴初次会面于东京凤乐园,在座的还有张继等人。宫崎寅藏早在1897年就结识了孙中山,对孙的革命精神极表钦佩,此后曾多方面协助孙中山开展革命活动。1902年他又与黄兴相  相似文献   

6.
粟斌  谌柯 《黑龙江史志》2013,(15):16+18
在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中,宗教情感是支撑他革命奋斗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青年时期,基督教带来的资产阶级价值观念指引着孙中山产生变革中国的强烈意愿;他在宗教信仰中的自我定位与其革命生死关头的个人遭遇,强化了他的宗教执着和持续强度。  相似文献   

7.
国民党左派元老、爱国华侨彭泽民是广东四会县人,早年参加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192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他毕生追随孙中山,长期与共产党合作,坚持民主爱国立场,为祖国独立、自由、民主奋斗一生,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也是深受广大华侨爱戴的华侨领袖。  相似文献   

8.
李开周 《文史博览》2013,(11):57-57
梁山泊一百零八条好汉,武松的酒量堪称第一。《水浒传》里有记载,武松上景阳冈之前,曾经在酒店里喝了15碗酒,然后又赤手空拳打死老虎。后来他帮着金眼彪施恩打蒋门神,又搞过一回“无三不过望”。  相似文献   

9.
吴元康 《安徽史学》2022,(6):45-53+160
民国以前,徐谦与孙中山各自的人生之路截然不同。民国成立后,徐谦开始追随孙中山,成为其重要助手。迄1925年孙中山逝世,两人之间既有关系密切的岁月,也有疏远冷淡的时光,但以前者为主。总的来说,徐谦仍不失为孙中山的忠实信徒。  相似文献   

10.
黄国民是增城市华侨,原籍新塘镇瓜岭村人。原名黄锡堪,因他热心为国,爱戴孙总理,投身民主革命后,即正式改名为国民,以表示对革命的决心。国民自幼随父母侨居新西兰。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家,而且是跨越时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民主革命理论家。孙中山的思想理论是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中国国情的演变及其曲折的革命实践不断成熟和完善起来的。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反抗帝国主义侵略,追求民主自由,  相似文献   

12.
1921年,孙中山先生正在广州积极筹备北伐。有一天,中央委员李宗黄带来了—个人,向孙中山推荐该人到大元帅府内教授武术。此人叫蔡桂勤,从小跟祖父习武,擅长技击、长枪、剑、流星、擒拿等术,尤以祖传华拳最为精湛。蔡年轻时即出任苏州锦源镖局镖头,后来到上海开设西庆镖局,任总镖头,常走山西、陕西、宁夏一线,威名响震大江南北。在匕海时,他结识了鉴湖女侠秋瑾,并向她传授剑术,两人交往很密切,因此在思想上很受秋瑾革命思想的影响。秋瑾遇害后,蔡桂勤经李宗黄引荐,到广州大元帅府内教授武术。  相似文献   

13.
曾长期担任孙中山秘书和顾问的美国人林百克对孙中山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印象:一个是容貌英威,目光清澈照人,“无微不烛,凝眸注视时最有吸引力,火灼灼地摄人如狮,见他的人都觉他眉宇间威棱逼人,就要说‘这里是一个你可以信托的人'”;另一个是孙中山“望之蔼若春风”,长期持有宽缓、自持、从容,意志如铁却心肠柔软。结合孙中山长期从事的革命活动,我们很容易认同孙中山给林百克留下的第一个印象,然而要感知第二个印象,如果对生活中的孙中山毫无所知,则是很难理解的。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他最早认识到没有办法依靠满洲人领导中国走向现代,实现现代化。孙中山的伟大,还在于他不仅认识到了这一点,而且机缘巧合让他始终不渝坚持了十七年,奋斗了十七年,终于通过辛亥革命证明了他的先知先觉。那么,孙中山的革命思想究竟是怎样发生的,是不是像过去很多年说的,仅仅是因为他在李鸿章那儿碰壁,没有进入李鸿章的幕府,没有进入体制呢?显然不能这样功利性地理解。这是对民主革命先行者的亵渎,是对历史事实的误读。本文从政治史角度解读为什么是孙中山而不是别人产生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革命思想的外部原因,以期寻找孙中山革命思想起源更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任冉冉 《湖南文史》2012,(11):31-32
曾长期担任孙中山秘书和顾问的美国人林百克对孙中山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印象:一个是容貌英威,目光清澈照人,“无微不烛,凝眸注视时最有吸引力,火灼灼地摄人如狮,见他的人都觉他眉宇间威棱逼人,就要说‘这里是一个你可以信托的人'”;另一个是孙中山“望之蔼若春风”,长期持有宽缓、自持、从容,意志如铁却心肠柔软。结合孙中山长期从事的革命活动,我们很容易认同孙中山给林百克留下的第一个印象,然而要感知第二个印象,如果对生活中的孙中山毫无所知,则是很难理解的。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故居     
胡茂全 《文史月刊》2011,(11):19-19
100多年前,这里只是一个有着60多户人家,坐拥五桂山脉、面朝伶仃洋的普通小山村。若不是影响了亿万中国人的命运、推动了近代中国革命历史年轮的一代伟人孙中山出生在这里,至今恐怕还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始终围绕资本主义发展问题和土地问题展开。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代表人物孙中山先生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这与中国共产党人的最低革命纲领具有某些一致性:以中华民族完全独立自主为己任,主张以国家主导型的模式发展本国经济,坚持发展的成果由民众共享。  相似文献   

18.
同盟会纲领是一个包含有狭隘的种族主义和具有时代先进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旧混杂的政治纲领,由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所依靠力量的新旧混杂,决定了其革命纲领的新旧混杂;“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本来就是一个基于策略考虑而鼓动革命的利器,因为缺乏资产阶级力量基础,孙中山只能把革命包上反满种族革命的外衣,以实现最广泛的民众动员;反满革命无非是实施将种族、政治、社会三大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策略手段而已不应将同盟会纲领及其体现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割裂来看,尤其不能因“驱除鞑虏”包含有一些狭隘民族主义而判定孙中山把政治革命变成种族革命,是一种倒退,并由此忽视和低估同盟会纲领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9.
同盟会纲领、种族革命与孙中山革命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盟会纲领是一个包含有狭隘的种族主义和具有时代先进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旧混杂的政治纲领,由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所依靠力量的新旧混杂,决定了其革命纲领的新旧混杂;“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本来就是一个基于策略考虑而鼓动革命的利器,因为缺乏资产阶级力量基础,孙中山只能把革命包上反满种族革命的外衣,以实现最广泛的民众动员;反满革命无非是实施将种族、政治、社会三大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策略手段而已不应将同盟会纲领及其体现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割裂来看,尤其不能因“驱除鞑虏”包含有一些狭隘民族主义而判定孙中山把政治革命变成种族革命,是一种倒退,并由此忽视和低估同盟会纲领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20.
《贵阳文史》2008,(6):91-91
近代日本人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很奇怪,一部分人是为了本国的目的破坏中国革命,但也有不少仁人志士对中国革命效力甚伟。比如著名的宫崎寅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