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湖南文史》2011,(3):42-43
北京中国大学开放女禁,有江西女生万朴者,考入该校法科肆业,迄今已半载有余,成绩颇佳。近服务该校学生会平民夜校,尤为热心。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初期,保护华侨侨眷利益的侨务政策与《婚姻法》规定的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原则发生冲突。为了兼顾华侨与侨眷利益,相关部门谨慎探索可行途径,维护新生政权的稳定。但由于外交途径有限,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以及国内政治倾向的限制,也出现了顾此失彼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上海大学因学潮,于1922年10月由东南高等专科师范学校改组而成,汇集了邓中夏、蔡和森、瞿秋白等一批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为更好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以邓中夏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创办了平民学校、工人夜校,向学生、工人介绍马克思主义常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人、学生的思想觉悟,提升了1920年代上海大学的地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上海乃至中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获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不仅男子的教育更加普及,女性也获得了较之于中世纪时期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并且知识水平较之前也有所提高。这些变化使得当时西欧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有所提升,但其影响范围是有限的。在一定程度上,婚姻中的一些因素也会促使女性接受来自于修道院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翁敏秀 《神州》2012,(15):73-73
简·奥斯汀在小说中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婚姻的本质,简而言之,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导致经济对婚姻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小说通过对四对婚姻的描述和讨论,展现了作者自己的婚姻观:仅仅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建立在爱情和经济基础上的婚姻才是美满的婚姻。本文主要以经济和爱情这两个因素为点,对《傲慢与偏见》中的三种婚姻进行分析,讨论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经济对他们婚姻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林彪的是非功过,历史早已作了公正的评价。作为我军历史上的十大元帅之一,林彪的军事才能以及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不容抹杀的。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对林彪的了解,更多的是他的军事,对他的婚姻和爱情,知道的并不多。其实,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林彪的感情世界是十分丰富而复杂的,他的婚姻和爱情也是曲折而坎坷的……  相似文献   

7.
崔瑾 《沧桑》2014,(6):46-49
清末民初,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封建帝制的垮台,以及西方近代文明的传入,传统婚姻观念开始出现新气象,在婚姻目的、婚姻主权、家庭关系等方面都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同时,清末民初婚变思潮的兴起和发展,在构建自由平等的婚姻生活,促进人们思想解放以及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几十年来,由于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西藏的婚姻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仪式的某些部分正在变得过时,人们似乎没有意识到这是对他们社区文化日益严重的威胁。本文主要探讨安多热贡一个藏族社区的择偶与相亲,这是婚姻的初步阶段。一方面,本文为配偶选择和配对提供了详细的背景框架,另一方面,它有助于描绘出婚前习俗的完整图景。因为在这里,大多数婚姻都是从夫婚姻,这意味着男性的家庭在配偶的选择和相亲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而女性的家庭则扮演着被动的角色。因此,本文的讨论重点是父系婚姻习俗。  相似文献   

9.
李秉奎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4):70-78,126,127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青年的婚姻观念及行为发生着或隐或显的变化,这是认识国家、集体、家庭对该群体产生影响的重要途径。"媒人包办"受到批判、"介绍式婚姻"增多,预示着农村青年婚姻决定权的提升。然而,政治身份、城乡差距、职业声望等,仍对农村青年的择偶行为产生决定性影响。进入人民公社中后期,财物从彩礼到嫁妆、最后流向新婚小家庭,折射出农村青年"个人意识"的增强。  相似文献   

10.
在转型期的中国,乡村社会变迁对原有的乡村婚姻形式产生了冲击,从而造成了不同婚姻形式共存的状态。由通婚圈及婚介手段两个维度划分出的婚姻形式与按社会关联强弱区分出的理想村庄类型可以形成谱系关系。通过这个谱系,一方面可以解释中国乡村复杂的婚姻现象的形成原因,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对村庄婚姻形式的认识透视村庄社会关联的强弱,从而认识村庄性质,当然最终的指向是认识转型期乡村社会的性质。  相似文献   

11.
大萧条时期经济长期处于困境,对美国妇女的婚姻与家庭产生了深刻影响,此时性观念趋于保守,结婚率、离婚率与生育率都呈现下降趋势;家庭经济状况普遍恶化,家庭主妇承担起更多的经济责任,在家庭中的经济作用和精神力量相对增大,在家庭中的角色扩大,地位相应提高,但此时男女两性的性别定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2.
13.
一、出身书香门第 杨振宁,1922年农历八月十一出生在安徽合肥三河镇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杨克纯(字武之)是安庆一所中学的教员,在杨振宁出生后不久便考取了安徽留美公费生远赴美国留学。母亲罗孟华,是杨振宁第一个启蒙老师,在他6岁之前教会他认识3000个汉字。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西周开始,建立了宗法社会的等级制度。这制度把人分成了若干等级,从天子、诸侯、卿、大夫到士,各级礼遇不同,任何人不得僭越乱位,甚至婚姻也要受到等级地位的限制,只能在同一级别间进行,大夫之子配大夫之女,士人之女配士人之子等。如果贵族之子看  相似文献   

15.
《新青年》设立的"女子问题"栏目,作为女性自己表达思想的阵地,是一个伟大的创新。本文试从该栏目中的七篇文章入手,分析知识女性自身对于传统礼教、女子教育、婚姻、职业等方面的看法,透视这些方面,我们可以发现当时知识女性在探讨女性问题上存在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正>梁漱溟从小聪慧过人,十四五岁时即开始思考人生。18岁加入同盟会,因为看不惯革命党人争权夺利而后退出。革命无结果,事业又难成,梁漱溟感到十分痛苦,几次想自杀,均未成。苦闷之下,他决定隐居,专心研究佛学。  相似文献   

17.
杨琳 《北方文物》2017,(2):108-111
金朝婚姻习惯法萌芽于生女真中完颜部落的氏族习惯,通过对金朝婚姻习惯法发展轨迹的考察,在金朝婚姻习惯法与制定法的互动中,一方面习惯法作为一种普遍的法律渊源,在金朝法律制度发展中并不是完全游离于制定法之外,金朝有遵循"旧俗"的传统,部分习惯法得到了承继和默许并进入到制定法中;另一方面伴随"崇儒重道"之策的逐步建立,金朝统治者裁夺改变了与儒家法律思想不吻合的部分婚姻习惯法,既体现了"法自君出"的时代烙印,也体现了金朝政权对于儒家思想的法律运用和认同。  相似文献   

18.
齐玉东 《文史春秋》2012,(12):40-43
黄侃(1886—1935),字季刚,湖北蕲春人。他精通文字、音韵、训诂之学,是近代中国学术史上的重镇。也许他的学问太过精深,人们对他的狂放更为津津乐道。有人说"黄侃在学术史上自有他的地位,但在更广义的文化史上,他像是一个符号,承载了人们关于旧派文人狂狷性格的追慕与想像。"他在北大的同事周作人也说"他的国学是数一数二的,可是他的脾气乖僻,和他的学问成正比,说起有关他的有些事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徽州宗族以朱熹《家礼》中的婚姻思想为指导,在家法、家训、宗规、宗训中构建了一套契合于当地礼俗秩序的婚姻伦理。在价值理念方面,徽州宗族将婚姻视为正家之始。在婚姻制度方面,他们采用了朱熹《家礼》中的婚配程序;在个人行为规范方面,规制宗族成员在婚姻伦理方面的越轨行为。这套婚姻伦理对徽州地区宗族伦理秩序的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国际移民与婚姻挤压——以战后四邑侨乡为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从战后四邑侨乡社会婚姻挤压的形成、战后四邑侨乡社会婚姻挤压下的社会调适等方面,对战后四邑侨乡社会重建问题进行研究。认为战后四邑侨乡社会的婚姻挤压是特殊历史时期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战争时期的兵燹、饥荒、瘟疫疾病、侨汇中断与国际移民网络丧失等一系列突发性的历史事件及其所带来的社会影响,造成了侨乡社会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的急剧变动;战后时期,美、加等国移民新政扫除了侨乡社会向海外华人社会跨国婚姻自由迁移的政策障碍;中外交通的恢复、国际移民网络的重建、巨量侨汇的涌入与华侨残破家庭的重建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叠加,进一步加剧了婚姻市场的挤压程度。面对日益严峻的婚姻挤压问题,四邑侨乡社会在普通民众追求个人生活幸福的理性选择基础之上,形成了一些新的社会文化规范,衍生出一系列应对婚姻挤压效应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